《薄煤层采煤机摇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煤层采煤机摇臂.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7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784U(21)申请号 201420382050.6(22)申请日 2014.07.11E21C 31/02(2006.01)E21C 35/20(2006.01)(73)专利权人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1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72)发明人章立强 贠瑞光 王振乾 胡滔董超 钱立全 宋晓华(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代理人王敏杰(54) 实用新型名称薄煤层采煤机摇臂(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薄煤。
2、层采煤机摇臂,所述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壳体,摇臂壳体的顶面具有装煤的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上引流角;所述摇臂壳体底面具有装煤的下引流斜面及下引流角。所述采煤机摇臂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传动系统、滚筒,电机、传动系统、滚筒设置于摇臂壳体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可提高摇臂壳体上下方的装煤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784 UCN 204002784 U1/1页21.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机摇。
3、臂包括摇臂壳体,摇臂壳体的顶面具有装煤的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上引流角;所述摇臂壳体底面具有装煤的下引流斜面及下引流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机摇臂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传动系统、滚筒,电机、传动系统、滚筒设置于摇臂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机壳体顶面的结构为:上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下而上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卸载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采空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引流槽为设置于滚筒中心位置并与滚筒中心线俯视投影呈4060的斜槽,上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下而上。
4、设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三者上方的空间共同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上过煤通道,上引流角及上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上过煤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机壳体底面的结构为:下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下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下引流斜面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下过煤通道,下引流角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下过煤通道。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2784 U1/3页3薄煤层采煤机摇臂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煤设备技术领域。
5、,涉及一种采煤机,尤其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背景技术0002 我国薄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断层、夹矸石错综复杂。为了使得薄煤层采煤机具有高可靠性,薄煤层采煤机越来越向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发展。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机身矮,空间小,随着传递的功率与扭矩的增大,传动系统的尺寸需要增大,相应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壳体的高度与厚度尺寸也随之增大;由于工作面开采煤层厚度的限制,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配套滚筒直径相对较小,因此摇臂壳体下方的装煤口将变得更小,装煤效果更差。0003 随着薄煤层高效综采的需要,提高装煤效果减小浮煤剩余量,从而达到快速推进;随着煤炭市场块煤率的需要,降低重复破碎提高煤炭块度,从而提高煤。
6、炭企业经济利润;都需要提高目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的装煤效果。0004 对于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摇臂的结构布置方式存在的问题,急需要找到一种新型的结构来解决摇臂的装煤问题。0005 参照图1、图2、图3,图1至图3为现有常用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及剖视图。由于摇臂壳体11装煤口处壳体较厚,摇臂壳体11下方与上方煤流都不易进入刮板运输机2内,容易出现堵煤;同时很大一部分煤炭由滚筒带出后经壳体11顶面被甩至铲煤板上而不是刮板运输机2内;这些都造成现有常规摇臂装煤效果较差。0006 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摇臂,以便克服现有摇臂的上述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
7、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可提高摇臂壳体上下方的装煤效果。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9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摇臂,所述采煤机摇臂包括摇臂壳体,摇臂壳体的顶面具有装煤的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上引流角;所述摇臂壳体底面具有装煤的下引流斜面及下引流角。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采煤机摇臂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传动系统、滚筒,电机、传动系统、滚筒设置于摇臂壳体内。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采煤机壳体顶面的结构为:上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下而上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卸载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
8、设置于采煤机壳体采空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引流槽为设置于滚筒中心位置并与滚筒中心线俯视投影呈40 -60的斜槽,上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下而上设说 明 书CN 204002784 U2/3页4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三者上方的空间共同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上过煤通道,上引流角及上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上过煤通道。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采煤机壳体底面的结构为:下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下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下引流斜面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
9、下过煤通道,下引流角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下过煤通道。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可提高摇臂壳体上下方的装煤效果。0014 摇臂壳体底面增设的下引流斜面相对增大了壳体内侧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增设的下引流角相对增大了壳体外侧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内旋时的外装煤效果;摇臂壳体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斜面与上卸载斜面减小了煤炭在摇臂壳体顶面因堆积而形成的装煤阻力与上装煤通道的堵塞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摇臂壳体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槽阻止了被滚筒带出的煤炭被抛甩至铲煤板上方从而被直接引流装入刮板运输机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
10、效果,增设的上引流角相对增大了壳体外侧上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内旋时的外装煤效果。附图说明0015 图1为现有采煤机摇臂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现有采煤机摇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17 图3为图1的DD向剖视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煤机摇臂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煤机摇臂的另一结构示意图。0020 图6为图4的AA向剖视图。0021 图7为图4的BB向剖视图。0022 图8为图4的CC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0024 实施例一0025 请参阅图4至图8,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良好装煤效果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
11、包括摇臂壳体11、电机12、传动系统13、滚筒14;摇臂壳体11包含下引流斜面111、下引流角112、上引流斜面113、上卸载斜面114、上引流槽115、上引流角116。0026 本实用新型采煤机的摇臂壳体11的底面增设的下引流斜面111相对增大了摇臂壳体11内侧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通过该装煤口的煤流厚度及宽度大大增加;摇臂壳体11的底面增设的下引流角112相对增大了壳体外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通过该装煤口的煤流厚度及宽度有所增加。0027 本实用新型采煤机的摇臂壳体11的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斜面113与上卸载斜面114减小了煤炭在摇臂壳体11顶面因堆积而形成的装煤阻力与上装煤通道的堵塞,从而提高说。
12、 明 书CN 204002784 U3/3页5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摇臂壳体11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槽115阻止了被滚筒带出的煤炭被抛甩至铲煤板上方,从而被直接引流装入刮板运输2内,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摇臂壳体11顶面增设的上引流角116相对减小了装煤阻力,提高了滚筒内旋时的外装煤效果。0028 本实用新型采煤机的摇臂壳体11的顶面增设的上卸载斜面114、上引流槽115、上引流角116在对煤流引流时引流面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有利于将煤流装入近采空侧刮板运输机,从而不影响下引流斜面111、下引流角112装出的煤流。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采煤机壳体顶面的结构为:上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
13、由下而上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卸载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采空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上引流槽为设置于滚筒中心位置并与滚筒中心线俯视投影呈40 -60的斜槽,上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下而上设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上引流斜面、上卸载斜面、上引流槽及三者上方的空间共同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上过煤通道,上引流角及上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上过煤通道。0030 所述采煤机壳体底面的结构为:下引流斜面为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煤壁侧的一定长度的斜平面,下引流角为近滚筒处自煤壁侧由上而下设置于采煤机壳体末端的斜平面,下引流斜面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外旋时的。
14、下过煤通道,下引流角及下方的空间形成了滚筒内旋时的下过煤通道。003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可提高摇臂壳体上下方的装煤效果。0032 摇臂壳体底面增设的下引流斜面相对增大了壳体内侧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增设的下引流角相对增大了壳体外下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内旋时的外装煤效果;摇臂壳体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斜面与上卸载斜面减小了煤炭在摇臂壳体顶面因堆积而形成的装煤阻力与上装煤通道的堵塞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摇臂壳体顶面增设的上引流槽阻止了被滚筒带出的煤炭被抛甩至铲煤板上方从而被直接引流装入刮板运输机提高了滚筒外旋时的内装煤效果,增设的上引流。
15、角相对增大了壳体外侧上方过煤通道的高度提高了滚筒内旋时的外装煤效果。0033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说 明 书CN 204002784 U1/3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784 U2/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784 U3/3页8图5图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784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