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151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0506.0

申请日:

2013.02.02

公开号:

CN103075511A

公开日:

2013.05.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16H 63/3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远勤山变更后权利人:广州大运摩托车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永发大道12号变更后权利人: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平步大道奇星路登记生效日:2015011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 63/30申请日:20130202|||公开

IPC分类号:

F16H63/30

主分类号:

F16H63/30

申请人:

远勤山

发明人:

陈勇; 陈汉雄; 何瞳眬; 王爱国; 卢宇华; 刘洋

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永发大道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代理人:

张少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Ⅳ档、Ⅴ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变速鼓,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传动组件、副轴传动组件、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变速鼓和变速凸轮;所述变速凸轮与变速鼓配合控制变速鼓的转动角度;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旋转6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凸轮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相邻凹槽之间的夹角为6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第二拨叉和套在所述主轴上的传动齿轮。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传动组件包括副轴、第一拨叉、第三拨叉和套在所述副轴上的传动齿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机构,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某款较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使用的是国际五档变速系统,是通过变速鼓的旋转带动拨叉在其变速鼓型线槽内上下移动从而拨动主副轴齿轮以达到变档目的。其换档顺序为:Ⅰ档、0档、Ⅱ档、Ⅲ档、Ⅳ档、Ⅴ档。
图1为变速系统示意图,该变速系统为双拨叉轴,两拨叉轴中心与变速鼓中心的夹角为71°54′,其中第一拨叉轴3控制第二拨叉13,第二拨叉轴4控制第一拨叉23和第三拨叉24。如图3所示,该变速系统变速凸轮为七星轮,其中Ⅱ档与Ⅲ档、Ⅲ档与Ⅳ档、Ⅳ档与Ⅴ档之间的轮廓夹角为60°,0档与Ⅰ档、0档与Ⅱ档之间的轮廓夹角为30°。
图2为变速鼓示意图,变速鼓的变档型线槽由第一型线槽51、第二型线槽52和第三型线槽53组成,各型线槽与档位对应关系为:Ⅰ档、Ⅲ档由变速鼓的第一型线槽控制,Ⅱ档由变速鼓的第三型线槽控制,Ⅳ档、Ⅴ档由变速鼓的第二型线槽控制,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且三条型线槽均不贯通。各档位的控制角分别为:Ⅰ档―0档为30°,0档―Ⅱ档为30°,Ⅱ档―Ⅲ档为60°,Ⅲ档―Ⅳ档为60°,Ⅳ档―Ⅴ档为60°。其中Ⅰ档到0档、0档到Ⅱ档要实现转换,变速鼓相应旋转的角度为30°,0档只有其它档位一半的角度行程。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用户从Ⅰ档转换到0档或者从Ⅱ档转换到0档时,拨叉恰好处于上升(下降)型线与平直型线的交点,导致拨叉位置不稳定,容易出现滑移,造成0档不好找问题。由于档位不能循环,导致Ⅳ、Ⅴ档退空档所需时间较长、动作较多,用户操做起来较麻烦。
在实际使用中循环档摩托车发动机更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但此款发动机在引进国外技术时,未根据国内市场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未考虑国内市场用户的操作习惯,而沿用了原设计的国际档系统,此款循环档摩托车发动机的发明将填补国内、国外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变速鼓,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Ⅳ档、Ⅴ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凸轮,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Ⅳ档、Ⅴ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鼓,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传动组件、副轴传动组件、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变速鼓和变速凸轮;所述变速凸轮与变速鼓配合控制变速鼓的转动角度;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在变档过程中,档位可按双向循环顺序依次变换,通过变档板带动变速凸轮旋转,变速凸轮带动变速鼓同步旋转,所采用双拨叉轴三拨叉结构,使三个拨叉分别在变速鼓型线槽内追随型线滑动,拨叉滑到上升或下降型线槽凸出位置而完成变档。
作为改进,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旋转60°。
作为改进,所述变速凸轮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相邻凹槽之间的夹角为60°。
作为改进,所述主轴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第二拨叉和套在所述主轴上的传动齿轮。
作为改进,所述副轴传动组件包括副轴、第一拨叉、第三拨叉和套在所述副轴上的传动齿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对变速鼓型线槽进行了全新设计,使0档―Ⅰ档、Ⅱ档―0档之间的控制角由原30°变成60°,即各档位转动夹角均为60°,从而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Ⅳ档、Ⅴ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摩托车发动机的变速机构示意图。
图2为摩托车发动机原国际档变速鼓示意图。
图3为摩托车发动机原国际档变速凸轮示意图。
图4为摩托车发动机循环档变速鼓示意图。
图5为摩托车发动机循环档变速凸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传动组件1、副轴传动组件2、第一拨叉轴3、第二拨叉轴4、变速鼓5和变速凸轮6;所述变速凸轮6与变速鼓5配合控制变速鼓5的转动角度即控制角。所述变速鼓5上设有封闭的环形的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51、第二型线槽52和第三型线槽53,三条型线槽51、52、53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54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55;第一型线槽51设有I档和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第二型线槽52设有IV档和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第三型线槽53设有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如图4所示,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51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53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52控制;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5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如图5所示,所述变速凸轮6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61,相邻凸起61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62,相邻凹槽62之间的夹角为60°,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6旋转60°。所述主轴传动组件1包括主轴12、第二拨叉13和套在所述主轴12上的传动齿轮11;所述副轴传动组件2包括副轴21、第一拨叉23、第三拨叉24和套在所述副轴22上的传动齿轮21;主轴传动组件1和副轴传动组件2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变速系统仍采用双拨叉轴结构。第一拨叉轴3通过第二拨叉13在变速鼓5的第二型线槽52中滑动而控制Ⅳ档和Ⅴ档;第二拨叉轴4通过第一拨叉23在变速鼓5的第一型线槽51中滑动而控制Ⅰ档和Ⅲ档;第三拨叉24在变速鼓5的第三型线槽53中滑动而控制Ⅱ档。
本发明特别巧妙之处在于Ⅳ档位于Ⅲ档前11°54′处,该设计是考虑变速系统采用双拨叉轴结构,当从Ⅲ档向Ⅳ档变换时,所控制的拨叉轴由第二拨叉轴4转换成第一拨叉轴3,因两拨叉轴中心与变速鼓5中心的夹角为71°54′,即由第一拨叉轴3所控制的第二拨叉13与由第二拨叉轴4所控制的第一拨叉23、第三拨叉24之间夹角为71°54′,变档机构在进档时变速鼓5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拨叉13拨动Ⅳ档齿轮,而Ⅲ档向Ⅳ档变换的控制角为60°,进档后Ⅳ档位置即为位于Ⅲ档位置前11°54′。
因变速鼓5型线槽进行了全新设计,故对变速凸轮6亦需进行全新设计。为满足循环档摩托车要求,将变速凸轮6设计成六星轮,使0档―Ⅰ档、Ⅱ档―0档之间的控制角由原30°变成60°,即各档位轮廓夹角均为60°。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Ⅳ档、Ⅴ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551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1CN103075511A*CN103075511A*(21)申请号 201310040506.0(22)申请日 2013.02.02F16H 63/30(2006.01)(71)申请人远勤山地址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永发大道12号(72)发明人陈勇 陈汉雄 何瞳眬 王爱国卢宇华 刘洋(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代理人张少君(54) 发明名称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57) 摘要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

2、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 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档、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75511 ACN 103075511 A1/1页21.一种变速鼓,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

4、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2.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传动组件、副轴传动组件、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变速鼓和变速凸轮;所述变速凸轮与变速鼓配合控制变速鼓的转动角度;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其特征在于: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

5、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旋转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凸轮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相邻凹槽之间的夹角为6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第二。

6、拨叉和套在所述主轴上的传动齿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传动组件包括副轴、第一拨叉、第三拨叉和套在所述副轴上的传动齿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75511 A1/3页3一种变速鼓及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变速机构,尤其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国内某款较先进的摩托车发动机使用的是国际五档变速系统,是通过变速鼓的旋转带动拨叉在其变速鼓型线槽内上下移动从而拨动主副轴齿轮以达到变档目的。其换档顺序为:档、0档、档、档、档、档。0003 图1为变速系统示意图,该变速系统为双拨叉轴,两拨叉轴中心与变速。

7、鼓中心的夹角为7154,其中第一拨叉轴3控制第二拨叉13,第二拨叉轴4控制第一拨叉23和第三拨叉24。如图3所示,该变速系统变速凸轮为七星轮,其中档与档、档与档、档与档之间的轮廓夹角为60,0档与档、0档与档之间的轮廓夹角为30。0004 图2为变速鼓示意图,变速鼓的变档型线槽由第一型线槽51、第二型线槽52和第三型线槽53组成,各型线槽与档位对应关系为:档、档由变速鼓的第一型线槽控制,档由变速鼓的第三型线槽控制,档、档由变速鼓的第二型线槽控制,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且三条型线槽均不贯通。各档位的控制角分别为:档0档为30,0档档为30,档档为60,档档为60,档档为60。。

8、其中档到0档、0档到档要实现转换,变速鼓相应旋转的角度为30,0档只有其它档位一半的角度行程。在实际使用中,如果用户从档转换到0档或者从档转换到0档时,拨叉恰好处于上升(下降)型线与平直型线的交点,导致拨叉位置不稳定,容易出现滑移,造成0档不好找问题。由于档位不能循环,导致、档退空档所需时间较长、动作较多,用户操做起来较麻烦。0005 在实际使用中循环档摩托车发动机更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但此款发动机在引进国外技术时,未根据国内市场情况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未考虑国内市场用户的操作习惯,而沿用了原设计的国际档系统,此款循环档摩托车发动机的发明将填补国内、国外市场空白。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

9、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变速鼓,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档、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凸轮,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档、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速鼓,所述变速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

10、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说 明 书CN 103075511 A2/3页4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000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传动组件、副轴传动组件、第一拨叉轴、第二拨叉轴、变速鼓和变速凸轮;所述变速凸轮与变速鼓配合控制变速鼓的转动角度;所述变速。

11、鼓上设有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第二型线槽和第三型线槽,三条型线槽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控制,IV档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控制;三条所述型线槽均为封闭的环形槽,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在变档过程中,档位可按双向循环顺序。

12、依次变换,通过变档板带动变速凸轮旋转,变速凸轮带动变速鼓同步旋转,所采用双拨叉轴三拨叉结构,使三个拨叉分别在变速鼓型线槽内追随型线滑动,拨叉滑到上升或下降型线槽凸出位置而完成变档。0010 作为改进,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旋转60。0011 作为改进,所述变速凸轮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相邻凹槽之间的夹角为60。0012 作为改进,所述主轴传动组件包括主轴、第二拨叉和套在所述主轴上的传动齿轮。0013 作为改进,所述副轴传动组件包括副轴、第一拨叉、第三拨叉和套在所述副轴上的传动齿轮。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

13、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对变速鼓型线槽进行了全新设计,使0档档、档0档之间的控制角由原30变成60,即各档位转动夹角均为60,从而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档、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摩托车发动机的变速机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摩托车发动机原国际档变速鼓示意图。0017 图3为摩托车发动机原国际档变速凸轮示意图。0018 图4为摩托车发动机循环档变速鼓示意图。0019 图5为摩托车发动机循环档变速凸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1 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速机构,包括主轴。

14、传动组件1、副轴传动组件2、第一拨叉轴3、第二拨叉轴4、变速鼓5和变速凸轮6;所述变速凸轮6与变速鼓5配合控制说 明 书CN 103075511 A3/3页5变速鼓5的转动角度即控制角。所述变速鼓5上设有封闭的环形的三条型线槽,分别为第一型线槽51、第二型线槽52和第三型线槽53,三条型线槽51、52、53中均设有平直型线段54和用于挂档的凹曲型线段55;第一型线槽51设有I档和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第二型线槽52设有IV档和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第三型线槽53设有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槽;如图4所示,摩托车的五个档位中,I档和III档由第一型线槽51控制,II档由第三型线槽53控制,IV档。

15、和V档由第二型线槽52控制;0档位于所述变速鼓5型线槽中的平直型线段内。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0档60,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档60,III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I档60,I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超前III档1154,V档对应的凹曲型线段落后IV档60;I档II档、II档III档、III档IV档、IV档V档、V档0档的转动角均为60。如图5所示,所述变速凸轮6为六星轮,包括六个凸起61,相邻凸起61之间为用于控制档位的凹槽62,相邻凹槽62之间的夹角为60,每级档位的改变所对应的变速凸轮6旋转60。所述主轴传动组件1包括主轴12、第二拨叉13和套在所述主轴12上的传动齿轮11;所述副轴。

16、传动组件2包括副轴21、第一拨叉23、第三拨叉24和套在所述副轴22上的传动齿轮21;主轴传动组件1和副轴传动组件2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0022 本发明的变速系统仍采用双拨叉轴结构。第一拨叉轴3通过第二拨叉13在变速鼓5的第二型线槽52中滑动而控制档和档;第二拨叉轴4通过第一拨叉23在变速鼓5的第一型线槽51中滑动而控制档和档;第三拨叉24在变速鼓5的第三型线槽53中滑动而控制档。0023 本发明特别巧妙之处在于档位于档前11 54处,该设计是考虑变速系统采用双拨叉轴结构,当从档向档变换时,所控制的拨叉轴由第二拨叉轴4转换成第一拨叉轴3,因两拨叉轴中心与变速鼓5中心的夹角。

17、为7154,即由第一拨叉轴3所控制的第二拨叉13与由第二拨叉轴4所控制的第一拨叉23、第三拨叉24之间夹角为7154,变档机构在进档时变速鼓5为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第二拨叉13拨动档齿轮,而档向档变换的控制角为60,进档后档位置即为位于档位置前1154。0024 因变速鼓5型线槽进行了全新设计,故对变速凸轮6亦需进行全新设计。为满足循环档摩托车要求,将变速凸轮6设计成六星轮,使0档档、档0档之间的控制角由原30变成60,即各档位轮廓夹角均为60。0025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保持原摩托车发动机双拨叉轴变档轻巧灵活等优点基础上,克服了国际档摩托车的空档难找,档、档退空档操作较麻烦的缺陷,满足了国内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说 明 书CN 103075511 A1/3页6图 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75511 A2/3页7图 2图 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75511 A3/3页8图 4图 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7551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