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55151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22368.4

申请日:

2016.04.18

公开号:

CN205605219U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9/12; E21D9/06

主分类号:

E21D9/12

申请人: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六局集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家亮; 刘俊洋; 付小锋; 王学沛; 康延铭; 胡继辉; 孙宸章

地址: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西翠路2号中铁六局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陆林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属于分体盾构机隧道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皮带机、支撑底盘和运渣车,所述皮带机位于支撑底盘上,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的安装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的后方,皮带机上的皮带的进给方向沿隧道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输送到皮带机下方的运渣车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分体始发盾构机无法正常完成出渣作业的问题,并且具有加工改造及装拆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机(1)、支撑底盘(3)和运渣车(10),所述皮带机(1)位于支撑底盘(3)上,所述支撑底盘(3)可拆卸的安装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7)的后方,皮带机(1)上的皮带(2)的进给方向沿隧道(8)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2)输送到皮带机(1)下方的运渣车(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底盘(3)与所述最后一节台车(7)之间还设有斜支撑立柱(6),所述支撑底盘(3)和斜支撑立柱(6)分别与最后一节台车(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纵向位置和高度位置均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纵向位置的改变通过纵向固定螺栓(4)调节,所述皮带机(1)下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与支撑底盘(3)上分别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对应的螺栓孔(9),根据需要调节底座(1-1)与支撑底盘(3)至预定位置,通过纵向固定螺栓(4)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高度位置的改变通过高度调节螺栓(5)调节,所述皮带机(1)下部设有底座(1-1),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位于底座(1-1)与支撑底盘(3)之间,并固定于支撑底盘(3)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盘(3)为“口”字形的架体,所述架体和斜支撑立柱(6)均采用200×200mm的H型钢制备。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盘(3)和斜支撑立柱(6)材质均为Q235B。8.分体始发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临时出渣系统。

说明书

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体盾构机隧道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建设中已经较多使用盾构法施工,其中又以使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为多。盾构法(Shield Method)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皮带传送机将渣土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地铁施工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一般由:盾构主机,后配套台车5或6节组成,出渣装置安装于最后一节台车的后部,整机长60~90m。

地铁施工过程中,盾构机始发一般在工作井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或者提供足够场地可满足盾构机整体始发要求后进行施工。由于施工工期紧迫或者工作井结构尺寸问题,供应盾构始发场地不满足整体始发条件,分体始发技术是基于此种原因逐步发展起来。整体始发与分体始发主要区别在于:整体始发盾构主机与全部后配套台车连接调试完成后即可开始施工;分体始发盾构机的部分台车不能下井,但出渣装置连接在整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后部,上述最后一节台车和连接在其后部的出渣装置无法进入隧道内,机器处于残缺状态,无法正常工作。由此,分体始发需解决电气、液压管线连接,临时出渣等问题。

分体始发出渣系统至关重要,由于安装有皮带机的台车不能下井,现有技术中分体始发多采用直接在螺旋机下部安放预制土斗出渣方式,这种方式缺点主要有两个:一、土斗需放置于螺旋机下,而螺旋机在盾体内部,这决定了土斗尺寸不可太大,一次出渣量很小,需要频繁开停机,多次启动盾构机不利于掌子面土压力保持,出土量处于不可控状态,增大了地面坍塌风险;二、由于盾构机结构尺寸特点预制土斗占用了原有拼装管片作业空间,交叉施工,进度缓慢。基于上述原因螺旋机直接出土至预制土斗渣土输送缓慢、不连续,工艺不成熟,出土量不可控,直接危及始发成败,容易造成洞门土体流失及坍塌,导致地面沉降,危害地表建(构)筑物安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分体始发盾构机使用,且渣土输送连续、效率高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其能够解决分体始发盾构机无法正常完成出渣作业的问题,并且具有加工改造及装拆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包括皮带机、支撑底盘和运渣车,所述皮带机位于支撑底盘上,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的安装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的后方,皮带机上的皮带的进给方向沿隧道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输送到皮带机下方的运渣车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支撑底盘与所述最后一节台车之间还设有斜支撑立柱,所述支撑底盘和斜支撑立柱分别与最后一节台车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机在支撑底盘上的纵向位置和高度位置均可调。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机在支撑底盘上的纵向位置的改变通过纵向固定螺栓调节,所述皮带机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支撑底盘上分别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对应的螺栓孔,根据需要调节底座与支撑底盘至预定位置,通过纵向固定螺栓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机在支撑底盘上的高度位置的改变通过高度调节螺栓调节,所述皮带机下部设有底座,所述高度调节螺栓位于底座与支撑底盘之间,并固定于支撑底盘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盘为“口”字形的架体,所述架体和斜支撑立柱均采用200×200mm的H型钢制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底盘和斜支撑立柱材质均为Q235B。

分体始发盾构机,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临时出渣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现有技术中分体始发部分台车不能下井,但出渣装置连接在整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后部,上述最后一节台车和连接在其后部的出渣装置无法进入隧道内,机器处于残缺状态,无法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后部安装一套采用皮带机排渣的出渣系统,皮带机可拆卸的置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的后方,皮带机上的皮带的进给方向沿隧道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输送到皮带机下方的运渣车上。上述系统实现了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连续和快速出渣,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皮带机置于支撑底盘上,支撑底盘可拆卸的安装在盾构机最后一节台车的后部,方便拆装,且皮带机在支撑底盘上的纵向位置可调,从而控制皮带的松紧状况,皮带机在支撑底盘上的高度位置可调,方便皮带前后高度一致,找准中心,防止传动过程中的震动,实现皮带传送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各图号名称为:1—皮带机,1-1—底座,2—皮带,3—支撑底盘,4—纵向固定螺栓,5—高度调节螺栓,6—斜支撑立柱,7—盾构机台车,8—隧道,9—螺栓孔,10—运渣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始发盾构机临时出渣系统包括皮带机1、支撑底盘3和运渣车10,所述皮带机1位于支撑底盘3上,所述支撑底盘3可拆卸的安装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7的后方,皮带机1上的皮带2的进给方向沿隧道8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2输送到皮带机1下方的运渣车10上。

上述装置的安装及工作过程为:首先,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机头先进入隧道8中,然后根据隧道8的长度,确定与机头连接的台车的数量,一般情况为1至3台,然后,在最后的一节台车7上安装本出渣系统,安装时,皮带机1上的皮带2的进给方向沿隧道8的纵向,启动皮带机1,皮带2开始转动,将盾构机机头部位产生的渣土通过皮带2传送至皮带机1的主机部位,然后落入其下方的运渣车10上,通过运渣车10将渣土运至隧道8的出口处,在通过吊车将渣土运出。

上述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够解决分体始发盾构机无法正常完成出渣作业的问题,并且具有加工改造及装拆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性能稳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底盘3与所述最后一节台车7之间还设有斜支撑立柱6,所述支撑底盘3和斜支撑立柱6分别与最后一节台车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方便整体拆卸;所述支撑底盘3为“口”字形的架体,“口”字形的连接节点处焊接牢固,所述架体采用200×200mm的H型钢制备,长度为3m,支撑底盘3的结构更加简单,耗材少;所述斜支撑立柱6位于支撑底盘3的后部末端与最后一节台车7的下部之间、以及支撑底盘3的中部与最后一节台车7的中部之间,起固定及拉紧作用;所述支撑底盘3和斜支撑立柱6材质均为Q235B。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纵向位置和高度位置均可调。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纵向位置的改变通过纵向固定螺栓4调节,所述皮带机1下部设有底座1-1,所述底座1-1与支撑底盘3上分别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对应的螺栓孔9,根据需要调节皮带机1下部的底座1-1与支撑底盘3至预定位置,通过纵向固定螺栓4进行固定,从而控制皮带2的松紧状况,防止工作过程中产生皮带2的打滑;所述皮带机1在支撑底盘3上的高度位置的改变通过高度调节螺栓5调节,所述皮带机1下部设有底座1-1,所述高度调节螺栓5位于底座1-1与支撑底盘3之间,并固定于支撑底盘3上,方便控制皮带2的高程位置,保证皮带2前后高度一致,找准中心,防止传动过程中的震动,实现皮带传送稳定工作。

上述系统加工改造简单,安装完成后,调试方便,盾构机组装完成后可以快速投入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盾构机分体始发过程中不能正常出渣的问题,简单实用的设备改造技术,改善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掘进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在分体始发初期因出渣缓慢,导致的诸如洞门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坍塌等风险。

一种分体始发盾构机,包括上述所述的临时出渣系统,当然还应当包括满足盾构机分体始发必不可少的电气装置和液压管线。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始发盾构机及临时出渣系统,属于分体盾构机隧道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皮带机、支撑底盘和运渣车,所述皮带机位于支撑底盘上,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的安装于分体始发的盾构机的最后一节台车的后方,皮带机上的皮带的进给方向沿隧道的纵向,渣土通过皮带输送到皮带机下方的运渣车上。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分体始发盾构机无法正常完成出渣作业的问题,并且具有加工改造及装拆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性能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