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382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382U(21)申请号 201420357651.1(22)申请日 2014.07.01E02D 23/00(2006.01)(73)专利权人南通力威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城镇东部工业区(72)发明人吕庆涛 王飞 孙东坡 黄月月(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代理人滑春生(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包括桥梁、拉缆、转向滑轮及转向鞍座;所述拉揽包括横向拉。
2、揽及纵向拉揽,所述横向拉揽一共有六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横向拉揽组由两个横向拉揽组成,所述纵向拉揽一共有四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纵向拉揽组由三个纵向拉揽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桥梁四周的拉揽进行合理的分布,能够很好的对桥梁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更好的施工。(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382 UCN 204059382 U1/1页21.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拉缆、转向滑轮及转向鞍座;。
3、所述拉揽包括横向拉揽及纵向拉揽,所述横向拉揽一共有六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横向拉揽组由两个横向拉揽组成,所述纵向拉揽一共有四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纵向拉揽组由三个纵向拉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揽包括横向上拉揽及横向下拉揽,横向上拉揽的一端依次绕过安装在桥梁上的上拉揽转向滑轮、下拉揽转向滑轮后与横向下拉揽相连,上拉揽转向滑轮安装在桥梁的顶端,下拉揽转向滑轮位于上拉揽转向滑轮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上拉揽的口径为120mm,横向下拉揽的口径为120mm,位于同一端的相邻的两。
4、个横向拉揽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1300mm,横向拉揽距桥梁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0000mm,上拉揽转向滑轮与下拉揽转向滑轮之间的距离为390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揽为纵向上拉揽,纵向上拉揽的一段绕过安装在桥梁上的上拉揽转向鞍座与另一端的纵向上拉揽相连,上拉揽转向鞍座安装在桥梁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上拉揽的口径为120mm,纵向拉揽距桥梁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1950mm,每组纵向拉揽组中的三个纵向拉揽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均为3000mm,位于同一端的两组纵向拉揽组之间的距离为15000mm。。
5、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382 U1/2页3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背景技术0002 桥梁深水基础是指修建于江(海)深水之中,水深流急、地基软弱的基础(特别是主墩基础),深水环境对其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都会提出一些特殊的问题,如基础类型选择、埋深确定、外载荷或作用力的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确定等问题,均与水深有关。国内在深水流急的江海中建造的桥梁主墩基础式主要为桩基础和沉井两种形式。0003 目前,在对桥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主墩沉井定位,以方便施工。传统的固定机构是采用拉揽将主墩基础进行。
6、固定,但是在拉揽的排布、拉揽的长度各个拉揽之间的距离等等数据方面控制的不是很合理,因此导致对主墩基础的固定不是很好。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进行定位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桥梁、拉缆、转向滑轮及转向鞍座;0006 所述拉揽包括横向拉揽及纵向拉揽,所述横向拉揽一共有六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横向拉揽组由两个横向拉揽组成,所述纵向拉揽一共有四组,对称分布在桥梁的两端,每组纵向拉揽组由三个纵向拉揽组成。0007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拉揽包括横向上拉揽及。
7、横向下拉揽,横向上拉揽的一端依次绕过安装在桥梁上的上拉揽转向滑轮、下拉揽转向滑轮后与横向下拉揽相连,上拉揽转向滑轮安装在桥梁的顶端,下拉揽转向滑轮位于上拉揽转向滑轮的下方。0008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上拉揽的口径为120mm,横向下拉揽的口径为120mm,位于同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横向拉揽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1300mm,横向拉揽距桥梁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0000mm,上拉揽转向滑轮与下拉揽转向滑轮之间的距离为39000mm。0009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拉揽为纵向上拉揽,纵向上拉揽的一段绕过安装在桥梁上的上拉揽转向鞍座与另一端的纵向上拉揽相连,上拉揽转向鞍座安装在桥梁的顶端。0010 进一步的,所述纵。
8、向上拉揽的口径为120mm,纵向拉揽距桥梁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1950mm,每组纵向拉揽组中的三个纵向拉揽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均为3000mm,位于同一端的两组纵向拉揽组之间的距离为15000mm。00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对桥梁四周的拉揽进行合理的分布,同时对各个拉揽的长度、距离等数据进行很好的控制,能够很好的对桥梁进行定位,方便工作人员更好的施工。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4059382 U2/2页4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的俯视图。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的横桥向侧视图。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的纵。
9、桥向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5 如图1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主墩基础沉井定位系统包括桥梁、拉缆1、转向滑轮及转向鞍座10。0016 拉揽包括横向拉揽2及纵向拉揽3,横向拉揽2一共有六组,对称分布在桥梁1的两端,每组横向拉揽组由两个横向拉揽2组成,纵向拉揽3一共有四组,对称分布在桥梁1的两端,每组纵向拉揽组由三个纵向拉揽3组成。0017 由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横向拉揽2包括横向上拉揽6及横向下拉揽7,横向上拉揽6的一端通过缠绕座固定在锚墩5上,横向上拉揽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安装在桥梁1的侧端的上拉揽转向滑轮8、下拉揽转向滑轮9后与下拉揽7相连,下拉揽的另一端通过缠绕座固定在锚墩5上。
10、。0018 由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纵向拉揽3为纵向上拉揽,纵向上拉揽的一端绕过安装在桥梁1侧端上的上拉揽转向鞍座与位于桥梁1另一端的纵向上拉揽相连接,纵向上拉揽的另一端缠绕固定在重力锚4上。0019 横向上拉揽6的口径为120mm,横向下拉揽7的口径为120mm,纵向上拉揽的口径为120mm,位于同一端的相邻的两个横向拉揽3的尾端之间的距离为1300mm,横向拉揽3距桥梁1的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0000mm,纵向拉揽3距桥梁1的中心的垂直距离为21950mm,每组纵向拉揽组中的三个纵向拉揽3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均为3000mm,位于同一端的两组纵向拉揽组之间的距离为15000mm,上拉揽转向滑轮8。
11、及上拉揽转向鞍座10安装在桥梁1的顶端,上拉揽转向滑轮8与下拉揽转向滑轮9之间的距离为39000mm,桥梁1的长度为86900mm,桥梁1的宽度为58700mm,桥梁的高度为56000mm,重力锚4的重量为800T,锚墩5的长度为63500mm。0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 明 书CN 204059382 U1/2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382 U2/2页6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382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