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55140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62795.6

申请日:

2014.07.02

公开号:

CN204059571U

公开日:

2014.12.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F7/02; E03F5/14

主分类号:

E03F7/02

申请人: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超

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科技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俞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管道内固定有堰门框架,堰门框架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堰门框架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底部固定有格栅,格栅下方为过水口,堰门门板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的前部两侧和格栅配合密封,堰门框架后部设有轴承和第一导轮,且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堰门门板的背面连接有滑轨,滑轨穿过轴承,尾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连接有配重物,第一导轮位于滑轨与钢丝绳连接处的前方。堰门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无需任何外界动力;可以精确控制堰门前的水位,通过格栅对溢流的雨水进行过滤,拦截粗杂质,格栅与堰门可为一体结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3),管道(3)内固定有堰门框架(1),堰门框架(1)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3)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1)底部固定有格栅(15),格栅(15)下方为过水口(4),堰门门板(2)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两侧和格栅(15)配合密封,堰门框架(1)后部设有轴承(5)和第一导轮(6),且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7),堰门门板(2)的背面连接有滑轨(8),滑轨(8)穿过轴承(5),尾端连接有钢丝绳(9),钢丝绳(9)绕过第一导轮(6)和第二导轮(7)连接有配重物(10),第一导轮(6)位于滑轨(8)与钢丝绳(9)连接处的前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1.1)和固定于管道(3)底部的堰门支承座(1.2),堰门支承座(1.2)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前端的底面贴合,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1.3);堰门后板(1.3)、两侧的堰门侧板(1.1)和堰门支承座(1.2)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4),所述格栅(15)的前端设置于堰门支承座(1.2)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1.1)上,堰门门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5)包括四块格栅侧板(15.1),四块格栅侧板(15.1)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垂直的格栅隔板(15.2),格栅隔板(15.2)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固定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门板(2)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15)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15.2)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19)。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堰门后板(1.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内设有轴承(5),滑轨(8)穿过轴承(5)和堰门后板(1.3)固定有滑轨连接板(13),滑轨连接板(13)连接钢丝绳(9)。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1)上固定有第一导轮支架(12),第一导轮支架(12)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6)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轮(6)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8)前端与堰门门板(2)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14)。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门板(2)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16),两侧的密封片(16)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16)的底部与格栅(15)贴合密封。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17),配重支架(17)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18),第二导轮支架(18)上设有第二导轮(7)。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支架(17)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17.1),配重支架直板(17.1)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重支架斜板(17.2);所述第二导轮支架(18)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7)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7)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

说明书

说明书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用堰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
背景技术
在排水管网雨水溢流前的水位控制系统中,通过堰门控制排水管内雨水的液面高度,但堰门结构复杂,且需要动力驱动,在管道内安装不方便,且消耗能源较多,也不方便维修,雨水中含有粗杂质,堰门排水时往往将粗杂质也排入了雨水管网系统中,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不消耗能源,且能自动拦截粗杂质的堰门结构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该堰门能很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无需消耗能源,且能自动拦截粗杂质。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管道内固定有堰门框架,堰门框架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底部固定有格栅,格栅下方为过水口,堰门门板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的前部两侧和格栅配合密封,堰门框架后部设有轴承和第一导轮,且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堰门门板的背面连接有滑轨,滑轨穿过轴承,尾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连接有配重物,第一导轮位于滑轨与钢丝绳连接处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框架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和固定于管道底部的堰门支承座,堰门支承座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的 前端的底面贴合,两侧的堰门侧板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堰门后板、两侧的堰门侧板和堰门支承座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所述格栅的前端设置于堰门支承座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上,堰门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贴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包括四块格栅侧板,四块格栅侧板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垂直的格栅隔板,格栅隔板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之间,左右两块格栅侧板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门板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后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滑轨穿过轴承和堰门后板固定有滑轨连接板,滑轨连接板连接钢丝绳。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第一导轮支架,第一导轮支架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轮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前端与堰门门板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门板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两侧的密封片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的底部与格栅贴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配重支架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第二导轮支架上设有第二导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支架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配重支架直板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重支架斜板;所述第二导轮支架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堰门内截留储存杂物的空间大,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堰门开启的动力来自堰前的水压力,堰门的关闭力来自设备自身配重的重力,无需任何外界动力;可以精确控制堰门前的水位,当溢流量增大堰前水位上升时,堰门可自动增大开度保证水位的恒定;堰门开启后,通过格栅对溢流的雨水进行过滤;降 雨结束堰门关闭时,对格栅中存积的漂浮物进行自清理;格栅与堰门可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未安装格栅时的堰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前堰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中堰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后堰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堰门框架,1.1—堰门侧板,1.2—堰门支承座,1.3—堰门后板,2—堰门门板,3—管道,4—过水口,5—轴承,6—第一导轮,7—第二导轮,8—滑轨,9—钢丝绳,10—配重物,11—轴承座,12—第一导轮支架,13—滑轨连接板,14—门板加强板,15—格栅,16—密封片,17—配重支架,17.1—配重支架直板,17.2—配重支架斜板,18—第二导轮支架,19—刮泥板,20—粗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的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3,管道3内固定有堰门框架1,堰门框架1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2,所述堰门框架1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3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1底部固定有格栅15,格栅15下方为过水口4,堰门门板2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两侧和格栅15配合密封,堰门框架1后部设有轴承5和第一导轮6,且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7,堰门门板2的背面连接有滑轨8,滑轨8穿过轴承5,尾端连接有钢丝绳9,钢丝绳9绕过第一导轮6和第二导轮7连接有配重物10,第一导轮6位于滑轨8与钢丝绳9连接处的前方。 通过配重块10和导轮的作用,使堰门在开启前,堰门门板2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配合密封,雨水不能通过过水口4排出,随着水位上升,雨水对于堰门门板2的压力增大,堰门门板2向后移动,堰门开启,雨水通过过水口4后排出,通过格栅15拦截粗杂质20,提高了进入过水口的雨水的纯净度,整个工作过程无需外力作用,节约能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框架1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1.1和固定于管道3底部的堰门支承座1.2,堰门支承座1.2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前端的底面贴合,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1.3;堰门后板1.3、两侧的堰门侧板1.1和堰门支承座1.2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4,所述格栅15的前端设置于堰门支承座1.2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1.1上,堰门门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堰门框架1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格栅15的安装固定,实用性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格栅15包括四块格栅侧板15.1,四块格栅侧板15.1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垂直的格栅隔板15.2,格栅隔板15.2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固定连接。格栅15结构合理,两块相邻隔板之间的间隙提供了堰门门板2的滑动通道,定位准确,粗杂质20可在堰门关闭后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门板2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15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15.2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19。刮泥板19在隔板之间的间隙运动,作用在格栅15的粗杂质20上,使粗杂质20排出堰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后板1.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内设有轴承5,滑轨8穿过轴承5和堰门后板1.3固定有滑轨连接板13,滑轨连接板13连接钢丝绳9。轴承5的设置和安装方便,堰门门板2的受力均匀,进一步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滑轨连接板13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连接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座11上固定有第一导轮支架12,第一导轮支架12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6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 轮6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第一导轮6的安装方便,节约空间,结构紧凑,易于生产制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轨8前端与堰门门板2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14。门板加强板14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堰门门板2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门板2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16,两侧的密封片16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16的底部与格栅15贴合密封。通过密封片16的结构,保证堰门门板2与堰门框架1之间的密封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17,配重支架17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18,第二导轮支架18上设有第二导轮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重支架17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17.1,配重支架直板17.1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重支架斜板17.2;所述第二导轮支架18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7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7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配重支架17和第二导轮支架18的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8所示,由于配重物10的重力大于堰门门板2前水压的作用,因此堰门关闭。随着水位的上升,水对堰门门板2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当大于配重物10的重力的时候,堰门门板2向后运动而开启,雨水从堰门门板下方的过水口4流出,粗杂质20将被挡在格栅15上。当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堰门门板2开启到最大的位置,在格栅15上的粗杂质20越积越多。随着排放的进行,雨水流量逐渐减少,水位慢慢降低,堰门门板2在配重物10的作用下逐渐回位,因此附着在格栅15上的粗杂质20被堰门门板2底部的刮泥板19刮出,被刮出的粗杂质20将冲洗到污水截流管,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工作过程中无需外界动力,自动控制水位,拦截粗杂质20,堰门安装方便,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好,市场应用价值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57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31CN204059571U(21)申请号 201420362795.6(22)申请日 2014.07.02E03F 7/02(2006.01)E03F 5/14(2006.01)(73)专利权人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地址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科技工业园(72)发明人周超(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代理人俞鸿(54) 实用新型名称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管道内固定有堰门框架,堰门框。

2、架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堰门框架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底部固定有格栅,格栅下方为过水口,堰门门板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的前部两侧和格栅配合密封,堰门框架后部设有轴承和第一导轮,且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堰门门板的背面连接有滑轨,滑轨穿过轴承,尾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连接有配重物,第一导轮位于滑轨与钢丝绳连接处的前方。堰门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无需任何外界动力;可以精确控制堰门前的水位,通过格栅对溢流的雨水进行过滤,拦截粗杂质,格栅与堰门可为一体结构。(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

3、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59571 UCN 204059571 U1/2页21.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3),管道(3)内固定有堰门框架(1),堰门框架(1)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3)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1)底部固定有格栅(15),格栅(15)下方为过水口(4),堰门门板(2)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两侧和格栅(15)配合密封,堰门框架(1)后部设有轴承(5)和第一导轮(6),且堰门框架(。

4、1)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7),堰门门板(2)的背面连接有滑轨(8),滑轨(8)穿过轴承(5),尾端连接有钢丝绳(9),钢丝绳(9)绕过第一导轮(6)和第二导轮(7)连接有配重物(10),第一导轮(6)位于滑轨(8)与钢丝绳(9)连接处的前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1.1)和固定于管道(3)底部的堰门支承座(1.2),堰门支承座(1.2)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前端的底面贴合,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1.3);堰门后板(1.3)、两侧的堰门侧板(1.1)。

5、和堰门支承座(1.2)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4),所述格栅(15)的前端设置于堰门支承座(1.2)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1.1)上,堰门门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15)包括四块格栅侧板(15.1),四块格栅侧板(15.1)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垂直的格栅隔板(15.2),格栅隔板(15.2)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固定连接。

6、。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门板(2)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15)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15.2)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19)。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后板(1.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内设有轴承(5),滑轨(8)穿过轴承(5)和堰门后板(1.3)固定有滑轨连接板(13),滑轨连接板(13)连接钢丝绳(9)。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1)上固定有第一导轮支架(12),第一导轮支架(12)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6)。

7、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轮(6)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8)前端与堰门门板(2)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14)。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门板(2)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16),两侧的密封片(16)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16)的底部与格栅(15)贴合密封。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17),配重支架(17)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18),第二导轮支架(18)上设有第二导轮(7。

8、)。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支架(17)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17.1),配重支架直板(17.1)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571 U2/2页3重支架斜板(17.2);所述第二导轮支架(18)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7)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7)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59571 U1/4页4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用堰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背景技术0002 在排水管网雨水溢流前的水位控制系统。

9、中,通过堰门控制排水管内雨水的液面高度,但堰门结构复杂,且需要动力驱动,在管道内安装不方便,且消耗能源较多,也不方便维修,雨水中含有粗杂质,堰门排水时往往将粗杂质也排入了雨水管网系统中,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不消耗能源,且能自动拦截粗杂质的堰门结构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该堰门能很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无需消耗能源,且能自动拦截粗杂质。0004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管道内固定有堰门框架,堰门框架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堰门框架的两侧和底部。

10、与管道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底部固定有格栅,格栅下方为过水口,堰门门板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的前部两侧和格栅配合密封,堰门框架后部设有轴承和第一导轮,且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堰门门板的背面连接有滑轨,滑轨穿过轴承,尾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连接有配重物,第一导轮位于滑轨与钢丝绳连接处的前方。0005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框架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和固定于管道底部的堰门支承座,堰门支承座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的前端的底面贴合,两侧的堰门侧板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堰门后板、两侧的堰门侧板和堰门支承座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所述格栅的前端设置。

11、于堰门支承座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上,堰门门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贴合密封。0006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包括四块格栅侧板,四块格栅侧板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垂直的格栅隔板,格栅隔板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之间,左右两块格栅侧板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固定连接。0007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门板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0008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后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滑轨穿过轴承和堰门后板固定有滑轨连接板,滑轨连接板连接钢丝绳。0009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第。

12、一导轮支架,第一导轮支架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轮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0010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前端与堰门门板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说 明 书CN 204059571 U2/4页50011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门板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两侧的密封片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的底部与格栅贴合密封。0012 进一步地,所述堰门框架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配重支架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第二导轮支架上设有第二导轮。0013 更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支架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配重支架直板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重支架斜板;所述第二导。

13、轮支架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堰门内截留储存杂物的空间大,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堰门开启的动力来自堰前的水压力,堰门的关闭力来自设备自身配重的重力,无需任何外界动力;可以精确控制堰门前的水位,当溢流量增大堰前水位上升时,堰门可自动增大开度保证水位的恒定;堰门开启后,通过格栅对溢流的雨水进行过滤;降雨结束堰门关闭时,对格栅中存积的漂浮物进行自清理;格栅与堰门可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侧视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俯视图。

14、;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未安装格栅时的堰门的俯视图;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堰门的主视图;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格栅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前堰门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中堰门的结构示意图;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水后堰门的结构示意图;0023 其中,1堰门框架,1.1堰门侧板,1.2堰门支承座,1.3堰门后板,2堰门门板,3管道,4过水口,5轴承,6第一导轮,7第二导轮,8滑轨,9钢丝绳,10配重物,11轴承座,12第一导轮支架,13滑轨连接板,14门板加强板,15格栅,16密封片,17配重支架,17.1配重支架直板,17.2。

15、配重支架斜板,18第二导轮支架,19刮泥板,20粗杂质。具体实施方式002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0025 如图15所示的带格栅的恒定液位可调堰门,包括管道3,管道3内固定有堰门框架1,堰门框架1上滑动配合有堰门门板2,所述堰门框架1的两侧和底部与管道3的管壁贴合固定,堰门框架1底部固定有格栅15,格栅15下方为过水口4,堰门门板2的两侧和底部分别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两侧和格栅15配合密封,堰门框架1后部设有轴承5和第一导轮6,且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设有第二导轮7,堰门门板2的背面连接有滑轨8,滑轨8穿过轴承5,尾端连接有钢丝绳9,钢丝绳9绕过第一导轮6和第。

16、二导轮7连接有配重物10,第一导轮6位于滑轨8与钢丝绳9连接处的前方。通过配重块10和导轮的作用,使堰门在开启前,堰门门板2与堰门框架1的前部配合密封,雨水不能通过过水口4排出,随着说 明 书CN 204059571 U3/4页6水位上升,雨水对于堰门门板2的压力增大,堰门门板2向后移动,堰门开启,雨水通过过水口4后排出,通过格栅15拦截粗杂质20,提高了进入过水口的雨水的纯净度,整个工作过程无需外力作用,节约能源。0026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框架1包括贴合固定于两侧管壁上的堰门侧板1.1和固定于管道3底部的堰门支承座1.2,堰门支承座1.2的顶面两端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前端的底面贴。

17、合,两侧的堰门侧板1.1的后端面之间连接有堰门后板1.3;堰门后板1.3、两侧的堰门侧板1.1和堰门支承座1.2围成空间的底部为过水口4,所述格栅15的前端设置于堰门支承座1.2上,后端两侧固定于堰门侧板1.1上,堰门门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堰门框架1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格栅15的安装固定,实用性好。0027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格栅15包括四块格栅侧板15.1,四块格栅侧板15.1围成一长方形的封闭环状支架,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连接有多块与前后两块格栅侧板15.1垂直的格栅隔板15.2,格栅隔板15.2均匀间隔设置于左右两块格栅侧板15.1之间,左右两块。

18、格栅侧板15.1的后端部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固定连接。格栅15结构合理,两块相邻隔板之间的间隙提供了堰门门板2的滑动通道,定位准确,粗杂质20可在堰门关闭后排出。0028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门板2的底部设有多块与格栅15的相邻两块格栅隔板15.2之间间隙相对应的刮泥板19。刮泥板19在隔板之间的间隙运动,作用在格栅15的粗杂质20上,使粗杂质20排出堰门。0029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后板1.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内设有轴承5,滑轨8穿过轴承5和堰门后板1.3固定有滑轨连接板13,滑轨连接板13连接钢丝绳9。轴承5的设置和安装方便,堰门门板2的受力均匀,进一步保证。

19、了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滑轨连接板13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连接效果。0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轴承座11上固定有第一导轮支架12,第一导轮支架12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一导轮6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一导轮6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第一导轮6的安装方便,节约空间,结构紧凑,易于生产制造。0031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轨8前端与堰门门板2的背面之间连接有门板加强板14。门板加强板14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堰门门板2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003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门板2的两侧固定有密封片16,两侧的密封片16分别与两侧的堰门侧板1.1贴合密封,两侧的密封片16的底部与格栅15贴合密封。通。

20、过密封片16的结构,保证堰门门板2与堰门框架1之间的密封效果。0033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堰门框架1后方的管壁上固定有配重支架17,配重支架17上固定有第二导轮支架18,第二导轮支架18上设有第二导轮7。0034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重支架17包括与管壁垂直的配重支架直板17.1,配重支架直板17.1的中部与管壁之间连接有配重支架斜板17.2;所述第二导轮支架18包括两块正对的耳板,第二导轮7套设于转轴上,转轴位于第二导轮7中部,两端设置于两侧的耳板孔内。配重支架17和第二导轮支架18的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实用性好。0035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68所示,由于配重物10的重力大于堰门门板。

21、2前水压的作用,因此堰门关闭。随着水位的上升,水对堰门门板2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当大于配重物10说 明 书CN 204059571 U4/4页7的重力的时候,堰门门板2向后运动而开启,雨水从堰门门板下方的过水口4流出,粗杂质20将被挡在格栅15上。当水位上升至最高水位时,堰门门板2开启到最大的位置,在格栅15上的粗杂质20越积越多。随着排放的进行,雨水流量逐渐减少,水位慢慢降低,堰门门板2在配重物10的作用下逐渐回位,因此附着在格栅15上的粗杂质20被堰门门板2底部的刮泥板19刮出,被刮出的粗杂质20将冲洗到污水截流管,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工作过程中无需外界动。

22、力,自动控制水位,拦截粗杂质20,堰门安装方便,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好,市场应用价值高。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204059571 U1/4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571 U2/4页9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571 U3/4页10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59571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