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储水式花盆.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55139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9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99061.5

申请日:

2014.07.19

公开号:

CN203985203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A01G9/02; A01G27/02; E03B3/02

主分类号:

A01G9/02

申请人:

珠海御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正梁; 黄树钦; 郭明德; 肖君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翠前南路45号二层之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代理人:

王贤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旨在提供一种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的集雨储水式花盆。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1),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种植盆栽植物的技术领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环形围壁(2)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2)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3)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5)相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材料为稻草,或者秸秆,或者为椰树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3)占所述花盆主体(1)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4-1/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壁(2)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1)的高度的2/3-3/4。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壁(2)为圆环柱。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与所述环形围壁(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说明书

说明书集雨储水式花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涉及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花盆,保水性能差,一般情况下,几天需浇水一次,干旱季,仍至一天要浇2-3次水,劳动强度大,水肥消耗大,花木也生长不好。目前有可储水自渗的花盆盖盘,是放置于普通的花盆上方,用于对花盆内作物进行自渗灌溉,比如公开号为20197650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储水自渗的花盆盖盘,它是由储水底盘和盖于其上方的盖盘构成,所述的储水底盘是一个外径与花盆内径相当的弧形凹陷体,其中央为一个凸出的柱状的空心筒体,其侧壁一定高度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的盖盘是一个环状盖板,其中央的内环孔径与所述的空心筒体的外径相当。上述花盆盖盘虽然能对花盆内作物进行自渗灌溉,但是容易出现过涝现象,花盆内水太多导致根系腐烂。另外,公开号为101933445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具有同轴设置的筒状的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盛水空间,所述外壳顶部具有将水引入盛水空间的注水孔和用以覆盖注水孔的盖子,在所述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底面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透水孔,而在内壳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盛水空间与所述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内部的透水小孔,利用该储水式自浇水花盆,能够将水通过所述注水孔注入到所述盛水空间内,而其内的水通过透水小孔缓慢释放到土壤中,这种自渗灌溉的方式同样会出现过涝现象,而且还不能实现自动集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的集雨储水式花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的外侧围成储水区,所述环形围壁的内侧围成种植区,所述储水区上方设置有隔土网,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相连通的泄水孔。
进一步,所述储水区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输水材料为稻草,或者秸秆,或者为椰树皮。
进一步,所述储水区占所述花盆主体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4-1/3。
进一步,所述环形围壁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的高度的2/3-3/4。
进一步,所述环形围壁为圆环柱。
进一步,所述花盆主体与所述环形围壁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的外侧围成储水区,所述环形围壁的内侧围成种植区,所述储水区上方设置有隔土网,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相连通的泄水孔,所以,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在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而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集传统花盆养花与储水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实用性强,一次加满水可保持7-20天不缺水,另外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在室外摆放时还有一定的集雨节水功能,从而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不用浇水。本实用新型可给植物提供一个比传统花盆优越得多的生态环境,具体如下:
1.植物的下部根区位于所述种植区内,生长在一个与传统花盆一样的生态环境中,既有适当的水分,也可保持长期湿润,多余的水分从所述泄水孔流出,水分不足时,通过泥土的毛细管渗漏作用,植物从所述储水区得到源源不断的水分补给。
2.植物的上部根区,位于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的上部,其外围须根位于所述储水区的上方,通过所述隔土网悬于水面上,这样可以用水培方式吸水,保证植物不缺水。
3.由于一株植物上下两层根区的吸水方式不同,上部根区吸水性好,下部根通气性强,既保持了充足的水分供应,也保证根区不渍水有充足的的空气供应。很好的协调好了供水与供气及保肥的关系,非常有利于植物物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环形围壁2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2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土网5是网状挡土垫,它是一个独立结构,栽花时,封盖于所述储水区3上方,防止泥土进入所述储水区3。
所述储水区3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5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水材料为椰树皮碎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区3占所述花盆主体1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壁2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1的高度的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壁2为圆环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主体1与所述环形围壁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植物的主根插放在所述种植区4内,植物的部分侧根搭附在所述隔土网5上;与传统花盆一样,植物可直接移栽于花盆内,在所述种植区4内及所述隔土网5上覆盖泥土、泥炭或其它普通的培养基质;从所述花盆主体1的边缘灌入水,直至所述泄水孔6有水流出时停止灌水;将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移到室外,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隔6-7天浇一次水,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不用浇水。
使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进行种植能长期保持盆栽植物所需水分,不需经常浇水。根据植物种类和储水区容积大小而定,一般一次浇水,可保持7-20天左右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而且不会发生渍水。
植物生长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中,下部根区生存的生态条件与传统花盆一样,有基质,也有相同的通气、湿润和肥料条件,并且由于所述储水区3的水源会通过土壤毛细管的作用,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上部部分根区,通过所述网状挡土垫悬浮于所述储水区3的水面上,以水培的方式供给植物水分。
以下为实际栽培为例:
1、2013年3月开始,在楼顶阳台种植30株盆花,分3种类型,10盆罗汉松,10盆勒杜娟,10盆散尾葵,每一种又分两组,5盆用储水式花盆,5盆用传统花盆。结果是:使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栽培的植物基本不用浇水,即便是夏天,由于栽培当地夏季降雨多,一次降雨就可给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灌满水,因而基本不需浇水,但植物生长仍然良好。而对照的传统花盆的植物,春季晴天时2-3天需浇一次水;夏季1-2天需浇一次水,有时一天浇两次,而且传统花盆内的植物长势,还远不如储水式花盆的好。
2、2013年5月开始,在某企业苗木生产基地试验,共200多盆各种植物均使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进行栽培,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隔6-7浇一次水即可,其它季节雨水较好时基本不用浇水,大大减少了浇水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水源消耗,植物长势良好,大大提高了花卉的品质,经济、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本实用新型适应于所有盆栽植物,由于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内的植物具有两种获得水分的方式,既具最适的水分供应,也具备最佳的氧气供应条件,因而表现出极好的生长优势,有利于提高盆栽花木的品质。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四个所述环形围壁2。在四个所述环形围壁2内的所述种植区4内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使盆栽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种植盆栽植物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比如所述环形围壁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集雨储水式花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集雨储水式花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集雨储水式花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雨储水式花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雨储水式花盆.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52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3985203U(21)申请号 201420399061.5(22)申请日 2014.07.19A01G 9/02(2006.01)A01G 27/02(2006.01)E03B 3/02(2006.01)(73)专利权人珠海御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翠前南路45号二层之一(72)发明人张正梁 黄树钦 郭明德 肖君(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代理人王贤义(54) 实用新型名称集雨储水式花盆(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

2、旨在提供一种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的集雨储水式花盆。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1),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种植盆栽植物的技术领域。(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85203 UCN 203985203 U1/1页21.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环形围壁(2)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2)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2.根据权利要求。

4、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3)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5)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材料为稻草,或者秸秆,或者为椰树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3)占所述花盆主体(1)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4-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壁(2)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1)的高度的2/3-3/4。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围壁(2)为圆环柱。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

5、花盆主体(1)与所述环形围壁(2)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储水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85203 U1/3页3集雨储水式花盆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涉及一种集雨储水式花盆。背景技术0002 传统的花盆,保水性能差,一般情况下,几天需浇水一次,干旱季,仍至一天要浇2-3次水,劳动强度大,水肥消耗大,花木也生长不好。目前有可储水自渗的花盆盖盘,是放置于普通的花盆上方,用于对花盆内作物进行自渗灌溉,比如公开号为20197650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储水自渗的花盆盖盘,它。

6、是由储水底盘和盖于其上方的盖盘构成,所述的储水底盘是一个外径与花盆内径相当的弧形凹陷体,其中央为一个凸出的柱状的空心筒体,其侧壁一定高度上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的盖盘是一个环状盖板,其中央的内环孔径与所述的空心筒体的外径相当。上述花盆盖盘虽然能对花盆内作物进行自渗灌溉,但是容易出现过涝现象,花盆内水太多导致根系腐烂。另外,公开号为101933445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具有同轴设置的筒状的外壳与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有盛水空间,所述外壳顶部具有将水引入盛水空间的注水孔和用以覆盖注水孔的盖子,在所述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底面具有与外部连通的透水孔,而在内壳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盛水空。

7、间与所述储水式自浇水花盆内部的透水小孔,利用该储水式自浇水花盆,能够将水通过所述注水孔注入到所述盛水空间内,而其内的水通过透水小孔缓慢释放到土壤中,这种自渗灌溉的方式同样会出现过涝现象,而且还不能实现自动集雨功能。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的集雨储水式花盆。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的顶部。

8、,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的外侧围成储水区,所述环形围壁的内侧围成种植区,所述储水区上方设置有隔土网,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相连通的泄水孔。0005 进一步,所述储水区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相接触。0006 进一步,所述输水材料为稻草,或者秸秆,或者为椰树皮。0007 进一步,所述储水区占所述花盆主体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4-1/3。0008 进一步,所述环形围壁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的高度的2/3-3/4。0009 进一步,所述环形围壁为圆环柱。0010 进一步,所述花盆主体与所述环形围壁为一体成型结构或可拆卸结构。0011 进一步,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径由上。

9、至下逐渐减小。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花盆主体,所述花盆主体内设置说 明 书CN 203985203 U2/3页4有至少一个环形围壁,所述环形围壁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的顶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的外侧围成储水区,所述环形围壁的内侧围成种植区,所述储水区上方设置有隔土网,所述花盆主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相连通的泄水孔,所以,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能自身保存足够储水,在一次浇水后能长时间让盆内花木不缺水,而且能以水培方式,慢慢渗出水分,以供植物利用,集传统花盆养花与储水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实用性强,一。

10、次加满水可保持7-20天不缺水,另外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在室外摆放时还有一定的集雨节水功能,从而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不用浇水。本实用新型可给植物提供一个比传统花盆优越得多的生态环境,具体如下:0013 1植物的下部根区位于所述种植区内,生长在一个与传统花盆一样的生态环境中,既有适当的水分,也可保持长期湿润,多余的水分从所述泄水孔流出,水分不足时,通过泥土的毛细管渗漏作用,植物从所述储水区得到源源不断的水分补给。0014 2植物的上部根区,位于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的上部,其外围须根位于所述储水区的上方,通过所述隔土网悬于水面上,这样可以用水培方式吸水,保证植物不缺水。0015 3由于一株植物上下两层根区。

11、的吸水方式不同,上部根区吸水性好,下部根通气性强,既保持了充足的水分供应,也保证根区不渍水有充足的的空气供应。很好的协调好了供水与供气及保肥的关系,非常有利于植物物生长。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图3是图1的俯视图;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俯视图;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 实施例一0022 如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包括花盆主体1,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一个环形围壁2,所述环形围壁2的底部与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围壁2的顶。

12、部低于所述花盆主体1的顶部,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壁与所述环形围壁2的外侧围成储水区3,所述环形围壁2的内侧围成种植区4,所述储水区3上方设置有隔土网5,所述花盆主体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种植区4相连通的泄水孔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土网5是网状挡土垫,它是一个独立结构,栽花时,封盖于所述储水区3上方,防止泥土进入所述储水区3。0023 所述储水区3内填充有输水材料,所述输水材料与所述隔土网5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水材料为椰树皮碎片。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区3占所述花盆主体1内壁围起的空间的1/3。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壁2的高度为所述花盆主体1的高度的3/4。0026 在。

13、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围壁2为圆环柱。说 明 书CN 203985203 U3/3页5002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主体1与所述环形围壁2为一体成型结构。002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主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0029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植物的主根插放在所述种植区4内,植物的部分侧根搭附在所述隔土网5上;与传统花盆一样,植物可直接移栽于花盆内,在所述种植区4内及所述隔土网5上覆盖泥土、泥炭或其它普通的培养基质;从所述花盆主体1的边缘灌入水,直至所述泄水孔6有水流出时停止灌水;将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移到室外,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隔67天浇一次水,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不用浇水。0030 使用所述集。

14、雨储水式花盆进行种植能长期保持盆栽植物所需水分,不需经常浇水。根据植物种类和储水区容积大小而定,一般一次浇水,可保持720天左右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而且不会发生渍水。0031 植物生长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中,下部根区生存的生态条件与传统花盆一样,有基质,也有相同的通气、湿润和肥料条件,并且由于所述储水区3的水源会通过土壤毛细管的作用,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上部部分根区,通过所述网状挡土垫悬浮于所述储水区3的水面上,以水培的方式供给植物水分。0032 以下为实际栽培为例:0033 1、2013年3月开始,在楼顶阳台种植30株盆花,分3种类型,10盆罗汉松,10盆勒杜娟,10盆散尾葵,每一种又分两组,。

15、5盆用储水式花盆,5盆用传统花盆。结果是:使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栽培的植物基本不用浇水,即便是夏天,由于栽培当地夏季降雨多,一次降雨就可给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灌满水,因而基本不需浇水,但植物生长仍然良好。而对照的传统花盆的植物,春季晴天时23天需浇一次水;夏季12天需浇一次水,有时一天浇两次,而且传统花盆内的植物长势,还远不如储水式花盆的好。0034 2、2013年5月开始,在某企业苗木生产基地试验,共200多盆各种植物均使用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进行栽培,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夏季高温条件下,隔67浇一次水即可,其它季节雨水较好时基本不用浇水,大大减少了浇水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水源消耗,植物长势良好,。

16、大大提高了花卉的品质,经济、生态效益非常显著。0035 本实用新型适应于所有盆栽植物,由于所述集雨储水式花盆内的植物具有两种获得水分的方式,既具最适的水分供应,也具备最佳的氧气供应条件,因而表现出极好的生长优势,有利于提高盆栽花木的品质。0036 实施例二0037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花盆主体1内设置有四个所述环形围壁2。在四个所述环形围壁2内的所述种植区4内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使盆栽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0038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种植盆栽植物的技术领域。0039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比如所述环形围壁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说 明 书CN 203985203 U1/4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85203 U2/4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85203 U3/4页8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85203 U4/4页9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8520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