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5133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41278.8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204001803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32

主分类号:

E04G21/32

申请人:

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殿文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25楼-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朗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抱柱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搭设与拆除时十分便捷、简单,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实用性,搭设完成后架体与结构之间连接更为牢固,并且缩短搭设周期,搭设起来不占用施工现场场地的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问题、在肥槽回填土上搭设外用电梯防护架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立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通过扣件相互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 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立杆顶部具有与木方与板底顶紧的“U”型托。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防护体系中预留的外用电梯门的位置设置安全防护门。

5.  据权利要求1 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层的防护体系中,通过抱柱连接件(5)进行的抱柱连接不低于三道。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防护体系外围悬挂密目网。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的主体结构使用Φ48钢管搭设。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用电梯防护体系的搭设,特别是一种不需要落地式脚手架平台的外用施工电梯。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目前普遍使用电梯进行安全防护架搭设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此方法搭设时需跨出主体结构1.5m左右,缺点包括搭设较为繁琐,周期较长,占用施工场地,不宜在肥槽回填土上进行搭设,如果在回填土上进行搭设土体容易产生回弹和变形造成安全隐患,超高层建筑物也不便搭设常规外用电梯安全防护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此防护体系在搭设与拆除时十分便捷、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实用性得到提高,搭设完成后架体与结构之间连接更为牢固,并且本防护体系搭设周期短,搭设起来不占用施工现场场地,不光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问题、在肥槽回填土上搭设外用电梯防护架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包括立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整个防护体系安装在建筑物楼层之间。
所述 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进行扣件连接,立杆顶部为“U”型托与木方与板底顶紧防止立杆倾覆,所述与“U”型托匹配顶紧的木方尺寸优选为100×100mm。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每层的框架柱进行抱柱连接每层不得低于三道。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大、小横杆与立杆进行扣件连接形成单元式防护体系进行扣件连接。
在所述防护体系中预留的外用电梯门的位置安装安全防护门,架体外围悬挂密目网,防止物体由架体之间的孔洞坠落。
优选的,本防护体系在主体结构楼层内使用Φ48*3.5mm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架并涂刷安全警示颜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施工简易,安装快捷,实用性高、搭设周期短、搭设完成后不占用场地、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且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施工进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不光解决了在肥槽回填土上及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等问题。也避免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施工难度低,节约人工,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外用电梯进行安全防护架搭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搭设效果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防护架与框架柱连接(俯视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标准楼层防护架立面图。
附图标记:脚手板(1)、“U”型托(2)、小横杆(3)、立杆(4)、抱柱连接件(5)、大横杆(6)、外梯(7)、楼板外沿(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包括立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
所述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匹配通过扣件连接。
所述立杆顶部为“U”型托与木方与板底顶紧防止立杆倾覆,木方的尺寸优选为100×100mm。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大、小横杆与立杆进行扣件连接形成单元式防护体系。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每层的框架柱(包括横杆和立杆)进行抱柱连接,每层电梯的连接数不得低于三道。
在预留的电梯门的位置安装安全防护门,根据需要,在框架体外围悬挂密目网,防止物体由架体之间的孔洞坠落
本防护体系在主体结构楼层内使用Φ48*3.5mm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架并涂刷安全警示颜色。
搭设完成后外用电梯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距离在200mm内,跨出外用电梯防护门直接进入楼层内,无需通道,既方便安全防护架搭设,也避免落地式安全防护架搭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施工现场场地狭小的问题。
此防护架搭设时无需考虑搭设现场的环境,不考虑是否为超高层建筑物。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实用新型的实质,并不用作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80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803U(21)申请号 201420441278.8(22)申请日 2014.08.06E04G 21/32(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博大经开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景园北街2号25楼-2(72)发明人孙殿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代理人朗坚(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57) 摘要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抱柱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搭设与拆除时十分便。

2、捷、简单,并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实用性,搭设完成后架体与结构之间连接更为牢固,并且缩短搭设周期,搭设起来不占用施工现场场地的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问题、在肥槽回填土上搭设外用电梯防护架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803 UCN 204001803 U1/1页21.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立。

3、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通过扣件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 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立杆顶部具有与木方与板底顶紧的“U”型托。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防护体系中预留的外用电梯门的位置设置安全防护门。5.据权利要求1 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每层的防护体系中,通过抱柱连接件(5)进行的抱柱连接不低于三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在防护体系外围悬挂密目网。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防护体系,其特征。

4、在于,该体系的主体结构使用48钢管搭设。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803 U1/2页3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护体系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用电梯防护体系的搭设,特别是一种不需要落地式脚手架平台的外用施工电梯。背景技术0002 在建筑施工领域,目前普遍使用电梯进行安全防护架搭设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此方法搭设时需跨出主体结构1.5m左右,缺点包括搭设较为繁琐,周期较长,占用施工场地,不宜在肥槽回填土上进行搭设,如果在回填土上进行搭设土体容易产生回弹和变形造成安全隐患,超高层建筑物也不便搭设常规外用电梯安全防护架。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5、提供一种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此防护体系在搭设与拆除时十分便捷、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实用性得到提高,搭设完成后架体与结构之间连接更为牢固,并且本防护体系搭设周期短,搭设起来不占用施工现场场地,不光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问题、在肥槽回填土上搭设外用电梯防护架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解决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 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包括立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整个防护体系安装在建筑物楼层之间。0006 所述 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进行。

6、扣件连接,立杆顶部为“U”型托与木方与板底顶紧防止立杆倾覆,所述与“U”型托匹配顶紧的木方尺寸优选为100100mm。0007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每层的框架柱进行抱柱连接每层不得低于三道。0008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大、小横杆与立杆进行扣件连接形成单元式防护体系进行扣件连接。0009 在所述防护体系中预留的外用电梯门的位置安装安全防护门,架体外围悬挂密目网,防止物体由架体之间的孔洞坠落。0010 优选的,本防护体系在主体结构楼层内使用48*3.5mm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架并涂刷安全警示颜色。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0012 1、本实用新型施工简易,安装快捷,实用性高、。

7、搭设周期短、搭设完成后不占用场地、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牢固,且不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施工进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0013 本实用新型不光解决了在肥槽回填土上及超高层建筑物外用电梯防护架的搭设等问题。也避免了施工人员在搭设常规防护架时需要在建筑物外侧进行施工的安全隐患。0014 本实用新型施工难度低,节约人工,有利于施工进度的控制。0015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外用电梯进行安全防护架搭设。说 明 书CN 204001803 U2/2页4附图说明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7 图1、本实用新型的搭设效果图。0018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内防护架与框架柱连接(俯视。

8、剖面图)。0019 图3、本实用新型的标准楼层防护架立面图。0020 附图标记:脚手板(1)、“U”型托(2)、小横杆(3)、立杆(4)、抱柱连接件(5)、大横杆(6)、外梯(7)、楼板外沿(8)。具体实施方式0021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非落地式外用电梯安全防体系,包括立杆(4)、大横杆(6)、小横杆(3)、抱柱连接件(5)。0022 所述大、小横杆与立杆按照尺寸匹配通过扣件连接。0023 所述立杆顶部为“U”型托与木方与板底顶紧防止立杆倾覆,木方的尺寸优选为100100mm。0024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大、小横杆与立杆进行扣件连接形成单元式防护体系。0025 所述抱柱连接件与每层。

9、的框架柱(包括横杆和立杆)进行抱柱连接,每层电梯的连接数不得低于三道。0026 在预留的电梯门的位置安装安全防护门,根据需要,在框架体外围悬挂密目网,防止物体由架体之间的孔洞坠落0027 本防护体系在主体结构楼层内使用48*3.5mm钢管搭设安全防护架并涂刷安全警示颜色。0028 搭设完成后外用电梯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距离在200mm内,跨出外用电梯防护门直接进入楼层内,无需通道,既方便安全防护架搭设,也避免落地式安全防护架搭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施工现场场地狭小的问题。0029 此防护架搭设时无需考虑搭设现场的环境,不考虑是否为超高层建筑物。0030 以上实施例仅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实用新型的实质,并不用作对保护范围的限定。说 明 书CN 204001803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803 U2/2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80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