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浆液流动的食物废料处理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浆液流动的食物废料处理器.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09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CN203939099U(21)申请号 201290000365.9(22)申请日 2012.01.2561/437,228 2011.01.28 US13/352,419 2012.01.18 US13/352,426 2012.01.18 USE03C 1/266(2006.01)B02C 18/22(2006.01)(73)专利权人艾默生电气公司地址美国密苏里州(72)发明人达内霍夫梅斯特托马斯R伯格(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田军锋 潘炜(54) 实用新型名称促。
2、进浆液流动的食物废料处理器(57) 摘要一种食物废料处理器,具有:接收食物废料和水的食物传送部、包括磨碎机构的磨碎部、以及包括马达的马达部。磨碎机构包括转动粉碎器板组件,该转动粉碎器板组件在磨碎环中转动以磨碎食物废料从而形成经磨碎的食物废料和水的浆液。在一方面,上端承口具有周向倾斜的底面并且上端承口包括湍流产生特征,该湍流产生特征在浆液流动通过上端承口的排放通道时在浆液中产生湍流。在一方面,上端承口具有平的底面并且转动粉碎器板组件的粉碎器板包括延伸至排放通道中并且占据排放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百分之二十的泵送叶片。在一方面,马达为感应式马达。(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
3、日2013.09.17(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2/022569 2012.01.25(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103230 EN 2012.08.02(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7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099 UCN 203939099 U1/2页21.一种单向食物废料处理器,包括:食物传送部,所述食物传送部接收食物废料和水;磨碎部,所述磨碎部包括磨碎机构,所述磨碎机构包括磨碎环和转动粉碎器板组件,所述转动粉碎器板。
4、组件在所述磨碎环中转动以磨碎食物废料从而形成经磨碎的物质,所述经磨碎的物质与水结合以形成浆液,所述浆液穿过所述磨碎环与所述粉碎器板组件的粉碎器板之间的间隙到达所述粉碎器板下方的位于上端承口中的排放区域;所述上端承口包括圆形排放通道,所述浆液通过所述圆形排放通道流动至所述上端承口的排放口,所述上端承口的底面具有从所述排放口的第一侧至所述排放口的第二侧的周向向下斜面,使得所述排放通道沿所述上端承口的所述底面的所述周向向下斜面而加深;以及马达部,所述马达部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在磨碎食物废料时使所述转动粉碎器板组件在下述方向上转动:所述方向为所述上端承口的所述底面的所述周向向下斜面的方向;所述上端承口包。
5、括湍流产生特征,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在所述浆液流动通过所述排放通道时、在所述浆液通过所述排放口排出之前在所述浆液中产生湍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下述底面:所述底面是双向倾斜的,并且所述底面除了所述周向向下斜面之外,还具有从所述上端承口的外周壁至所述上端承口的围绕孔的内周壁的径向向下斜面;或者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所述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具有靠近所述排放口的所述第二侧的通道变窄部,在所述通道变窄部处,所述排放通道的宽度变窄;或者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所述上端承口的所述底面中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至少部分地横跨所述排放通道延伸;或者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所述上端承口的所述底面中的台阶,所述台。
6、阶横跨所述排放通道延伸;或者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所述上端承口的所述底面中的多个斜坡,所述多个斜坡横跨所述排放通道延伸;或者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所述上端承口,所述上端承口具有第一湍流产生部和第二湍流产生部,所述第一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底面部分和所述排放通道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斜面陡的第二斜面的第二底面部分,并且所述排放通道的宽度沿所述 排放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排放口至所述第二湍流产生部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废料处理器,其中,当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所述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具有靠近所述排放口的所述第二侧的通道变窄部、在所述通道变窄部处所述排。
7、放通道的宽度变窄时,所述湍流产生特征还包括所述底面的在所述通道变窄部中增加的向下斜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废料处理器,其中,当所述湍流产生特征包括所述上端承口、所述上端承口具有第一湍流产生部和第二湍流产生部、所述第一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底面部分和所述排放通道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比所述第一斜面陡的第二斜面的第二底面部分、并且所述排放通道的宽度沿所述排放通道的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排放口至所述第二湍流产生部减小时,所述湍流产生特征还包括所述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39099 U2/2页3上端承口的围绕孔的内周壁的厚度,所述厚度在所述第一湍流产生部中增加至所。
8、述第一湍流产生部与所述第二湍流产生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最大厚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39099 U1/9页4促进浆液流动的食物废料处理器 0001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37,228、于2012年1月1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352,419、以及于2012年1月1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No.13/352,426的权益。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参引的方式并入本文。技术领域0003 本公开内容涉及食物废料处理器,更具体地涉及促进水和磨碎的食物废料的浆液流动通过食物废料处理器的排放通道。背景技术0004 该部分提供了。
9、与本公开内容有关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0005 布置在水槽下面并安装至水槽的排水口的类型的食物废料处理器通常包括食物传送部、马达部及磨碎部。该磨碎部布置在食物传送部与马达部之间。食物传送部将食物废料和水传送至磨碎部。磨碎部接收并磨碎食物废料,并且经磨碎的食物废料通过排放口排放到排出管。0006 磨碎部通常包括具有粉碎器板组件及静止磨碎环的磨碎机构。该粉碎器板组件连接至马达部的电动马达的轴,并且包括带有一个或更多个凸耳通常为一对或更多对凸耳的粉碎器板。该凸耳可以包括固定至粉碎器板的固定凸耳、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紧固至粉碎器板并且在粉碎器板上自由转动的可转动凸耳,或两者兼而有之。粉。
10、碎器板通过电动马达相对于磨碎环转动。磨碎环通常安装在壳体中并且包括多个间隔开的齿。该齿被竖直地取向并朝向壳体的基部向下延伸,并且邻近粉碎器 板的外周。0007 在食物废料处理器的操作期间,从食物传送部引导至磨碎部的食物废料通过凸耳被推压在磨碎环上以粉碎食物废料。粉碎器板的转动产生作用在凸耳上并且增强对凸耳与磨碎环之间的食物废料的粉碎的离心力。齿的锋利边缘将食物废料磨碎成颗粒物质(或经磨碎的物质)。当食物废料被充分地磨碎时,食物废料穿过粉碎器板与磨碎环之间的间隙,并且作为食物废料/水浆液(“浆液”)进入上端承口(UEB)中的排放区域。排放区域位于粉碎器板的下面并且包括圆形排放通道,浆液在该圆形排。
11、放通道中循环并且被从上端承口引导出排出管至排水管道。0008 双向食物废料处理器使粉碎器板在两个方向上(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双向食物废料处理器通常包括具有对称的排放通道的上端承口,其中,该排放通道的底面从上端承口的与排放口相对的第一侧至上端承口的具有排放口的第二侧向下倾斜,以将浆液引导出排放口。该排放口可被称为排出管的入口。该设计允许:无论粉碎器板在哪个方向上转动,浆液都朝向排放口向下流动并且流出排出管,同时确保浆液的流体流动特性相似。0009 单向食物废料处理器使粉碎器板在单个方向上(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单向食物废料处理器通常包括带有不对称排放通道的上端承口,其中,该排放通道的底面从排放。
12、口的第一侧至排放口的第二侧向下倾斜。底面沿粉碎器板的转动方向向下倾斜并且排放通道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2/9页5中的浆液朝向排放口向下流动。0010 与将浆液从上端承口的排放区域传输至排出管相关联的时间量为流动通过排放区域的浆液的体积和速度的函数。当浆液进入排放区域中时,粉碎器板的转动产生浆液初速度。当浆液含有高比重的纤维质废料物质或食物颗粒时,废料物质可以在通过排放口进入排出管之前掉出浆液并且积聚在上端承口的底面上。实用新型内容0011 该部分提供了本公开内容的总体概述,并且该部分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整个范围或本公开内容的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0012 食物废料处理器具有:接收食。
13、物废料和水的食物传送部、包括磨碎机构的磨碎部、以及包括马达的马达部。磨碎机构包括磨碎环和转动粉碎器板组件,该转动粉碎器板组件在磨碎环中转动以磨碎食物废料从而形成经磨碎的物质,该经磨碎的物质与水结合以形成浆液。该浆液穿过磨碎环与粉碎器板组件的粉碎器板之间的间隙到达粉碎器板下方的位于上端承口中的排放区域。上端承口包括圆形排放通道,浆液通过该圆形排放通道流动至上端承口的排放口。0013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上端承口的底面具有从排放口的第一侧至排放口的第二侧的周向向下的斜面,使得排放通道沿上端承口的底面的周向向下斜面而加深。在这方面,食物废料处理器为单向食物废料处理器,并且马达在磨碎食物废料时使转动。
14、粉碎器板组件在单个方向即上端承口的底面的周向向下斜面的方向上转动。粉碎器板组件和上端承口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湍流产生特征,该湍流产生特征在浆液流动通过排放通道时在浆液通过排放口被排出之前在浆液中产生湍流。0014 在一方面,上端承口包括外周壁、围绕孔的内周壁、以及在内周壁与外周壁之间延伸的底面,并且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底面,该底面是双向倾斜的,并且该底面除了周向向下斜面之外,还具有从外周壁至内周壁的径向向下斜面。0015 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包括排放通道,该排放通道具有靠近排放口的第二侧的通道变窄部,在该通道变窄部处,排放通道的宽度变窄。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还包括底面的在通道变窄部中增加的向下斜度。
15、。0016 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上端承口的底面中的隆起部。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上端承口的底面中的台阶。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包括在上端承口的底面中的多个斜坡。0017 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包括上端承口,该上端承口具有第一湍流产生部和第二湍流产生部,该第一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第一斜面的第一底面部分和排放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二湍流产生部包括具有比第一斜面陡的第二斜面的第二底面部分,并且排放通道的宽度沿排放通道的第一部分从排放口至第二湍流产生部减小。在一方面,湍流产生特征还包括上端承口的内周壁的厚度:该厚度在第一湍流产生部中增加至第一湍流产 生部与第二湍流产生部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最大厚。
16、度。0018 在一方面,上端承口的底面是平的并且食物废料处理器包括泵送叶片,该泵送叶片从粉碎器板组件的底部向下突入到圆形排放通道中并且具有占据圆形排放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百分之二十的面积。泵送叶片为浆液提供泵送型作用,这有助于使浆液通过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3/9页6排放通道朝向排放口移动且移动出排放口,并且也增加了浆液的排放压力。在一方面,泵送叶片占据圆形排放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多。在一方面,马达为感应式马达。在一方面,感应式马达在由60Hz交流电供电时具有1800RPM的额定恒定运行速度,或者在由50Hz交流电供电时具有1500RPM的额定恒定运行速度。001。
17、9 根据在此提供的说明,其它可应用领域将变得清楚。本实用新型内容中的说明和具体示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附图说明0020 此处描述的附图仅出于对所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所有可能的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并且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002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的具有上端承口(UEB)以及粉碎器板组件的食物废料处理器的截面图;0022 图2示出了图1的上端承口的立体图;0023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的具有隆起部的另一上端承口的立体图;0024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的具有台阶和斜坡的另一上端承口的立体图;0025 图5示。
18、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的具有带有两个湍流产生部的排放通道的另一上端承口的立体图;0026 图6示出了图1的粉碎器板组件的立体图;0027 图7示出了图1的粉碎器板组件的侧视图;0028 图8示出了图1的粉碎器板组件的仰视图;0029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的包括叶片的另一粉碎器板组件的俯视图;0030 图10示出了图9的粉碎器板组件的仰视图;0031 图11示出了图9的粉碎器板组件的侧视图;以及0032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的具有泵送叶片的粉碎器板组件的立体图;以及0033 图13示出了具有平的底面的上端承口的立体图,图12的粉碎器板组件在该上端承口中使用。003。
19、4 贯穿附图中的若干视图,相应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应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0035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0036 图1中示出了食物废料处理器10。食物废料处理器10包括布置在食物传送部16与马达部18之间的磨碎排放部12。该磨碎排放部12包括磨碎部14和排放部15。磨碎部14包括磨碎机构19,该磨碎机构19具有静止磨碎环20和转动粉碎器板组件22。在操作期间,食物传送部16将食物废料从例如水槽(未示出)输送至磨碎部14。粉碎器板组件22通过马达部18来转动从而磨碎食物废料以形成经磨碎的材料。经磨碎的材料从磨碎部14排放到排放部15中并且排放出排放出口47,并且通过排出管24。
20、排放至排水管道(未示出)。0037 磨碎部14包括包围磨碎机构19的磨碎壳体26。磨碎壳体26可以紧固至排放部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4/9页715的上端承口(UEB)28并且保持磨碎环20。磨碎环20安装在磨碎壳体26内的固定(静止)位置中。磨碎环20包括齿29。磨碎环20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地附接至磨碎壳体26的内表面,并可以由例如镀锌钢构成。0038 食物传送部16包括具有第一进口32的进口壳体31。第一进口32接收食物废料和水。进口壳体31可以是金属壳体或注射模制塑料壳体。进 口壳体31还包括第二进口33以接收从洗碗机(未示出)排出的水。进口壳体31可以通过诸如将壳体26。
21、及壳体31两者注射模制为单个部件而与磨碎壳体26一体地形成。0039 马达部18包括具有转子38及定子44的马达34。转子38在定子44内转动,从而将旋转运动传递至转子38的转子轴36。马达34可以是感应式马达,但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马达。马达34封装在马达壳体40内。马达壳体40具有框架42。转子轴36连接至粉碎器板组件22,并使粉碎器板组件22在磨碎环20内转动。0040 参照图2,上端承口28是具有底面46、外周壁60以及围绕轴孔62的内周壁64的壳体。轴孔62接收马达34的转子轴36。上端承口28包括主要由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上端承口28的外周壁60、以及。
22、上端承口28的内周壁64限定的圆形排放通道66。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具有从排放口82的第一侧80至排放口82的第二侧84或者连续地或者台阶式地向下的斜面。因而,排放通道66沿底面46的向下的斜面而加深。食物废料处理器10包括在排放通道66中流动的浆液中产生湍流的一个或更多个湍流产生特征。湍流产生特征可以包括和/或产生例如在排放通道66的深度和/或宽度上的收缩和/或扩展。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示例性湍流产生特征。其他湍流产生特征在图3至图5中示出,这些湍流产生特征可以替代性地使用,或者与图2的湍流产生特征一起使用。0041 当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是倾斜的时,食物废料处理器10示例性地可以是单向食。
23、物废料处理器。当食物废料处理器10为单向食物废料处理器时,在食物废料处理器10的操作期间,粉碎器板组件22仅在单个方向上转动,该单个方向沿着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的向下的斜面的方向。这有助于引导浆液朝向上端承口28的排放口82。由于粉碎器板组件22的转动,安装在粉碎器板组件22的粉碎器板48上的凸耳30(图1)将食物废料推压到齿29上从而将食物废料磨碎成小颗粒物质。颗粒物质和水的浆液在粉碎器板48的外周的外侧从粉碎器板组件22穿过齿29之间的间隙49,到达粉碎器板组件22下方并且位于上端承口28中的排放区域50。0042 在浆液被传送至排放区域50之后,上端承口28和/或粉碎器板组件22通过在。
24、浆液中产生压力和速度的变化而在浆液中引起湍流。湍流是 在浆液从上端承口28排出并且排放出排放口82之前在浆液中引起的。0043 湍流的特征在于压力和速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快速变化以及漩涡或漩流区域的形成。通过增大和/或引起浆液中的湍流,颗粒物质很少有机会在上端承口28中积聚。传统的食物废料处理器的上端承口和粉碎器板组件不会对浆液从上端承口出来到达例如室内管道设备的运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中公开的上端承口和粉碎器板组件包括下述湍流产生特征:该湍流产生特征能够通过产生压力和速度的变化来增加和/或改变浆液的流速并在浆液中引起湍流。0044 在图2中示出了上端承口28。底面46作为第一湍流产生特征是双向。
25、倾斜的。底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5/9页8面46从外周壁60至内周壁64向下地倾斜,因而具有径向地向内的向下斜面。底面46从排放口82的第一侧80围绕内周壁64并且至排放口82的至少第二侧84也是向下倾斜的。由于底面46的双向倾斜构型,排放通道66的深度连续变化并且从第一侧80围绕内周壁64并且至至少第二侧84是逐渐增加的。0045 由于排放通道66的向下斜面,通道壁90横跨排放通道66存在于内周壁60与外周壁64之间。通道壁90可以大致与第一侧80在同一直线上。这可以进一步引起湍流和/或将浆液引导出排放口82。0046 排放通道66作为另一示例性湍流产生特征包括通道变窄部分9。
26、2。通道变窄部分92沿通道壁90并且在第一侧80与第二侧84之间位于排放口82的前面,如所示出的。通道变窄部分92的宽度朝向排放口82减小。这限制了流体流动并且进一步引起湍流。底面46的向下斜度可以在通道变窄部分92中增大。底面46在通道变窄部分92中的向下斜度可以比在排放通道66的其他区域中的向下斜度大。排放通道66的深度也可以在通道变窄部分92中变化。排放通道66的深度和宽度在通道变窄部分92中变化的组合可以有助于引起其中的浆液的漩涡运动。0047 在图3中,示出了具有隆起部102的另一上端承口100的立体图。上端承口100类似于上端承口28,并且包括沿上端承口100的底面106周向地延伸。
27、的圆形排放通道104。隆起部102是在底面106的局部区域中减少圆形排放通道104的有效深度的湍流产生特征。在食物废料处理器中,湍流产生特征不应当用作浆液中携带的颗粒物质的捕捉点。为此,隆起部102足够矮并且定形状为不引起颗粒物质的积聚,并且隆起部 102还是足够高以在其中的浆液中引起湍流。隆起部102可以在上端承口100的内壁108与外壁110之间部分地延伸或完全横跨排放通道延伸。0048 在图4中,示出了具有台阶122和斜坡124的另一上端承口120。上端承口120包括带有台阶122和斜坡124的圆形排放通道126。台阶122和斜坡124可以形成为上端承口120的底面128的一部分。台阶1。
28、22可以包括(在粉碎器板组件22的转动方向上)向下的台阶(示出了一个向下的台阶130)和/或向上的台阶(示出了两个向上的台阶132)。台阶122和斜坡124周向地围绕上端承口120的内周壁136而改变圆形排放通道126的深度并且从而引起湍流。0049 在图5中,示出了另一上端承口150并且该上端承口150包括圆形排放通道152。上端承口150包括第一湍流产生部156和第二湍流产生部158。第一湍流产生部156具有朝向第二湍流产生部158向下倾斜的第一底面部160。第一底面部160具有第一向下斜面。第二湍流产生部158包括具有第二向下斜面的第二底面部162。第二向下斜面比第一向下斜面陡。0050。
29、 第一湍流产生部156包括圆形排放通道152的第一部分。圆形排放通道152大约在上端承口150的排放口166的第一侧164处具有最大宽度Wmax。圆形排放通道152的宽度围绕上端承口150的内周壁180朝向第二湍流产生部158而在宽度上减少。圆形排放通道152可以在第一湍流产生部156的端部172处、在第二湍流产生部158的开始端174处、或者在位于第一湍流产生部156与第二湍流产生部158之间的过渡区域176中具有最小宽度Wmin。0051 圆形排放通道152的宽度在从第一湍流产生部156进入第二湍流产生部158时增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6/9页9加。这是由于在过渡区域176。
30、中,上端承口150的内周壁180的厚度的急剧变化。内周壁180可以从第一湍流产生部156中的点至第二湍流产生部158在厚度上增加。内周壁180可以在第一湍流产生部156的端部172处、第二湍流产生部158的开始端174处、或在位于第一湍流产生部156与第二湍流产生部158之间的过渡区域176中具有最大厚度Tmax。0052 第二湍流产生部158包括圆形排放通道152的第二部分。圆形排放通道152的宽度可以从第二湍流产生部158的开始端174至排放口166 增加。0053 返回参照图1,转动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的几何形状的变化也能够用来改变排放通道66的深度。因此,粉碎器板组件22也可以包。
31、括一个或更多个湍流产生特征。作为示例,粉碎器板组件22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向下突出构件,比如从粉碎器板组件22向下延伸到排放区域50中的向下突出构件70。在图9至图13中示出了用于粉碎器板组件的一些其他的示例性湍流产生特征,这些湍流产生特征可以作为替代方案而被包括或与向下突出构件70一起被包括。0054 现在参照图1和图6至图8,在图1和图6至图8中示出了粉碎器板组件22的视图。粉碎器板组件22包括凸耳30、粉碎器板48、附接至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的支承板202(图7)、以及向下突出构件70(图7)。凸耳30经由紧固件204附接至粉碎器板48的顶侧206。底侧68可以指的是粉碎器板48的。
32、底侧或支承板202的底侧。0055 向下突出构件70可以示例性地包括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其中,指状部210之间布置有向下突出的中央指状部212。该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延伸远离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向下突出中央指状部212布置在该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之间并且在该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下面延伸,并且延伸远离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在这方面,向下突出中央指状部212的向下斜度比该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的向下斜度大。指状部210、212附接至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或者附接至粉碎器板48的底部或者附接至支承板202的底部。应当理解的是,指状部210、212能够与或。
33、者粉碎器板48或者支承板202一体地形成。因而,向下突出中央指状部212与该一对向下突出外指状部210构成为台阶式构型,并且当指状部210、212转动通过排放通道66时,指状部210、212改变排放通道66的有效深度。排放通道66的有效深度可以指的是粉碎器板组件22的底侧68与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排放通道66的有效深度,向下突出构件70在这种情况下为指状部210、212改变浆液的速度和压力,从而对浆液产生湍流。0056 粉碎器板组件22与上端承口28的底面46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为向下突出构件70提供足够的间隙,以在排放区域50内并且沿排放通道66转动。向下突出构件70可以从。
34、支承板202延伸入排放区域50中达至少 预定的距离,以与浆液机械地相互作用以及影响浆液的流速和排放压力,其中,与浆液机械地相互作用也在浆液中产生湍流。与例如可以用于进一步切割或磨碎进入排放区域50的食物废料的底切部(未示出)相比,向下突出构件70可以较大程度地和/或更进一步地延伸入排放区域50中。0057 在图9至图11中示出了另一粉碎器板组件220的视图。粉碎器板组件220包括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叶片(示出单个叶片224)的粉碎器板222,粉碎器板222既为湍流产生特征也有助于移动食物废料通过排放通道,比如排放通道66。叶片224从粉碎器板组件220向下延伸到上端承口(例如,图1至图5中的各个上。
35、端承口中的一个上端承口)的排放区域中。叶片224可以形成为粉碎器板222的一体部分或附接至粉碎器板222的下侧228的支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7/9页10承板226的一体部分。叶片224可以通过紧固件(未图示)比如锚钉或螺栓附接至粉碎器板222的下侧228或附接至支承板226的下侧。叶片224的几何形状可以设计成在粉碎器板组件的给定的转动速度下具有最大的清洁性能。叶片224可以从粉碎器板222的外缘229向内地间隔开。0058 在图9至图11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叶片224由粉碎器板222形成,叶片224在粉碎器板222内产生开口。如所示出的,尽管叶片224具有梯形的几何形。
36、状,但是具有矩形或半圆形几何形状的叶片可以用来增加从叶片所引入的泵送压力。作为替代方案,叶片224可以通过添加凸片至粉碎器板222的一侧和/或支承板226的底侧而形成。凸片可以向下弯曲以延伸到排放区域和/或排放通道中且形成平面外叶片(即,远离平行于粉碎器板222和/或支承板226的顶部表面和/或底部表面延伸的叶片)。叶片224可以例如被冲孔或冲压出粉碎器板222。0059 叶片224改变排放通道的有效深度,这改变了排放通道中的浆液的速度和压力。这在保持浆液中夹带的较重颗粒物质并且防止颗粒物质掉出的同时,对浆液产生湍流。这限制了和/或防止了高比重食物废料例如骨头或鸡蛋壳在捕捉点的积聚。叶片224。
37、为在排放通道中与浆液机械地相互作用的向下突出构件,该叶片224对浆液产生湍流。0060 如上面所讨论的,叶片224也有助于使诸如纤维材料之类的食物废料移动朝向或移动出通向例如室内排水管道的排放口(例如,图2中示出的排放口82)。叶片的下边缘可以包括锯齿或细褶以有助于抓取和移 动纤维食物废料至排放口而不产生食物废料球或阻塞物。0061 形成为转动粉碎器板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的或附接至转动粉碎器板的支承结构的叶片与所排放的食物废料以机械的方式相互作用以将食物废料移动通过排放通道并且防止经磨碎的材料的积聚。这对于来自比如大豆豆荚之类的、倾向于在排放区域中凝结成块并产生阻塞物的纤维材料的纤维是特别有效的。
38、。这进一步降低了用于使经磨碎的食物废料排出上端承口并且进入例如室内管道设备的排水管的时间量。0062 图12示出了具有叶片的转动粉碎器板组件300的实施方式,该叶片具有提高浆液的泵送作用以有助于移动浆液通过圆形排放通道至排放出口并且增大浆液在食物废料处理器的排放出口处的排放压力的几何形状,该叶片在此处称为泵送叶片302。在图1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转动粉碎器板组件300具有多个泵送叶片302,例如为两个。应当理解的是,转动粉碎器板组件300能够具有多于两个的泵送叶片302。泵送叶片302示例性地形成为附接至粉碎器板306的底部的支承板304的一体部分并且从该处向下延伸。在图12中示出的实施方式。
39、中,泵送叶片302具有矩形的几何形状并且示例性地为矩形凸片。每个泵送叶片302从径向内侧310至径向外侧308相对于粉碎器板组件300的旋转方向(当从如在图12和图13中取向的粉碎器板组件308和上端承口400上方观察时为逆时针,在图12中用R表示)以向后设定角S径向向外地并且向后地成角度。因此,当粉碎器板组件300转动时,每个泵送叶片302的径向外侧308滞后于泵送叶片302的径向内侧310。向后设定角S的范围可以示例性地为从1至10并且可以示例性地约为5.25。泵送叶片302也以后倾角度T向后倾斜,使得当粉碎器板组件300转动时,泵送叶片302的底部312滞后于泵送叶片302的顶部314。即,泵送叶片302相对于粉碎器板组件300的转动方向以后倾角度T周向地向后倾斜。后倾角度的范围可以相对于支承板304的底部所位于的平面示例性地说 明 书CN 203939099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