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9960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CN103089960A*CN103089960A*(21)申请号 201310021941.9(22)申请日 2013.01.22F16H 47/00(2006.01)(71)申请人马慧峰地址 100000 北京市房山区加州水郡西区173号501(72)发明人马慧峰(54) 发明名称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57) 摘要一种能达到省力效果的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用分流装置把动力装置输入的流体分别传送给可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可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连接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例如套在一起的。
2、一里一外通过螺纹咬合的两根管。分别带动套在一起的一里一外通过螺纹咬合的两根管,使其做相对或相反的转动,获得管状物中轴线方向的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89960 ACN 103089960 A1/1页21.一种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包括可将流体分流的装置,可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可套在一起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其特征是流体分流装置连接可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流体能转化机械能的装置连接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装置可以连接多个动力输出装置和可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能转化机械能的装置连接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所述流体能转化机械能的装置可连接多个管状物,所述多个管包括可套在一起的可相互作用的一内一外两根管。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所述管状物可通过螺纹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的管底部或管壁与可将流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
4、征在于所述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的咬合部分可以有用以减小螺纹接触面摩擦的物质。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连接装置的连接位置可以是管的内部。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所述两个相互作用的管状物可以以相反方向转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089960 A1/2页3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达到省力效果的省力装置,尤其是可以适用于大多驱动装置的省力装置。 背景技术0002 目前,公知的省力装置是利用液压传动,齿轮传动或者杠杆原理等原理,用较。
5、小的力可以获得一个较大的力。但是,很多省力装置在获得较大力的同时损失了较大的位移,使得此种省力装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般省力装置不能有效利用力的传递,省力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省力装置使用效果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参与的机械相对运动省力装置,该省力装置不仅能有很好的省力效果而且能相对减少因省力而造成的位移损失。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可使流体分流成多部分的分流装置,把人力、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汽油马达、电动马达等可把机械能转化为流体能量的动力装置所输入的流体分流为多部分。把分流的流体分别连接可把流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把可使流体能量。
6、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中的其中的两个分别连接多个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把流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分别驱动多个管状物,做以管状物上下两个管口的圆心连接线为轴线的相对旋转或者相反旋转的运动。当可通过螺纹相互作用的管状物中的两个管状物以相对或者相反方向旋转时,产生了较大的以所述轴线为方向的力,两个管状物相对旋转速度比单管旋转速度更快。达到了更加省力且减少位移损失的目的。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以省力为目的转化获得较大力的同时弥补了位移损失的不足。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07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 0008 图2是图1中I-I剖视图。。
7、 0009 图3是图1中内杆6的刨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0 在图1中,动力输出装置1把流体输入可使流体分流成两部分的装置7,转化为两个力传递给可把流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2,装置2产生的机械能带动齿轮3转动,在另一边的装置同样产生机械能带动齿轮以相反的方向转动。齿轮3通过齿轮4带动内杆6底座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内杆转动,另一边以同样方式带动外杆底座的齿轮与内杆成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外杆转动。由于外杆与外杆底座齿轮固定,内杆与内杆底座齿轮分说 明 书CN 103089960 A2/2页4离,内外杆的相对转动使得内杆产生管的中轴线方向移动的力。 0011 在图2中,外杆内侧螺纹201与内杆外侧螺纹203咬合,螺纹之间是可以减少摩擦阻力的小钢球。外杆内侧螺纹201与内杆外侧螺纹203螺纹角度和方向一致,在做相对或者相反的转动时产生杆的中轴线方向移动的力。 0012 在图3中,现实了内杆的内部结构。内杆301内有一个长方体的插槽,供与内管底座进行连接。当转动时两个短圆柱302与两个长圆柱303的组合可以使内管在转动时自由做纵向运动。 说 明 书CN 103089960 A1/1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08996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