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16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168U(21)申请号 201420311393.3(22)申请日 2014.06.12E03F 5/042(2006.01)E03F 5/06(2006.01)E03F 5/14(2006.01)(73)专利权人张韵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镇西郊72号(72)发明人张韵(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代理人范琪美(54) 实用新型名称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包括井口座和一侧与井口座铰接的盖体,井。
2、口座的上部侧面通过第一开口连通一杂质沉积槽,该杂质沉积槽的底部通过带过滤网的下管道连通井口座的下部;杂质沉积槽顶部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盖;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设于杂质沉积槽内壁的第一水位检测器、设于盖体下表面的第二水位检测器、设于第一开口处的第一控制门、设于井口座下部与下管道连接处的第二控制门、设于盖体上的太阳能电板及控制器;杂质沉积槽可挡住杂质等垃圾避免堵住下水道,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第一控制门和第二控制门的闭合,避免臭味的挥发和河水冲出地面。(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168 UCN 204001168 U1/1页21.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包括井口座(1)和一侧与井口座(1)铰接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座(1)的另一侧与盖体(2)卡接,所述盖体(2)下表面连接一圆弧形的回水面(6);所述井口座(1)的上部侧面通过第一开口连通一杂质沉积槽(3),该杂质沉积槽(3)的底部通过下管道(5)连通井口座(1)的下部,杂质沉积槽(3)的底壁与下管道连接处设有过滤网(31);杂质沉积槽(3)顶部设有一与地面齐平的过滤盖(4),该过滤盖(4)具有过滤盖本体(41)和设于过滤盖本体(41)下表面并可带动。
4、过滤盖本体(41)上下移动的移动杆(42),杂质沉积槽(3)内壁上部设有供移动杆(42)穿出的卡环(32),移动杆(4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止其移动过程中脱离卡环(32)的卡套(43);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设于杂质沉积槽(3)内壁上部的第一水位检测器、设于盖体(2)下表面的第二水位检测器、设于第一开口处的第一控制门(7)、设于井口座(1)下部与下管道(5)连接处的第二控制门(8)、设于盖体(2)上的太阳能电板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连接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门、第二控制门连接,太阳能电板连接一蓄电池,蓄电池与第一水位检。
5、测器、第二水位检测器、中央处理器及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43)为防腐橡胶套,所述移动杆(42)沿周向设置凸环, 防腐橡胶套上设有可与凸环连接的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表面设有凹部,所述蓄电池设于凹部下端,所述太阳能电板设于凹部上端,凹部顶部通过钢化玻璃密封。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168 U1/3页3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背景技术0002 窨井盖的作用十分大,在我们身边也是随处可见的,其可用于电力维。
6、修和输水管道维修,而最常用的窨井盖就是排水窨井盖了。排水窨井盖是用于地面污水的排放。但现有的窨井盖一种是大开口窨井盖,该窨井盖的排水量的,但垃圾杂质容易进入井内,影响排水量,该设置导致排水管道堵塞,同时排出的污水还会产生恶臭,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夏天,容易在空气滋生细菌,传播病毒,影响过往行人的健康;而另一中是开有小孔的窨井盖,该窨井盖的排水性能差,倒入的污水无法及时排出,还容易在地面留下印迹,而散发臭味,同时还影响美观。而在雨天河内水位上涨,河水会通过排水通道会顶出窨井盖,造成路面水位上涨,影响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
7、用寿命长的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包括井口座和一侧与井口座铰接的盖体,所述井口座的另一侧与盖体卡接,所述盖体下表面连接一圆弧形的回水面;所述井口座的上部侧面通过第一开口连通一杂质沉积槽,该杂质沉积槽的 底部通过下管道连通井口座的下部,杂质沉积槽的底壁与下管道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杂质沉积槽顶部设有一与地面齐平的过滤盖,该过滤盖具有过滤盖本体和设于过滤盖本体下表面并可带动过滤盖本体上下移动的移动杆,杂质沉积槽内壁上部设有供移动杆穿出的卡环,移动杆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防止其移动过程中脱离卡环的卡套;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
8、制系统包括设于杂质沉积槽内壁上部的第一水位检测器、设于盖体下表面的第二水位检测器、设于第一开口处的第一控制门、设于井口座下部与下管道连接处的第二控制门、设于盖体上的太阳能电板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连接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门、第二控制门连接,太阳能电板连接一蓄电池,蓄电池与第一水位检测器、第二水位检测器、中央处理器及控制器连接。0005 作为优选,所述卡套为防腐橡胶套,所述移动杆沿周向设置凸环,防腐橡胶套上设有可与凸环连接的环形槽。0006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上表面设有凹部,所述蓄电池设于凹部下端,所述太阳能电板设于凹部上端,凹部顶部通过。
9、钢化玻璃密封。000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杂质沉积槽可挡住杂质等垃圾避免堵住下水道,而自动控制系统可根据需要控制第一控制门和第二控制门的闭合,避免臭味的挥发和河水冲出地面;该结构的过滤盖可方便对杂质沉积槽内的杂质进行清理,保持下管道的说 明 书CN 204001168 U2/3页4排水通畅。附图说明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0010 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控制的窨井盖,包括井口座1和一侧与井口座1铰接的盖。
10、体2,所述井口座1的另一侧与盖体2卡接,即该盖体1上设置有可旋转的L形卡勾,而在井口座上设置可供L形卡旋转连接的卡槽,所述盖体2下表面连接一圆弧形的回水面6,该圆弧形的回水面向地表一侧凸出,且该回水面6通过连接段与盖体2下表面连接,当雨天河水逆流而冲击盖体2时,冲击的水流可沿回水面6向流回井内,减小了河水的冲击力,同时也可将河水引会井内;所述井口座1的上部侧面开设有带防杂网的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连通一杂质沉积槽3,该杂质沉积槽3的底部设有下管道5,下管道5连通井口座1的下部,杂质沉积槽3的底壁与下管道连接出设有过滤网31,杂质沉积槽3顶部设有一与地面齐平的过滤盖4,过滤盖呈网状,该设置可向杂质。
11、沉积槽内倒入污水,污水可水下管道和第一开口进入井口座内,进入排入下水道,而污水内的杂质可垃圾通过过滤网和防杂网阻挡在杂质沉积槽内,避免堵住下水道。0011 具体的,所述过滤盖4具有过滤盖本体41和设于过滤盖本体41下表面并可带动过滤盖本体41上下移动的移动杆42,而所述杂质沉积槽3内壁上部设有供移动杆42穿出的卡环32,移动杆4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卡套43,该卡套43进可防止移动杆42上下移动过程 中脱离卡环32;所述卡套43为防腐橡胶套,所述移动杆42沿周向设置凸环,防腐橡胶套上设有可与凸环连接的环形槽。该结构的过滤盖可避免水流过大冲走窨井盖而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还可拆卸防腐橡胶套,然后取下过。
12、滤盖,对杂质沉积槽内的杂质进行清理,保持下管道的排水通畅。0012 进一步的,该窨井盖还包括一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水位监测装置、第二水位检测装置、第一控制门、第二控制门控制器、太阳能电板、中央处理器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设于杂质沉积槽3内壁上部,所述第二水位检测器设于盖体2下表面,第一控制门7设于第一开口处,第二控制门8设于井口座1下部与下管道5连接处,太阳能电板和控制器均设于盖体2上;所述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连接一中央处理器,该中央处理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控制门7、第二控制门8连接,太阳能电板连接一蓄电池,蓄电池与第一水位检测器、第二水位检测器、中央处。
13、理器及控制器连接,设置该自动控制系统可通过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检测到的水位自动控制第一控制门和第二控制门的开合,而设置太阳能电板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给自动控制系统供电,更加节能环保。进一步的,所述盖体2上表面设有凹部,所述蓄电池设于凹部下端,所述太阳能电板设于凹部上端,凹部顶部通过钢化玻璃密封,设置钢化玻璃结构牢固,还不会影响太阳能电板的充电,同时该结构的控制系统占用面积小控制精确。0013 使用时过程:第一水位检测器和第二水位检测器将检测到的水位 信号传给中央说 明 书CN 204001168 U3/3页5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经过水位的对比后后控制第一控制门和第二控制门的开合。001。
14、4 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温低,第二水温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低时,第一控制门7关闭,第二控制门8打开,可减小井内的臭味挥发到地面上,避免空气污染和疾病的传播。0015 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温高,第二水温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低时,第一控制门7打开增大排水量。0016 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温低或高,而第二水温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高时,第一控制门7和第二控制门8关闭打开增避免,井内的水冲出路面,影响行人和车辆的出行,还避免造成安全隐患。0017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说 明 书CN 204001168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16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