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人字梯.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55115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81711.8

申请日:

2014.10.10

公开号:

CN204081979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6C1/383; E06C1/20; E06C7/08; E06C7/46

主分类号:

E06C1/383

申请人:

浙江洋铭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全美

地址: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五金机械工业区五金东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代理人:

李德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后梯管(1、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5)由梯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固定在前梯管(1)上。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平稳不打滑、承载能力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梯管(1)、后梯管(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梯步(5)均匀固定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位于梯步(5)的上方,踏板(3)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其特征是:所述的梯步(5)依次由梯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包夹固定在前梯管(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梯管(1、2)上对应固定有脚套(7),所述的脚套(7)包括脚套固定部(13)、吸盘(14),吸盘(14)连接在脚套固定部(13)上,吸盘(14)的凹腔(15)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起(1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梯管(1)与后梯管(2)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6)。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踏板(3)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4),与弧形套(4)相对应的踏板(3)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22)和卡槽(23),弧形套(4)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22)相对应的弧面(25)以及与卡槽(23)相配合的卡筋(2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踏板(3)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17)并在中间形成内凹面(18),内凹面(18)上设有内凹槽(19),内凹槽(19)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20)和凸条(2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梯管(1)包括内直边(26)、外直边(28)、外圆弧边(30),内直边(26)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27)与两外直边(28)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28)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29)与外圆弧边(30)两端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折叠式人字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工具,特别是一种可以折叠的人字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用到梯子,目前使用较多的折叠式人字梯。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梯管、后梯管、踏板、梯步,后梯管通过铰接座铰接在前梯管上,梯步均匀固定在前梯管上,踏板铰接在前梯管上并位于梯步的上方,踏板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的连接杆上,使用时前梯管和后梯管拆开一定角度,不使用时前梯管和后梯管相互折叠。但现有的折叠式人字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梯步宽度狭窄,结构不合理,承载能力差,上下梯步或在梯步上工作时重心不易掌握,站立不够稳定;二是前梯管和后梯管的落地脚与地面接触时容易打滑,在梯子上工作安全系数差;三是踏板与前梯管之间间隙大,会产生左右移动;四是踏板结构不合理,强度低、刚性差,容易产生变形;五是前后梯管设计不符合人体结构要求,手感差,承受力低。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折叠式人字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平稳不打滑、承载能力好的折叠式人字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前梯管、后梯管、踏板、梯步,后梯管铰接在前梯管上,梯步均匀固定在前梯管上,踏板铰接在前梯管上并位于梯步的上方,踏板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依次由梯步前固定板、梯步前过渡板、梯步面板、梯步后过渡板及梯步后固定板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与梯步前过渡板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与梯步面板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与梯步后过渡板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与梯步后固定板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与梯步后固定板包夹固定在前梯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后梯管上对应固定有脚套,所述的脚套包括脚套固定部、吸盘,吸盘连接在脚套固定部上,吸盘的凹腔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梯管与后梯管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踏板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与弧形套相对应的踏板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和卡槽,弧形套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相对应的弧面以及与卡槽相配合的卡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踏板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并在中间形成内凹面,内凹面上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和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梯管包括内直边、外直边、外圆弧边,内直边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与两外直边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与外圆弧边两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是改进梯步结构后,在提高梯步承载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梯步宽度,上下梯步或在梯步上工作时重心作用在梯步面板的中心,站立更加平稳。二是由于脚套上设有吸盘及若干防滑小凸起,在着地工作时,吸盘与地面相吸,小凸起与地面接触,增大摩擦力,从而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梯子使用时的稳定性。三是弧形套的弧面与弧形套连接座相对应,卡筋与卡槽相配合,踏板与两侧的前后梯管之间间隙均匀,在人字梯折叠时,弧形套与踏板同步翻转。四是由于踏板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内凹面上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和凸条,进一步提高了踏板的刚性和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防滑性能。五是前梯管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握前梯管时的舒适度,产品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步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踏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踏板与弧形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梯管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梯管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其中1前梯管,2后梯管,3踏板,4弧形套,5梯步,6 连接件,7脚套,8梯步面板,9梯步前过渡板,10梯步前固定板,11梯步后过渡板,12梯步后固定板,13脚套固定部,14吸盘,15凹腔,16防滑小凸起,17环形圈筋,18内凹面,19内凹槽,20凸包,21凸条,22弧形套连接座,23卡槽,24卡筋,25弧面,26内直边,27内圆弧角,28外直边,29外圆弧角,30外圆弧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人字梯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前梯管1、后梯管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梯步5均匀固定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位于梯步5的上方,踏板3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5依次由梯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包夹固定在前梯管1上,所述的前梯管1与后梯管2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6,梯步5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梯度5宽度。
图3所示,所述的前后梯管1、2上对应固定有脚套7,所述的脚套7包括脚套固定部13、吸盘14,吸盘14连接在脚套固定部13上,吸盘14的凹腔15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起16,使用时,吸盘14与地面相吸,防滑小凸起16与地面接触,不仅增加了摩擦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稳定性。
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踏板3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4,与弧形套4相对应的踏板3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22和卡槽23,弧形套4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22相对应的弧面25以及与卡槽23相配合的卡筋24,保证弧形套4随踏板3同时翻转,从而消除了踏板3与两侧的前后梯管1、2之间的滑动间隙,。所述踏板3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17并在中间形成内凹面18,内凹面18上设有内凹槽19,内凹槽19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20和凸条21,大大提高了踏板的刚性和强度以及防滑性能。
所述的前梯管1括内直边26、外直边28、外圆弧边30,内直边26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27与两外直边28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28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29与外圆弧边30两端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手握前梯管1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折叠式人字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折叠式人字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折叠式人字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折叠式人字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叠式人字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9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979U(21)申请号 201420581711.8(22)申请日 2014.10.10E06C 1/383(2006.01)E06C 1/20(2006.01)E06C 7/08(2006.01)E06C 7/46(2006.01)(73)专利权人浙江洋铭实业有限公司地址 321200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五金机械工业区五金东路1号(72)发明人章全美(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代理人李德强(54) 实用新型名称折叠式人字梯(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

2、了一种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后梯管(1、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5)由梯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固定在前梯管(1)上。采用本结构后,具。

3、有结构简单合理、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平稳不打滑、承载能力好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979 UCN 204081979 U1/1页21.一种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梯管(1)、后梯管(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梯步(5)均匀固定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位于梯步(5)的上方,踏板(3)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其特征是:所述的梯步(5)依次由梯。

4、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包夹固定在前梯管(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梯管(1、2)上对应固定有脚套(7),所述的脚套(7)包括脚套固定部(13)、吸盘(14),吸盘(14)连接在脚套固定部(13)上,吸盘(。

5、14)的凹腔(15)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起(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梯管(1)与后梯管(2)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6)。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踏板(3)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4),与弧形套(4)相对应的踏板(3)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22)和卡槽(23),弧形套(4)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22)相对应的弧面(25)以及与卡槽(23)相配合的卡筋(2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踏板(3)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17)并在中间形成内凹面(18),内凹面(18)上设有内凹槽(19),。

6、内凹槽(19)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20)和凸条(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人字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梯管(1)包括内直边(26)、外直边(28)、外圆弧边(30),内直边(26)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27)与两外直边(28)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28)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29)与外圆弧边(30)两端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979 U1/3页3折叠式人字梯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高工具,特别是一种可以折叠的人字梯。背景技术0002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用到梯子,目前使用较多的折叠式人字梯。折叠式人字梯包括前梯管、后梯管、踏板、梯步,后梯管通过铰。

7、接座铰接在前梯管上,梯步均匀固定在前梯管上,踏板铰接在前梯管上并位于梯步的上方,踏板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的连接杆上,使用时前梯管和后梯管拆开一定角度,不使用时前梯管和后梯管相互折叠。但现有的折叠式人字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梯步宽度狭窄,结构不合理,承载能力差,上下梯步或在梯步上工作时重心不易掌握,站立不够稳定;二是前梯管和后梯管的落地脚与地面接触时容易打滑,在梯子上工作安全系数差;三是踏板与前梯管之间间隙大,会产生左右移动;四是踏板结构不合理,强度低、刚性差,容易产生变形;五是前后梯管设计不符合人体结构要求,手感差,承受力低。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进行了开发和研究,但至今尚。

8、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发明内容0003 为克服现有折叠式人字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平稳不打滑、承载能力好的折叠式人字梯。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前梯管、后梯管、踏板、梯步,后梯管铰接在前梯管上,梯步均匀固定在前梯管上,踏板铰接在前梯管上并位于梯步的上方,踏板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依次由梯步前固定板、梯步前过渡板、梯步面板、梯步后过渡板及梯步后固定板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与梯步前过渡板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与梯步面板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与梯步后过渡板的内。

9、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与梯步后固定板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与梯步后固定板包夹固定在前梯管上。000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后梯管上对应固定有脚套,所述的脚套包括脚套固定部、吸盘,吸盘连接在脚套固定部上,吸盘的凹腔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起。000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梯管与后梯管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000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踏板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与弧形套相对应的踏板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和卡槽,弧形套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相对应的弧面以及与卡槽相配合的卡筋。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踏板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并在中间形成内。

10、凹面,内凹面上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和凸条。000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前梯管包括内直边、外直边、外圆弧边,内直边说 明 书CN 204081979 U2/3页4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与两外直边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与外圆弧边两端连接。0010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一是改进梯步结构后,在提高梯步承载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梯步宽度,上下梯步或在梯步上工作时重心作用在梯步面板的中心,站立更加平稳。二是由于脚套上设有吸盘及若干防滑小凸起,在着地工作时,吸盘与地面相吸,小凸起与地面接触,增大摩擦力,从而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梯子使用时的。

11、稳定性。三是弧形套的弧面与弧形套连接座相对应,卡筋与卡槽相配合,踏板与两侧的前后梯管之间间隙均匀,在人字梯折叠时,弧形套与踏板同步翻转。四是由于踏板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内凹面上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和凸条,进一步提高了踏板的刚性和强度,同时也提高了防滑性能。五是前梯管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手握前梯管时的舒适度,产品更加美观大方。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步剖面的结构示意图。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脚套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踏板结构示意图。0015 图5为本实用新型踏板与弧形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0016。

12、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套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7为本实用新型前梯管剖面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8为本实用新型前梯管的使用效果示意图。0019 其中1前梯管,2后梯管,3踏板,4弧形套,5梯步,6 连接件,7脚套,8梯步面板,9梯步前过渡板,10梯步前固定板,11梯步后过渡板,12梯步后固定板,13脚套固定部,14吸盘,15凹腔,16防滑小凸起,17环形圈筋,18内凹面,19内凹槽,20凸包,21凸条,22弧形套连接座,23卡槽,24卡筋,25弧面,26内直边,27内圆弧角,28外直边,29外圆弧角,30外圆弧边。具体实施方式0020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人字梯的具体实施。

13、方案,它包括前梯管1、后梯管2、踏板3、梯步5,后梯管2铰接在前梯管1上,梯步5均匀固定在前梯管1上,踏板3铰接在前梯管1上并位于梯步5的上方,踏板3的另一侧卡扣在后梯管2的连接杆上,所述的梯步5依次由梯步前固定板10、梯步前过渡板9、梯步面板8、梯步后过渡板11及梯步后固定板12连体而成,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前过渡板9的外夹角为120度,梯步前过渡板9与梯步面板8的内夹角为51度,梯步面板8与梯步后过渡板11的内夹角为24度,梯步后过渡板11与梯步后固定板12的外夹角为135度,梯步前固定板10与梯步后固定板12包夹固定在前梯管1上,所述的前梯管1与后梯管2之间连接有限位梯子开度的连接件6。

14、,梯步5的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梯度5宽度。0021 图3所示,所述的前后梯管1、2上对应固定有脚套7,所述的脚套7包括脚套固定部13、吸盘14,吸盘14连接在脚套固定部13上,吸盘14的凹腔15内均布有若干防滑小凸说 明 书CN 204081979 U3/3页5起16,使用时,吸盘14与地面相吸,防滑小凸起16与地面接触,不仅增加了摩擦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稳定性。0022 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踏板3的铰接轴上套有弧形套4,与弧形套4相对应的踏板3上设有弧形套连接座22和卡槽23,弧形套4上设有与弧形套连接座22相对应的弧面25以及与卡槽23相配合的卡筋24,保证弧形套4。

15、随踏板3同时翻转,从而消除了踏板3与两侧的前后梯管1、2之间的滑动间隙,。所述踏板3的外圈设有凸起的环形圈筋17并在中间形成内凹面18,内凹面18上设有内凹槽19,内凹槽19上设有相互错位的凸包20和凸条21,大大提高了踏板的刚性和强度以及防滑性能。0023 所述的前梯管1括内直边26、外直边28、外圆弧边30,内直边26的两端通过内圆弧角27与两外直边28的一端连接,两外直边28的另一端通过外圆弧角29与外圆弧边30两端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手握前梯管1时的舒适度。0024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4081979 U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979 U2/4页7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979 U3/4页8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979 U4/4页9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97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