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55115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8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67276.1

申请日:

2014.05.23

公开号:

CN203939509U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11/38

主分类号:

E21D11/38

申请人: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尤鸿波; 顾鑫杰; 江湛瑛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韩小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且防水效果好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和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设置防水板和钢筋网,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所述钢筋网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钢筋网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所述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2),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10)和膨胀螺栓(9)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设置防水板(1)和钢筋网(8),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2),所述钢筋网(8)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5)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钢筋网(8)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6)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7)焊接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榀钢筋拱肋中环向钢筋(6)为2 根间距15cm 的Φ25 钢筋,横向钢筋(7)为长40cm,间距30cm 的Φ16钢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透水盲管(2)外包裹土工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护层(32)厚度大于等于10cm。

说明书

说明书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适用于Ⅰ~Ⅲ级围岩条件下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 
背景技术
    在我国,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在地下工程中获得了广泛
的应用,并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在低等级公路隧道工程中,锚喷支
护常常作为Ⅰ~Ⅲ级围岩洞段的永久衬砌结构。
由于地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加上隧道爆破时很难做到开挖轮廓
平顺,常规采用排水半圆管沿开挖轮廓铺设固定后喷射混凝土进行覆盖的传统
做法施工上较为费时费力,且半圆管也不易与开挖基岩面密贴,同时影响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较多,一般对喷射混凝土也无抗渗要求,因此实际施工后防水效果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且防水效果好,可适用于Ⅰ~Ⅲ级围岩条件下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和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设置防水板和钢筋网,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所述钢筋网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钢筋网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
所述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焊接组成。
单榀钢筋拱肋中环向钢筋为2 根间距15cm 的Φ25 钢筋,横向钢筋为长40cm,间距30cm 的Φ16钢筋。
所述环向透水盲管外包裹土工布。
所述混凝土支护层厚度大于等于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提高了锚喷支护的防水能力,改善了交通隧道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无须增加模筑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节省了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筋拱肋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在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进行找平,在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2(Φ50 环向透水盲管,外裹土工布等渗水材料),将围岩渗水引至隧道墙脚排水边沟,环向透水盲管2通过钢卡10和膨胀螺栓9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本例中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敷设防水板1并铺设钢筋网8,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2。本实施例中钢筋网8通过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5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在钢筋网8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该混凝土支护层32厚度不小于10cm。
本实施例中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6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7通过焊接组合而成,其中单榀钢筋拱肋环向钢筋6 为2 根间距15cm的Φ25 钢筋,横向钢筋7 为长40cm,间距30cm 的Φ16钢筋,如图2所示。
本例中防水板 1 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防水板。锚垫板 5 采用20cm×20cm×0.8cm 的Q235 钢板,结合系统锚杆4设置。钢筋网 8 网格采用间距为20×20cm 的矩形布置,直径采用Φ6.5mm。
本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如下:
(1)对隧道开挖基岩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进行找平;
(2)按规定划环向透水盲管2布置线,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岩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的地方,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
(3)沿盲管布置线钻孔定位,定位孔环向间距宜为30~50cm,在凹凸不平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
(4)将膨胀螺栓9 打入定位孔;
(5)布置环向透水盲管2,盲管尽量顺直,并与岩面密贴,空隙不得大于5cm,盲管与岩面脱开的长度不得大于10cm;
(6)环向透水盲管2 应用扎丝捆好并用钢卡10 固定在膨胀螺栓9 上,最
终将围岩渗水引至隧道墙脚排水边沟;
(7)在混凝土找平层31及环向透水盲管表面敷设防水板1,防水板必须安装稳固,与岩面尽量紧贴;
(8)施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
(9)施工钢筋拱肋,钢筋拱肋纵向布置间距与系统锚杆纵向间距一致,通
过锚杆露头安装的锚垫板5,使钢筋拱肋与系统锚杆连为一体;
(10)铺设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2的钢筋网8,钢筋网与钢筋拱肋连为一体;
(11)喷设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且不小于10cm,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

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50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12CN203939509U(21)申请号 201420267276.1(22)申请日 2014.05.23E21D 11/3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72)发明人尤鸿波 顾鑫杰 江湛瑛(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代理人韩小燕(54) 实用新型名称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且。

2、防水效果好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和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设置防水板和钢筋网,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所述钢筋网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钢筋网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

3、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39509 UCN 203939509 U1/1页21.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所述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2),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10)和膨胀螺栓(9)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设置防水板(1)和钢筋网(8),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2),所述钢筋网(8)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5)连接。

4、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钢筋网(8)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6)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7)焊接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单榀钢筋拱肋中环向钢筋(6)为2 根间距15cm 的25 钢筋,横向钢筋(7)为长40cm,间距30cm 的16钢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透水盲管(2)外包裹土工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

5、护层(32)厚度大于等于10c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39509 U1/2页3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适用于级围岩条件下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背景技术0002 在我国,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简称锚喷支护)在地下工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收到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在低等级公路隧道工程中,锚喷支护常常作为级围岩洞段的永久衬砌结构。0003 由于地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加上隧道爆破时很难做到开挖轮廓平顺,常规采用排水半圆管沿开挖轮廓铺设固定后喷射混凝土进行覆盖的传统做法施工上较为费时费力,且半圆管也不易与开挖基岩。

6、面密贴,同时影响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较多,一般对喷射混凝土也无抗渗要求,因此实际施工后防水效果不甚理想。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便利,且防水效果好,可适用于级围岩条件下的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应用于交通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所述混凝土找平层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该环向透水盲管通过钢卡和膨胀螺栓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设置防水板和钢筋网,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所。

7、述钢筋网经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钢筋网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0006 所述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焊接组成。0007 单榀钢筋拱肋中环向钢筋为2 根间距15cm 的25 钢筋,横向钢筋为长40cm,间距30cm 的16钢筋。0008 所述环向透水盲管外包裹土工布。0009 所述混凝土支护层厚度大于等于10cm。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板和环向透水盲管提高了锚喷支护的防水能力,改善了交通隧道的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无须增加模筑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

8、,节省了施工成本及施工时间。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里面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筋拱肋的平面展开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3939509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锚喷支护交通隧道的防水结构,在交通隧道开挖基岩面上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进行找平,在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铺设连通隧洞排水边沟的环向透水盲管2(50 环向透水盲管,外裹土工布等渗水材料),将围岩渗水引至隧道墙脚排水边沟,环向透水盲管2通过钢卡10和膨胀螺栓9固定于隧道开挖基岩面。本例中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敷设防水板1并铺设钢筋网8,该钢筋网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

9、2。本实施例中钢筋网8通过若干榀紧贴混凝土找平层31表面的钢筋拱肋固定,该钢筋拱肋通过锚垫板5连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在钢筋网8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该混凝土支护层32厚度不小于10cm。0014 本实施例中钢筋拱肋由沿隧道周向布置的环向钢筋6和沿隧道轴线方向布置的横向钢筋7通过焊接组合而成,其中单榀钢筋拱肋环向钢筋6 为2 根间距15cm的25 钢筋,横向钢筋7 为长40cm,间距30cm 的16钢筋,如图2所示。0015 本例中防水板 1 可根据工程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防水板。锚垫板 5 采用20cm20cm0.8cm 的Q235 钢板,结合系统锚杆4设置。钢筋网 。

10、8 网格采用间距为2020cm 的矩形布置,直径采用6.5mm。0016 本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如下:0017 (1)对隧道开挖基岩面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31进行找平;0018 (2)按规定划环向透水盲管2布置线,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岩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的地方,以使盲管位置准确合理;0019 (3)沿盲管布置线钻孔定位,定位孔环向间距宜为3050cm,在凹凸不平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0020 (4)将膨胀螺栓9 打入定位孔;0021 (5)布置环向透水盲管2,盲管尽量顺直,并与岩面密贴,空隙不得大于5cm,盲管与岩面脱开的长度不得大于10cm;0022 (6)环向透水盲管2 应用扎丝捆好并用钢卡1。

11、0 固定在膨胀螺栓9 上,最终将围岩渗水引至隧道墙脚排水边沟;0023 (7)在混凝土找平层31及环向透水盲管表面敷设防水板1,防水板必须安装稳固,与岩面尽量紧贴;0024 (8)施工深入隧道开挖基岩面的系统锚杆4;0025 (9)施工钢筋拱肋,钢筋拱肋纵向布置间距与系统锚杆纵向间距一致,通过锚杆露头安装的锚垫板5,使钢筋拱肋与系统锚杆连为一体;0026 (10)铺设覆盖防水板1和环向透水盲管2的钢筋网8,钢筋网与钢筋拱肋连为一体;0027 (11)喷设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且不小于10cm,形成混凝土支护层32。说 明 书CN 203939509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9509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39509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