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50150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0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192584.2

申请日:

2014.04.18

公开号:

CN203891448U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G5/04

主分类号:

E04G5/04

申请人:

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甘文彪; 陈志龙; 周新科; 王志明; 连丽勇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建业大厦裙楼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王少强;黄培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用于预先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该外架连墙装置结构简单,能制作成标准件规模使用,其连接在楼层或墙体与外架之间,使外架能够更为稳定,从而保证站在其上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摒弃了传统的插入钢管的方式,不会留下洞口等隐患,并且连墙杆等可以流转使用,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先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所述连墙杆垂直焊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板其中一面的中央;所述第一金属板埋入所述墙体的一面还固定有用于伸入到所述墙体内的筋条;所述筋条有4根,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四角;所述筋条的形状呈“J”型;所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或连墙杆由不锈钢制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外架连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架连墙装置。
[背景技术]
外架连墙装置是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脚手架与主体相连,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固性、安全性。如图1所示,目前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外架连接装置主要是采用钢管预埋在楼面或墙体上,然后采用扣件,通过连接杆与架体连接,以达到稳固架体的目的。但是,这种外架连墙装置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在楼层或墙体上留有洞口,使得在后续施工中需要修复,并且容易留下渗水的隐患;二是在施工的收尾期,钢管难以从楼层或墙体中取出,往往要对钢管进行切割,造成钢管使用一次即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架连墙装置,旨在解决以上所述的洞口隐患及材料损耗大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用于预先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
该外架连墙装置结构简单,能制作成标准件规模使用,其连接在楼层或墙体与外架(脚手架)之间,使外架能够更为稳定,从而保证站在其上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摒弃了传统的插入钢管的方式,不会留下洞口等隐患,并且连墙杆等可以流转使用,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外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的外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金属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外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连墙杆3以及若干个螺栓4,第一金属板1预先埋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即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 连墙杆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2的其中一面,第二金属板2的另一面贴合到第一金属板1上并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可知,通过该结构,使得连墙杆3的一端有效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上,该连墙杆6的另一端和外架(未图示)固定连接,或通过其他的连接杆和外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该连墙杆3的另一端有效固定在外架上,达到了外架与楼层或墙体6相连的目的,从而确保了外架的稳固性、安全性;在施工的收尾期,移除外架后,转动螺栓4,即可使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分离,第一金属板1可作为楼层或墙体6的一部分留存在其上,而不留下洞口等隐患,第二金属板2、连墙杆3及螺栓4可以多次流转使用,相对于对传统技术中对钢管(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连墙杆3)使用一次后就切割报废,本实施例已经实现了对材料较高程度的利用,尽量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优选的,连墙杆3垂直焊接在第二金属板2其中一面的中央,。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1埋入楼层或墙体6的一面还固定有用于伸入到楼层或墙体6内的筋条,该筋条5使得第一金属板1能更稳固的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不易因为连墙杆3往外的拉力而脱离楼层或墙体6。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筋条5’有4根,并分别位于第一金属板1的四角,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1在楼层或墙体6上的稳固性。当然,上面所述的4根及摆放位置均是一种参考,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筋条5’的形状呈“J”型,筋条5’的弯钩处钩在楼层或墙体6内的钢筋结构上,更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1在楼层或墙体6上的稳固性。
另外,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可以由不锈钢制成。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外架连墙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4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448U(21)申请号 201420192584.2(22)申请日 2014.04.18E04G 5/04(2006.01)(73)专利权人深圳市建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建业大厦裙楼2楼(72)发明人甘文彪 陈志龙 周新科 王志明连丽勇(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代理人王少强 黄培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外架连墙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用于预先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连。

2、墙杆,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该外架连墙装置结构简单,能制作成标准件规模使用,其连接在楼层或墙体与外架之间,使外架能够更为稳定,从而保证站在其上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摒弃了传统的插入钢管的方式,不会留下洞口等隐患,并且连墙杆等可以流转使用,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48 UCN 203891448 U1/1页21.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先。

3、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所述连墙杆垂直焊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板其中一面的中央;所述第一金属板埋入所述墙体的一面还固定有用于伸入到所述墙体内的筋条;所述筋条有4根,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四角;所述筋条的形状呈“J”型;所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或连墙杆由不锈钢制成。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448 U1/2页3一种外架连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架连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外架连墙装置是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

4、用是使脚手架与主体相连,以保证脚手架的稳固性、安全性。如图1所示,目前建筑工程中所用的外架连接装置主要是采用钢管预埋在楼面或墙体上,然后采用扣件,通过连接杆与架体连接,以达到稳固架体的目的。但是,这种外架连墙装置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一是在楼层或墙体上留有洞口,使得在后续施工中需要修复,并且容易留下渗水的隐患;二是在施工的收尾期,钢管难以从楼层或墙体中取出,往往要对钢管进行切割,造成钢管使用一次即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架连墙装置,旨在解决以上所述的洞口隐患及材料损耗大的问题。0004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0005 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用于预先埋设在墙体表层的第一金。

5、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所述连墙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和所述第一金属板连接。0006 该外架连墙装置结构简单,能制作成标准件规模使用,其连接在楼层或墙体与外架(脚手架)之间,使外架能够更为稳定,从而保证站在其上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摒弃了传统的插入钢管的方式,不会留下洞口等隐患,并且连墙杆等可以流转使用,有效降低了材料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传统的外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的外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0009 图3是图2中第一金属板的示意图;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外。

6、架连接装置和墙体或楼层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2、3所示,一种外架连墙装置,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连墙杆3以及若干个螺栓4,第一金属板1预先埋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即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连墙杆3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金属板2的其中一面,第二金属板2的另一面贴合到第一金属板1上并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可知,通过该结构,使得连墙杆3的一端有效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上,该连墙杆6的另一端和外架(未图示)固定连接,或通过其他的连接杆和外架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该连墙杆3的另一端有效固定在外架上,达到了外架与楼层或墙体6相说 明 书CN 203891448 U2/2页4连的目的,从而。

7、确保了外架的稳固性、安全性;在施工的收尾期,移除外架后,转动螺栓4,即可使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分离,第一金属板1可作为楼层或墙体6的一部分留存在其上,而不留下洞口等隐患,第二金属板2、连墙杆3及螺栓4可以多次流转使用,相对于对传统技术中对钢管(相当于本实施例中的连墙杆3)使用一次后就切割报废,本实施例已经实现了对材料较高程度的利用,尽量的避免了材料的浪费。0012 优选的,连墙杆3垂直焊接在第二金属板2其中一面的中央,。0013 优选的,第一金属板1埋入楼层或墙体6的一面还固定有用于伸入到楼层或墙体6内的筋条,该筋条5使得第一金属板1能更稳固的固定在楼层或墙体6的表层,不易因为连墙杆3往。

8、外的拉力而脱离楼层或墙体6。0014 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筋条5有4根,并分别位于第一金属板1的四角,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1在楼层或墙体6上的稳固性。当然,上面所述的4根及摆放位置均是一种参考,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0015 更进一步优选的,如图4所示,筋条5的形状呈“J”型,筋条5的弯钩处钩在楼层或墙体6内的钢筋结构上,更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板1在楼层或墙体6上的稳固性。0016 另外,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连墙杆可以由不锈钢制成。0017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891448 U1/1页5图1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48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