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银杏滴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特别是一种由银杏叶提取物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滴丸型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对动脉血管有扩张作用,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所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以及因动脉血管供血不良所引起的其他疾患,丹参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目前由银杏叶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剂型有针剂、片剂和口服液,但没有滴丸,前述剂型被人体吸收的速率都较慢,因而用药后起效也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更好,扩张心脑血管起效更快的滴丸型药物。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合并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追踪现代药理研究发明,从植物类中草药中筛选出对动脉血管有扩张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丹参提取物,配以聚乙二醇或硬脂酸钠、甘油—明胶、尿素-聚橼酸、硬脂酸甘油酯等基质,该药物的剂型为特别利于吸收的滴丸。该种银杏滴丸中银杏黄酮的含量占1-60%,银杏内酯的含量占0.5-8%,丹参酮的含量占0-60%。银杏滴丸的药理作用如下:1.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氧化反应;2.防止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3.对离体及在体局部心肌缺血以及肥大心脏局部心肌缺血引起地心功能紊乱,均有保护作用;4.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5.降低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提高红细胞SOD活性;6.对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代谢有较好的改善及促进作用。
银杏滴丸对于防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所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有很好的疗效。滴丸颗粒细小,将滴丸置于舌下含服,吸收更快,10分钟后即可达到血液最高浓度。
该种银杏滴丸的制备方法是:按配方取银杏叶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粉碎至80-100目粒度后,与基质混匀,加热至80-100℃上述药物进入熔融状态,搅拌均匀,在60-80℃保温状态下采用手工或机械装置将药料经不锈钢模孔滴入到15℃的液态石蜡中,在室温下冷却成型,整形后脱模即得。
按照中国药典1990年版二部附录60的桨法对本发明与现有的银杏片溶出速率作对比测定:取银杏片1片,银杏滴丸5粒,以0.01mol/L盐酸500ml作溶解介质,转速60r/min,温度37±0.5℃。分别在3,6,9,12,15min定时取样8ml,立即经0.8μm的滤膜过滤,并随即补加37℃、0.01mol/L盐酸8ml,取滤液5ml,按试样富集方法处理后,进样10μl,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黄酮含量。以测得的两种剂型各时间点的溶出量,计算片剂和滴丸的累积溶出百分比。两种剂型的累积溶出百分比见下表: 剂型 3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银杏片剂 12.45 20.23 25.78 30.01 32.67 银杏滴丸 35.22 60.56 90.33 100.00 100.00
由上表可见银杏滴丸在12分钟时已100%的溶出,而银杏片剂只溶出30.01%,银杏滴丸比银杏片溶出速度快3倍。
该药物于2000年投入临床试验,据890例患者的病历统计,总有效率达90%,患者普遍反映银杏滴丸具有易吸收、见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现以如下病例表明:
季××,男,52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收缩压高于24.0Kpa(180mmHg),自觉胸闷、头昏、颈部僵硬,服用本药20天后,胸闷明显减轻,收缩压降至18.8Kpa(141mmHg),服药后无其他不适。
魏××,女,63岁,高脂血症伴有糖尿病,全身乏力,肢体麻木,服药18天,麻木感消失,倦怠情况好转,经血液化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2.5mmol/L。
艾××,男,66岁,冠心病多次并发心绞痛,心前区隐痛时服用银杏滴丸,10分钟心绞痛消失,后连续服药四周,心脏无异常。
刘××,男,70岁,高血压曾有脑中风史,左心室肥厚,收缩压高于21.3Kpa(160mmHg),自诉头晕、头痛、耳鸣,服药22天,上述不适明显减少,睡眠转好,血压稳定在18.6/12.0Kpa(140/90mmHg)。
具体实施例:
1、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1份,基质20份。
2、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1份,基质55份。
3、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1份,基质80份。
4、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1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20份。
5、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1份,丹参提取物40份,基质50份。
6、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2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80份。
7、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2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20份。
8、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份,丹参提取物55份,基质45份。
9、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4份,丹参提取物55份,基质80份。
10、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基质20份。
11、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2份,基质50份。
12、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40份,丹参提取物3份,基质80份。
13、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20份。
14、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40份。
15、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80份。
16、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25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20份。
17、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50份。
18、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30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80份。
19、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基质20份。
20、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基质50份。
21、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基质80份。
22、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20份。
23、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丹参提取物30份,基质50份。
24、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60份,丹参提取物25份,基质80份。
25、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50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20份。
26、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50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40份。
27、按下述重量配比取原料:
银杏叶提取物50份,丹参提取物60份,基质80份。
银杏滴丸的生产方法如下:
银杏叶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均从市场上购得,按配方取银杏叶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粉碎至80-100目粒度后,与基质混匀,加热至80-100℃上述药物进入熔融状态,搅拌均匀,在60-80℃保温状态下采用手工或机械装置将药料经不锈钢模孔滴入到15℃的液态石蜡中,在室温下冷却成型,整形后后脱模即得。
银杏滴丸每丸重1-30mg。日服3次,每次200-5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