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钢管脚手架提升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提升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钢管脚手架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电梯井结构的施工一般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或在剪力墙预留洞口搭设支模钢管架的施工方法。
在施工时采用满堂由下至上搭设架管支撑时,需要耗用较多的钢管、在搭设与拆除时也会消耗较多的劳动力、且作业周期长,这种做法不但会增加施工成本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采用剪力墙预留洞口搭设支模钢管架时会在剪力墙上留下很多的预留洞口,这不但会削弱剪力墙的承受力而且还会使剪力墙的表面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且耗材少、节省劳动力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的电梯井钢管脚手架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由以下方面构成:
电梯井钢管脚手架提升装置,竖直安装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台底座,平台底座上安装有一对与底座垂直的外滑道,平台底座可在外滑道上竖向移动;所述的外滑道内嵌套有内架,外滑道与内架之间有滑轮,滑轮由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的内架外设置有竖直的轨道,内架通过轨道与滑轮配合,滑轮的滚动带动内架在外滑道内上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外滑道为框架式结构,分为多层,每一层对应一个楼层,内架在外滑道中每上升三层就将底座上移一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内架与外滑道之间还设置有锁紧固定装置,锁紧固定装置为定位螺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内架内还设置有若干层安全防护兜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就是利用改装的电梯井爬升装置,解决了传统施工方式耗材多、浪费人工及施工复杂等问题,保证了电梯井内架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免去了反复搭拆脚手架的麻烦,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材料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架上移示意图
图中:1平台底座、2外滑道、3内架、4滑轮、5安全防护兜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描述仅为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
如图1图2所示的电梯井钢管脚手架提升装置,竖直安装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内,包括有平台底座1,平台底座1上安装有一对与底座垂直的外滑道2,平台底座1可在外滑道2上竖向移动;所述的外滑道2内嵌套有内架3,外滑道2与内架3之间有滑轮4,滑轮4由动力装置带动;所述的内架3外设置有竖直的轨道,内架3通过轨道与滑轮4配合,滑轮4的滚动带动内架3在外滑道2内上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滑道2为框架式结构,分为多层,每一层对应一个楼层,内架3在外滑道2中每上升三层就将底座上移一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架3与外滑道2之间还设置有锁紧固定装置,锁紧固定装置为定位螺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架3内还设置有若干层安全防护兜网5。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