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77476.4
2015.05.28
CN104831962A
2015.08.1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06申请日:20150528|||公开
E04H6/06
梁崇彦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新二路22号2001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适用于下层无台板、下层车辆直接驶入地面车位停放、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两层简易升降设备形式以及下层车辆在下层台板停放、下层台板前移旋转避让、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下台板前移旋转设备形式;实现司机前进入库或倒车入库都不会受到门架妨碍的目的,有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门架、上台板、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所述门架为双立柱结构,两根立柱分别垂直设置在平面车位宽度方向两侧、固定安装在平面车位之上;两根立柱的前后位置设置不对等;以车道在下方、平面车位纵向布局为例:其中左侧立柱设置在靠近车道一侧、即平面车位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下半区位置;右侧立柱设置在远离车道一侧、即平面车位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上半区位置;两根立柱可以不作固定连结、即各自独立设置;或者,两根立柱在顶部用横梁固定连结、即形成一个斜向的门架状结构;所述上台板为矩形钢结构件、用于承载上层车辆、设置在两根立柱形成的中间区域,其宽度为两根立柱形成的空间的垂直距离、长度按适停车辆规范设置;上台板与立柱采用直线移动导轨副连结,具体是: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固定部件安装在立柱之上、每一根立柱安装一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固定部件;直线移动导轨副的滑动部件安装在上台板的两侧、共安装两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滑动部件;上台板可以在两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夹持下、相对于两根立柱进行上/下垂直升降运动;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为液压驱动链轮/链条系统;具体为采用公知技术的双液压油缸/活塞同步举升装置作为驱动;两套液压油缸/活塞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的内部空间、或紧邻立柱安装;其中,两个油缸的位置固定安装在地面或立柱机架之上、两根活塞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链轮;上台板通过两侧的链条通过链轮分别被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承托;具体是:上台板每一侧的链条数量与链轮数量相同;链条的一端紧固在地面位置或者立柱机架的下方位置,链条的另一端往上、绕过安装在活塞端部的链轮、然后往下;最终,链条的另一端紧固在上台板之上;液压油驱动活塞升降、从而带动上台板升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为液压驱动绳轮/钢丝绳系统;具体为采用公知技术的双液压油缸/活塞同步举升装置作为驱动;两套液压油缸/活塞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的内部空间、或紧邻立柱安装;其中,两个油缸的位置固定安装在地面或立柱机架之上、两根活塞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绳轮;上台板通过两侧的钢丝绳通过绳轮分别被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承托;具体是:上台板每一侧的钢丝绳数量与绳轮数量相同;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在地面位置或者立柱机架的下方位置,钢丝绳的另一端往上、绕过安装在活塞端部的绳轮、然后往下;最终,钢丝绳的另一端紧固在上台板之上;液压油驱动活塞升降、从而带动上台板升降。
说明书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非对称门架式结构的两层停车设备。本发明采用非对称门架式结构,使得车辆进入存放时无需限定是前进入库或倒车入库,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本系统适用于下层无台板的简易升降类型停车设备以及下台板前移旋转类型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两层停车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大。两层停车设备中,有采用单个平面车位独立设置一套停车设备的形式,其中就包括下层无台板的简易升降类型停车设备以及下台板前移旋转类型停车设备。单个平面车位独立设置一套停车设备有采用门架式对称双立柱结构或者四立柱结构,个别情况下也有采用单立柱悬臂结构。门架式对称双立柱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在单个平面车位设置、进出车方便,但也存在一个明显不足,就是该对称设置的两根立柱须设置在不妨碍司机打开车门的位置。因此,或者设置在平面车位的上半区、并规定司机倒车入库;或者设置在平面车位下半区、并规定司机前进入库。这样的硬性规定使得司机未必能按自己的习惯或者按便于入库的方式进行相关入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非对称门架式结构,司机前进入库或倒车入库,打开车门时都不会受到门架的妨碍。另外,本发明采用两组液压同步举升装置作为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本发明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且易于维护。本发明的推广使用,将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适用于以下在单个平面车位设置的两种停车设备:其一是下层无台板、下层车辆直接驶入地面车位停放、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两层简易升降设备形式;其二是下层车辆在下层台板停放、下层台板前移旋转避让、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下台板前移旋转设备形式;为实现司机前进入库或倒车入库都不会受到门架妨碍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门架、上台板、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所述门架为双立柱结构,两根立柱分别垂直设置在平面车位宽度方向两侧、固定安装在平面车位之上;两根立柱的前后位置设置不对等;以车道在下方、平面车位纵向布局为例:其中左侧立柱设置在靠近车道一侧、即平面车位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下半区位置;右侧立柱设置在远离车道一侧、即平面车位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上半区位置;两根立柱可以不作固定连结、即各自独立设置;或者,两根立柱在顶部用横梁固定连结、即形成一个斜向的门架状结构;所述上台板为矩形钢结构件、用于承载上层车辆、设置在两根立柱形成的中间区域,其宽度为两根立柱形成的空间的垂直距离、长度按适停车辆规范设置;上台板与立柱采用直线移动导轨副连结,具体是: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固定部件安装在立柱之上、每一根立柱安装一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固定部件;直线移动导轨副的滑动部件安装在上台板的两侧、共安装两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滑动部件;上台板可以在两套直线移动导轨副的夹持下、相对于两根立柱进行上/下垂直升降运动;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为液压驱动链轮/链条系统;具体为采用公知技术的双液压油缸/活塞同步举升装置作为驱动;两套液压油缸/活塞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的内部空间、或紧邻立柱安装;其中,两个油缸的位置固定安装在地面或立柱机架之上、两根活塞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链轮;上台板通过两侧的链条通过链轮分别被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承托;具体是:上台板每一侧的链条数量与链轮数量相同;链条的一端紧固在地面位置或者立柱机架的下方位置,链条的另一端往上、绕过安装在活塞端部的链轮、然后往下;最终,链条的另一端紧固在上台板之上;液压油驱动活塞升降、从而带动上台板升降。 当上述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的活塞位于下方最低位置时,相应地、上台板位于最低位置(即下降至地面位置);当压力油分别进入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驱动活塞上升、从而推动安装在端部的链轮向上移动;在链轮/链条装置的作用下,上台板将以活塞上升速度的两倍往上移动;当上台板上升至指定高度、压力油停止进入、上台板保持稳定状态。为避免液压装置长期承受荷载,建议安装“上台板高位停层装置”、使得上台板在指定高度位置得到该上台板高位停层装置的承托;且此时液压装置处于无负荷的空载状态。按规范必须安装的上台板防坠落装置可以设计成同时具备上述功能。具体是在上台板完成正常的上升动作之后,增加高位停层的动作。所述上台板的正常上升动作是:上台板上升、上台板防坠落装置处于避让状态、使得上台板可以无障碍地上升至指定高度;然后,上台板防坠落装置复位、处于防止上台板坠落的状态。所述增加上台板高位停层的动作是在上述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动作:液压油缸/活塞装置回油阀打开,上台板稍作下降、被上台板防坠落装置挂牢、使得液压系统处于无负荷的空载状态。在增加上台板高位停层动作之后,若需要上台板下降,则首先需使得压力油进入液压油缸/活塞装置、驱动活塞稍作上升,使得上台板上升、并与上台板防坠落装置脱离接触;然后是以下常规动作:上台板防坠落装置作出避让动作,回油阀打开、上台板自重驱动下降,通过链轮/链条装置作用、使得活塞往下移动、液压油回流至油箱,最后,上台板下降至地面层。 上台板依靠自重下降的优点是可以采用单向驱动的油缸/活塞装置。当然,也可以采用双向驱动的油缸/活塞装置,使得上台板的下降也依靠液压油驱动。 基于上述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基础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系统为液压驱动绳轮/钢丝绳系统;具体为采用公知技术的双液压油缸/活塞同步举升装置作为驱动;两套液压油缸/活塞分别设置在两根立柱的内部空间、或紧邻立柱安装;其中,两个油缸的位置固定安装在地面或立柱机架之上、两根活塞的端部分别安装有至少一个绳轮;上台板通过两侧的钢丝绳通过绳轮分别被两套液压油缸/活塞装置承托;具体是:上台板每一侧的钢丝绳数量与绳轮数量相同;钢丝绳的一端紧固在地面位置或者立柱机架的下方位置,钢丝绳的另一端往上、绕过安装在活塞端部的绳轮、然后往下;最终,钢丝绳的另一端紧固在上台板之上;液压油驱动活塞升降、从而带动上台板升降。 上述采用液压驱动绳轮/钢丝绳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前述采用液压驱动链轮/链条系统相同,这里不作赘述。 本发明也可以把液压驱动改为机械驱动,但需要解决两套机械驱动系统的同步问题。建议采用两套参数相同的步进电机驱动系统同步驱动;或者,采用编码器实时跟踪两套机械驱动系统主要转动部件的转速或转角、并实施同步控制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中,1-a平面车位;1-b平面车位;2-a倒车入库车辆;2-b前进入库车辆;3-a右侧立柱;3-b右侧立柱;4-a左侧立柱;4-b左侧立柱。 图2是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中,1-a平面车位;1-b平面车位;3-a右侧立柱;3-b右侧立柱;4-a左侧立柱;4-b左侧立柱;5-a上部横梁;5-b上部横梁。 图3是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平面)示意图。图中,4-a左侧立柱;4-b右侧立柱;6-a左侧链条;6-b右侧链条;7-a左侧链轮;7-b右侧链轮;9-a左侧油缸/活塞装置;9-b右侧油缸/活塞装置;10上台板。 图4是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立面展开)示意图。图中,6-a左侧链条;6-b右侧链条;7-a左侧链轮;7-b右侧链轮;8-a左侧活塞;8-b右侧活塞;9-a左侧油缸/活塞装置;9-b右侧油缸/活塞装置;10上台板。 图5是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立面展开)示意图。图中,6 -a左侧链条;6-b右侧链条;7-a左侧链轮;7-b右侧链轮;8-a左侧活塞;8-b右侧活塞;9-a左侧油缸/活塞装置;9-b右侧油缸/活塞装置;10上台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平面布局示意图。图中下方为车道;图中可见,位于图示左面的平面车位1-a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立柱4-a,该左侧立柱4-a位于平面车位的下半区;平面车位1-a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立柱3-a,该右侧立柱3-a位于平面车位的上半区;平面车位1-a停放有倒车入库车辆2-a、司机在图示平面车位1-a的右侧开门、右侧立柱3-a并无对司机开门造成障碍。类似地,位于图示右面的平面车位1-b的左侧设置有左侧立柱4-b,该左侧立柱4-b位于平面车位的下半区;平面车位1-b的右侧设置有右侧立柱3-b,该右侧立柱3-b位于平面车位的上半区;平面车位1-b停放有前进入库车辆2-b、司机在图示平面车位1-b的左侧开门、左侧立柱4-b并无对司机开门造成障碍。图中所示,平面车位1-a的左侧立柱4-a和右侧立柱3-a分别独立设置,上部无横梁连结;类似地,平面车位1-b的左侧立柱4-b和右侧立柱3-b分别独立设置,上部无横梁连结。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平面布局示意图。该图与图1相类似,区别在于图中所示平面车位1-a的左侧立柱4-a和右侧立柱3-a的上部由上部横梁5-a连结;类似地,平面车位1-b的左侧立柱4-b和右侧立柱3-b的上部由上部横梁5-b连结。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平面)示意图。图中所示,左侧立柱4-a和左侧立柱4-b均为C型结构立柱、缺口向内;上台板10位于左侧立柱4-a和左侧立柱4-b形成的中间区域;左侧立柱4-a的内部设置有左侧链条6-a、左侧链轮7-a和左侧油缸/活塞装置9-a;右侧立柱4-b的内部设置有右侧链条6-b、右侧链轮7-b和右侧油缸/活塞装置9-b;。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立面展开)示意图。图中可见,左侧油缸/活塞装置9-a 其中的油缸固定安装在地面层;左侧活塞8-a的端部安装有左侧链轮7-a ;左侧链条6-a的一端紧固在地面层,另一端绕过左侧链轮7-a、然后向下,最终紧固连结在上台板10的左侧。类似地,右侧油缸/活塞装置9-b 其中的油缸固定安装在地面层;右侧活塞8-b的端部安装有右侧链轮7-b ;右侧链条6-b的一端紧固在地面层,另一端绕过右侧链轮7-b、然后向下,最终紧固连结在上台板10的右侧。左侧链条6-a与右侧链条6-b对上台板10形成曳引。本图所示为左侧活塞8-a和右侧活塞8-b均位于最低位置;相应地,上台板10位于最低位置、即下降至地面层。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的驱动关系(立面展开)示意图。图中的所有部件的连结关系与图4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图所示为左侧活塞8-a和右侧活塞8-b均位于最高位置;相应地,上台板10位于最高位置、即上升至上止点。 图3、图4、图5所示为采用液压驱动/链轮/链条形式。很明显,采用液压驱动/绳轮/钢丝绳形式与之相类,这里不作赘述。
《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门架两层停车设备,适用于下层无台板、下层车辆直接驶入地面车位停放、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两层简易升降设备形式以及下层车辆在下层台板停放、下层台板前移旋转避让、上台板垂直升降的下台板前移旋转设备形式;实现司机前进入库或倒车入库都不会受到门架妨碍的目的,有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安全性好的优点。。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