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54656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92605.2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204001321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予专利权IPC(主分类):E04B 2/88申请日:20140827授权公告日:20141210放弃生效日:20160831|||授权

IPC分类号:

E04B2/88

主分类号:

E04B2/88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潮; 赵云辉; 全有维; 成强; 茅卫兵; 程建军; 戚肇刚; 沈兴东; 宋松; 招松; 孙爱华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尧化门新尧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代理人:

王雅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还包括吊挂牛腿、两个回型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耳板、固定支座、两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支撑连接件和销轴。优点: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和二次钢构件(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挂牛腿(12)、两个回型连接件(11)、两个第一连接板(13)、连接耳板(1)、固定支座(9)、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四个支撑连接件(8)和销轴(3);
所述吊挂牛腿(12)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12)的内端与全钢主体结构上的主体结构楼板(7)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支座(9)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下表面;
所述两个回型连接件(11)对称固定在吊挂牛腿(12)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11)均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
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13)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外端的两侧;
所述连接耳板(1)的一端固定于二次钢构件(15)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3)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
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16)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内端的两侧;
其中: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连接耳板(1)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垫片(14)和销轴(3)相固连;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支座(9)上;
另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支座(9)上;
且所述每个支撑连接件(8)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9)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α。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上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0)。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0°≤锐角α≤45°。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板(1)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契板(2)和垫板(4)。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17)。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吊挂牛腿的悬挑长度大于400mm的应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GRC幕墙结构与全钢主体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背景技术
GRC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泥纤维制品,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装饰性,可根据建筑设计需要,塑造各种外形,并能较好的实现建筑造型的整体性,在建筑幕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当前个性化建筑的不断的涌现,为GRC幕墙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钢结构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强度高、易加工焊接等性能,能够较好的表现出建筑物的外形,做到大跨度、大空间,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且施工工期短,见效快,越来越多的用于住宅、高层建筑、公用建筑等。目前采用全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GRC幕墙体系作为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原来越多,且外形独特,自由曲面运用较多,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与完整性,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形式,便于施工,确保幕墙体系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的受力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以提高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结构主体连接牢固性、安全性,提高幕墙连接点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还包括吊挂牛腿、两个回型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耳板、固定支座、两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支撑连接件和销轴;
吊挂牛腿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的内端与全钢主体结构上的主体结构楼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下表面;
所述两个回型连接件)对称固定在吊挂牛腿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均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的上表面;
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外端的两侧;
所述连接耳板的一端固定于二次钢构件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
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内端的两侧;
其中: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连接耳板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垫片和销轴相固连;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支座上;
另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支座上;且所述每个支撑连接件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α。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上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
进一步改进,30°≤锐角α≤4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锐角α范围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获得较优的支撑能力。
进一步改进,连接耳板与两个第一连接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契板和垫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垫片契板和垫板,其目的是对通过销轴上各连接件安装间距进行调节。
进一步改进,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本实用新型设置栓钉的目的是增在吊挂牛腿12与混凝土楼板的握裹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均为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其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连接的牢固性、安全性,提高幕墙连接点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其中,1为连接耳板,2为垫片契板,3为销轴,4为垫板,5为全钢主体结构钢梁, 6为支撑连接件的一端,7为主体结构楼板,8为支撑连接件,9为固定支座,10为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1为回型连接件,12为吊挂牛腿,13为第一连接板,14为U型垫片,15为二次钢构件,16为第二连接板,17为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是适用于吊挂牛腿的悬挑长度大于400mm的应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GRC幕墙结构与全钢主体结构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二次钢构件15、吊挂牛腿12、两个回型连接件11、两个第一连接板13、连接耳板1、固定支座9、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四个支撑连接件8、销轴3和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
吊挂牛腿12垂直焊接固定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12的一端头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上的主体结构楼板7固定连接;固定支座9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下表面;两个回型连接件11对称焊接固定于吊挂牛腿12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11均固定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两个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外端的两侧;连接耳板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二次钢构件15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3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连接耳板1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分别设置有垫片契板2和垫板4。两个第二连接板16对称焊接固定于吊挂牛腿12内端的两侧;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6对称设置在连接耳板1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垫片14和销轴3相固连;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支座9上;另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6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连接板16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支座9上。每个支撑连接件8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9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α,本实施例中锐角α优选为45°。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0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两侧。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17。
本实施例中的吊挂牛腿12,主要作为受力构件,传递荷载,在吊挂牛腿12侧面焊接栓钉,主要是增加吊挂牛腿12与混凝土楼板的握裹力。连接耳板1是幕墙二次钢构件15与第一连接板13的连接件,为次要受力构架。销轴3是第一连接板13与连接耳板1连接的受力轴。
本实施例中的构件制作完毕应采用喷砂或抛丸进行表面除锈处理,除锈等级为Sa2 1/2级。防腐涂装时,底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为80μm;中间漆采用快干型环氧云铁中间漆,干膜厚度为100μm。防腐涂装时,应对焊口部位进行保护,保护宽度30mm≤L≤50mm。对接焊缝等级为二级焊缝,焊缝采取坡口焊;单边角焊缝等级为三级焊缝。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321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1321U(21)申请号 201420492605.2(22)申请日 2014.08.27E04B 2/88(2006.01)(73)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尧化门新尧路18号(72)发明人唐潮 赵云辉 全有维 成强茅卫兵 程建军 戚肇刚 沈兴东宋松 招松 孙爱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代理人王雅辉(54) 实用新型名称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

2、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还包括吊挂牛腿、两个回型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耳板、固定支座、两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支撑连接件和销轴。优点: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

3、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 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1321 UCN 204001321 U1/1页21.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和二次钢构件(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挂牛腿(12)、两个回型连接件(11)、两个第一连接板(13)、连接耳板(1)、固定支座(9)、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四个支撑连接件(8)和销轴(3);所述吊挂牛。

4、腿(12)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12)的内端与全钢主体结构上的主体结构楼板(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座(9)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下表面;所述两个回型连接件(11)对称固定在吊挂牛腿(12)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11)均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13)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外端的两侧;所述连接耳板(1)的一端固定于二次钢构件(15)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3)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16)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内端的两侧;其中: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连接耳板(1)的两侧。

5、,并且通过U型垫片(14)和销轴(3)相固连;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支座(9)上;另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支座(9)上;且所述每个支撑连接件(8)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9)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上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30锐角45。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6、所述连接耳板(1)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契板(2)和垫板(4)。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1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1321 U1/3页3用于重荷载 GRC 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更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吊挂牛腿的悬挑长度大于400mm的应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GRC幕墙结构与全钢主。

7、体结构的连接可靠性。背景技术0002 GRC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泥纤维制品,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与装饰性,可根据建筑设计需要,塑造各种外形,并能较好的实现建筑造型的整体性,在建筑幕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当前个性化建筑的不断的涌现,为GRC幕墙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钢结构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强度高、易加工焊接等性能,能够较好的表现出建筑物的外形,做到大跨度、大空间,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且施工工期短,见效快,越来越多的用于住宅、高层建筑、公用建筑等。目前采用全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GRC幕墙体系作为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原来越多,且外形独特,自由曲面运用较多,为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与完。

8、整性,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形式,便于施工,确保幕墙体系安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GRC幕墙受力体系分段越来越少,连接点受力荷载越来越大,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大,普通幕墙连接方式已不能满足大面积、重荷载GRC幕墙体系的受力要求。0004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是,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

9、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以提高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结构主体连接牢固性、安全性,提高幕墙连接点施工效率。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7 一种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还包括吊挂牛腿、两个回型连接件、两个第一连接板、连接耳板、固定支座、两个第二连接板、四个支撑连接件和销轴;0008 吊挂牛腿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的内端与全钢主体结构上的主体结构楼板固定连接;0009 所述固定支座固定于全钢主体结。

10、构钢梁下表面;0010 所述两个回型连接件)对称固定在吊挂牛腿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均固定于说 明 书CN 204001321 U2/3页4全钢主体结构钢梁的上表面;0011 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外端的两侧;0012 所述连接耳板的一端固定于二次钢构件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0013 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内端的两侧;0014 其中: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对称固定于连接耳板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垫片和销轴相固连;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支座上;0015 另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均固定在固定支座上;且所述每个支撑连接。

11、件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0016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上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0017 进一步改进,30锐角45。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锐角范围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获得较优的支撑能力。0018 进一步改进,连接耳板与两个第一连接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契板和垫板。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垫片契板和垫板,其目的是对通过销轴上各连接件安装间距进行调节。0019 进一步改进,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本实用新型设置栓钉的目的是增在吊挂牛腿12与混凝土楼板的握裹力。002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均为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的全钢主。

12、体结构钢梁和二次钢构件,其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作详细的说明。002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幕墙结构与全钢结构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连接的牢固性、安全性,提高幕墙连接点施工效率。附图说明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 图2是图1的俯视图。0024 其中,1为连接耳板,2为垫片契板,3为销轴,4为垫板,5为全钢主体结构钢梁, 6为支撑连接件的一端,7为主体结构楼板,8为支撑连接件,9为固定支座,10为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1为回型连接件,。

13、12为吊挂牛腿,13为第一连接板,14为U型垫片,15为二次钢构件,16为第二连接板,17为栓钉。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说 明 书CN 204001321 U3/3页5实施例0028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

14、结构相连的结构,是适用于吊挂牛腿的悬挑长度大于400mm的应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与全钢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采用预埋钢吊挂牛腿+销轴的连接方式,确保单片面积大、荷载重的GRC幕墙结构与全钢主体结构的连接可靠性。0029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重荷载GRC幕墙体系与全钢主体结构相连的结构,包括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二次钢构件15、吊挂牛腿12、两个回型连接件11、两个第一连接板13、连接耳板1、固定支座9、两个第二连接板16、四个支撑连接件8、销轴3和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0030 吊挂牛腿12垂直焊接固定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并且吊挂牛腿12的一端头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上的主体结构楼板7固定连接;。

15、固定支座9固定于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下表面;两个回型连接件11对称焊接固定于吊挂牛腿12的两侧,且两个回型连接件11均固定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上表面;两个第一连接板13的一端对称固定于吊挂牛腿12外端的两侧;连接耳板1的一端焊接固定在二次钢构件15上,其另一端通过销轴3固定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连接耳板1与两个第一连接板13之间分别设置有垫片契板2和垫板4。两个第二连接板16对称焊接固定于吊挂牛腿12内端的两侧;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6对称设置在连接耳板1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垫片14和销轴3相固连;两个支撑连接件8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固定支座9上;另两个支撑连接件的一端6分别固定于两个第二连接。

16、板16上,另一端分别固定于固定支座9上。每个支撑连接件8的中心轴线与固定支座9的竖直中心线形成一个锐角,本实施例中锐角优选为45。全钢主体结构钢梁加劲板10设置在全钢主体结构钢梁5的两侧。吊挂牛腿的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有若干栓钉17。0031 本实施例中的吊挂牛腿12,主要作为受力构件,传递荷载,在吊挂牛腿12侧面焊接栓钉,主要是增加吊挂牛腿12与混凝土楼板的握裹力。连接耳板1是幕墙二次钢构件15与第一连接板13的连接件,为次要受力构架。销轴3是第一连接板13与连接耳板1连接的受力轴。0032 本实施例中的构件制作完毕应采用喷砂或抛丸进行表面除锈处理,除锈等级为Sa2 1/2级。防腐涂装时,底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为80m;中间漆采用快干型环氧云铁中间漆,干膜厚度为100m。防腐涂装时,应对焊口部位进行保护,保护宽度30mmL50mm。对接焊缝等级为二级焊缝,焊缝采取坡口焊;单边角焊缝等级为三级焊缝。0033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说 明 书CN 204001321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1321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