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54610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40028.X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204081545U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40919授权公告日:20150107终止日期:20150919|||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3/02; E04B1/58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李守才; 郑述海; 褚世洪; 杨兆鹏; 李明飞; 刘鹏; 孙开科; 郑岩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该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解决了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商业的高速发展,一部分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商业建筑目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商业需求,然而由于规划或经营原因,该商业建筑又无法拆除重新建造,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内部改造,其中就涉及到一种楼层置换改造,也就是拔高改造,即将原有楼层横向构件全部拆除,保留竖向构件,再按新定标高重建楼层,即为楼层置换。
目前,我国现有规范、标准均未给出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构造做法,而此种连接做法在很多改造工程中会经常遇到,而且随着既有商业建筑的增多,商业建筑改造的情况也会增多,遇见此种连接做法也就更多,然而,由于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供参考,使得很多人员遇到此种情况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解决,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此类节点连接问题已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解决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填补国际空白的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
具体地,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解决了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在梁、柱节点处,钢梁与钢梁之间通过上下翼缘处的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彼此连接,使得节点承载力高于钢梁自身承载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塑性铰能够在梁端出现,从而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1-1剖面图;
图中,1既有混凝土柱,2高强螺杆,3钢板围套,4新增钢梁,5外连式水平加劲肋,6结构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
    具体地,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
具体地,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
该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既有混凝土柱表面机械钻孔;
(2)、根据混凝土柱表面钻孔的位置来确定锚固钢板的钻孔位置后将锚固钢板机械钻孔;
(3)、在混凝土柱表面钻孔的位置,采用化学植筋的方法植入高强螺杆;
(4)、待植筋胶固化后,利用已经施工完的高强螺杆将四块锚固钢板依次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侧面;
(5)、四块锚固钢板间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形成箱型截面钢板围套;
(6)、安装新增钢梁: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
(7)、按照步骤6依次将节点的四根新增钢梁全部安装完毕;
(8)、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
(9)、采用封缝材料将钢板围套四周与混凝土柱间进行封闭,留出排气口;
(10)、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在钢板围套与混凝土柱间注入结构胶,使其形成结构胶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5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CN204081545U(21)申请号 201420540028.X(22)申请日 2014.09.19E04G 23/02(2006.01)E04B 1/58(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72)发明人李守才 郑述海 褚世洪 杨兆鹏李明飞 刘鹏 孙开科 郑岩(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该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

2、,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解决了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3、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81545 UCN 204081545 U1/1页21.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混。

4、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特征是: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81545 U1/2页3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现代化商业的高速发展,一部分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商业建筑目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商业需求,然而由于规划或经营原因,该商业建筑又无法拆除重新建造,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内部改造,其中就涉及到一种楼层置换改造,也就是拔高改造,即将原有楼层横向构件全部拆除,保留竖向构件,再按新定标高重。

5、建楼层,即为楼层置换。0003 目前,我国现有规范、标准均未给出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构造做法,而此种连接做法在很多改造工程中会经常遇到,而且随着既有商业建筑的增多,商业建筑改造的情况也会增多,遇见此种连接做法也就更多,然而,由于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供参考,使得很多人员遇到此种情况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解决,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此类节点连接问题已势在必行。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解决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填补国际空白的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0005 本实用新型是。

6、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 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0007 具体地,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0008 具体地,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既。

7、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解决了新增钢梁与既有混凝土柱间的连接问题,节点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在梁、柱节点处,钢梁与钢梁之间通过上下翼缘处的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彼此连接,使得节点承载力高于钢梁自身承载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塑性铰能够在梁端出现,从而实现了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现场施工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说 明 书CN 204081545 U2/2页40011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 附图2为1-1剖面图;0013 图中,1既有混凝土柱,2高强螺杆,3钢板围套,4新增钢梁,5外连式水平加劲肋,6结构胶层。具体实施方式0014。

8、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包括既有混凝土柱、钢板围套和新增钢梁,所述既有混凝土柱外套有钢板围套,钢板围套通过多根高强螺杆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上,所述既有混凝土柱与钢板围套之间浇注有结构胶层,所述钢板围套的横截面成四边形,钢板围套四周各焊接有新增钢梁,所述新增钢梁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0015 具体地,所述钢板围套由四块锚固钢板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成箱型。0016 具体地,所述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0017 该实用新型一种既有混凝。

9、土柱与新增钢梁连接节点,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0018 (1)、在既有混凝土柱表面机械钻孔;0019 (2)、根据混凝土柱表面钻孔的位置来确定锚固钢板的钻孔位置后将锚固钢板机械钻孔;0020 (3)、在混凝土柱表面钻孔的位置,采用化学植筋的方法植入高强螺杆;0021 (4)、待植筋胶固化后,利用已经施工完的高强螺杆将四块锚固钢板依次固定在既有混凝土柱侧面;0022 (5)、四块锚固钢板间采用立焊坡口焊接连接,形成箱型截面钢板围套;0023 (6)、安装新增钢梁:新增钢梁上下翼缘采用坡口焊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腹板采用角焊缝与钢板围套焊接连接;0024 (7)、按照步骤6依次将节点的四根新增钢梁全部安装完毕;0025 (8)、采用外连式水平加劲肋将节点处同一方向的两根新增钢梁上下翼缘彼此焊接连接;0026 (9)、采用封缝材料将钢板围套四周与混凝土柱间进行封闭,留出排气口;0027 (10)、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在钢板围套与混凝土柱间注入结构胶,使其形成结构胶层。0028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0029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说 明 书CN 204081545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8154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