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808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808U(21)申请号 201420203333.X(22)申请日 2014.04.24E21B 21/10(2006.01)(73)专利权人李世銮地址 251901 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乡大西村(72)发明人吴娟 冯新永 芦开庆 董伟张鹏 赵莉 陈勇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井的洗井闸门调节装置,属于油田洗井闸门控制装置领域。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连接于注水井的洗井闸门上的主体管路、安装于所述主体管路内部的、由中。
2、间的调节转盘以及分设其两侧的第一定位盘和第二定位环共同构成的组合阀,以及设于所述主体管路外部用以驱动所述组合阀从而控制流量大小的控制组件;所述主体管路内部的流体流量大小是通过控制组件带动所述调节转盘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定位盘的通孔重叠大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高压水对洗井闸门的冲击,提高了闸门整体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808 UCN 2038918。
3、08 U1/1页21.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连接于注水井的洗井闸门(D)上的主体管路(1)、安装于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的、由中间的调节转盘(B)以及分设其两侧的第一定位盘(A)和第二定位环(C)共同构成的组合阀,以及设于所述主体管路(1)外部用以驱动所述组合阀从而控制流量大小的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组合阀中的第二定位环(C)为中间具有相对大流量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调节转盘(B)为盘面开设相对小流量通孔的锥齿轮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盘(A)为盘面开设相对小流量通孔的盘状结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主体管路(1)外部的手轮(2)、手轮(2)下部连接的锥齿轮(3)以及与所述锥齿轮(。
4、3)啮合传动的调节转盘(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盘(B)中部设有导向输出轴,所述第一定位盘A中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导向输出轴的导向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盘(B)及所述第一定位盘(A)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流体通孔。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体管路(1)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的外侧设有。
5、定位挡柱(4)。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洗井阀门(D)与所述组合阀之间安装有流量计(5)。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洗井阀门(D),另一端通过丝扣连接有缓冲短节(6)。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1)与手轮(2)的末端之间设有密封胶芯(8)进行密封。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路(1)的下部安装有流体阀门(7)。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808 U1/3页3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技术领域0。
6、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井的洗井闸门调节装置,属于油田洗井闸门控制装置领域。背景技术0002 目前油田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注水井要经常进行洗井维护,主要是清洗油管及地层的污染物,对于没有洗井流程的注水井,一般采用罐车做为放空罐,由于注水井压力很高,因此需要用注水井口的洗井闸门控制排水量,但是闸门里闸板很容易很高压水流冲击形成沟槽,导致闸门密封不严,严重影响闸门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和资源浪费,为此,亟需一种能够长期有效使用且具有高密封性能的控制阀门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发生。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配合洗井闸门使用的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该调节器具有结构设。
7、计简捷合理、密封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控制方式灵活可靠等优势。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匹配连接于注水井的洗井闸门D上的主体管路1、安装于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的、由中间的调节转盘B以及分设其两侧的第一定位盘A和第二定位环C共同构成的组合阀,以及设于所述主体管路1外部用以驱动所述组合阀从而控制流量大小的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组合阀中的第二定位环C为中间具有相对大流量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调节转盘B为盘面开设相对小流量通孔的锥齿轮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盘A为盘面开设相对小流量通孔的盘状结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主体管路1外。
8、部的手轮2、手轮2下部连接的锥齿轮3以及与所述锥齿轮3啮合传动的调节转盘2;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的流体流量大小是通过控制组件带动所述调节转盘B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定位盘A的通孔重叠大小来实现的;0006 所述调节转盘B中部设有导向输出轴,所述第一定位盘A中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导向输出轴的导向孔;0007 所述调节转盘B及所述第一定位盘A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流体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设计;0008 为了实现灵活安装,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体管路1的内部;0009 为了防止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影响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所述。
9、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的外侧设有定位挡柱4;0010 所述洗井阀门D与所述组合阀之间安装有流量计5;0011 所述主体管路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洗井阀门D,另一端通过丝扣连接有缓冲短节6;说 明 书CN 203891808 U2/3页40012 为了保证所述主体管路1与所述控制组件的密封性,所述主体管路1与手轮2的末端之间设有密封胶芯8进行密封;0013 所述主体管路1的下部安装有流体阀门7。0014 本实用新型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用于辅助调节洗井闸门的大小,由于设计了可调节的控制组合阀,因此可以将洗井闸门完全打开从而有效防止高压水对洗井闸门的冲击,通过手轮的调控将管路内部的组合阀的。
10、流量大小随时调整,提高了闸门整体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在主体管路的末端使用缓冲短节而不使用丝堵的目的是防止喷出的高压水形成射流将丝堵刺漏。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0015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结构示意图;0016 图2:第一定位盘A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3:图2的左视图;0018 图4:调节转盘B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5:图4的左视图;0020 图6:第二定位环C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7:图6的左视图;0022 在图中,1、主体管路,2、手轮,3、锥齿轮,4、定位挡柱,5、流量计,6、缓冲短节,7、阀门,8、密封胶芯,A、第一定位盘,B、调节转盘。
11、,C、第二定位环,D、洗井闸门。具体实施方式0023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0024 实施例10025 本实施例的一种注水井洗井辅助调节器参考图1-7,安装于注水井的洗井闸门D上,包括主体管路1、安装于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的组合阀,以及设于所述主体管路1外部用以驱动所述组合阀从而控制流量大小的控制组件;其中所述组合阀是由中间的调节转盘B以及分设其两侧的第一定位盘A和第二定位环C共同构成,其中第二定位环C为中间具有相对大流量通孔的环状结构,所述调节转盘B为盘面开设相对小流量通孔的锥齿轮结构,其通孔数量设计为四个,所述第一定位盘A为盘面开设。
12、相对小流量通孔的盘状结构,其通孔数量设计为一个,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主体管路1外部的手轮2、手轮2下部连接的锥齿轮3以及与所述锥齿轮3啮合传动的调节转盘2;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的流体流量大小是通过控制组件带动所述调节转盘B转动时与所述第一定位盘A的通孔重叠大小来实现的;所述调节转盘B中间的导向输出轴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盘A中部的导向孔,从而使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稳性可靠;为了实现灵活安装,所述主体管路1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螺纹旋接于所述主体管路1的内部;为了防止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松动,影响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所述第一定位盘A和所述第二定位环C的外侧设有定。
13、位挡柱4;所述洗井阀门D与所述组合阀之间安装有方便计量洗井流量的流量计5;所述主体管路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洗井阀门D,另一端通过丝扣连接有缓冲说 明 书CN 203891808 U3/3页5短节6;为了保证所述主体管路1与所述控制组件的密封性,所述主体管路1与手轮2的末端之间设有密封胶芯8进行密封;所述主体管路1的下部安装有流体阀门7。002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0027 首先,将主体管路1通过丝扣与洗井闸门D相连接,洗井的时候,彻底打开注水井采油树的洗井闸门D,同时手动转动所述手轮2,手轮2带动下部的锥齿轮3同时转动,与其相啮合的调节转盘B随之也转动,此时调节转盘B与所述第一定位盘A产生相对转动,转动过程中调节转盘B上的通孔会对应第一定位盘A上的通孔并发生交叠,当通孔重合的大小较大时,通过的流量就较大,反之则通过的流量相对较小,通过流体通孔交叠的大小发生变化,从而能够调整到需要的流量大小。说 明 书CN 203891808 U1/1页6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80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