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1546075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82609.5

申请日:

2014.07.11

公开号:

CN204041007U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36/02申请日:20140711授权公告日:20141224终止日期:20150711|||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6/02

主分类号:

E21B36/02

申请人:

毕新忠

发明人:

毕新忠; 张吉平; 吕书栋; 张建国; 范玉斌; 潘跃明; 张晓娟; 隋迎章; 韦刚; 毕新明; 汤国栋; 韩新迎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代理人:

罗文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外壳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辐射加热盘管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通过旋流分离器连接外壳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包括管体、中心杆,管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管体的中间为缩管,缩管的直径小于管体两端的直径,进风管位于外壳的底部,进风管连接三级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外壳(1)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4),辐射加热盘管(4)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5),所述的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6),所述的进液管(2)通过旋流分离器(3)连接外壳(1)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4),所述的旋流分离器(3)包括管体(3.1)、中心杆(3.2),管体(3.1)的内部设有中心杆(3.2),中心杆(3.2)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3.3),管体(3.1)的中间为缩管(3.4),缩管(3.4)的直径小于管体(3.1)两端部的直径,所述的进风管(8)位于外壳(1)的底部,进风管(8)连接三级燃烧器(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管(8)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8)为90度弯折管。

说明书

说明书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作业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在开发生产中,对油井产出液进行加热,保持其较好的流动性,达到正常输送的目的,单井加热炉应用广泛,有的油井产液量低、油液含蜡高或油液黏度大,有时需安装多台加热炉。目前,油井加热应用较多的加热炉是50kw的高效加热炉,但是随着油田的开发,低产低效井所占油田油井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油井生产特点是:产液量低,其日产液量在在5立方米以下,平均每小时产液量仅为0.21立方米;油质差,含蜡或含沥青质较多,凝固点高,流动性能差。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升温至关重要,将油液加温到熔点以上,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是保障生产的重要措施。二是加热炉盘管温度不能过高,容易造成加热炉盘管结焦,导致加热炉盘管堵塞或局部温度过高加热炉盘管损坏。三是目前在用的加热炉功率大50kw,实际流量远远最低额定流量,加热后的油液在加热炉盘管内流动缓慢,导致加热炉温度监控传感器失真,不能及时的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火焰大小。四是加热炉的负荷利用率达不到20%,造成加工和运行成本的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进液管、旋流分离器、辐射加热盘管、对流加热盘管、出液管、三级燃烧器、进风管,外壳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辐射加热盘管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通过旋流分离器连接外壳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包括管体、中心杆,管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管体的中间为缩管,缩管的直径小于管体两端部的直径,进风管位于外壳的底部,进风管连接三级燃烧器。
上述的进风管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为90度弯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内部应用立式液-液旋流分离技术,对进入加热炉的液体经立式液-液旋流器进行油液分离,两级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烟囱9、管体3.1、中心杆3.2、螺旋齿轮3.3、缩管3.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外壳1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4,辐射加热盘管4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5,所述的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6,所述的进液管2通过旋流分离器3连接外壳1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4,所述的旋流分离器3包括管体3.1、中心杆3.2,管体3.1的内部设有中心杆3.2,中心杆3.2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3.3,管体3.1的中间为缩管3.4,缩管3.4的直径小于管体3.1两端部的直径,进风管8位于外壳1的底部,进风管8连接三级燃烧器7。
其中的进风管8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8为90度弯折管,燃烧所需空气经90度的方向变换后进入加热炉,进风更加稳定,不受自然风向变化的影响。
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改进一是减小了加热炉功率,加热炉功率在15kw,其外形体积只有50kw高效加热炉的1/3,重量只有原加热炉的1/4,加工成本在高效加热炉的1/5;
二是内部应用立式液-液旋流分离技术,对进入加热炉的液体经立式液-液旋流器进行油液分离,分离后原油进入上部对流加热盘管,分离后的水进入辐射加热盘管,形成了油水的分别加热,以加热水为主,加热油为辅。两级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油部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
三是进风管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为90度弯折管,燃烧所需空气经90度的方向变换后进入加热炉,进风更加稳定,不受自然风向变化的影响;
四是增加三级燃烧和自动打火点燃功能,该燃烧器分大、中、小三级调节加热。其结构有辐射加热盘管、对流加热盘管、常燃点火嘴和自动打火器组成,在需要提升温度时,其两级燃烧盘和常燃点火嘴全部供气燃烧;当需降低加热时,关闭外部燃烧盘供气闸门;加热炉温度过高,其燃烧盘全部关闭,常燃点火嘴燃烧,作为点火源,方便加热炉的二次升温。同时该燃烧器点火嘴具有电子打火功能,现场工人无需进行明火引燃即可点燃加热炉。方便员工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1007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CN204041007U(21)申请号 201420382609.5(22)申请日 2014.07.11E21B 36/02(2006.01)(73)专利权人毕新忠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72)发明人毕新忠 张吉平 吕书栋 张建国范玉斌 潘跃明 张晓娟 隋迎章韦刚 毕新明 汤国栋 韩新迎(74)专利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代理人罗文远(54) 实用新型名称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2、外壳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辐射加热盘管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通过旋流分离器连接外壳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包括管体、中心杆,管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管体的中间为缩管,缩管的直径小于管体两端的直径,进风管位于外壳的底部,进风管连接三级燃烧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

3、图2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41007 UCN 204041007 U1/1页21.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外壳(1)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4),辐射加热盘管(4)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5),所述的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6),所述的进液管(2)通过旋流分离器(3)连接外壳(1)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4),所述的旋流分离器(3)包括管体(3.1)、中心杆(3.2),管体(3.1)的内部设有中心杆(3.2),中心。

4、杆(3.2)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3.3),管体(3.1)的中间为缩管(3.4),缩管(3.4)的直径小于管体(3.1)两端部的直径,所述的进风管(8)位于外壳(1)的底部,进风管(8)连接三级燃烧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管(8)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8)为90度弯折管。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41007 U1/2页3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作业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背景技术0002 油田在开发生产中,对油井产出液进行加热,保持其较好的流动性,达到。

5、正常输送的目的,单井加热炉应用广泛,有的油井产液量低、油液含蜡高或油液黏度大,有时需安装多台加热炉。目前,油井加热应用较多的加热炉是50kw的高效加热炉,但是随着油田的开发,低产低效井所占油田油井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油井生产特点是:产液量低,其日产液量在在5立方米以下,平均每小时产液量仅为0.21立方米;油质差,含蜡或含沥青质较多,凝固点高,流动性能差。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升温至关重要,将油液加温到熔点以上,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是保障生产的重要措施。二是加热炉盘管温度不能过高,容易造成加热炉盘管结焦,导致加热炉盘管堵塞或局部温度过高加热炉盘管损坏。三是目前在用的加热炉功率大50kw,实际流量远远。

6、最低额定流量,加热后的油液在加热炉盘管内流动缓慢,导致加热炉温度监控传感器失真,不能及时的根据温度变化调整火焰大小。四是加热炉的负荷利用率达不到20%,造成加工和运行成本的极大的浪费。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井开采用小型加热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0004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进液管、旋流分离器、辐射加热盘管、对流加热盘管、出液管、三级燃烧器、进风管,外壳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辐射加热盘管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所述的外壳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进液管通过旋流分离器连接外壳内部的辐射加热盘管,所述的旋流分离器。

7、包括管体、中心杆,管体的内部设有中心杆,中心杆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管体的中间为缩管,缩管的直径小于管体两端部的直径,进风管位于外壳的底部,进风管连接三级燃烧器。0005 上述的进风管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为90度弯折管。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效率高,调节范围大,不受环境、风向影响,满足了油井加热需要又实现了节气节能,内部应用立式液-液旋流分离技术,对进入加热炉的液体经立式液-液旋流器进行油液分离,两级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附图说明0007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 附图2是旋流分离器。

8、的结构示意图;0009 上图中: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说 明 书CN 204041007 U2/2页4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烟囱9、管体3.1、中心杆3.2、螺旋齿轮3.3、缩管3.4。具体实施方式0010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1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进液管2、旋流分离器3、辐射加热盘管4、对流加热盘管5、出液管6、三级燃烧器7、进风管8,外壳1的内部固定辐射加热盘管4,辐射加热盘管4的外部固定对流加热盘管5,所述的外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管2和出液管6,所述的进液管2通过旋流分离器3连接外壳1内部的辐射加热。

9、盘管4,所述的旋流分离器3包括管体3.1、中心杆3.2,管体3.1的内部设有中心杆3.2,中心杆3.2的外部设有螺旋齿轮3.3,管体3.1的中间为缩管3.4,缩管3.4的直径小于管体3.1两端部的直径,进风管8位于外壳1的底部,进风管8连接三级燃烧器7。0012 其中的进风管8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8为90度弯折管,燃烧所需空气经90度的方向变换后进入加热炉,进风更加稳定,不受自然风向变化的影响。0013 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改进一是减小了加热炉功率,加热炉功率在15kw,其外形体积只有50kw高效加热炉的1/3,重量只有原加热炉的1/4,加工成本在高效加热炉的1/5;001。

10、4 二是内部应用立式液-液旋流分离技术,对进入加热炉的液体经立式液-液旋流器进行油液分离,分离后原油进入上部对流加热盘管,分离后的水进入辐射加热盘管,形成了油水的分别加热,以加热水为主,加热油为辅。两级加热盘管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避免了油部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盘管结焦问题;0015 三是进风管垂直于地面,进风点在加热炉的底部,进风管为90度弯折管,燃烧所需空气经90度的方向变换后进入加热炉,进风更加稳定,不受自然风向变化的影响;0016 四是增加三级燃烧和自动打火点燃功能,该燃烧器分大、中、小三级调节加热。其结构有辐射加热盘管、对流加热盘管、常燃点火嘴和自动打火器组成,在需要提升温度时,其两级燃烧盘和常燃点火嘴全部供气燃烧;当需降低加热时,关闭外部燃烧盘供气闸门;加热炉温度过高,其燃烧盘全部关闭,常燃点火嘴燃烧,作为点火源,方便加热炉的二次升温。同时该燃烧器点火嘴具有电子打火功能,现场工人无需进行明火引燃即可点燃加热炉。方便员工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说 明 书CN 204041007 U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1007 U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4100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