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54602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00027.4

申请日:

2016.05.05

公开号:

CN205617888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2/24; E04H12/02

主分类号:

E04H12/2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重庆电力设计院

发明人:

周哲; 王新宽; 郑煜; 汤昭波; 黄刚; 王金鑫; 杨力武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罗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包括设置于塔身的横梁上的复合横担,所述复合横担包括至少两根设置于所述横梁表面的受压杆与至少两根受拉杆,各所述受压杆的一端相连于节点,且各所述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节点相连;各所述受压杆与受拉杆均为绝缘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横梁上的复合横担,替换现有技术中的上坡侧导线横担,由于复合横担强度较高,可以在山区线路架设多根导线,同时由于复合横担的杆件均为绝缘杆,因此无需悬挂悬垂绝缘子,进而在架设输电线杆塔时,可以在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呼高,进而降低了遭受雷击的概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导线横担结构的输电线杆塔,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塔身(1)
的横梁(2)上的复合横担(3),所述复合横担(3)包括至少两根设置于所
述横梁(2)表面的受压杆(301)与至少两根受拉杆(302),各所述受压杆
(301)的一端相连于节点(303),且各所述受拉杆(302)的一端与所述节
点(303)相连;各所述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均为绝缘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横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受
压杆(301)之间,以及相邻两根所述受拉杆(302)之间的夹角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横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根所述受拉杆
(302)的投影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受压杆(301)的投影重合,且投影重合的
所述受拉杆(302)与所述受压杆(301)之间的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横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受拉杆(302)
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各所述受压杆(30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十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线横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303)
通过节点板(4)与所述塔身(1)相连,且各所述受压杆(301)的端部通过
十字插板与所述塔身(1)相连。
6.一种输电线杆塔,包括塔身(1)和设置于所述塔身(1)上的导线横
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横担结构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导线横
担结构。

说明书

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
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导线横担结构的输电线杆塔。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输电线杆塔的方式传输
电能。

输电线杆塔也叫输电线路铁塔,按其形状一般分为:酒杯型、猫头型、
上字型、干字型和桶型五种,按用途分有:耐张塔、直线塔、转角塔、换位
塔(更换导线相位位置塔)、终端塔和跨越塔等,其结构特点是各种塔型均
属空间桁架结构,杆件主要由单根等边角钢或组合角钢组成,材料一般使用
Q235(A3F)和Q345(16Mn)两种,杆件间连接采用精制螺栓,靠螺栓受剪
力连接,整个塔由角钢、连接钢板和螺栓组成,个别部件如塔脚等由几块钢
板焊接成一个组合件,因此热镀锌防腐、运输和施工架设极为方便。

在输电线杆塔上一般设置有导线横担,横担是杆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用来安装绝缘子及金具,以支承导线、避雷线,并使之按规定保
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山区线路架设输电线杆塔时,设计重要是在满足导线
最小对地距离和对林木交叉跨越距离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塔高、降低导线高度。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输电线杆塔的结构示意图。在架设输电
线杆塔时,需要满足上山坡侧导线对地最小交跨距离,即图中的H2,而下山
坡侧导线的对地距离,即图中的H1往往远大于H2,坡度越大时差距越明显,
如此大大增加了下山坡侧导线遭受雷击的概率。

因此,如何在山区线路架设输电线杆塔时,尽量降低下山坡侧导线的对
地距离,以降低遭受雷击的概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构,能够降低下
上坡侧导线的对地距离,降低遭受雷击的概率。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
供一种包括上述导线横担结构的输电线杆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构,
包括设置于塔身的横梁上的复合横担,所述复合横担包括至少两根设置于所
述横梁表面的受压杆与至少两根受拉杆,各所述受压杆的一端相连于节点,
且各所述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节点相连;各所述受压杆与受拉杆均为绝缘杆。

优选地,相邻两根所述受压杆之间,以及相连两根所述受拉杆之间的夹
角为30°~60°。

优选地,各根所述受拉杆的投影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受压杆的投影重合,
且投影重合的所述受拉杆与所述受压杆之间的夹角为30°~60°。

优选地,各所述受拉杆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且各所述受压杆的横截
面形状均为十字形。

优选地,所述节点通过节点板与所述塔身相连,且各所述受压杆的端部
通过十字插板与所述塔身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输电线杆塔,包括塔身和设置于所述塔身上的导
线横担结构,其中,所述导线横担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导线横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塔身
的横向上的复合横担,该复合横担主要包括至少两根设置在横梁表面的受压
杆和至少两根受拉杆,各受压杆的一端相连于节点,且各受拉杆的一端与该
节点相连,各受压杆与受拉杆均为绝缘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线横担结
构,主要通过复合横担将现有技术中输电线杆塔的上坡侧导线横担替换,由
于该复合横担包括多根可分为两种受力类型的杆件——多根受压杆和多根受
拉杆,因此复合横担的结构刚度较高,可以在山区线路架设多根导线。同时,
由于各受压杆与受拉杆均为绝缘杆,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横担上无
需再架设悬垂绝缘子,如此在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2)不变的情况
下,下上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1)将降低,具体的降低高度即为悬垂绝缘子
的长度(一般为3m左右)。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导线横担结构,通过
设置在塔身上的复合横担,替换现有技术中的上坡侧导线横担,由于复合横
担包括多根用于分别承受拉、压载荷的杆,因此刚度强度较高,可以在山区
线路架设多根导线,同时由于各根承受载荷的杆均为绝缘杆,因此无需悬挂
悬垂绝缘子,进而在架设输电线杆塔时,可以在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
(H2)不变的情况下,相应降低呼高,即下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1),降
低高度即为悬垂绝缘子的长度,如此降低了输电线杆塔遭受雷击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复合横担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所示的复合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图1—图4中:

塔身—1,横梁—2,复合横担—3,受压杆—301,受拉杆—302,节点—
303,节点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输电线杆塔的具体结构
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复合横担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
构主要包括复合横担3。该复合横担3设置在塔身1的横梁2上——即现有技术
中悬挂悬垂绝缘子的位置。显然,复合横担3为一种复合结构,具体的,本实
施例中的复合横担3包括多根不同类型的杆件——受压杆301和受拉杆302。

其中,受压杆301设置在横梁2的表面上,一般可沿着横梁2的长度方向设
置。并且在横梁2的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根受压杆301,比如2根或4根等。而
各受压杆301在横梁2表面上的分布形式并非并列排布,而是各受压杆301的一
端相连于节点303,即以节点303为原点向外发散的射线状。而受拉杆302并不
设置在横梁2的表面上,具体位置可位于横梁2的上方,同样受拉杆302的数量
也为多根,而各根受拉杆302也并非并列排布,而是其一端与节点303相连,
呈发散状。如此,若以节点303为基准,则复合横担3的杆件形状即为悬臂梁
与桁架结合的结构形式。从整体上看,各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形成了三角
锥形。另外,复合横担3主要用于承受导线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其中受压杆
301主要用于承受压应力载荷,而受拉杆302主要承受拉应力载荷。两者各司
其职,将之前由同一根杆件同时承受两种不同的载荷的方式分离。

此种结构的复合横担3,由于多根杆件同时工作,并且两种类型的杆件分
别承担不同类型的载荷,因此复合横担3的结构强度较大,可在输电线杆塔上
承受更多导线,提高导线横担结构的承载力和工作可靠度,在遭受雷击或地
震等灾害情况时,能够提高抗冲击、振动能力。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各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均为绝缘材质制成的绝缘
杆,因此导线横担结构的绝缘性能足够强,如此无需再在输电线杆塔上设置
专用于提高导线间绝缘性能的悬垂绝缘子。源于此,在山区路线上架设输电
线杆塔时,在保证上山坡导线对地距离(H2)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地将
输电线杆塔的高度降低,由于取消了悬垂绝缘子,因此悬垂绝缘子的长度就
得以在输电线杆塔高度中消减,使得输电线杆塔高度整体降低,即呼高H1或
下上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1,当输电线杆塔高度降低时,自然就降低了遭受雷
击的概率,提高了输电线杆塔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电线杆塔的导线横担结构,通过在塔
身1的横梁2上设置复合横担3,取代现有技术中输电线杆塔上的上山坡侧导线
横担,由于该复合横担3包括多根用于承受不同载荷类型的杆件,因此强度较
大,能够承受多种导线架设,提高抗冲击、振动能力;同时由于复合横担3的
各种组成杆件均为绝缘杆,因此符合横担3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如此无需再
在输电线杆塔上架设悬垂绝缘子,因此可在保证上山坡侧导线对地距离(H2)
不变的情况下,相应降低输电线杆塔的高度,同时降低了下上坡侧导线对地
距离(H1),即输电线杆塔的呼高,如此进一步降低了输电线杆塔遭受雷击
的概率,提高了输电线杆塔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优化复合横担3的结构,本实施例将相邻两根受压杆301之间
的夹角,以及相邻两根受拉杆302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60°,比如30°、
45°和60°等。当然,相邻两根受压杆301与相邻两根受拉杆302之间的夹角
并不仅限于上述角度。

进一步地,由于各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在横梁2上的分布,并不处于同
一水平面上,而同时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又与节点303相连,因此,各受压
杆301与各受拉杆302之间也存在一定夹角。具体的,考虑到架设导线时,多
层导线的投影都互相重合,因此本实施例中各受拉杆302在横梁2上的投影与
各自对应的受压杆301的投影相重合。并且投影互相重合的受拉杆302与受压
杆301之间的夹角也可设置为30°~60°之间,比如30°、45°或60°等。当
然,两者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其余角度。

另外,为了提高各受压杆301与受拉杆302的承受载荷能力,本实施例将
各受拉杆302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圆形截面,同时将各受压杆301的横截面形
状设置为十字型截面形状。如此设置,圆形截面的受拉杆302将在轴向上具备
较高抗拉性能,而十字型截面的受压杆301将在轴向上具备较高抗压性能。

不仅如此,考虑到多根杆件均连接在节点303处,为了提高节点303与横
梁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还将节点303通过节点板4塔身1相连。同时,
由于受压杆301的一端直接连接于节点303,因此,受压杆301的端部还可通过
十字插板(其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型)与塔身1相连。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
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
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
的范围。

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电线杆塔及其导线横担结构,包括设置于塔身的横梁上的复合横担,所述复合横担包括至少两根设置于所述横梁表面的受压杆与至少两根受拉杆,各所述受压杆的一端相连于节点,且各所述受拉杆的一端与所述节点相连;各所述受压杆与受拉杆均为绝缘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横梁上的复合横担,替换现有技术中的上坡侧导线横担,由于复合横担强度较高,可以在山区线路架设多根导线,同时由于复合横担的杆件均为绝缘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