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43311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8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454468.3

申请日:

2014.08.12

公开号:

CN204002826U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21D9/10

主分类号:

E21D9/10

申请人: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叶茂松; 杨毅; 徐永仁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紫云路12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中心设有主轴安装孔的盘体,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每列进泥口B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刀架和排泥口在刀盘上的分布,使得刀盘能适用于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所述的每列进泥口B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列第一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每列第三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每列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每列第四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刀架中心线与第一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中心线与第二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列第一刀架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盘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
背景技术:
泥水平衡式顶管机为非开挖机械,因其具有适应土层广,掘进面稳定,地面沉降小的优点,在大中型管道穿越道路、河流和跨越其它管线( 城市给排水、综合管线等) 工程中适应性强,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刀盘则直接影响顶管机的性能和效率,现有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切削刀盘大多为单一的刀盘形式,且大多只能适用于砂土和软土等土层,对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的破碎和开挖性能较差。
对于坚硬粘土等土层,特别是大直径的顶管,现有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刀盘显然无法适应。在现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条件下,施工大直径顶管,工作效率低,顶进速度缓慢。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刀盘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能适用于在大直径、坚硬粘土条件下的顶管施工,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所述的每列进泥口B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列第一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每列第三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每列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每列第四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刀架中心线与第一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中心线与第二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列第一刀架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盘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对刀架和排泥口在刀盘上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使得刀盘能适用于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1,盘体1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2,主轴安装孔2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3、三列第二刀架4,每列第一刀架3、每列第二刀架4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3、三列第二刀架4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3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4;每列第一刀架3两侧的刀盘1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5,每列第二刀架4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6,每列进泥口B6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
每列第一刀架3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7,每列第三刀架7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8;每列刀架7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9,每列第四刀架9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10。
第三刀架7中心线与第一刀架3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9中心线与第二刀架4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三列第一刀架3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4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
刀盘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11。
实际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的芙蓉路等排水管网提标工程2标段,本标段步仙路与芙蓉路交口至玉屏路与芙蓉路交口的Φ2600mm管道,长度1504.6m,玉屏路与芙蓉路交口至本标段结束Y38井为Φ3000mm管道,长度798.6mm,其中交口支管Φ1200mm管道,长度约25.3m,Φ1400mm管道,长度约37.7m。
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使用工艺的要求,管道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施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均采用钢筋砼沉井。
在Y38工作井进行Φ3000mm管道向西顶进施工时,原购置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平均顶进速度为4~6m/天,该管道位于坚硬粘土层。因该工程为防汛工程,工期紧,该机头顶进速度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应用本实用新型后,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平均顶进速度为12~16m/天,刀盘的截面积不改变,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82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826U(21)申请号 201420454468.3(22)申请日 2014.08.12E21D 9/10(2006.01)(73)专利权人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紫云路1288号(72)发明人叶茂松 杨毅 徐永仁(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代理人余成俊(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中心设有主轴安。

2、装孔的盘体,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每列进泥口B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刀架和排泥口在刀盘上的分布,使得刀盘能适用于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3、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826 UCN 204002826 U1/1页21.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所述的每列进泥口B由径。

4、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列第一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每列第三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每列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每列第四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刀架中心线与第一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中心线与第二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列第一刀架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

5、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盘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2826 U1/2页3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0001 技术领域: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0003 背景技术:0004 泥水平衡式顶管机为非开挖机械,因其具有适应土层广,掘进面稳定,地面沉降小的优点,在大中型管道穿越道路、河流和跨越其它管线( 城市给。

6、排水、综合管线等) 工程中适应性强,因此得到广泛应用。0005 刀盘则直接影响顶管机的性能和效率,现有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切削刀盘大多为单一的刀盘形式,且大多只能适用于砂土和软土等土层,对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的破碎和开挖性能较差。0006 对于坚硬粘土等土层,特别是大直径的顶管,现有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刀盘显然无法适应。在现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条件下,施工大直径顶管,工作效率低,顶进速度缓慢。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刀盘结构,满足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0007 实用新型内容:0008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能适用于在大直径、坚硬粘土条。

7、件下的顶管施工,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0010 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盘体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安装孔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每列第二刀架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三列第二刀架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每列第一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每列第二刀架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所述的每列进泥口B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

8、成。0011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列第一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每列第三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每列刀架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每列第四刀架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0012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刀架中心线与第一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中心线与第二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0013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列第一刀架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

9、应。0014 所述的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盘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说 明 书CN 204002826 U2/2页4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0016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通过对刀架和排泥口在刀盘上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使得刀盘能适用于坚硬粘土等复杂土层,实际应用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顶进效率。0017 附图说明: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9 具体实施方式:0020 参见附图:0021 适合坚硬粘土施工的大直径泥水平衡顶管机刀盘,包括盘体1,盘体1的中心设有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的主轴安装孔2,主轴安装孔2。

10、外周呈辐射状分布有三列第一刀架3、三列第二刀架4,每列第一刀架3、每列第二刀架4均由沿着刀盘径向间隔分布的刀架构成,三列第一刀架3、三列第二刀架4中相邻列刀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相等,相邻的两列第一刀架3之间设有一列第二刀架4;每列第一刀架3两侧的刀盘1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A5,每列第二刀架4两侧的刀盘上各设有一列进泥口B6,每列进泥口B6由径向分布的、尺寸逐渐增大的矩形孔和外侧的尺寸一致的矩形孔构成。0022 每列第一刀架3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三刀架7,每列第三刀架7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C8;每列刀架7两侧分别设有一列第四刀架9,每列第四刀架9两侧各设有一列进泥口D10。0023 第三刀架7中心线与。

11、第一刀架3中心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第四刀架9中心线与第二刀架4中心线之间的夹角。0024 三列第一刀架3中的每列第一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三列第二刀架4中的每列第二刀架的数量均相同且位置在环形方向上一一对应。0025 刀盘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着环形间隔分布的第五刀架11。0026 实际应用:0027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的芙蓉路等排水管网提标工程2标段,本标段步仙路与芙蓉路交口至玉屏路与芙蓉路交口的2600mm管道,长度1504.6m,玉屏路与芙蓉路交口至本标段结束Y38井为3000mm管道,长度798.6mm,其中交口支管1200mm管道,长度约25.3m,1400mm管道。

12、,长度约37.7m。0028 根据设计图纸及实际使用工艺的要求,管道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机施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均采用钢筋砼沉井。0029 在Y38工作井进行3000mm管道向西顶进施工时,原购置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平均顶进速度为46m/天,该管道位于坚硬粘土层。因该工程为防汛工程,工期紧,该机头顶进速度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0030 应用本实用新型后,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设备平均顶进速度为1216m/天,刀盘的截面积不改变,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0031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说 明 书CN 204002826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82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