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54286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03142.6

申请日:

2013.03.27

公开号:

CN103215324A

公开日:

2013.07.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12P 17/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国矿业大学变更后:中国矿业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院变更后: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17/16申请日:20130327|||公开

IPC分类号:

C12P17/16; C07D333/16

主分类号:

C12P17/16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赵云; 倪中海; 段丽苹; 郭凡辉; 刘万春; 侯翠萍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惠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属于水溶性聚噻吩的生物催化合成方法。合成方法:(1)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3-噻吩乙醇与氢化钠在甲苯溶液中形成白色钠盐,再与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2)聚合物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以(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为单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发生聚合反应。优点:单体和聚合物能够溶于水,改善了噻吩类材料的溶液加工性能;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生物酶催化剂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及室温以下就能催化反应的进行。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
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反应物为3‑噻吩乙醇,还原剂为氢化钠,磺化试剂为1,4‑丁基磺酸内酯,溶剂为甲苯;反应条件为氮气保护室温下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单体为(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催化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体系的环境下聚合,生成水可溶性的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μ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说明书

说明书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聚噻吩的生物催化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聚噻吩是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光吸收范围宽、导电性能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作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子给体材料。目前虽然有大量文献报道了通过侧链的修饰合成得到了能溶于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氢呋喃、等常用有机溶剂的聚噻吩衍生物,而能够溶于水的噻吩衍生物却很少。
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导电聚合物它能够溶解于水、乙醇等亲水性溶剂,因此这种水溶性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聚噻吩的不同溶液加工的需要。
在传统的合成聚噻吩的方法中,一般采用无机金属催化剂,但是催化反应条件苛刻,使用后无法降解,对环境不友好,不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解决传统的合成聚噻吩的方法中,催化反应条件苛刻,使用后无法降解,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
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反应物为3‑噻吩乙醇,还原剂为氢化钠,磺化试剂为1,4‑丁基磺酸内酯,溶剂为甲苯;反应条件为氮气保护室温下反应;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单体为(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催化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体系的环境下聚合,生成水可溶性的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μ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噻吩侧链上引入水溶性磺酸基团,增加了噻吩的水溶解性,从而合成得到一种水溶性的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和聚合物,这种单体和聚合物都能够溶解于水、乙醇等亲水性溶剂,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噻吩的不同溶液加工的需要;本发明在制备单体时,首先采用还原剂氢化钠将起始反应物3‑噻吩乙醇还原生成3‑噻吩乙醇钠,此后该3‑噻吩乙醇钠再与磺酸内酯反应引入磺酸基,该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在单体噻吩聚合反应中使用生物酶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催化聚合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极端的pH值和温度,在室温或者更低的温度下就能催化反应的进行,使用后可被降解,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剂,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
优点:单体和聚合物都能够溶于水,改善了噻吩类材料的溶液加工性能;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易于操作;生物酶催化剂催化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者更低的温度下就能催化聚合反应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详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
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
反应的方程式为: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μ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具体的:
(1)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制备:
将5ml的3‑噻吩乙醇加入到盛有甲苯的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将1.31g氢化钠缓慢加入瓶中,有白色钠盐沉淀形成,钠盐在氮气保护下搅拌30min,然后将6.17g的1,4‑丁磺酸内酯逐滴加入其中,反应体系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淡黄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
其结构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共振氢谱:δ(ppm):7.0(3H,m),3.5(2H,t),3.4(2H,t),2.5(4H,m),1.6(4H,m);
红外光谱:KBr,v(cm‑1):3079(w,=C‑H),2927(as,C‑H),2865(s,C‑H),1453(sh,CH2),1206(s,S=O),1065(s,C‑O‑C)。
(1)水溶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制备:
在圆底烧瓶中将2.80g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用盐酸将pH值调至3,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5℃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0.15mL 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μ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再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
其结构表征数据如下:
核磁共振氢谱:δ(ppm):7.5(1H,m)3.6(2H,t),3.4(2H,t),2.4(4H,m),1.7(4H,m);
红外光谱:KBr,v(cm‑1):2925(as,C‑H),2857(s,C‑H),1460(sh,CH2),1206(s,S=O),1065(s,C‑O‑C)。

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5324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7.24CN103215324A*CN103215324A*(21)申请号 201310103142.6(22)申请日 2013.03.27C12P 17/16(2006.01)C07D 333/16(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院(72)发明人赵云 倪中海 段丽苹 郭凡辉刘万春 侯翠萍(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唐惠芬(54) 发明名称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57) 摘要一种水。

2、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属于水溶性聚噻吩的生物催化合成方法。合成方法:(1)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3-噻吩乙醇与氢化钠在甲苯溶液中形成白色钠盐,再与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2)聚合物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以(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为单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在水溶液中发生聚合反应。优点:单体和聚合物能够溶于水,改善了噻吩类材料的溶液加工性能;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生物酶催化剂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及室温以下就能催化反应的。

3、进行。(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15324 ACN 103215324 A1/1页21.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反应物为3-噻吩乙醇,还原剂为氢化钠,磺化试剂为1,4-丁基磺酸内酯,溶剂。

4、为甲苯;反应条件为氮气保护室温下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单体为(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催化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体系的环境下聚合,生成水可溶性的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反应的。

5、方程式为: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215324 A1/4页3水溶性聚 (3- 噻吩 ) 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

6、性聚噻吩的生物催化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背景技术0002 聚噻吩是一种重要的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光吸收范围宽、导电性能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作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子给体材料。目前虽然有大量文献报道了通过侧链的修饰合成得到了能溶于氯仿、二氯甲烷、苯、四氢呋喃、等常用有机溶剂的聚噻吩衍生物,而能够溶于水的噻吩衍生物却很少。0003 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导电聚合物它能够溶解于水、乙醇等亲水性溶剂,因此这种水溶性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聚噻吩的不同溶液加工的需要。0004 在传统的合成聚噻吩的方法中,一般采用无机金属催化剂,但是催化。

7、反应条件苛刻,使用后无法降解,对环境不友好,不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生物合成方法,解决传统的合成聚噻吩的方法中,催化反应条件苛刻,使用后无法降解,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0007 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0008 反应物为3-噻吩乙醇,还原剂为氢化钠,磺化试剂为1,4-丁基磺酸内酯,溶剂为甲。

8、苯;反应条件为氮气保护室温下反应;0009 反应的方程式为:0010 0011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说 明 书CN 103215324 A2/4页40012 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0013 单体为(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催化。

9、剂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在水相体系的环境下聚合,生成水可溶性的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0014 反应的方程式为:0015 0016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0017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

10、了上述方案,在噻吩侧链上引入水溶性磺酸基团,增加了噻吩的水溶解性,从而合成得到一种水溶性的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和聚合物,这种单体和聚合物都能够溶解于水、乙醇等亲水性溶剂,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噻吩的不同溶液加工的需要;本发明在制备单体时,首先采用还原剂氢化钠将起始反应物3-噻吩乙醇还原生成3-噻吩乙醇钠,此后该3-噻吩乙醇钠再与磺酸内酯反应引入磺酸基,该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在单体噻吩聚合反应中使用生物酶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催化聚合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极端的pH值和温度,在室温或者更低的温度下就能催化反应的进行,使用后可被降解,是环境友好的催化剂,符合当。

11、今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0018 优点:单体和聚合物都能够溶于水,改善了噻吩类材料的溶液加工性能;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为室温,易于操作;生物酶催化剂催化聚合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者更低的温度下就能催化聚合反应的进行。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方程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通过实例详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21 实施例1:首先合成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然后利用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合成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具体方法如下:0022 该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

12、酸盐的合成方法:说 明 书CN 103215324 A3/4页50023 反应的方程式为:0024 0025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往3-噻吩乙醇的甲苯溶液中缓慢加入氢化钠,形成白色钠盐沉淀,在室温下搅拌钠盐的溶液30min,然后将1,4-丁基磺酸内酯逐滴加入该钠盐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生成淡黄色沉淀产物,过滤沉淀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产物(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0026 由上述水溶性噻吩单体生物酶催化聚合而成的水溶性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合成方法:0027 反应的方程式为:0028 0029 具体合成方法:首先,将单体(3-噻吩)乙。

13、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用盐酸将pH值调至2-5,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4-25温度范围的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24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0030 具体的:0031 (1)水溶性噻吩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制备:0032 将5ml的3-噻吩乙醇加入到盛有甲苯的三口圆底烧瓶中,然后将1.31g氢化钠缓慢加入瓶中,有白色钠盐沉淀形成,。

14、钠盐在氮气保护下搅拌30min,然后将6.17g的1,4-丁磺酸内酯逐滴加入其中,反应体系在氮气保护下室温下回流反应2h。得到淡黄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并用甲苯洗涤,在40条件下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固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0033 其结构表征数据如下:0034 核磁共振氢谱:(ppm):7.0(3H,m),3.5(2H,t),3.4(2H,t),2.5(4H,m),1.6(4H,m);0035 红外光谱:KBr,v(cm-1):3079(w,C-H),2927(as,C-H),2865(s,C-H),1453(sh,CH2),1206(s,SO),1065(s,C-O-C)。0036 (。

15、1)水溶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的制备:0037 在圆底烧瓶中将2.80g单体(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用盐说 明 书CN 103215324 A4/4页6酸将pH值调至3,然后将单体水溶液浸在5水浴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0.15mL 3m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再用微量注射器每十分钟量取40L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加入到反应体系中,聚合反应开始,持续搅拌反应16h,将得到的溶液用渗透膜进行透析,再将渗析袋中的产物转入表面皿中,在40下真空干燥干燥24h,得到黄棕色固体聚(3-噻吩)乙氧基丁基磺酸。0038 其结构表征数据如下:0039 核磁共振氢谱:(ppm):7.5(1H,m)3.6(2H,t),3.4(2H,t),2.4(4H,m),1.7(4H,m);0040 红外光谱:KBr,v(cm-1):2925(as,C-H),2857(s,C-H),1460(sh,CH2),1206(s,SO),1065(s,C-O-C)。说 明 书CN 103215324 A1/1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21532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