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4228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246469.9

申请日:

2014.05.14

公开号:

CN203891443U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G 3/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变更后: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9号置地广场36层变更后: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9号置地广场36层|||授权

IPC分类号:

E04G3/24; E04G3/20

主分类号:

E04G3/24

申请人:

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发明人:

阮锦发; 陈圣洪; 舒正伟; 王赛华; 梁晓劼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9号置地广场36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代理人:

宋连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洞口定位槽钢,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结构简单、周转方便、便于施工,且满足建筑工程中对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用操作平台的各项要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
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洞口定位槽钢,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两侧的剪力墙上;
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相连接;且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
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另一端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
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的腹板位于竖直面,翼板位于水平面,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还包括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该加固钢板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的翼板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的腹板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的低端面为30~45度斜口面,高端面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的角度与高端面的角度互为余角。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顶托通过木方条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还包括复数根斜撑钢管,所述斜撑钢管的两端连接在水 平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交对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的翼板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工作台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

说明书

说明书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极为普遍,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道的施工模板安装、拆卸,需要搭设操作平台,以往工程大量采用在井道内搭设落地式钢管满堂架,来满足施工操作要求。近年也较多采用型钢焊接工具式操作平台。电梯井道内落地式钢管满堂架需要逐层搭设,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需要大量的钢管、连接扣件和人力,安装、拆卸不便,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大,且随着井道高度增加架体稳定性降低,安拆均需要高处作业,存在较多安全风险。
另外,型钢焊接操作平台虽然克服了落地式钢管满堂架的部分弱点,但全部连接均为焊接,制作较复杂,质量要求高,材料价格高,且材料无法回收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结构简单、周转方便、便于施工,且满足建筑工程中对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用操作平台的各项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洞口定位槽钢,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两侧的剪力墙上;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 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相连接;且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另一端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的腹板位于竖直面,翼板位于水平面,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还包括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该加固钢板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的翼板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的腹板上。该加固钢板、洞口定位槽钢以及斜向受力槽钢即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体系,从而使斜向受力槽钢架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的低端面为30~45度的斜口面,高端面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的角度与高端面的角度互为余角。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支撑顶托通过木方条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还包括复数根斜撑钢管,所述斜撑钢管的两端连接在水平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交对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的翼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工作台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的斜向受力槽钢架与操作工作台是通过一竖向支撑钢管架连接的,该竖向支撑钢管架中的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如现有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安装和拆卸;安装好后即可吊装至电梯井内作业面,操作平台就位后利用洞口定位槽钢固定于下层结构电梯门洞口的混凝土楼面,平台四个侧面采用可调支撑顶托和木方与剪力墙顶紧。当结构往上施工时,利用塔吊提升至上一层工作面循环使用,重新就位安装时间仅不到10分钟,可大大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钢管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洞口定位槽钢及加固钢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口定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1、一竖向支撑钢管架2、一操作工作台3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4;
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1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11、复数根(一般多于四根较佳)水平支撑角钢12、两洞口定位槽钢13以及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14,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12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11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13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200两侧的剪力墙上;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13的腹板131位于竖直面,以与电梯井门洞口200两侧的剪力墙300的接触面最大化,抵设效果更佳,翼板132位于水平面,所述加固钢板14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13的翼板132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11的腹板131上。该加固钢板14、洞口定位槽钢13以及斜向受力槽钢11即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体系,从而使斜向受力槽钢架1更为稳定。另外,为了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受力更为稳定,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低端面111为30~45度的斜口面,高端面112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111的角度与高端面112的角度互为余角。这样,低端面111与电梯井门洞口200外的楼层面板的接触面最大,同时高端面112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的接触面也最大。
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2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21、复数根纵横交 错布置的水平钢管22和复数根斜撑钢管23,所述竖向支撑钢管2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22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21相连接;且水平钢管22和竖向支撑钢管21之间及各水平钢管22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斜撑钢管23的两端连接在竖向支撑钢管21或水平钢管22的交对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21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未图示),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上。
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3的一端穿入所述顶部水平钢管22,另一端通过木方条5抵紧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上。以形成横向上的支撑,增加整体操作平台的稳定性。
所述操作工作台4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2的顶部,利于工作人员踩踏作业。所述操作工作台4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300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这样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
上述实施例的制作安装过程如下:
(1)制作斜向受力槽钢架1,两斜向受力槽钢11、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12分别采用12#槽钢制作和63*6角钢制作,取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成30~45度的斜口。制作时,根据现场电梯井结构尺寸及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夹角,切割制作12#槽钢,根据电梯井门洞宽度确定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间距并切割水平支撑角钢(63*6)。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两端头应分别切成与水平面和垂直面成30~45度的斜口,确保两个端部分别与电梯井壁和楼板面吻合。两根槽钢的凹槽应朝内侧,在两个槽钢之间的凹槽内均匀焊接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角钢与槽钢腹板双面满焊,确保型钢支架稳定。
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靠电梯井门洞边的腹板外侧焊接洞口定位槽钢13,洞口定位槽钢13采用10#槽钢,洞口定位槽钢13的凹槽背向洞口,其角度应确保平台就位时腹板整个平面都能顶在门洞两侧的剪力墙上。在洞口定位槽钢13的凹槽与斜向受力槽钢11之间焊接加固钢板14,使之形成三角形体系。
(2)竖向支撑钢管架2的安装
立杆安装:根据确定的角度将斜向受力槽钢架1架设好,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上放线定位四根竖向支撑钢管21的中心位置。在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上中心位置处分别焊接一根直径为25mm、长度为150mm的定位钢筋。根据斜向受力槽钢11的倾斜角度将四根ф48脚手架钢管下端切成30~45度的斜面,套在定位钢筋位置,并使立杆垂直于水平面,将立杆与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立杆钢管壁厚度,立管安装高度根据建筑层高确定,该立杆即为竖向支撑钢管21。
搭设纵横向水平钢管22、斜撑钢管23: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搭设水平钢管22,各钢管之间采用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在上部纵横向水平钢管22内插入可调支撑顶托3,将8#(4.0*18.5*24)铁链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可调支撑顶托3托板翼缘外侧和上部纵横向水平钢管22外壁上,防止可调支撑顶托3在操作平台吊运过程中滑落,铁链长度应满足顶托伸缩需要。然后在上下层水平钢管22与竖向支撑钢管21交对角位置搭设斜撑钢管23,斜撑钢管23应连点续搭设,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3)操作工作台4的铺设
利用10号铁丝将50×100mm的木方固定在竖向支撑钢管架2上口的水平钢管22上,水平钢管22及其上面的木方间距根据荷载确定。利用铁钉将18mm厚胶合板满铺固定在木方上,胶合板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300内壁间距不大于200mm,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
(4)整个操作平台100的安装
由于整个操作平台100底部为30~45度的的三角形,起吊时会产生重心偏移,平台在电梯井道内会略微摆动,方便架体的起吊和安装就位。
将洞口定位槽钢13朝向靠电梯井门洞口一侧的操作平台100吊入电梯井道。将操作平台100斜向受力槽钢11下端拉出电梯井门洞口200,让整个操作平台100下落在楼板上,并使洞口定位槽钢13顶在电梯井门洞口200两侧的剪力墙300上,斜向受力槽钢11另一端顶住电梯井道的剪力墙300。操作平台100就位后,把木方装入平台上部水平钢管22的可调支撑顶托3,调整顶托3使木方5顶紧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上。
(5)操作平台100的重复使用
当操作平台100作业完成后,松开平台上部水平钢管22的可调支撑顶托3,取出木方5,将操作平台100吊至上一层重新安装即可,平台从下一层松脱、起吊和重新就位安装,用时不会超过10分钟,可大大加快井道模板的施工进度。该操作平台的钢管架可以回收重新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的斜向受力槽钢架与操作工作台是通过一竖向支撑钢管架连接的,该竖向支撑钢管架中的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如现有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安装和拆卸;安装好后即可通过吊装至电梯井内作业面,操作平台就位后利用洞口定位槽钢固定于下层结构电梯门洞口的混凝土楼面,平台四个侧面采用可调支撑顶托和木方与剪力墙顶紧。当结构往上施工时,利用塔吊提升至上一层工作面循环使用,重新就位安装时间仅不到10分钟,可大大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钢管可重复利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4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CN203891443U(21)申请号 201420246469.9(22)申请日 2014.05.14E04G 3/24(2006.01)E04G 3/20(2006.01)(73)专利权人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9号置地广场36层(72)发明人阮锦发 陈圣洪 舒正伟 王赛华梁晓劼(74)专利代理机构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代理人宋连梅(54) 实用新型名称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

2、式操作平台,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洞口定位槽钢,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结构简单、周转方便、便于施工,且满足建筑工程中对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用操作平台的各项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4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91443 UCN 203891443 U1/1页21.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洞口定位槽钢,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两侧的剪力墙上;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分别固。

4、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相连接;且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另一端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的腹板位于竖直面,翼板位于水平面,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还包括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该加固钢板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的翼板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的腹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5、两斜向受力槽钢的低端面为3045度斜口面,高端面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的角度与高端面的角度互为余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顶托通过木方条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还包括复数根斜撑钢管,所述斜撑钢管的两端连接在水平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交对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的翼板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力墙电梯井道。

6、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工作台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91443 U1/4页3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背景技术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极为普遍,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电梯井道的施工模板安装、拆卸,需要搭设操作平台,以往工程大量采用在井道内搭设落地式钢管满堂架,来满足施工操作要求。近年也较多采用型钢焊接工具式操作平台。电梯井道内落地式钢管满堂架需要逐层搭设,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需要大量的钢管、连接扣件和人力,安装、拆卸不便,对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大,且随着井道。

7、高度增加架体稳定性降低,安拆均需要高处作业,存在较多安全风险。0003 另外,型钢焊接操作平台虽然克服了落地式钢管满堂架的部分弱点,但全部连接均为焊接,制作较复杂,质量要求高,材料价格高,且材料无法回收重复利用。发明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结构简单、周转方便、便于施工,且满足建筑工程中对电梯井剪力墙模板施工用操作平台的各项要求。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一竖向支撑钢管架、一操作工作台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以及两。

8、洞口定位槽钢,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两侧的剪力墙上;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和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相连接;且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钢管,另一端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所述操作工作台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的顶部。0006 进一步的,所述两洞口。

9、定位槽钢的腹板位于竖直面,翼板位于水平面,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还包括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该加固钢板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的翼板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的腹板上。该加固钢板、洞口定位槽钢以及斜向受力槽钢即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体系,从而使斜向受力槽钢架更为稳定。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的低端面为3045度的斜口面,高端面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的角度与高端面的角度互为余角。0008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支撑顶托通过木方条抵紧于电梯井的剪力墙上。0009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还包括复数根斜撑钢管,所述斜撑钢管的两端连接在水平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交对。

10、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说 明 书CN 203891443 U2/4页40010 进一步的,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的翼板上。0011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工作台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00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的斜向受力槽钢架与操作工作台是通过一竖向支撑钢管架连接的,该竖向支撑钢管架中的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如现有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安装和拆卸;安装好后即可吊装至电梯井内作业面,操作平台就位后利用洞。

11、口定位槽钢固定于下层结构电梯门洞口的混凝土楼面,平台四个侧面采用可调支撑顶托和木方与剪力墙顶紧。当结构往上施工时,利用塔吊提升至上一层工作面循环使用,重新就位安装时间仅不到10分钟,可大大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钢管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0013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洞口定位槽钢及加固钢板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一较佳实施例的上口定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 请参阅图。

12、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100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斜向受力槽钢架1、一竖向支撑钢管架2、一操作工作台3以及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4;0019 所述斜向受力槽钢架1包括两斜向受力槽钢11、复数根(一般多于四根较佳)水平支撑角钢12、两洞口定位槽钢13以及两水平设置的三角形的加固钢板14,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度,且两槽口相向设置,所述水平支撑角钢12间隔地连接固定于两斜向受力槽钢11之间,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13分别设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脚部以抵设于电梯井门洞口200两侧的剪力墙上;所述两洞口定位槽钢13的腹板131位于竖直面,以与电梯井门洞口。

13、200两侧的剪力墙300的接触面最大化,抵设效果更佳,翼板132位于水平面,所述加固钢板14的一边固定连接于一所述洞口定位槽钢13的翼板132上,另一边连接于相应的斜向受力槽钢11的腹板131上。该加固钢板14、洞口定位槽钢13以及斜向受力槽钢11即形成稳定的三角形体系,从而使斜向受力槽钢架1更为稳定。另外,为了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受力更为稳定,所述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低端面111为3045度的斜口面,高端面112为4560度的斜口面,且低端面111的角度与高端面112的角度互为余角。这样,低端面111与电梯井门洞口200外的楼层面板的接触面最大,同时高端面112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的接触。

14、面也最大。0020 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2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支撑钢管21、复数根纵横交错布置的水平钢管22和复数根斜撑钢管23,所述竖向支撑钢管2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上形成空间结构,所述水平钢管22的两端与竖向支撑钢管21相连接;且水平钢管22和竖说 明 书CN 203891443 U3/4页5向支撑钢管21之间及各水平钢管22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所述斜撑钢管23的两端连接在竖向支撑钢管21或水平钢管22的交对角位置,且该连接为可拆式连接。任一所述竖向支撑钢管21内还设有定位钢筋(未图示),所述定位钢筋固定连接在所述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上。0021 所述复数对可调支撑顶托3的一端。

15、穿入所述顶部水平钢管22,另一端通过木方条5抵紧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上。以形成横向上的支撑,增加整体操作平台的稳定性。0022 所述操作工作台4铺设在所述竖向支撑钢管架2的顶部,利于工作人员踩踏作业。所述操作工作台4与电梯井道的剪力墙300内壁的间距不大于200mm,这样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0023 上述实施例的制作安装过程如下:0024 (1)制作斜向受力槽钢架1,两斜向受力槽钢11、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12分别采用12#槽钢制作和63*6角钢制作,取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成3045度的斜口。制作时,根据现场电梯井结构尺寸及斜向受力槽钢11与水平面夹角,切。

16、割制作12#槽钢,根据电梯井门洞宽度确定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间距并切割水平支撑角钢(63*6)。两斜向受力槽钢11的两端头应分别切成与水平面和垂直面成3045度的斜口,确保两个端部分别与电梯井壁和楼板面吻合。两根槽钢的凹槽应朝内侧,在两个槽钢之间的凹槽内均匀焊接复数根水平支撑角钢,角钢与槽钢腹板双面满焊,确保型钢支架稳定。0025 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靠电梯井门洞边的腹板外侧焊接洞口定位槽钢13,洞口定位槽钢13采用10#槽钢,洞口定位槽钢13的凹槽背向洞口,其角度应确保平台就位时腹板整个平面都能顶在门洞两侧的剪力墙上。在洞口定位槽钢13的凹槽与斜向受力槽钢11之间焊接加固钢板14,使之形成三。

17、角形体系。0026 (2)竖向支撑钢管架2的安装0027 立杆安装:根据确定的角度将斜向受力槽钢架1架设好,在两斜向受力槽钢11上放线定位四根竖向支撑钢管21的中心位置。在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上中心位置处分别焊接一根直径为25mm、长度为150mm的定位钢筋。根据斜向受力槽钢11的倾斜角度将四根48脚手架钢管下端切成3045度的斜面,套在定位钢筋位置,并使立杆垂直于水平面,将立杆与斜向受力槽钢11的翼板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立杆钢管壁厚度,立管安装高度根据建筑层高确定,该立杆即为竖向支撑钢管21。0028 搭设纵横向水平钢管22、斜撑钢管23: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搭设水平钢管22,各钢管之间采用。

18、钢管脚手架扣件连接。在上部纵横向水平钢管22内插入可调支撑顶托3,将8#(4.0*18.5*24)铁链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可调支撑顶托3托板翼缘外侧和上部纵横向水平钢管22外壁上,防止可调支撑顶托3在操作平台吊运过程中滑落,铁链长度应满足顶托伸缩需要。然后在上下层水平钢管22与竖向支撑钢管21交对角位置搭设斜撑钢管23,斜撑钢管23应连点续搭设,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0029 (3)操作工作台4的铺设0030 利用10号铁丝将50100mm的木方固定在竖向支撑钢管架2上口的水平钢管22上,水平钢管22及其上面的木方间距根据荷载确定。利用铁钉将18mm厚胶合板满铺固定在木方上,胶合板与电梯井道的剪。

19、力墙300内壁间距不大于200mm,在兼顾安全的同时,方便木方安装及可调支撑顶托调整。说 明 书CN 203891443 U4/4页60031 (4)整个操作平台100的安装0032 由于整个操作平台100底部为3045度的的三角形,起吊时会产生重心偏移,平台在电梯井道内会略微摆动,方便架体的起吊和安装就位。0033 将洞口定位槽钢13朝向靠电梯井门洞口一侧的操作平台100吊入电梯井道。将操作平台100斜向受力槽钢11下端拉出电梯井门洞口200,让整个操作平台100下落在楼板上,并使洞口定位槽钢13顶在电梯井门洞口200两侧的剪力墙300上,斜向受力槽钢11另一端顶住电梯井道的剪力墙300。操。

20、作平台100就位后,把木方装入平台上部水平钢管22的可调支撑顶托3,调整顶托3使木方5顶紧于电梯井内的剪力墙300上。0034 (5)操作平台100的重复使用0035 当操作平台100作业完成后,松开平台上部水平钢管22的可调支撑顶托3,取出木方5,将操作平台100吊至上一层重新安装即可,平台从下一层松脱、起吊和重新就位安装,用时不会超过10分钟,可大大加快井道模板的施工进度。该操作平台的钢管架可以回收重新使用。003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的斜向受力槽钢架与操作工作台是通过一竖向支撑钢管架连接的,该竖向支撑钢管架中的水平钢管和竖向支撑钢管之间及各水平钢管间的连接为可拆式连接,如现有。

21、脚手架的连接方式,便于现场安装和拆卸;安装好后即可通过吊装至电梯井内作业面,操作平台就位后利用洞口定位槽钢固定于下层结构电梯门洞口的混凝土楼面,平台四个侧面采用可调支撑顶托和木方与剪力墙顶紧。当结构往上施工时,利用塔吊提升至上一层工作面循环使用,重新就位安装时间仅不到10分钟,可大大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工程结束后钢管可重复利用。0037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91443 U1/3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43 U2/3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43 U3/3页9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9144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