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4177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8330.3

申请日:

2015.03.05

公开号:

CN104684316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5/02申请日:20150305|||公开

IPC分类号:

H05K5/02; H05K7/18

主分类号:

H05K5/02

申请人: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熊晓峰; 王霖川; 薛宗林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68号华润五彩城购物中心二期13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代理人:

林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内部设置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电池,所述边框结构用于构成移动设备的侧壁;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组件;多个金属段,每一金属段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多个金属段在初始位置时用于构成所述移动设备的侧壁,以及所述多个金属段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形成插头结构,且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交流电输入端相连。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优化终端结构,简化充电设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所述移动设备内部设置有充电组件,该充 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结构用于构成移 动设备的侧壁;该边框结构包括: 框架组件; 多个金属段,每一金属段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多 个金属段在初始位置时用于构成所述移动设备的侧壁,以及所述多个金属段 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形成插头结构,且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交流 电输入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一侧边处, 所述框架组件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多个金属段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同一侧边处, 所述框架组件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金属段;以 及 所述多个金属段一一对应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多个开孔,且每一金属段 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对应的开孔的一侧内壁。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段包括: 位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同一侧边的第一金属段和第二金属段,且所述第一 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的相近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 5.  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 电池; 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池; 其中,当所述边框结构中的多个金属段形成插头结构时,所述充电组件 的交流电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插头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电能转换电路,用于在所述插头结构插入供电插座时,将所述插头结构 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恒压电路,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用于维持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压 为预设电压; 限流电路,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用于限制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流 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

说明书

说明书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屏幕越来越大,相应的待机时间也越来越短,需要对移动设备进行频繁充电。然而,现有的移动设备需要搭配专门的充电器才能进行充电,导致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充电器长期与移动设备上的充电接口摩擦,容易导致充电接口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所述移动设备内部设置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电池,所述边框结构用于构成移动设备的侧壁;该边框结构包括:
框架组件; 
多个金属段,每一金属段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多个金属段在初始位置时用于构成所述移动设备的侧壁,以及所述多个金属段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形成插头结构,且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交流电输入端相连。
可选的,在所述同一侧边处,所述框架组件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多个金属段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同一侧边处,所述框架组件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多个金属段;以及
所述多个金属段一一对应于所述框架组件上的多个开孔,且每一金属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对应的开孔的一侧内壁。
可选的,所述多个金属段包括:
位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同一侧边的第一金属段和第二金属段,且所述第一金属段和所述第二金属段的相近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
电池;
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池;
其中,当所述边框结构中的多个金属段形成插头结构时,所述充电组件的交流电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插头结构。
可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电能转换电路,用于在所述插头结构插入供电插座时,将所述插头结构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恒压电路,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用于维持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压为预设电压;
限流电路,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用于限制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上设置多个金属段,从而与内置有充电组件的移动设备相配合时,可以将多个金属段作为插头结构进行使用,而无需使用独立的充电器等设备,有助于简化充电设备;同时,移动设备上无需设置充电接口,也无需担心充电接口由于频繁插拔而导致损坏,有助于延长移动设备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中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向移动设备充电时,需要将充电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供电插座和移动设备的充电插口,则充电器通过将来自供电插座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入移动设备中的电池,以完成充电操作。可见,充电器中至少包含交流电至直流电的电能转换电路等,才能够实现充电操作;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移动设备内并未配置类似于充电器中的电能转换电路等充电组件,导致即便将 移动设备直接连接至供电插座,也无法实现电池充电操作。
而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移动设备中内置了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可以实现与上述的“充电器”相同的电能转换等处理功能,则本发明通过在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上的改进,以配合于移动设备内置的充电组件。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移动设备中包含:
充电组件1和电池2,且充电组件1的直流电输出端1A连接至电池2,从而将充电组件1转换得到的直流电输入电池2,以实现充电操作。
同时,移动设备还包括:边框结构3,该边框结构3用于构成移动设备的侧壁。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边框结构3可以形成图1中所示的插头结构,该插头结构与充电组件1的交流电输入端1B连接,从而当该插头结构插入供电插座时,可以向充电组件1提供用于电能转换的交流电。
为了使得边框结构3能够形成插头结构,该边框结构3可以包括: 
框架组件31;
多个金属段32,每一金属段32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31;其中,所述多个金属段32在初始位置(比如图1所示,当金属段32位于移动设备的左侧时,若金属段32与左侧边平行,则金属段32处于初始位置)时用于构成所述移动设备的侧壁,以及所述多个金属段32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比如图1所示,当金属段32位于移动设备的左侧时,若金属段32与左侧边垂直,则金属段32处于目标位置)时形成上述的插头结构,且该插头结构与充电组件1的交流电输入端1B相连。
其中,金属段32可以始终与交流电输入端1B相连;或者,金属段32可以仅在处于目标位置并构成插头结构时,才连接至交流电输入端1B,而在其他位置则断开与交流电输入端1B的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通过在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3上设置多个金属段32,从而与内置有充电组件1的移动设备相配合时,可以将多个金属段32作为插头结构进行使用,而无需使用独立的充电器等设备,有助于简化充 电设备(直接使用移动终端即可充电,无需外接充电器等设备);同时,移动设备上无需设置充电接口,也无需担心充电接口由于频繁插拔而导致损坏,有助于延长移动设备的使用寿命(充电接口损坏后,移动设备将无法完成充电操作,使用寿命提前结束)。
为了实现上述的边框结构3,即通过金属段32的位置变化,形成与充电插座相配合的插头结构,本发明提供了几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基于充电插座的形式变化(比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结构的插座标准,不同充电插座上的插孔数量和规格均可能存在差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边框结构3可以提供对应的插头结构,以适用于任意形式的充电插座。
实施方式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2至图5中仅示出了边框结构3,略去了移动设备的其他结构),如图2所示,此处以中国的两孔插座为例进行说明,则边框结构3包括: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
由于移动设备的厚度通常大于插头宽度,因而框架组件31在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则框架组件31上包含多个开孔,分别一一对应于多个金属段;比如在图2中,第一金属段32A对应于第一开孔33A,第二金属段32B对应于第二开孔33B。
需要说明的是:
如图2所示,第一金属段32A的右侧转动连接至第一开孔33A的右侧内壁,且第二金属段32B的右侧转动连接至第二开孔33B的右侧内壁,且当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均转动至垂直于相连的移动设备侧边沿时,即到达目标位置,从而形成插头结构。
然而,金属段与开孔的连接位置,与其构成的插头结构的规格相关联。比如当插头结构包含两个金属段且两个金属段之间的距离大于金属段的长度时,即可采用图2所示的结构形式;而当两个金属段之间的距离小于金属段 的长度时,则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形式:
如图3所示,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的相近端连接至边框结构3,即第一金属段32A的右侧连接至第一开口33A的右侧内壁、第二金属段32B的左侧连接至第二开口33B的左侧内壁,此时可以任意调整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之间的间隔距离。
实施方式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如图4所示,仍以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3的厚度在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减小,并且能够做到与充电插座上的插孔规格相匹配,则无需在框架组件31上形成开孔,即可直接形成图4所示的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B,且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可以构成插头结构。
当然,由于多个金属段32均设置于移动设备的同一侧,因而可以仅在该同一侧处,使得框架组件31在移动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宽度与多个金属段32相同,而在其他侧边处则可以通过增加厚度来提供更高的强度。比如图5所示,作为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一金属段32A和第二金属段32B的厚度较小且配合于供电插座的插孔规格,而框架组件31则可以具有较大厚度;当然,框架组件31与第一金属段32A、第二金属段32B的临边处,可以为框架组件31配置如图5所示的斜边来实现厚度过渡,使得框架组件31与金属段32具有更为一体的视觉效果。
基于上述图1至图5所示的边框结构3,使得移动设备能够通过转动多个金属段32至目标位置后,形成插头结构,并直接插入供电插座中;然后,由充电组件1将交流单转换得到直流电,并向电池实现供电。其中,为了确保电能的顺利转换,并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顺利实现,如图6所示,移动设备内的充电组件1具体可以包括:
电能转换电路11,用于在插头结构插入供电插座时,将所述插头结构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恒压电路12,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11,用于维持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压为预设电压;
限流电路13,连接至所述电能转换电路11,用于限制所述直流电的输出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电流。
此外,虽然图1示出的移动设备中,多个金属段32构成的插头结构位于移动设备的左侧边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多个金属段32可以处于移动设备的任一侧边处,本发明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移动设备的边框结构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内部设置有充电组件,该充电组件的直流电输出端连接至电池,所述边框结构用于构成移动设备的侧壁;该边框结构包括:框架组件;多个金属段,每一金属段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框架组件;其中,所述多个金属段在初始位置时用于构成所述移动设备的侧壁,以及所述多个金属段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形成插头结构,且所述插头结构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交流电输入端相连。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