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刻蚀设备.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54118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0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07896.8

申请日:

2015.03.12

公开号:

CN104681471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1/67申请日:20150312|||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1/67

主分类号:

H01L21/67

申请人: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大鹏

地址:

100015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代理人:

曹玲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刻蚀设备。该湿法刻蚀设备具有去除刻蚀腔外刻蚀液结晶的功能,其包括:刻蚀腔,其内部通过刻蚀液对基片上的待刻蚀薄膜进行刻蚀,在其前端具有刻蚀腔入口,在其后端具有刻蚀腔出口;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的下方,该喷淋管可朝向上方喷射液体,以清洗在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处形成的刻蚀液结晶。本发明通过喷淋管对刻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处进行喷淋,可有效去除在刻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处产生的大量刻蚀液结晶,提高设备稼动率,洁净度及产品质量,解决了TFT基板制作工艺中的一大难题。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刻蚀设备具有去除刻 蚀腔外刻蚀液结晶的功能,其包括: 刻蚀腔,其内部通过刻蚀液对基片上的待刻蚀薄膜进行刻蚀,在其前 端具有刻蚀腔入口,在其后端具有刻蚀腔出口; 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的下方,该喷淋管可 朝向上方喷射液体,以清洗在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处形成的刻蚀液 结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邻腔,连接于所述刻蚀腔的前端或后端; 遮蔽门,为翻折类型的遮蔽门,通过一转轴安装于刻蚀腔入口或刻蚀 腔出口,其在基片通过时打开,在其他时间关闭; 其中,所述喷淋管设置于处于打开状态的遮蔽门的下方,以清洗在遮 蔽门上形成的刻蚀液结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闭合状态下,所述遮蔽门与基片行进的方向垂直,相邻腔与刻蚀腔 之间的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关闭; 在打开状态下,所述遮蔽门朝向相邻腔的方向翻折,相邻腔与刻蚀腔 之间的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打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 向上喷射液体的高度与处于打开状态的遮蔽门平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管始终向向上喷射液体;或 所述遮蔽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喷淋管向上喷射液体,所述遮蔽门 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喷淋管停止向上方喷射液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 包括: 喷淋管本体;以及 多组细孔,分布于所述喷淋管本体上且方向朝向上方的遮蔽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的 孔径介于2mm~5mm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所述的相邻腔和两个所述的喷淋管;其中: 两个相邻腔为前缓冲腔和后缓冲腔,分别通过前遮蔽门和后遮蔽门与 所述刻蚀腔相连通; 两个喷淋管包括:前喷淋管,安装于所述前缓冲腔内,所述前遮蔽门 的下方;后喷淋管,安装于所述后缓冲腔内,所述后遮蔽门的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所述刻蚀液 为易于产生结晶的酸性刻蚀液,所述喷淋管喷射的液体为纯水或碱性溶液。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易于产 生结晶的酸性刻蚀液为草酸溶液、HNO3溶液、CH3COOH溶液或H3PO4溶液。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供液管路,用于为所述喷淋管供给液体; 阀门,设置于所述供液管路与所述喷淋管之间,用于调节供液管路内 液体的压力,进而控制喷淋管喷射液体的高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 管路与所述喷淋管之间设置有泵,该泵的控制信号与所述遮蔽门的控制信 号一致: 遮蔽门打开时,泵同时打开,所述供液管路开始向喷淋管供给液体; 遮蔽门关闭时,泵同时关闭,所述供液管路停止向喷淋管供给液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 管路连接至厂务纯水管路或水箱。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湿法刻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 管路连接至水箱,该水箱由厂务纯水管路供水或由所述湿法刻蚀设备的水 洗单元排放的废水来供水。

说明书

说明书湿法刻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电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法刻蚀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平板显示(Flat Panel Display,简称FPD)技术中,由于液 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轻薄短小,节省摆放 空间等优点,已经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 成为主流的显示器。在各种类型的LCD中,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 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具有性能 优良,适合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等优点,已经成为主流的LCD产品。
在TFT-LCD制造工艺中,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凭借其 自身优良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制作透明显示电极。在ITO透明显示电极制 作过程中,首先通过磁控溅射(sputter)形成ITO薄膜,再经过光刻形成 光刻胶图形,最后通过湿法刻蚀将ITO薄膜图案化,形成最终的透明显示 电极。
图1为现有技术用于ITO薄膜图案化的湿法刻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表面覆盖ITO薄膜的基板由入口单元(IN CV)进入,在清 洗腔(EUV)中去除表面的有机物,而后进入过渡单元(NEU),再后, 通过前缓冲腔(BUF1)进入刻蚀腔(ETCH)。在刻蚀腔中,通过刻蚀液 将基板上不需要保留的ITO薄膜(即未被光刻胶图形覆盖的ITO薄膜)去 除。而后,基板由后缓冲腔(BUF2)送出,经由第一水洗单元(SWR1)、 第二水洗单元(SWR2)、第三水洗单元(SWR3)、第四水洗单元(SWR4) 和最终水洗单元CFR)进行清洗,去除基板表面残留的刻蚀液,再后,经 由风刀单元(AK)进行干燥,最后由传送单元(NT)和出口单元(OUT CV) 被传送出湿法刻蚀设备。
图2A为图1所示湿法刻蚀设备中刻蚀腔及前、后缓冲腔的俯视图。 图2B为图1所示湿法刻蚀设备中刻蚀腔及前、后缓冲腔的侧视图。如图 2A和图2B所示,在刻蚀腔200前后各有一缓冲腔-前缓冲腔100和后缓 冲腔300。传送轮(101、201、301等)将基片400由前缓冲腔100传送 至刻蚀腔200进行刻蚀,而后又可将完成刻蚀的基片由刻蚀腔200传送至 后缓冲腔300。
在前缓冲腔100靠近刻蚀腔200的刻蚀腔入口处安装有前遮蔽门 (shutter)203。该前遮蔽门203的下部安装有转轴(shaft)203a。该转轴 203a与气缸相连,通过气缸的上下作动,可以驱动前遮蔽门进行上/下翻 转完成开/关动作。在基片400由前缓冲腔100进入刻蚀腔200前,该前遮 蔽门203打开。在基片400完全进入刻蚀腔200后,前遮蔽门203闭合。
同样,在后缓冲腔300靠近刻蚀腔200的出口处安装有后遮蔽门 (shutter)204。该后遮蔽门204的结构和工作方式与前遮蔽门203相同, 其下部同样安装有转轴(shaft)204a。在基片400进入后缓冲腔300前, 该后遮蔽门204打开。在基片400完全进入后缓冲腔300后,后遮蔽门204 闭合。
可见,除了基片进入和流出的时间之外,刻蚀腔200保持相对封闭, 从而为基片的刻蚀营造一个稳定的刻蚀环境。
基片刻蚀一般采用喷淋模式,即喷淋装置202向下方的基片喷出刻蚀 液,从而将未被光刻胶图形覆盖的ITO薄膜去除。草酸(又叫乙二酸), 因其成本低廉,且可完全满足整个TFT基板工艺需求,因而被广泛使用在 ITO湿法刻蚀当中。在TFT基板工艺中,ITO湿法刻蚀所用的草酸一般为 浓度在3.4%~3.8%的水溶液,工艺温度在40℃~45℃。然而,草酸有一特 点,其遇冷后极易形成白色结晶。且该白色结晶溶于水。
在ITO湿法刻蚀过程中,前遮蔽门203和后遮蔽门204不断的开合, 刻蚀腔200内的草酸会从处于打开状态的遮蔽门挥发出来。由于前、后缓 冲腔的温度均低于刻蚀腔的温度,草酸遇冷结晶,会在刻蚀腔的入口、出 口和遮蔽门处形成大量结晶601,如图3所示。时间久了,可以覆盖整个 刻蚀腔的入口及出口,如不及时清洁,将造成机台内部环境的污染,甚至 造成基板的划伤,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然而,频繁的清洁,会占用设备大 量的工作时间(up time),降低设备稼动率。
此外,对于半导体相关行业湿法刻蚀中用到的其他易于产生结晶的刻 蚀液(例如:以HNO3、CH3COOH或H3PO4为主要成分的、用于AL、 MO、Ag、氧化物(如ITO、IGZO等)刻蚀的刻蚀液;以H2O2为主要成 分的Cu刻蚀液等),也存在上述结晶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使用易于产生 结晶的刻蚀液进行湿法刻蚀时产生大量结晶的问题,已成为半导体相关行 业湿法刻蚀工艺中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刻蚀设备,以去除刻蚀腔 的入口、出口处的刻蚀液结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去除刻蚀腔外刻蚀液结晶功能的湿法刻蚀设备包括:刻蚀 腔,其内部通过刻蚀液对基片上的待刻蚀薄膜进行刻蚀,在其前端具有刻 蚀腔入口,在其后端具有刻蚀腔出口;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刻蚀腔入口和 /或刻蚀腔出口的下方,该喷淋管可朝向上方喷射液体,以清洗在刻蚀腔入 口和/或刻蚀腔出口处形成的刻蚀液结晶。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湿法刻蚀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刻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处进行喷淋,可有效去除在刻 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处产生的大量刻蚀液结晶,提高设备稼动率,洁净 度及产品质量;
(2)供液管路可以循环使用湿法刻蚀设备排放的废水,无需消耗额 外的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用于ITO薄膜图案化的湿法刻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湿法刻蚀设备中刻蚀腔及前、后缓冲腔的俯视图;
图2B为图1所示湿法刻蚀设备中刻蚀腔及前、后缓冲腔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湿法刻蚀设备在遮蔽门处形成草酸结晶的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湿法刻蚀设备中前缓冲腔靠近刻蚀腔位置的示意 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湿法刻蚀设备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
100-前缓冲腔;
101-传送轮;
200-刻蚀腔
201-传送轮;       202-喷淋装置;
203-前遮蔽门;     204-后遮蔽门;
203a、204a-转轴;
300-后缓冲腔;
301-传送轮;
400-基片;
500-去结晶装置;
501-前喷淋管;     502-后喷淋管;
501a、502a-阀门;  501b、502b-泵
503-供液管路;504-水箱;
601-刻蚀液结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利用草酸结晶溶于水的特点,通过在刻蚀腔入口与出 口处的遮蔽门下方增加喷淋管,可有效去除在刻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及 遮蔽门处产生的大量刻蚀液结晶。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 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 明。
一、第一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湿法刻蚀设备。图4A 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湿 法刻蚀设备中前缓冲腔靠近刻蚀腔位置的示意图。如图4A和图4B所示, 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包括:前缓冲腔100、刻蚀腔200、后缓冲腔300 和去结晶装置500。该去结晶装置500包括:安装于前缓冲腔100内靠近 刻蚀腔200一侧的前喷淋管501;安装于后缓冲腔300靠近刻蚀腔200的 一侧的后喷淋管502;以及供液管路503。该前喷淋管501和后喷淋管502 由供液管路503供液,用于清洗在刻蚀腔的入口、刻蚀腔出口和遮蔽门处 形成的刻蚀液结晶。
请参照图4A,刻蚀腔200是湿法刻蚀设备主要部件。在刻蚀腔200 中,喷淋装置202向下方的基片喷出预设浓度的草酸溶液,对基片上未被 光刻胶覆盖的ITO薄膜进行去除。
前缓冲腔100和后缓冲腔300分别连接于刻蚀腔200的前端和后端, 两者分别通过刻蚀腔入口和刻蚀腔出口与刻蚀腔200相连通。在输送通路 上安装有连续的传送轮(101、201、301)。基片400在传送轮的推动下, 由前缓冲腔100通过刻蚀腔入口进入刻蚀腔200进行刻蚀,又由刻蚀腔200 通过刻蚀腔出口传送至后缓冲腔300。
在前缓冲腔靠近刻蚀腔入口处,安装有前遮蔽门203。该前遮蔽门203 通过一转轴203a安装于刻蚀腔入口的下部。在基片400进入刻蚀腔200 前,该前遮蔽门203朝向前缓冲腔100侧90°翻折,打开刻蚀腔入口。基 片400由刻蚀腔入口进入刻蚀腔200。在基片400完全进入刻蚀腔200后, 该前遮蔽门203朝向刻蚀腔200侧90°翻折,将刻蚀腔入口封闭,以保证 刻蚀腔200内环境的相对封闭。
同样,在后缓冲腔靠近刻蚀腔出口处,安装有后遮蔽门204。该后遮 蔽门204通过一转轴安装于刻蚀腔出口的下部。在基片400进入后缓冲腔 300前,该后遮蔽门204朝向后缓冲腔300侧90°翻折,打开刻蚀腔出口。 基片400由刻蚀腔出口进入后缓冲腔300。在基片400完全进入后缓冲腔 300后,该后遮蔽门204朝向刻蚀腔200侧90°翻折,将刻蚀腔出口封闭, 以保证刻蚀腔200内环境的相对封闭。
请参照图4A和图4B,在前缓冲腔100内,前遮蔽门203的下部,安 装有前喷淋管501。在后缓冲腔300内,后遮蔽门204的下部,安装有后 喷淋管502。该前喷淋管501和后喷淋管502由供液管路503供液,两者 喷出的水柱可以对处于翻折状态的遮蔽门相应部位进行清洗,在草酸形成 结晶之前,将其去除。
本实施例中,前喷淋管501和后喷淋管502均包括:喷淋管本体及分 布于该喷淋管本体且方向朝上的细孔。其中,该细孔的孔径一般介于 2~5mm之间。此处,由于其喷洒出的水容易溅落到基板上,故本发明不推 荐采用喷嘴进行喷洒。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前喷淋管501和后喷淋管502上细孔喷淋的水柱 高度,以刚好冲洗到处于向下翻折状态的遮蔽门为好。水柱过高,水珠会 溅落到基板上,影响草酸刻蚀液的浓度,导致刻蚀残留,mura(刻蚀不均 产生的色差)等不良;水柱过低,则会影响去除结晶效果。
请参照图4A,前喷淋管501和后喷淋管502的两端封闭,中部分别 通过阀门501a和阀门502a与供液管路503连接。其中,阀门(501a、502a) 用于调节喷淋管内的水压,进而控制喷淋管上细孔喷淋的水柱高度。清洗 后的废水可通过前、后缓冲腔的废水排放管路排出。供液管路503连通至 厂务纯水管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及下文几个实施例中,均采用在前缓冲腔和 后缓冲腔同时设置去结晶装置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还 可以仅在前缓冲腔和后缓冲腔其中之一内设置去结晶装置,同样应当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实施例及下文几个实施例中,均采用前喷淋管和后喷淋管统 一供水的方式,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该前喷淋管和后喷淋管还可以分 别供水,同样能够实现本发明。
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优点在于:由喷淋管对刻蚀腔进口、刻蚀腔 出口,及遮蔽门处的刻蚀液结晶一直进行清洗,去除结晶效果好,设计成 本较低;缺点在于:喷淋管一直处于清洗状态,浪费水资源。
二、第二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湿法刻蚀设备。图5 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A与图5, 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与实施例一湿法刻蚀设备的区别之处在于:供液管 路的供液方式的不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中,喷淋去结晶装置还包括:水 箱504、两个泵(501b、502b)。其中,供液管路503连接至水箱504,水 箱504内的水由厂务纯水管路供应。泵501b设置于供液管路503和前喷 淋管501之间。泵502b设置于供液管路503和后喷淋管502之间。
前喷淋管501通过泵501b连接至供液管路503,该泵501b的控制信 号与前遮蔽门气缸的控制信号一致,即:该前遮蔽门203打开(即向前缓 冲腔侧翻折)时,泵501b打开,前喷淋管501向遮蔽门203喷水进行清 洗;当前遮蔽门203关闭时(即向刻蚀腔侧翻折)时,泵501b关闭,前 喷淋管不再喷水。
同样,后喷淋管502通过泵502b连接至供液管路503,该泵502b的 控制信号与后遮蔽门气缸的控制信号一致,此处不再重述。
图6为图5所示湿法刻蚀设备工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 施例湿法刻蚀设备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A:在输送通路上传送轮的推动下,位于前缓冲腔的基片400朝 向刻蚀腔200方向运动,如图6中A所示;
步骤B:在基片400进入刻蚀腔200前,该前遮蔽门203朝向前缓冲 腔侧翻折90°,将刻蚀腔入口打开,同时,泵501b打开,前喷淋管501向 遮蔽门203喷水,对刻蚀腔入口及前遮蔽门203处的刻蚀液结晶进行清洗, 喷水的高度由阀门501a确定,如图6中B所示;
步骤C:基片400完全进入刻蚀腔200后,前遮蔽门203朝向刻蚀腔 侧翻折,将刻蚀腔入口封闭,同时泵501b同时关闭,如图6中C所示;
步骤D:在基片400靠近后缓冲腔300前,后遮蔽门204朝向后缓冲 腔侧翻折90°,打开刻蚀腔出口,基片400由刻蚀腔出口进入后缓冲腔300, 同时,泵502b打开,后喷淋管502向后遮蔽门204喷水,对刻蚀腔出口 及后遮蔽门204处的刻蚀液结晶进行清洗,喷水的高度由阀门502a确定, 如图6中D所示;
步骤E:基片400完全进入后缓冲腔300后,后遮蔽门204朝向刻蚀 腔200侧翻折,将刻蚀腔出口封闭,同时泵502b关闭,如图6中E所示;
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优点在于:仅在基片进出刻蚀腔时,由喷淋 装置对刻蚀腔入(出)口和相应遮蔽门处的刻蚀液结晶进行清洗,去除结 晶效果好,节省水资源;缺点在于:结构较复杂,设计成本较高。
三、第三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湿法刻蚀设备。本实 施例湿法刻蚀设备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由湿法刻蚀设备第一水 洗单元SWR1的废水排放管路引出一道管路给水箱供水。第一水洗单元 SWR1水洗的流量较大,完全可以满足此去结晶装置去除草酸结晶的水量, 多余的水量可以从水箱的顶部排出。
本实施例湿法刻蚀设备的其他工作原理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 重述。
在通常情况下,第一水洗单元SWR1的废水是直接排掉的。本实施例 的优点在于:去除结晶效果好,循环使用湿法刻蚀设备排放的废水,无需 消耗水资源,减少生产成本;缺点在于:结构较复杂,设计成本较高。
从长期效益看,本发明推荐使用第三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均以草酸刻蚀溶液刻蚀ITO薄膜为例 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刻蚀液还可以为其他的易于产生结晶 的刻蚀液,例如:以HNO3、CH3COOH或H3PO4为主要成分的,用于AL、 MO、Ag、氧化物(如ITO、IGZO等)刻蚀的刻蚀液、以H2O2为主要成 分的Cu刻蚀液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纯水对刻蚀液结晶进行清洗, 也可以采用其他液体或在纯水中增加相应的效果增强成分,如NaOH, KOH等,视湿法刻蚀设备具体使用的刻蚀液情况而定。
此外,在刻蚀腔的前端,还可以是除前缓冲腔之外的其他腔室;同样, 在刻蚀腔的后端,还可以是除后缓冲腔之外的其他腔室,同样能够适用本 发明。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三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 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湿法刻蚀设备有了清楚的认识。
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 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例如:除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翻折类型的遮蔽门之外,其他类型的遮蔽门同 样能够应用于本发明,此外,遮蔽门的翻折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而不严格局限于上文所述的90°。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刻蚀腔的刻蚀腔入口和刻蚀腔出口处增加喷 淋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有效去除在刻蚀腔入口、出口处产生的大量刻蚀 液结晶,提高设备稼动率,洁净度及产品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 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 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 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 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 “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 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湿法刻蚀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湿法刻蚀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湿法刻蚀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法刻蚀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法刻蚀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法刻蚀设备。该湿法刻蚀设备具有去除刻蚀腔外刻蚀液结晶的功能,其包括:刻蚀腔,其内部通过刻蚀液对基片上的待刻蚀薄膜进行刻蚀,在其前端具有刻蚀腔入口,在其后端具有刻蚀腔出口;喷淋管,设置于所述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的下方,该喷淋管可朝向上方喷射液体,以清洗在刻蚀腔入口和/或刻蚀腔出口处形成的刻蚀液结晶。本发明通过喷淋管对刻蚀腔入口、刻蚀腔出口处进行喷淋,可有效去除在刻蚀腔入口、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