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锚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拉锚固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889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7CN204023889U(21)申请号 201420478504.X(22)申请日 2014.08.22E04C 5/12(2006.01)E04G 21/12(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72)发明人牛斌 葛凯 马林 刘吉元蔡超勋 李东昇(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代理人韩嫚嫚(54) 实用新型名称张拉锚固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拉锚固装置,其包括:固定端结构,其具有固定端锚固。
2、座,所述固定端锚固座上连接有固定端夹具;张拉端结构,其具有张拉端锚固座,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穿设有两个张拉杆,两个所述张拉杆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和后反力板,所述锁紧螺母顶抵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所述后反力板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千斤顶;纤维板,其一端连接有张拉端夹具,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夹具相连,所述张拉端夹具与两个所述张拉杆靠近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纤维板与结构物之间的可靠连接,并保证纤维板的张拉均匀性,其体积小,布置灵活,施工便捷。(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19)中。
3、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23889 UCN 204023889 U1/2页21.一种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锚固装置包括:固定端结构,其具有固定端锚固座,所述固定端锚固座上连接有固定端夹具;张拉端结构,其具有张拉端锚固座,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穿设有两个张拉杆,两个所述张拉杆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和后反力板,所述锁紧螺母顶抵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所述后反力板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千斤顶;纤维板,其一端连接有张拉端夹具,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夹具相连,所述张拉端夹具与两个所。
4、述张拉杆靠近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其两侧分别凸设有吊耳部,所述吊耳部上设有穿孔,所述张拉杆穿设连接在所述穿孔中,所述夹具本体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凹部为条状凹槽、网格凹槽或多个凹点。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
5、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其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夹具本体通过多个螺栓穿设在所述多个连接孔中而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的底面上,所述夹具本体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夹具包括:固定端锚固块,其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的底面上,所述固定端锚固块的中部开设有通槽;夹具本体,其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而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两个夹片,。
6、其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凹部为条状凹槽、网格凹槽或多个凹点。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889 U2/2页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为长方体形,两个所述张拉。
7、杆穿设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的两侧。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拉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向下凸设有连接部,所述两个张拉杆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23889 U1/7页4张拉锚固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张拉锚固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结构加固工程领域中应用的张拉锚固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高强度纤维板材作为一种优良的抗拉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工程领域。从结构物加固效果的角度来看,将纤维板材直接粘贴于结构物表面的加固效果并不明显,且在结构物破坏严重时纤维板材容易发生剥离;而利用金属锚夹具夹持纤维板材的两端,对。
8、纤维板材施加预应力并与结构物进行联结的加固效果十分显著,锚固性能也十分可靠。0003 现有的锚夹具在夹持纤维板材时会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会使纤维板材产生局部剪切破坏,或者产生相对滑移使纤维板材滑出锚夹具。这种锚固效率较低的锚夹具不能够充分发挥加固材料的强度、造成了材料浪费,而且现有的锚夹具体积庞大,既限制了加固设计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不利于现场安装,又影响了结构物下方净空和整体外观。0004 由该锚夹具组成的张拉锚固体系,由于锚夹具本身体积庞大,就导致张拉锚固体系整体过于笨重、庞大和复杂,为了满足25吨以上的张拉载荷要求,该张拉锚固体系对纤维板材进行张拉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单个大直径例如外径大于12。
9、cm的千斤顶,实现对纤维板材的张拉。该张拉锚固体系一般采用同心张拉方式以保证张拉锚固体系的各部件轴心受力,受千斤顶和张拉端锚固座的构造限制,该体系必然导致纤维板材远离结构物表面,纤维板材距离结构物表面的间距一般大于6cm,使得纤维板材难以固定和粘结至结构物表面;采用偏心张拉方式虽可实现纤维板材贴近结构物表面,但因千斤顶轴心与张拉杆、纤维板材的轴心不重合必然导致张拉杆弯曲变形和局部磨损。因此,现有的张拉锚固体系不仅会增加现场安装和施工的难度、降低加固体系的力学性能可靠度,而且占据了结构物附近较大的净空或对结构物下方交通影响较大。0005 另外,现有张拉锚固体系中,纤维板材张拉端的组装件须在厂内预。
10、制阶段先穿入张拉反力板、后安装锚夹具,张拉反力板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盘卷包装的难度,一方面在组装件运输过程中张拉反力板容易磨损纤维板材。目前有一种张拉反力板在厚度方向由上、下两部分连接和拼装而成,该张拉反力板上预设槽口以供纤维板材穿过,这种张拉反力板虽然可以实现在施工现场拼装,但是接装而成的张拉反力板的整体刚度较小,张拉反力板的拼装精度不易保证,容易导致拼装后的张拉反力板出现变形、错位和受力不均,因而不易保证纤维板材的张拉均匀性。0006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张拉锚固体系,来克服上述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张拉锚固装置,其可实现纤维板与结构物之间的可靠连接,并。
11、保证纤维板的张拉均匀性,其体积小,布置灵活,施工便捷。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2/7页5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拉锚固装置,所述张拉锚固装置包括:0010 固定端结构,其具有固定端锚固座,所述固定端锚固座上连接有固定端夹具;0011 张拉端结构,其具有张拉端锚固座,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穿设有两个张拉杆,两个所述张拉杆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和后反力板,所述锁紧螺母顶抵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上,所述后反力板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千斤顶;0012 纤维板,其一端连接有张拉端夹具,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夹具。
12、相连,所述张拉端夹具与两个所述张拉杆靠近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相连。001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张拉端夹具包括:0014 夹具本体,其两侧分别凸设有吊耳部,所述吊耳部上设有穿孔,所述张拉杆穿设连接在所述穿孔中,所述夹具本体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0015 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001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0017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凹部为条状凹槽、网格凹槽或多个凹点。0018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0019。
1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夹具包括:0020 夹具本体,其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夹具本体通过多个螺栓穿设在所述多个连接孔中而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的底面上,所述夹具本体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0021 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002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夹具包括:0023 固定端锚固块,其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的底面上,所述固定端锚固块的中部开设有通槽;0024 夹具本体,其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而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内;0025 两个夹片,其穿设在所述梯。
14、台形穿孔内,所述纤维板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之间。002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0027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凹部为条状凹槽、网格凹槽或多个凹点。0028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002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片与所述纤维板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003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张拉端锚固座为长方体形,两个所述张拉杆穿设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的两侧。003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张拉端锚固座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的一端向下凸设有连接部,所述两个张拉杆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0032 本实用新型。
15、的张拉锚固装置的特点及优点是:其通过设置在后反力板与张拉端锚固座之间的多个并置的千斤顶,使得在施加同样张拉力的情况下,由原先直径较大的单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3/7页6一千斤顶改为直径较小的多个千斤顶并排设置,有效减少了纤维板距离结构物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保证纤维板与结构物表面更加接近、易于粘贴和固定,以避免在纤维板与结构物之间的粘结界面产生较大的法向拉应力而导致剥离。另外,纤维板两端连接的张拉端夹具与固定端夹具可分别直接连接在张拉杆和固定端锚固座上,纤维板的张拉端省去了张拉反力板构造,使得纤维板在厂内预制阶段,其两端分别连接张拉端夹具以及固定端夹具后形成的组装件利于盘卷。
16、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伤纤维板。该张拉锚固装置,可实现纤维板与结构物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保证纤维板的张拉均匀性,充分发挥纤维板的高强特性,该张拉锚固装置整体传力明确、构造简单、部件轻巧、布置灵活和便于施工。该张拉锚固装置安装完成后,其纤维板距离结构物表面的净距可达到0cm-5cm。附图说明003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
17、俯视图。003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003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003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003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003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004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张拉端夹具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004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张拉端夹具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0042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张拉端夹具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004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张拉端夹具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0。
18、04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夹片表面的摩擦凹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0045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夹片表面的摩擦凹部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0046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夹片表面的摩擦凹部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0047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固定端夹具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0048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固定端夹具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0049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固定端夹具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0050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固定端夹具第二实施例的夹具本体的俯视图。0051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的固定端。
19、夹具第二实施例的夹具本体的剖视图。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4/7页7具体实施方式005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53 本文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是根据图1所示而言的。0054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拉锚固装置,其包括固定端结构1、张拉端结构2和纤维板3,其中:固定端结构1具有固定端锚固座11,所述固定端锚固座1。
20、1上连接有固定端夹具12;张拉端结构2具有张拉端锚固座21,所述张拉端锚固座21上穿设有两个张拉杆22,两个所述张拉杆22远离所述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23和后反力板24,所述锁紧螺母23顶抵在所述张拉端锚固座21上,所述后反力板24与所述张拉端锚固座21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千斤顶25;纤维板3的一端连接有张拉端夹具31,其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端夹具12相连,所述张拉端夹具31与两个所述张拉杆22靠近所述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相连。0055 具体是,固定端结构1的固定端锚固座11大体呈长方体形,其上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个穿孔中穿设有一个锚固螺栓111,该固定端锚固座11通过该些锚固螺栓111而固定。
21、安装在结构物4表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结构物4表面上开设一安装槽41,将固定端锚固座11安装在该安装槽41内;固定端结构1的固定端夹具12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上,该固定端夹具12的厚度不大于5cm。0056 张拉端结构2的张拉端锚固座21大体呈长方体形,其上开设有多个穿孔,每个穿孔中穿设有一个锚固螺栓211,该张拉端锚固座21通过该些锚固螺栓211而固定安装在结构物4表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在结构物4表面上开设一安装槽42,将张拉端锚固座21安装在该安装槽42内。0057 张拉端锚固座21上连接有两个张拉杆22,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张拉端锚固座21为长方体形,两个张拉杆22穿。
22、设在张拉端锚固座21的两侧;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张拉端锚固座21远离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向下凸设有连接部212,两个张拉杆22穿设在该连接部212上。该张拉杆22为螺纹杆,每个张拉杆22远离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连接有锁紧螺母23,该锁紧螺母23抵靠在张拉端锚固座21上;进一步的,在两个张拉杆22远离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还连接有后反力板24,在该后反力板24与张拉端锚固座21之间夹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千斤顶2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后反力板24与张拉端锚固座21之间夹设有两个千斤顶25,每个千斤顶25的外径不大于7cm,行程不小于10cm,采用该两个并置的小型千斤顶25的有效张拉载荷可达25吨。
23、以上。0058 纤维板3用于对结构物4进行加固,其一端连接有张拉端夹具31,其另一端连接固定端夹具12。该张拉端夹具31连接在两个张拉杆22靠近固定端结构1的一端,张拉端夹具31的厚度不大于5cm;固定端夹具12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上。0059 使用该张拉锚固装置对纤维板3进行张拉的过程如下:首先,在将该张拉锚固装置安装在结构物4表面之前,先对结构物4表面进行打磨、清洗和干燥处理,保证结构物4表面无浮浆和松动碎块,之后在结构物4表面涂抹底涂胶。0060 待上述准备工作完毕之后,在结构物4表面相距一定距离的两位置处分别植入多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5/7页8个锚固螺栓111和多个。
24、锚固螺栓211,然后在固定端锚固座11和张拉端锚固座21上穿孔后将二者分别穿入锚固螺栓111和锚固螺栓211而固定在结构物4表面上。若结构物4表面较为平整则可将固定端锚固座11和张拉端锚固座21直接接触结构物4表面安装,若结构物4表面凹凸不平应对结构物4表面进行适当打磨或涂抹找平材料进行找平后再将固定端锚固座11和张拉端锚固座21安装在结构物4表面上。待固定端锚固座11和张拉端锚固座21安装完毕后,将后反力板24穿入两个张拉杆22,将两个张拉杆22自张拉端锚固座21的左端面穿入并自张拉端锚固座21的右端面穿出;之后将纤维板3一端连接的张拉端夹具31连接在两个张拉杆22上,纤维板3另一端连接的固。
25、定端夹具12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上,然后旋转两个张拉杆22上的锁紧螺母23使纤维板3处于初步绷紧状态。0061 待该张拉锚固装置安装完毕之后,测量纤维板3两端的固定端夹具12和张拉端夹具31的中线位置以及两个张拉杆22的张拉净空,确保纤维板3两端的夹具处于同一轴线且两个张拉杆22的张拉净空相同。之后,在纤维板3顶面涂抹粘结胶粘剂,在张拉端锚固座21与后反力板24之间安装多个并排设置的千斤顶25,对每个千斤顶25进行对中、调平后开始张拉纤维板3。0062 在张拉纤维板3的过程中,采用分级加载并及时顶进两个张拉杆22上的锁紧螺母23,同时监控两个张拉杆22的张拉净空,确保纤维板3始终均匀受力。纤。
26、维板3张拉到位以后,锁紧锁紧螺母23,确保两根张拉杆22的张拉净空基本相同。最后,卸下多个千斤顶25和后反力板24,在锁紧螺母23后方旋入备母,并切割多余部分的张拉杆22,此时对纤维板3张拉完毕。采用该张拉锚固装置对多条纤维板3的张拉应以左右对称为原则,逐条、交替张拉纤维板3。0063 本实用新型的张拉锚固装置,通过设置在后反力板24与张拉端锚固座21之间的多个并置的千斤顶25,使得在施加同样张拉力的情况下,由原先直径较大的单一千斤顶改为直径较小的多个千斤顶并排设置,有效减少了纤维板3距离结构物4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保证纤维板3与结构物4表面更加接近、易于粘贴和固定,以避免在纤维板3与结。
27、构物4之间的粘结界面产生较大的法向拉应力而导致剥离。另外,纤维板3两端连接的张拉端夹具31与固定端夹具12可分别直接连接在张拉杆22和固定端锚固座11上,纤维板3的张拉端省去了张拉反力板构造,使得纤维板3在厂内预制阶段,其两端分别连接张拉端夹具31以及固定端夹具12后形成的组装件利于盘卷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伤纤维板3。该张拉锚固装置,可实现纤维板3与结构物4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保证纤维板3的张拉均匀性,充分发挥纤维板3的高强特性,该张拉锚固装置整体传力明确、构造简单、部件轻巧、布置灵活和便于施工。该张拉锚固装置安装完成后,其纤维板3距离结构物4表面的净距可达到0cm-5cm。0064 根。
28、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7-10所示,所述张拉端夹具31包括夹具本体311和两个夹片312,其中:夹具本体311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吊耳部313,所述吊耳部313上设有穿孔314,所述张拉杆22穿设连接在所述穿孔314中,所述夹具本体311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315,所述纤维板3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315内;两个夹片312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315内,所述纤维板3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312之间。0065 具体是,张拉端夹具31由钢、铬钢或锰钢制成,其夹具本体311大体呈T字形,其厚度不大于5cm,夹具本体311两侧凸设的吊耳部313上开设有穿孔314,该穿孔314用于说 明 书CN 20。
29、4023889 U6/7页9张拉杆22穿设固定。该夹具本体311的中部开设有梯台形穿孔315,该梯台形穿孔315的轴向方向与吊耳部313上开设的穿孔314的轴向方向平行。纤维板3的一端穿设在该梯台形穿孔315内,且在该梯台形穿孔315内卡设有两个楔形夹片312,纤维板3的一端位于两个楔形夹片31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夹具本体311上开设的梯台形穿孔315的梯台底面朝向纤维板3被拉伸的方向,这样以使纤维板3在拉伸的过程中能够与张拉端夹具31连接地更加紧固。在本实施例中,张拉端夹具31的夹具本体311相对吊耳部313凸出的部分316可如图7或图9所示的方向连接在纤维板3的一端,在此不作限制,只要。
30、保证开设在夹具本体311上的梯台形穿孔315的梯台底面朝向纤维板3被拉伸的方向即可。该凸出的部分316与吊耳部313之间可形成如图7所示的45度直倒角结构或如图9所示的圆弧倒角结构,这样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应力、提高锚固效率,该张拉端夹具31可以保证纤维板3的夹持均匀性,其锚固效率在0.95以上,即锚固后组装件的静力破断强度可达纤维板3极限抗拉强度的95以上。0066 该张拉端夹具31同时具备了夹持结构和张拉结构,省去了张拉反力板构造,简化了结构、减小了张拉部件的体积,便于包装、安装和定位,该张拉端夹具31锚固性能可靠,可充分发挥复合纤维板材的高强特性并保障板材的夹持均匀性,其体型轻巧、制作简单、。
31、安装简易、性能可靠。0067 进一步的,楔形夹片312与纤维板3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317,该摩擦凹部317的设计,可提高楔形夹片312与纤维板3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纤维板3固定在夹具本体311上的稳固度,另外其可保证夹片312传递的摩擦力过渡均匀、不会夹断纤维板3和磨损纤维板3板面。如图11-13所示,该摩擦凹部317可为图11所示的开设在夹片312表面的条状凹槽,或图12所示的开设在夹片312表面的网格凹槽,或图13所示的开设在夹片312表面的多个凹点。0068 进一步的,楔形夹片312与纤维板3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该胶粘层用于在夹片312楔入梯台形穿孔315后与穿设在梯台形穿孔。
32、315内的纤维板3相粘合并填充间隙,以使纤维板3与夹具本体311连接的更加稳固。006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4-16所示,并配合参阅图3-4所示,所述固定端夹具12包括夹具本体121和两个夹片122,其中:夹具本体121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23,所述夹具本体121通过多个螺栓124穿设在所述连接孔123中而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上,所述夹具本体121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125,所述纤维板3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125内;两个夹片122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125内,所述纤维板3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122之间。0070 具体是,固定端夹具12由钢、铬钢或锰钢制。
33、成,其夹具本体121大体呈长方体形,夹具本体121的厚度不大于5cm,其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123,该夹具本体121可通过多个螺栓124穿设在对应的连接孔123中而将该夹具本体121固定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上。该夹具本体121的中部开设有梯台形穿孔125,该梯台形穿孔125的轴向方向垂直于连接孔123的轴向方向。纤维板3的另一端穿设在该梯台形穿孔125内,且在该梯台形穿孔125内卡设有两个楔形夹片122,纤维板3的另一端位于两个楔形夹片122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夹具本体121上开设的梯台形穿孔125的梯台底面朝向纤维板3被拉伸的方向,这样以使纤维板3在拉伸的过程中能够与固定端夹具12连。
34、接地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7/7页10中,该夹具本体121的梯台形穿孔125的内倒角为圆弧结构,夹片122相对应的位置也设计为相同的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的圆弧半径为1mm-10mm,圆弧结构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应力、提高锚固效率。该固定端夹具12可以保证纤维板3的夹持均匀性,其锚固效率在0.95以上,即锚固后组装件的静力破断强度可达纤维板3极限抗拉强度的95以上。0071 该固定端夹具12锚固性能可靠,可充分发挥纤维板3的高强特性并保障纤维板3的夹持均匀性,其构造简单、体型轻巧、受力合理、传力明确,轻薄的外形可最大程度地保证纤维板3与结构物4表面密贴,可以适应不。
35、同的张拉、锚固构造条件。0072 进一步的,楔形夹片122与纤维板3相接触的一面设有摩擦凹部126,该摩擦凹部126的设计,可提高楔形夹片122与纤维板3之间的摩擦力,以提高纤维板3固定在夹具本体121上的稳固度,另外其可保证夹片122传递的摩擦力过渡均匀、不会夹断纤维板3和磨损纤维板3板面。如图11-13所示,该摩擦凹部126可为图11所示的开设在夹片122表面的条状凹槽,或图12所示的开设在夹片122表面的网格凹槽,或图13所示的开设在夹片122表面的多个凹点。0073 进一步的,楔形夹片122与纤维板3相接触的一面涂设有胶粘层,该胶粘层用于在夹片122楔入梯台形穿孔125孔后与穿设在梯台。
36、形穿孔125内的纤维板3相粘合,以使纤维板3与夹具本体121连接的更加稳固。007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7-18所示,并配合参阅图1-2、图5-6,该固定端夹具12可包括固定端锚固块126、夹具本体127和两个夹片128,其中:固定端锚固块126连接在所述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上,所述固定端锚固块126的中部开设有通槽;夹具本体127上开设有梯台形穿孔129,所述纤维板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而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129内;两个夹片128穿设在所述梯台形穿孔129内,所述纤维板3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两个夹片128之间。0075 该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端夹具,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固定端夹具的。
37、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夹具本体127上没有开设连接孔,其不是直接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上,该夹具本体127是通过固定端锚固块126实现固定在固定端锚固座11上的,其中,固定端锚固块126例如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上。0076 如图1-2所示,固定端锚固块126可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中部,夹具本体127顶抵在固定端锚固块126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固定端锚固块126连接在固定端锚固座11的底面边缘处,夹具本体127顶抵在固定端锚固座11及固定端锚固块126的端面上。采用图5-6所示的将夹具本体127顶抵在固定端锚固座11及固定端锚固块126的端面上的结构对纤维板3进行夹持固定,可使纤维板3距离结构物4表面的距离最短,该实施例中的纤维板3距离结构物4表面的净距小于2cm。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说 明 书CN 204023889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