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53821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3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60595.1

申请日:

2015.04.08

公开号:

CN104836093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1R 43/048登记生效日:20161025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昆山美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昆山鑫泰利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城北永丰余路2539号变更后权利人: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城北永丰余路2539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43/048申请日:20150408|||公开

IPC分类号:

H01R43/048; H01R43/055

主分类号:

H01R43/048

申请人:

昆山美连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晓亮; 代继超

地址:

21530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城北永丰余路25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子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包括料带进料段、料带铆合段和料带出料段,所述的料带出料段与料带插针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料带铆合段与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连接,所述的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设有切断料带切断点并使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折弯的可移动顶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下方设有可竖向移动的用于夹紧端子的U型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端子容纳线头。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端子与线头的牢固结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RF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包括料带进料段、料带铆合段和料带出料段,所述的料带出料段与料带插针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料带铆合段与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连接,所述的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设有切断料带切断点并使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折弯的可移动顶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下方设有可竖向移动的用于夹紧端子的U型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端子容纳线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插针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料带出料段的废料筒、与废料筒连接的料带容纳部、设置于料带容纳部上方的第四动力部、由第四动力部控制上下移动的顶针,所述的顶针通过移动插入料带容纳部内的料带出料段的料带孔内;所述的第四动力部与第三动力部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料带铆合段的端子的位置与顶块的位置相对应,顶块设置于端子的后方,顶块可以前后移动,顶块同时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当顶块移动到刚好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料带切断点被切断,顶块继续移动使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折弯。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侧面还设有端子侧部夹紧部,所述的端子侧部夹紧部包括第二动力部和与第二动力部连接的夹块,所述的夹块用于夹紧端子第二部分,进而夹紧整个端子;所述的第二动力部使夹块靠近或远离端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放置于摆线治具,摆线治具设置于料带铆合段的前方,所述的摆线治具的上方设有图像控制器CCD;所述的摆线治具与第一动力部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动力部使由第四动力部、顶针、料带出料段构成的整体平移,进而使料带出料段在废料筒内平移,亦使料带进料段和料带铆合段平移。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块与铆合气缸连接,铆合气缸使顶块前后移动。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进料段与料带铆合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料带铆合段与料带出料段之间呈直角设置。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块设置于承载块上端,U型块的结构为上宽下窄,U型块通过向上移动以夹紧相互堆叠的端子第二部分、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二部分构成的整体。

说明书

说明书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线自动打端子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手机里的RF天线由线头与端子结合构成,而目前没有实现两者自动结合的打端子机。线头由四层结构构成,由内向外分别为外皮、编织线、铁氟龙和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实现端子与线头的牢固结合的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RF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包括料带进料段、料带铆合段和料带出料段,所述的料带出料段与料带插针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料带铆合段与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连接,所述的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设有切断料带切断点并使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折弯的可移动顶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下方设有可竖向移动的用于夹紧端子的U型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端子容纳线头。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料带插针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料带出料段的废料筒、与废料筒连接的料带容纳部、设置于料带容纳部上方的第四动力部、由第四动力部控制上下移动的顶针,所述的顶针通过移动插入料带容纳部内的料带出料段的料带孔内;所述的第四动力部与第三动力部连接。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位于料带铆合段的端子的位置与顶块的位置相对应,顶块设置于端子的后方,顶块可以前后移动,顶块同时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当顶块移动到刚好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料带切断点被切断,顶块继续移动使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折弯。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侧面还设有端子侧部夹紧部,所述的端子侧部夹紧部包括第二动力部和与第二动力部连接的夹块,所述的夹块用于夹紧端子第二部分,进而夹紧整个端子;所述的第二动力部使夹块靠近或远离端子。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线放置于摆线治具,摆线治具设置于料带铆合段的前方,所述的摆线治具的上方设有图像控制器CCD;所述的摆线治具与第一动力部连接。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第三动力部使由第四动力部、顶针、料带出料段构成的整体平移,进而使料带出料段在废料筒内平移,亦使料带进料段和料带铆合段平移。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顶块与铆合气缸连接,铆合气缸使顶块前后移动。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料带进料段与料带铆合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料带铆合段与料带出料段之间呈直角设置。
前述的RF线自动打端子机,所述的U型块设置于承载块上端,U型块的结构为上宽下窄,U型块通过向上移动以夹紧相互堆叠的端子第二部分、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二部分构成的整体。
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能实现端子与线头的牢固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摆线载具的结构图;
图3为端子侧端夹紧部的结构图;
图4为料带插针移动机构的结构图;
图5为料带的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6为料带局部的结构图;
图7为端子夹紧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图像控制器CCD,2摆线载具,3第一动力部,4第二动力部,5端子切断折弯机构,6料带进料段,6b料带铆合段,6c料带出料段,7废料筒,8第三动力部,9线头,10铆合气缸,11料带局部,11a料带废料端,11b料带孔,11c料带切断点,12端子,12a端子第一部分,12b端子第二部分,12c端子第三部分,13顶块载台,14夹块,15第四动力部,16顶针,17料带容纳部,19承载块,20 U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图7, RF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包括料带进料段6、料带铆合段6b和料带出料段6c,所述的料带出料段与料带插针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料带铆合段与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连接,所述的端子切断折弯机构5设有切断料带切断点并使由端子第一部分12a和端子第三部分12c构成的整体折弯的可移动顶块(未图示);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下方设有可竖向移动的用于夹紧端子的U型块20,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端子容纳线头,实际上,线头主要放置于端子第二部分12b内,而端子第一部分12a和端子第三部分12c构成的整体折弯后,覆盖于线头上。
所述的料带进料段6在图中显示为2个,对应的料带铆合段6a也应该为2个(未完全图示),料带出料段则为同一条(仅仅长度不同),使用中倾向于只用一条,2条的具体使用原理均相同,相应的配套机构也设置多一套,不作详细描述。
所述的料带插针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放置料带出料段的废料筒7、与废料筒7连接的料带容纳部17、设置于料带容纳部17上方的第四动力部15、由第四动力部控制上下移动的顶针16,所述的顶针通过移动插入料带容纳部内的料带出料段的料带孔11b内;所述的第四动力部与第三动力部8连接。实际上,废料筒7贯穿至料带容纳部内,因此料带出料段始终位于废料筒内。顶针插入料带孔后,所述的第三动力部使由第四动力部、顶针、料带出料段构成的整体平移,进而使料带出料段在废料筒内平移,从而实现料带进料段和料带铆合段的平移。
所述的料带进料段与料带铆合段之间呈钝角设置,料带铆合段与料带出料段之间呈直角设置。所述的料带铆合段、料带出料段和料带进料段均为直线,所述的料带铆合段、料带出料段(与进料段相比,仅仅少了端子12)和料带进料段相邻之间改变方向的方式为:设置圆形轮调整料带方向。
料带局部11(即料带的局部放大结构)包括如下具体结构:料带局部的整体支架、由整体支架伸出的料带废料端11a、设置于整体支架的料带孔11b、整体支架与端子之间的料带切断点11c、由整体支架伸出的端子12,所述的端子12由上至下依次为端子第三部分、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二部分。端子第三部分、端子第一部分构成的整体倾向于与端子第二部分相互呈直角。
所述的线头9放置于摆线治具2,摆线治具设置于料带铆合段的前方,所述的摆线治具的上方设有图像控制器CCD1;所述的摆线治具2与第一动力部3连接。第一动力部使摆线治具2左右移动,图像控制器CCD检查线头的前后位置、左右位置是否合适并发送信号以调节位置,同时检测外皮、编织线、铁氟龙和芯线的大小尺寸是否合适,合适后再将线头插入端子内。
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侧面还设有端子侧部夹紧部,所述的端子侧部夹紧部包括第二动力部4和与第二动力部连接的夹块14,所述的夹块用于夹紧端子第二部分,进而在铆合时夹紧整个端子防止其被顶块推动后发生移动;所述的第二动力部使夹块靠近或远离端子12。
端子切断折弯机构(图中仅标明位置,实际上顶块隐藏在下方未图示;顶块载台也仅显示部分,其余部分也隐藏在下方):位于料带铆合段的端子12的位置与顶块(未图示)的位置相对应,顶块设置于端子的后方(图1),所述的顶块与铆合气缸连接,铆合气缸10使顶块前后移动。顶块设置于顶块载台13上,顶块可以在顶块载台上前后移动,顶块同时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当顶块移动到刚好顶紧料带切断点和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顶块继续前移使料带切断点被切断并使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折弯开始折弯,之后顶块继续移动使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继续折弯直至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与端子第二部分平行。此时,线头位于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和端子第二部分之间,但线头仍有可能从两者之间滑离。
所述的U型块设置于承载块19上端,U型块的结构为上宽下窄,U型块通过向上移动以从外侧夹紧相互堆叠的端子第二部分、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二部分构成的整体并使之产生形变(主要是端子宽度变窄),从而使线头牢固固定在端子内。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天线自动打端子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电子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料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带包括料带进料段、料带铆合段和料带出料段,所述的料带出料段与料带插针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的料带铆合段与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连接,所述的端子切断折弯机构设有切断料带切断点并使由端子第一部分和端子第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折弯的可移动顶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下方设有可竖向移动的用于夹紧端子的U型块,所述的料带铆合段的端子容纳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