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通径球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通径球座.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68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10CN204002680U(21)申请号 201420394262.6(22)申请日 2014.07.16E21B 33/12(2006.01)E21B 34/06(2006.01)(73)专利权人诺斯石油工具(天津)有限公司地址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北路4668号创新创业园10号厂房(72)发明人蔺恒利 何太洪 谭福俊 薛婷白鹏(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代理人史霞(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全通径球座(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2、一种全通径球座,其包括:球体;管状主体,其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其中,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的内径均比第一管段的内径大;支撑构件,其包括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球体,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及剪切环,其下端部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至第三管段,上端部支撑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其中,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第一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二管段,多个第一弧形部分彼此分离,第一管段、第一弧形部分和剪切环的内壁彼此衔接并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工作压力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51)Int.C。
3、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02680 UCN 204002680 U1/1页21.一种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球体;管状主体,其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其中,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均比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支撑构件,其包括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球体,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及剪切环,其下端部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至所述第三管段,上端部支撑所述第。
4、一环形结构;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一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二管段,多个第一弧形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一弧形部分和所述剪切环的内壁彼此衔接并位于同一圆柱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由多个第二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二环形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抵触至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管状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之间的第四管段,且所述第四管段的内径比所述第二。
5、管段的内径大;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二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四管段,多个第二弧形部分彼此分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支撑部拼接成一支撑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由上接头和下接头构成,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部插接至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通过螺钉固定,且所述上接头的外部下端边缘位置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密封圈以实现与所述下接头之间的密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在与所述第一管段贴。
6、合的位置设有密封组件。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上呈上下分布,且所有第一支撑部和所有第二支撑部均拼接成一支撑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其特征在于,由所有第一支撑部拼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由所有第二支撑部拼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权 利 要 求 书CN 204002680 U1/3页3一种全通径球座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石油完井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全通径球座。背景技术0002 在石油完井领域,涉及到很多完井工具,比如说各种各样的封隔器、浮。
7、箍以及全通径球座。其中,所述全通径球座的原理是通过施加给球座内球体一定的压力值,使得整个球座管内流通,对于现有的全通径球座而言,其用于支撑球体的支撑结构往往因为设计不合理而在球体掉入井里的时候随着球体一并落入井中,不仅影响了后续的完井工序,还使得整个球座的可靠性降低,球座的工作压力大。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全通径球座,该球座相对于传统的全通径球座而言具有截然不同的结构设计,不仅大大的减小了整个球座的工作压力,而且在球体掉入井内以后与输送管柱的内径是相同的,大大方便了堵塞器等工具的顺利下入。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5 一种全通径球座。
8、,其包括:0006 球体;0007 管状主体,其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其中,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均比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0008 支撑构件,其包括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球体,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及0009 剪切环,其下端部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至所述第三管段,上端部支撑所述第一环形结构;0010 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一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二管段,多个第一弧形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一弧形部分和所述剪切环的内壁彼此衔接并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9、0011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由多个第二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二环形结构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的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抵触至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管状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之间的第四管段,且所述第四管段的内径比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二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四管段,多个第二弧形部分彼此分离。0012 优选的是,所有的支撑部拼接成一支撑环。说 明 书CN 204002680 U2/3页400。
10、13 优选的是,所述管状主体由上接头和下接头构成,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部插接至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部。0014 优选的是,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通过螺钉固定,且0015 所述上接头的外部下端边缘位置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密封圈以实现与所述下接头之间的密封。0016 优选的是,所述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在与所述第一管段贴合的位置设有密封组件。0017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环形结构上呈上下分布,且0018 所有第一支撑部和所有第二支撑部均拼接成一支撑环。0019 优选的是,由所有第一支撑部拼。
11、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由所有第二支撑部拼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002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通过将上接头和下接头所在的内管壁进行很好的设计,使得用于支撑球座球体的支撑机构能够在球体落入井中时不会跟随球体掉入井中影响了后续完井的工序,同时该支撑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全通径球座而言具有截然不同的设计机构,可靠性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球座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在球体掉落以后内径还与外部输送管柱的内径一致,大大方便了其他完井工具的顺利下入。附图说明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
12、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002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通径球座,其包括:球体1;管状主体,其包括第一管段2、第二管段3和第三管段4,其中,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径均比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支撑构件,其包括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5,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球体,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以及剪切环6,其下端部通过剪切销钉7固定至所述第三管段,上端部支撑所述第一环形结构;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一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二管段,多个第一弧形部分彼此分离,所述第一管段、所述第一弧形。
13、部分和所述剪切环的内壁彼此衔接并位于同一圆柱面上。这里,当球体向下移动时,第一管段2、第一弧形部分和剪切环6的内壁彼此衔接为并位于同一圆柱面上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全通径球座的独特之处之一。0024 更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构件还包括由多个第二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二环形结构8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环形结构5和所述第二环形结构8的连接部9,其中,所述第二环形结构8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3;所述第二环形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之间,所述剪切环的上端部抵触至所述连接部的下端面;所述管状主体还包括说 明 书CN 204002680 U3/3页5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之间的第四管段1。
14、0,且所述第四管段的内径比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其中,所述球体向下移动致使所述剪切销钉断裂时,所述第二环形结构滑动至所述第四管段,多个第二弧形部分彼此分离。这里,当球体向下移动时,支撑构件中的第一环形结构5滑动至所述第二管段3,第二环形结构8滑动至所述第四管段10,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全通径球座的独特之处之二。0025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支撑部是拼接成一支撑环的,当球体向下移动时,支撑环被撑开,相当于多个第一弧形部分以及多个第二弧形部分都彼此分离。这里,参见图1,所述第一环形结构的每个第一弧形部分向内延伸出有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在所述第一环。
15、形结构上呈上下分布,且所有第一支撑部和所有第二支撑部均拼接成一支撑环。同时,从图1中还可以看到,由所有第一支撑部拼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大于由所有第二支撑部拼接成的支撑环的内径。0026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管状主体由上接头13和下接头14构成,所述上接头的下端部插接至所述下接头的上端部。同时,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之间通过螺钉15固定。所述上接头的外部下端边缘位置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密封圈16以实现与所述下接头之间的密封。0027 进一步的是,所述由多个第一弧形部分拼接而成的第一环形结构在与所述第一管段贴合的位置设有密封组件17。002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通过将上接头和下接。
16、头所在的内管壁进行很好的设计,使得用于支撑球座球体的支撑机构能够在球体落入井中时不会跟随球体掉入井中影响了后续完井的工序,同时该支撑机构相对于传统的全通径球座而言具有截然不同的设计机构,可靠性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球座的工作压力,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通径球座在球体掉落以后内径还与外部输送管柱的内径一致,大大方便了其他完井工具的顺利下入。0029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说 明 书CN 204002680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400268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