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53484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5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364066.4

申请日:

2014.07.03

公开号:

CN203977520U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3C1/264; E03C1/22

主分类号:

E03C1/264

申请人:

南京诺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厚重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石门坎104号现代服务大厦C幢403、4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属一种实验室水槽的配套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外侧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安装有过滤笼,所述过滤笼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再流向过滤笼。通过将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实验室水槽中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与固定件(2)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3)上安装有过滤笼(4),所述过滤笼(4)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5),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1)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5),再流向过滤笼(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内部第一环形台阶(3)的上部还设有第二环形台阶(6),所述第二环形台阶(6)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3)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6)上安装有堵盖组件(7),所述堵盖组件(7)的外侧与出水口本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为呈环形的装配圈,且与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上端设有凸缘(11),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相接触,且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笼(4)呈漏斗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深度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为50至70毫米。

说明书

说明书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水槽的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
背景技术
    PP(聚丙烯)塑料水槽是大部分试验室都会配备的设备之一,然而现有实验室的PP水槽出水口直径普遍较小,且深度浅,防漏网筛容易因杂物过多造成落水口堵塞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的PP水槽出水口的结果做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的PP水槽出水口直径较小,深度浅,易因杂物过多造成水槽落水口堵塞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外侧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安装有过滤笼,所述过滤笼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再流向过滤笼。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内部第一环形台阶的上部还设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上安装有堵盖组件,所述堵盖组件的外侧与出水口本体的内壁紧密接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件为呈环形的装配圈,且与出水口本体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凸缘,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凸缘下侧与固定件相接触,且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凸缘下侧与固定件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笼呈漏斗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深度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为50至70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实验室水槽中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出水口本体、11为凸缘、2为固定件、3为第一环形台阶、4为过滤笼、5为过滤片、6为第二环形台阶、7为堵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1,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与固定件2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3上安装有过滤笼4,所述过滤笼4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5,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1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5,再流向过滤笼4,而正如图1所示出的,前述的过滤笼4优选设置为漏斗状。
在本实施例中,水流由过滤笼4流入出水口本体1的内部,进而随管道排出;通过上述的结构,可将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深度设置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设置为50至70毫米。通过将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
另一方面,上述出水口本体1、固定件2、过滤笼4、过滤片5均可采用PP  PP(聚丙烯)或同类塑料材质加工制成。
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便于与出水口本体配套的堵盖组件7安装,还可在上述出水口本体1内部的第一环形台阶3的上部,在增设第二环形台阶6,并使第二环形台阶6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3的最大直径,进而即在第二环形台阶6上安装堵盖组件7,同时还需使堵盖组件7的外侧与出水口本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为提升上述固定件2与出水口本体1拆装的便利性,最好采用呈环形的装配圈作为上述的固定件2,并使固定件2与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增加出水口装置在使用时与水槽其它部件的匹配性,最好再在出水口本体1的上端增设凸缘11,下端增设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
而进一步的,上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相接触,且为保证出水口装置安装的密封性,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橡胶材质)12。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的防止堵塞,上述过滤笼4侧面的孔径可设置为4.5毫米乘以6.5毫米的面积,且底部的孔径可设置为5至10个以上直径为3毫米的通孔,从而使得水流即可从过滤笼4的底部流出,亦可从过滤笼4的侧面流出。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7520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CN203977520U(21)申请号 201420364066.4(22)申请日 2014.07.03E03C 1/264(2006.01)E03C 1/22(2006.01)(73)专利权人南京诺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石门坎104号现代服务大厦C幢403、404室(72)发明人李厚重(54) 实用新型名称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属一种实验室水槽的配套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外侧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且其内。

2、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安装有过滤笼,所述过滤笼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再流向过滤笼。通过将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实验室水槽中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

3、CN 203977520 UCN 203977520 U1/1页21.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与固定件(2)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3)上安装有过滤笼(4),所述过滤笼(4)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5),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1)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5),再流向过滤笼(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内部第一环形台阶(3)的上部还设有第二环形台阶(6),所述第二环形台阶(6)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3)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6)上。

4、安装有堵盖组件(7),所述堵盖组件(7)的外侧与出水口本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为呈环形的装配圈,且与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上端设有凸缘(11),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相接触,且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

5、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笼(4)呈漏斗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深度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为50至70毫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77520 U1/3页3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水槽的配套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背景技术0002 PP(聚丙烯)塑料水槽是大部分试验室都会配备的设备之一,然而现有实验室的PP水槽出水口直径普遍较小,且深度浅,防漏网筛容易因杂物过多造成落水口堵塞影响实验正常进行,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的PP水槽出水口的结果做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6、。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的PP水槽出水口直径较小,深度浅,易因杂物过多造成水槽落水口堵塞等技术问题。0004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外侧与固定件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安装有过滤笼,所述过滤笼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再流向过滤笼。0006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内部第一环形台阶的上部还设有第二环形台阶,。

7、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上安装有堵盖组件,所述堵盖组件的外侧与出水口本体的内壁紧密接触。0007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件为呈环形的装配圈,且与出水口本体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0008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凸缘,下端设有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0009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凸缘下侧与固定件相接触,且所述出水口本体的凸缘下侧与固定件之间还设有密封圈。001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笼呈漏斗状。0011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本体的深度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为。

8、50至70毫米。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实验室水槽中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说 明 书CN 203977520 U2/3页4附图说明0013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1为出水口本体、11为凸缘、2为固定件、3为第一环形台阶、4为过滤笼、5为过滤片、6为第二环形台阶、7为堵。

9、盖组件。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0016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塑料水槽出水口装置,包括呈筒状的出水口本体1,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与固定件2连接固定,且其内部还设有第一环形台阶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3上安装有过滤笼4,所述过滤笼4的上部还设有过滤片5,用于使进入出水口本体1的水流首先流经过滤片5,再流向过滤笼4,而正如图1所示出的,前述的过滤笼4优选设置为漏斗状。0017 在本实施例中,水流由过滤笼4流入出水口本体1的内部,进而随管道排出;通过上述的结构,可将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深度设置为70至90毫米,入口直径设置为50至70毫米。通过将。

10、出水口本体的入口直径及深度扩大,并使过滤片及过滤笼均与扩大后的出水口本体相匹配,从而使过滤片、过滤笼及出水口本体相互配合,有效增大出水口的水流通过性,防止排水中杂物过多造成出水口堵塞。0018 另一方面,上述出水口本体1、固定件2、过滤笼4、过滤片5均可采用PP PP(聚丙烯)或同类塑料材质加工制成。0019 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便于与出水口本体配套的堵盖组件7安装,还可在上述出水口本体1内部的第一环形台阶3的上部,在增设第二环形台阶6,并使第二环形台阶6的最大直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3的最大直径,进而即在第二环形台阶6上安装堵盖组件7,同时还需使堵盖组件7的外侧与出水口。

11、本体1的内壁紧密接触。0020 进一步的,为提升上述固定件2与出水口本体1拆装的便利性,最好采用呈环形的装配圈作为上述的固定件2,并使固定件2与出水口本体1的外侧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连接固定。0021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增加出水口装置在使用时与水槽其它部件的匹配性,最好再在出水口本体1的上端增设凸缘11,下端增设用于与排水管相连接的外螺纹。0022 而进一步的,上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相接触,且为保证出水口装置安装的密封性,所述出水口本体1的凸缘11下侧与固定件2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橡胶材质)12。0023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的防止堵塞,。

12、上述过滤笼4侧面的孔径可设置为4.5毫米乘以6.5毫米的面积,且底部的孔径可设置为5至10个以上直径为3毫米的通孔,从而使得水流即可从过滤笼4的底部流出,亦可从过滤笼4的侧面流出。0024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说 明 书CN 203977520 U3/3页5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0025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说 明 书CN 203977520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7752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