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1532110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46065.4

申请日:

2015.01.29

公开号:

CN104628835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K 14/415申请日:20150129|||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4/415; C12N15/29; C12N15/82; A01H5/00

主分类号:

C07K14/415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王笑一; 陈海峰; 张婵娟; 单志慧; 陈李淼; 陈水莲; 张晓娟; 周新安

地址:

43006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5

代理人:

关畅; 白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耐虫性相关的蛋白质。通过实验证明: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转空载的拟南芥植株相比,转GmSqm拟南芥植株喂养初孵棉铃虫幼虫后,棉铃虫幼虫的虫重明显减低,体长明显减短。本发明的蛋白GmSqm在培育耐虫的植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 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耐虫性相关的蛋白质。 2.  与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5)中的任一种: B1)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菌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菌或含有B3) 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菌; 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 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关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B1)所述核酸分子的为 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2)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 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 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质的DNA分 子。 4.  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质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相关生物材料在调控植物耐虫性 中的应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虫为棉铃虫。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 叶植物。 7.  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出发植物中导入权利要求1 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得到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耐虫性高于所述出发植物。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序列如序列 表中序列2所示。 9.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虫为棉铃虫。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植物为单子叶 植物或双子叶植物。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 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未来的40年内,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100亿。在此情形下,农业的首要任务是 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实现食品和其它产品的最大化生产,而限制 食品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由于昆虫的侵害,估计其会造成10-20%农作物损失。大豆 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其是植物脂肪和蛋白的主要来源。在大豆生产中,大豆的 产量和品质经常会受到植食性昆虫的危害。但是大豆的产量常常会由于植食性昆虫对 大豆叶片的取食而造成严重的损失。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属于鳞翅 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昆虫,常常对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例如大豆)造成严重的 危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但大量使用 杀虫剂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害虫会对农药产生耐药性。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转基因玉米、马铃薯和棉花(转基因植物表达来自苏 云金芽孢杆菌中编码杀虫内毒素的基因)的商业化,基因改造后的作物对害虫具有内 源性抗性,这是转基因技术的成功。目前,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亩地种植Bt转基因作物, 虽然Bt转基因作物对双翅目(如蝇和蚊子)、鞘翅类(如甲虫和象鼻虫)和膜翅目(如 黄蜂)有抗性的毒素已经发现,但已经种植的这些转基因作物表达的毒素主要是对鳞 翅类害虫有抗性(如蝴蝶和蛾类)。目前虽然表达Bt毒素的转基因作物能有效的抵抗 害虫,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多的抗虫基因,研究并克隆抗虫相关基因,对培育 抗虫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蛋白质。
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
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 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耐虫性相关的蛋白质。
为了使上述a)中的蛋白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标签 残基 序列
Poly-Arg 5-6(通常为5个) RRRRR Poly-His 2-10(通常为6个) HHHHHH FLAG 8 DYKDDDDK Strep-tagⅡ 8 WSHPQFEK c-myc 10 EQKLISEEDL
上述b)中的蛋白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 上述b)中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 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 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与上述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材料,为下述B1)至B6) 中的任一种:
B1)编码上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B2)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
B3)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载体;
B4)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质粒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质粒;
B5)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菌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重组菌或含有B3) 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菌;
B6)含有B1)所述核酸分子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2)所述表达盒的转基 因植物细胞系或含有B3)所述重组载体的转基因植物细胞系。
上述生物材料中,B1)所述核酸分子的为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其核苷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分子;
2)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 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 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所述蛋白质的DNA分 子。
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如下:在50℃,7%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5M Na3PO4和 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2×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在50 ℃,在7%SDS、0.5M Na3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1×SSC, 0.1%SDS中漂洗;还可为在50℃,7%SDS、0.5M Na3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 液中杂交,在50℃,0.5×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在50℃,7%SDS、0.5M Na3PO4 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0.1×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 在50℃,7%SDS、0.5M Na3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65℃,0.1×SSC, 0.1%SDS中漂洗;也可为在65℃,6×SSC,0.5%SDS的溶液中中杂交,在2×SSC, 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上述生物材料中,B6)所述转基因植物细胞系不包括繁殖材料。
上述生物材料中,所述重组载体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所述植物表达载 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的载体等。如pROKII、pBin438、 pCAMBIA1302、pCAMBIA2301、pCAMBIA1301、pCAMBIA1300、pBI121、pCAMBIA1391-Xa或 pCAMBIA1391-Xb等。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含外源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域,即包 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 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入到mRNA前体的3’端,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 胭脂合成酶Nos基因)、植物基因(如大豆贮存蛋白基因)3’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 有类似功能。使用所述基因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时,在其转录起始核苷酸前可加上 任何一种增强型启动子(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的泛素启动子 (Ubiquitin)、组成型启动子或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如种子特异表达的启动子),它 们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的植物启动子结合使用;此外,使用本发明的基因构建植物表 达载体时,还可使用增强子,包括翻译增强子或转录增强子,这些增强子区域可以是 ATG起始密码子或邻接区域起始密码子等,但必需与编码序列的阅读框相同,以保证 整个序列的正确翻译。所述翻译控制信号和起始密码子的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天然 的,也可以是合成的。翻译起始区域可以来自转录起始区域或结构基因。为了便于对 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用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可 在植物中表达的编码可产生颜色变化的酶或发光化合物的基因(GUS基因、萤光素酶 基因等)、抗生素的标记基因(如赋予对卡那霉素和相关抗生素抗性的nptII基因,赋 予对除草剂膦丝菌素抗性的bar基因,赋予对抗生素潮霉素抗性的hph基因,和赋予 对methatrexate抗性的dhfr基因,赋予对草甘磷抗性的EPSPS基因)或是抗化学 试剂标记基因等(如抗除莠剂基因)、提供代谢甘露糖能力的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 因。
本发明的重组载体具体为在载体pCXDG的两个Xcm Ⅰ位点间插入如序列表中序列 表2所示的GmSqm得到的重组载体。
上述蛋白质或上述相关生物材料在提高植物耐虫性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
上述应用中,所述虫为棉铃虫。
上述应用中,所述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为十字花科 植物;所述十字花科植物具体为拟南芥。
本发明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出发植物中导入上述蛋白 质的编码基因,得到转基因植物;所述转基因植物耐虫性高于所述出发植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
上述方法中,所述转基因植物耐虫性高于所述出发植物体现在降低棉铃虫虫重和/ 或降低虫长。
上述方法中,所述虫为棉铃虫。
上述方法中,所述出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或双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为十字 花科植物;所述十字花科植物具体为拟南芥。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发现了新蛋白GmSqm,将其编码基因导入拟南芥中 得到的转GmSqm拟南芥,其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与转空载的拟南芥植株相比,转 GmSqm拟南芥植株喂养初孵棉铃虫幼虫后,棉铃虫幼虫的虫重明显减低,体长明显减 短,表明蛋白GmSqm具有抗棉铃虫的特性。本发明的蛋白GmSqm在培育耐虫的植 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TL)的PCR检测结果。其中,M 为分子量标准,从上至下的条带大小依次为2000、1000、750、500、250、100bp;泳 道1、泳道2、泳道3和泳道4分别为TL1、TL2、TL3和TL4株系,为不同的T3代 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泳道5为重组载体pCXDG-GmSqm阳性对照;泳 道6和泳道7为野生型拟南芥和转pCXDG空载的拟南芥植株阴性对照。
图2为T3代纯合转pCXDG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的PCR检测结果。其中, M为分子量标准,从上至下的片段大小依次为2000、1000、750、500、250、100bp; 泳道1和泳道2分别为CK1和CK2,为不同的T3代纯合转pCXDG空载体的拟南芥 株系;泳道3为载体pCXDG阳性对照;泳道4为野生型拟南芥阴性对照。
图3为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TL)中目的基因GmSqm的相对 表达量测定结果。其中,WT为野生型拟南芥阴性对照,TL1、TL2、TL3和TL4为 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
图4为将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TL)、野生型拟南芥(WT)和 T3代纯合转pCXDG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的莲座叶喂养棉铃虫6天后的棉铃虫 表型。其中,TL1、TL2和TL3为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
图5为将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的拟南芥株系(TL)、野生型拟南芥(WT)和 T3代纯合转空载体pCXDG的拟南芥株系(CK)的莲座叶喂养棉铃虫2、4、6天后的 棉铃虫的虫重增长情况。其中,TL1、TL2和TL3为不同的T3代纯合转GmSqm基因 的拟南芥株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野生大豆ED059(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在文献“Xiaoyi Wang,Haifeng Chen, Aihua Sha,Rong Zhou,Zhihui Shang,Xiaojuan Zhang,Chanjuan Zhang,Limiao Chen, Qingnan Hao,Zhonglu Yang,Dezhen Qiu,Shuilian Chen,Xinan Zhou.Laboratory testing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of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s to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The crop journal.2015;3(1):19-28”中公开过,公众可从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得。
根癌农杆菌GV3101在文献“Amanda M Davis,Anthony Hall,Andrew J Millar, Chiarina Darrah and Seth J Davis,Protocol:Streamlined sub-protocols for floral-dip  transformation and selection of transformant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2009, 5:310.1186/1746-4811-5-3”中公开过,公众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得。
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Columbia-0(以下简称为野生型拟南芥)在文献“Xia T,Xiao  D,Liu D,Chai W,Gong Q,Wang NN.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ATG8c from soybean  confers tolerance to nitrogen deficiency and increases yield in Arabidopsis.PLoS One. 2012;7(5):e37217”中公开过,公众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得。
载体pCXDG的T-DNA片段上含有致死基因ccdB,其两侧含Xcm Ⅰ酶切识别序 列。该载体为拟南芥生物资源中心(The 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ABRC; 网址:http://abrc.osu.edu/)的产品,产品目录编号为Vector:5019471959。
实施例1、GmSqm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获得
1、将野生大豆ED059(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在正常条件下培养至第三片三 初复叶时,用三龄的棉铃虫幼虫在第二片完全展开复叶上进行处理。
2、棉铃虫处理24h后,采下处理叶片,提取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以 所述cDNA为模板,采用引物PF和引物PR进行PCR扩增,得到1590bp的PCR扩 增产物。上述引物的序列如下:
引物PF:5’-ATGATGGGTTATGAGTATATTTTGG-3;
引物PR:5’-TTAATCTTCCAAATTGGTAGGGGGT-3。
3、回收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载体,得到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大 肠杆菌DH5α后送交测序。
经测序,该PCR扩增产物具有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核苷酸,将该序列所示的基因 命名为GmSqm,其开发阅读框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 GmSqm,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实施例2、转GmSqm拟南芥的获得及其表型鉴定
一、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将野生大豆ED059(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在正常条件下培养至第三片三 初复叶时,用三龄的棉铃虫幼虫在第二片完全展开复叶上进行处理。
2、棉铃虫处理24h后,采下处理叶片,提取总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以 所述cDNA为模板,采用引物PF和引物PR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为1590bp的 PCR扩增产物。上述引物的序列如下:引物PF:5’- ATGATGGGTTATGAGTATATTTTGG-3;引物PR:5’- TTAATCTTCCAAATTGGTAGGGGGT-3。
对得到的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并纯化大小为1590bp 的PCR扩增产物(即为GmSqm);用Xcm Ⅰ酶酶切载体pCXDG,回收10587bp骨架 载体片段;用T4连接酶将上述骨架载体片段与上述大小为1590bp的GmSqm连接, 得到重组载体pCXDG-GmSqm。
对重组载体pCXDG-GmSqm进行测序验证,重组载体pCXDG-GmSqm为将载体 pCXDG的两个Xcm Ⅰ位点间的DNA替换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GmSqm,保持载 体pCXDG的其他序列不变得到的重组载体,表达蛋白GmSqm。
二、重组根癌农杆菌的获得
将步骤一中获得的重组载体pCXDG-GmSqm采用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 GV3101,得到含有重组载体pCXDG-GmSqm的根癌农杆菌GV3101,经菌落PCR验 证后(引物为PF和PR),将含有大小为1590bp的DNA片段的重组农杆菌命名为 GV3101/pCXDG-GmSqm。
同时将空载体pCXDG采用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得到重组农杆菌,将 不含有大小为1590bp的DNA片段的重组农杆菌命名为GV3101/pCXDG。
三、转GmSqm拟南芥的获得
将步骤二中获得的GV3101/pCXDG-GmSqm和GV3101/pCXDG,采用花芽浸泡法 分别转化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Columbia-0(以下简称为野生型拟南芥WT),得到 T3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4个和T3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2个, 具体方法如下:
1、分别取重组农杆菌GV3101/pCXDG-GmSqm和GV3101/pCXDG,用含利福平 30μg/ml、庆大霉素4030μg/ml和卡那霉素100μg/ml的YEP培养液培养至OD600为 0.8;室温离心后将菌体沉淀重悬于100ml infiltration medium溶液(配方:MS 4.4g/L、 蔗糖50g/L和silwet 50ul/L;PH为5.7-5.9)中,获得菌悬液;将野生型拟南芥倒置, 使其莲座叶以上的花序分别在不同菌悬液中浸泡30S-1min后,侵染过的植株横着放在 黑色的盒子里,上面再盖一黑盒子,22℃环境中放置24小时。24小时后揭掉上面的 黑盒子,竖直培养直至收获种子(即T0代种子),种子经室温干燥后备用。
2、将步骤1中获得的2种T0代种子在4℃条件下处理4-7天,播种于含75mg/L 潮霉素的MS培养基中,置于22℃光照培养箱中持续培养,7-10天后挑选可正常生长 的潮霉素抗性植株(潮霉素抗性植株表现为植株健壮,根系发达;非潮霉素抗性植株 表现为黄化死亡,根系弱小),移入正常MS培养基中缓苗3-7天,播种于营养土中直 至收获T1代种子。按照同样的方法种植筛选出的T1代种子,移栽潮霉素抗性分离比 为3:1的T1代株系,并单株收获T1代株系内各单株上所结T2代种子,取T2代株系种 子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T2代不再产生潮霉素抗性分离的纯合转 GmSqm的拟南芥株系4个和T2代不再产生潮霉素抗性分离的纯合转空载体株系2个; 将T2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和T2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繁殖,得到 T3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和T3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
T0代表示转化当代所结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T1代表示T0代自交产生的种 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T2代表示T1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T3代表 示T2代自交产生的种子及由它所长成的植株。
四、转GmSqm拟南芥的分子鉴定
1、PCR鉴定
分别提取步骤三中获得的T3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分别命名为株系 TL1、TL2、TL3、TL4)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WT)的基因组DNA,采用引物PF 和引物PR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GmSqm。
将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将获得1590bp条带的植株记为阳性。结果 表明(图1):TL1、TL2、TL3和TL4株系植株全部为阳性,WT植株全部为阴性。
分别提取步骤三中获得的T3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各株系分别为 CK1和CK2)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WT)的基因组DNA,采用引物F和引物R进行 PCR扩增,得到靶基因ccdB基因。引物序列如下:
F:5’-TTGAGTTTGTAACAGCTGCTGGGAT-3’;
R:5’-TTATGTTTCAGGTTCAGGGGGAGGT-3’。
将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将获得896bp条带的植株记为阳性。结果 表明(图2):T3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1和CK2全部为阳性,WT植株全 部为阴性。
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分别提取实施例1中获得的T3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TL1、TL2、TL3、 TL4)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WT)的基因组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 模板,采用特异引物F1和R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实时荧光定量PCR采用比较CT法(ΔΔCT)计算基因表达量,以拟南芥TUA2 为内参,引物为FC和RC,以未经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目标基因表达差异通过经过 处理的样本相对于每个时间点未经处理的样本的倍数来表示。每个样品包括3次生物 学重复和技术重复,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如果有一个数值的偏差比较大则取两 个数据的平均值。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经T-test进行差异显 著性分析。相对表达量计算方法:2-ΔΔCT=2-(ΔCT处理-ΔCT对照)=2-[(CT处理目的基因-CT处理内参基因)-(CT对照目的基因-CT对照内参基因)]。上述引物的序列(5’-3’)如下:
F1:5’-AACCACGGGCACGTTATCTT-3’;
R1:5’-GCCATGTCACCATTGCCAAG-3’;
FC:5’-CGATGAAGCTCAATCCAAACGA-3’;
RC:5’-CAGAGTCGAGCACAATACCG-3’。
结果如图3所示,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中不表达目的基因GmSqm;而转GmSqm的 拟南芥株系TL1、TL2、TL3、TL4中目的基因GmSqm的表达量都很高。T3代纯合转 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的结果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同。
五、转GmSqm拟南芥的表型鉴定
取步骤三中获得的T3代纯合转GmSqm的拟南芥株系(TL1和TL2)、T3代纯合转 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和野生型拟南芥(WT)种子,正常种植至莲座期。抗虫 实验在27℃,85%湿度和16小时光照的培养箱中进行,取棉铃虫的同一块新鲜虫卵 在27℃下孵化。孵化后饥饿处理12h,然后接入培养皿(100×25mm)中。
分别取生长了四周左右的T3代纯合转GmSqm拟南芥株系(TL1、TL2、TL2)、 T3代纯合转空载体的拟南芥株系(CK)和野生型拟南芥(WT)的莲座叶对棉铃虫进 行饲养,每次取6片叶子,每天换一次叶片,在喂养6天后停止实验。在实验的第2、 4、6天分别对棉铃虫幼虫称重。每个株系做10次抗虫鉴定,每个抗虫鉴定中仅用一 头棉铃虫。以野生型拟南芥和转空载的拟南芥作为对照。
结果表明如图4和图5所示:棉铃虫幼虫取食转GmSqm拟南芥株系后的幼虫虫 重及虫长均明显小于取食转空载载体的拟南芥株系和野生型拟南芥株系的幼虫,棉铃 虫取食不同植株后的表型和虫重增长情况。







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耐虫性相关蛋白GmSqm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的蛋白质:a)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的与植物耐虫性相关的蛋白质。通过实验证明:和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转空载的拟南芥植株相比,转GmSqm拟南芥植株喂养初孵棉铃虫幼虫后,棉铃虫幼虫的虫重明显减低,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