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采血用器材,更准确地说是涉及在人体采血后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成份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由于人与人之间血液有一定差异,因此在输血时常出现不良反应,而这些不良反应基本来自血液中的白细胞,因此要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成份,以减少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白细胞的颗粒较大,用微孔滤膜的完好率较高的白细胞过滤器就能滤除白细胞。现有的白细胞过滤器,外壳各面全部采用硬质材料做成,在对其灭菌处理前,硬外壳已把白细胞过滤器的微孔滤膜的外周围压紧,以使血液在微孔滤膜被压紧线的周围内过滤,而不致于流向滤膜以外的地方。由于所采的血需要35天内保存,而白细胞的存活只有2至12小时,所以,要在2至12小时内滤除白细胞,因此,白细胞过滤器应和血袋联在一起,处于一种密闭状态,防止细菌污染,又由于血袋内有血液抗凝剂,所以需用温度为90℃至140℃,持续20至80分钟灭菌,因材料的差异,硬壳的热胀冷缩系数和微孔滤膜的热胀冷缩系数不相同,这样由于滤膜的外周围被压紧,就会拉坏微孔滤膜,细胞非常微小,使含有白细胞的血液经被拉坏处流过,白细胞过滤的滤除率大大降低,因而输入人体的血液也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另,硬外壳白细胞过滤器,在血站成份科的离心机内高速离心时,由于贴壁效应差,容易造成小破裂,被细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白细胞过滤器,它与现技术相比,其采用弹性软体、上紧体和下紧体所组合的密闭壳体,在90℃至140℃温度灭菌时,微孔滤膜地外周围未被压紧,使其在灭菌时所产生的热账冷缩现象不会拉坏微孔滤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灭菌完毕恢复到常温时,再在软包装外用力,利用上紧体和下紧体把微孔滤膜压紧,这样既能保证灭菌效果,又能保护微孔滤膜,确保白细胞过滤器有较高的滤除率,减少临床输血的不良反映,提高输血者的健康水平。同时,在血站成份科的离心机内高速离心时,由于弹性软体的贴壁效应好,不容易造成破裂,防止了细菌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白细胞过滤器由上导管、弹性软体、上紧体、下导管、下紧体、微孔滤膜组成,其特征是:由弹性软体、上紧体、下紧体所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和下导管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壳体内有微孔滤膜,壳体上面有上导管,壳体下面有下导管,灭菌时,微孔滤膜的外周围未被压紧,壳体和微孔滤膜因热胀冷缩现象不会损坏微孔滤膜,灭菌完毕恢复常温后,通过软包装和柔软的弹性软体,用力压紧,使微孔滤膜外周围被压紧,使用时,血液在压紧线内过滤,白细胞吸附在微孔滤膜处,红细胞和血浆等成份穿过微孔滤膜,因而保证了较高的白细胞过滤率,减少了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白细胞过滤器的微孔滤膜为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白细胞过滤膜,弹性软体为高分子材料制成,其余部分为高分子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白细胞过滤器一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白细胞过滤器一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
图3.是白细胞过滤器一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上视示意图。
图5.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下视示意图。
图6.是白细胞过滤器二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
图7.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白细胞过滤器三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
图9.是白细胞过滤器三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上视示意图。
图11.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下视示意图。
图12.是白细胞过滤器四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对应编号: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微孔滤膜10,出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是白细胞过滤器一的正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和下导管6组成,其特征为弹性软体2上面接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下面接下导管6。
图2是白细胞过滤器一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微孔滤膜10和出口11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面接合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下面接合下导管6,弹性软体2内有上紧体3和下紧体7,上紧体3有下紧位4、上紧位5和出口11,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并接上导管1,上紧体3和下紧体7所包围内有微孔滤膜10,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组合成的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在90℃至140℃灭菌时,上紧体3的下紧位4在下紧体7的灭菌前位8处,微孔滤膜10的外周围未被压紧,壳体的热账冷缩系数与微孔滤膜10的热账冷缩系数之间虽然不同,也不会拉坏微孔滤膜10,保护了微孔滤膜10。
图3是白细胞过滤器一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微孔滤膜10和出口11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面接合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下面接合下导管6,弹性软体2内有上紧体3和下紧体7,上紧体3有下紧位4、上紧位5和出口11,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并接上导管1,上紧体3和下紧体7所包围内有微孔滤膜10,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组合成的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灭菌后,通过软包装和柔软的弹性软体2,用力压紧,使上紧体3的下紧位4在下紧体7的灭菌后位9处,微孔滤膜10的外周围被压紧。当使用时,血液经上导管1进入,在压紧线周围内过滤,血液中的白细胞吸附在微孔滤膜10处,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等穿过微孔滤膜10,经出口11再经下导管6流出。同时,在血站成份科的离心机内高速离心时,由于柔软的弹性软膜2的贴壁效应好,不容易造成破裂,防止了细菌污染。
图4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上视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组成,其特征为了弹性软体2上面有上导管1。
图5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下视示意图,它由弹性软体2和下导管6组成,其特征为了弹性软体2下面有下导管6。
图6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面接合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下面接合下导管6,弹性软体2内面接合上紧体3和下紧体7,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组合成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在90℃至140℃灭菌时,上紧体3的下紧位4在下紧体7的灭菌前位8处,微孔滤膜10的外周围未被压紧,壳体的热账冷缩系数与微孔滤膜10的热账冷缩系数之间虽然不同,也不会拉坏微孔滤膜10。
图7是白细胞过滤器二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采用柔软的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组合成一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壳体上面有上导管1,壳体下面有下导管6、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壳体的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壳体的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灭菌完毕恢复常温后,通过软包装和柔软的弹性软体2,用力压紧,使下紧位4被压下在灭菌后位9处,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使用时,血液在压紧线周围内过滤,白细胞吸附在微孔滤膜10处,红细胞和血浆等成份穿过微孔滤膜10,因而保证了较高的白细胞过滤率,减少了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
图8是白细胞过滤器三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接合在上紧体3和下紧体7的周围面,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所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壳体的上紧体3的上面有上导管1,壳体的下紧体7的下面有下导管6、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壳体的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壳体的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灭菌时,下紧位4在灭菌前位8处,微孔滤膜10未被压紧。
图9是白细胞过滤器三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接合在上紧体3和下紧体7的周围面,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所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壳体的上紧体3的上面有上导管1,壳体的下紧体7的下面有下导管6、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壳体的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壳体的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灭菌完毕恢复常温后,通过柔软的弹性软体2,用力压紧,使下紧位4被压下在灭菌后位9处,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
图10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上视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和上紧体3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有上导管1、外周围有上紧体3。
图11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下视示意图,它由下导管6、下紧体7和下紧位4组成,其特征是:下紧体7有下导管6,外周围有下紧位4。
图12是白细胞过滤器四被灭菌时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面接合上导管1、下面接合下紧体7,弹性软体2和下紧体7所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壳体上面有上紧体3,壳体下面有下导管6、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壳体的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灭菌时,下紧位4在灭菌前位8处,微孔滤膜10未被压紧。
图13是白细胞过滤器四的被灭菌后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的剖面示意图,它由上导管1、弹性软体2、上紧体3、下紧位4、上紧位5、下导管6、下紧体7、灭菌前位8、灭菌后位9和微孔滤膜10组成,其特征是:弹性软体2上面接合上导管1、下面接合下紧体7,弹性软体2和下紧体7所组成的壳体,壳体内只有上导管1和下导管6对外导通,其余部分是密闭的,细菌和病毒都不能进入,以保证灭菌效果,壳体上面有上导管1和上紧体3,壳体下面有下导管6、壳体内有微孔滤膜10,壳体的下紧体7有灭菌前位8和灭菌后位9,上紧体3有下紧位4和上紧位5,灭菌完毕恢复常温后,用力压紧,使下紧位4被压下在灭菌后位9处,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
比较本发明的白细胞过滤器和普通白细胞过滤器可以得出,本发明利用柔软的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的配合,在90℃至140℃灭菌时,上紧体3的下紧位4在下紧体7的灭菌前位8处,微孔滤膜10的外周围未被压紧,由弹性软体2、上紧体3和下紧体7所组成的壳体与微孔滤膜10之间虽然热账冷缩系数不同,也不会拉坏微孔滤膜10。灭菌完毕恢复常温后,通过软包装,用力压紧,使下紧位4被压下在灭菌后位9处,微孔滤膜10外周围被压紧,使血液在压紧线周围内过滤,白细胞吸附在微孔滤膜10处,红细胞和血浆等成份穿过微孔滤膜10,因而保证了较高的白细胞过滤率,减少了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同时,在血站成份科的离心机内高速离心时,由于柔软的弹性软膜2的贴壁效应好,不容易造成破裂,防止了细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