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526234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18214.X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号:

CN104659606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R 13/72申请公布日:2015052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72申请日:20141224|||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72; H01R35/00

主分类号:

H01R13/72

申请人: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世熙

地址:

102606北京市大兴区采育经济开发区采和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代理人:

柳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包括充电线和轴套单元,所述轴套单元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套筒结构;所述第一轴上设有若干个接线单元,每个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接线柱和电刷,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电刷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内侧,所述充电线的线束与所述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第二轴接触。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将充电线接入绕线装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线和轴套单元,所述轴套单元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套筒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上设有若干个接线单元,每个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接线柱和电刷,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电刷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内侧,所述充电线的线束与所述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第二轴接触。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接线单元沿圆周方向分散布置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触轨,每个所述触轨设有挡沿,所述电刷与所述触轨接触。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轨之间相互绝缘。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轨设有导电层。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轨与所述电刷的个数对应,每个所述接线柱沿对应的所述触轨做圆周运动。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的第二端设有出线端,所述触轨连接有线束,所述线束沿轴向布置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线束汇合于所述出线端。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外侧设有绕线结构,线束汇合后的充电线缠绕于所述绕线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线收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需要通过外接的充电线连接充电桩来给车辆充电,随车配的充电线往往长度是固定的,汽车在充电时,由于充电线过长,会造成充电线线束拖在地面上,容易被压坏或弄脏。目前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充电结束后,车主将充电线随意放置在后备箱等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旨在将充电线通过轴向结合接入绕线轴。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包括充电线和轴套单元,所述轴套单元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套筒结构。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第一轴上设有若干个接线单元,每个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接线柱和电刷,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电刷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内侧,所述充电线的线束 与所述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第二轴接触。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若干个所述接线单元沿圆周方向分散布置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第二轴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触轨,每个所述触轨设有挡沿,所述电刷与所述触轨接触。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触轨之间相互绝缘。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触轨与所述电刷的个数对应,每个所述接线柱沿对应的所述触轨做圆周运动。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第二轴的第二端设有出线端,所述触轨连接有线束,所述线束沿轴向布置于所述第二轴,所述线束汇合于所述出线端。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第二轴外侧设有绕线结构,线束汇合后的充电线缠绕于所述绕线结构。
在上述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中,所述触轨设有导电层。
本发明通过轴结合的方式,将充电线通过轴向接入至绕线轴。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线 2、线束 3、第一轴 4、第二轴 5、接线柱 6、电刷 7、触轨 8、出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线的线束为7根,本发明的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线1和轴套单元,轴套单元包括第一轴3和第二轴4,充电线1与第一轴3相连接,第一轴3为套筒结构,第二轴4的第一端(左端)嵌套于该套筒结构。
第一轴3上分布若干个接线单元,每个接线单元包括接线柱5和电刷6,其中接线柱5设于套筒结构的外侧,电刷6设于套筒结构的内侧,充电线1的线束2与接线柱5相连接,电刷6与第二轴4接触。
为了保持转轴运转的平衡,若干个接线单元沿圆周方向尽量分散布置于套筒结构的外侧。
第二轴4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触轨7,触轨7与电刷6的个数对应,且电刷6与触轨7接触,触轨7设有导电层,每个接线柱6沿与之对应的触轨7做圆周运动,每个触轨7设有挡沿,电刷6在触轨7的轨道内起到定位作用。
触轨7连接有线束2,线束2沿轴向布置于第二轴4,线束2汇合于设置于第二轴4第二端(右端)的出线端8,第二轴4的外侧设有绕线结构,线束汇合后的充电线1缠绕于绕线结构。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显然,只要实 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变形,也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向充电线接入装置,包括充电线和轴套单元,所述轴套单元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充电线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为套筒结构,所述第二轴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套筒结构;所述第一轴上设有若干个接线单元,每个所述接线单元包括接线柱和电刷,所述接线柱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电刷设于所述套筒结构的内侧,所述充电线的线束与所述接线柱相连接,所述电刷与所述第二轴接触。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实现了将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