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0713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CN203960713U(21)申请号 201420133993.5(22)申请日 2014.03.24E01C 19/10(2006.01)(73)专利权人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362011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塘西工业区(72)发明人高岱乐 向楠(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代理人傅家强(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57) 摘要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搅拌装置包括机架、高、低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设。
2、置有位于左端上部的进料口和位于右端下部的出料口,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在机架上,第一连续式搅拌机的出料口与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5-2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有效保证了泡沫沥青与集料的裹附的技术条件,经验证,其混合料的拌合进泡沫沥青与集料的裹附效果好,达到实际施工生产均匀性与稳定性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60713 UCN 20396071。
3、3 U1/2页21.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低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设置有位于左端上部的进料口和位于右端下部的出料口,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在机架上,第一连续式搅拌机的出料口与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相对水平线的的倾斜角度为5-2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包括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的搅拌桶、倾斜布置在搅拌桶中相互平行的两搅拌轴、驱动两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每个搅拌单元包括圆周。
4、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臂和设置在搅拌臂上的搅拌叶片,搅拌臂沿搅拌轴的径向延伸,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叶片正向布置的若干正向搅拌单元、搅拌叶片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中部位置的一个第一反向搅拌单元,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右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搅拌叶片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尾端的一个第二反向搅拌单元,第二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正向搅拌。
5、单元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间距的3-6倍。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间距的2-3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右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零。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搅拌轴之间的中心距为所述搅拌单元回转半径的1.5-2倍。8.根据权利要求2或3。
6、或4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的作用面相对搅拌轴轴线的夹角为30-50度。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为与搅拌臂垂直布置的长形板状体。10.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装置,用于存储新骨料和回收骨料,并向集料皮带输送机定量供应骨料;集料皮带输送机,连接在配料装置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之间,用于将配料装置输出的骨料输送至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中;粉料仓,用于存储粉料,并可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定量供应粉料;沥青发生装置,用生成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并可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定量供应沥青;。
7、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用于接收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并对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进行连续式混合搅拌,以制得成品物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0713 U2/2页3成品皮带输送机,用于将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输出的成品物料输送至成品仓中;成品仓,用于存储成品物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960713 U1/4页4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及系统。背景技术0002 厂拌冷再生是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运至拌和厂,经破碎、筛分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活性填料。水分进行常温拌合,常温铺筑形成路面机构层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主要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基。
8、层或底基层。对于不能热再生回收的旧料(如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严重难于再生的混合料),可以有效解决旧料废弃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国外被普遍采用,实践证明具有相当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目前国内用于冷再生搅拌多采用一次搅拌形式,即使用一台连续式搅拌机进行混合料的搅拌作业;该搅拌形式在搅拌过程中,由于各种集料在连续式搅拌机内停留时间较短,集料无法短时间内均匀混合,均匀性不佳,导致沥青混合料无法完全达到现场施工要求;另外,为了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连续式搅拌机本体设计时长径比大,连续式搅拌机整体刚性差。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实现二次搅拌、搅拌均匀、布局合理的沥青冷再生搅。
9、拌装置及系统。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5 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低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设置有位于 左端上部的进料口和位于右端下部的出料口,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在机架上,第一连续式搅拌机的出料口与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的进料口连接,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相对水平线的的倾斜角度为5-20度。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分别包括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的搅拌桶、倾斜布置在搅拌桶中相互平行的两搅拌轴、驱动两搅拌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搅拌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每个。
10、搅拌单元包括圆周设置在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臂和设置在搅拌臂上的搅拌叶片,搅拌臂沿搅拌轴的径向延伸,所述搅拌单元包括搅拌叶片正向布置的若干正向搅拌单元、搅拌叶片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中部位置的一个第一反向搅拌单元,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右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0007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单元还包括搅拌叶片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尾端的一个第二反向搅拌单元,第二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0008。
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间距的3-6倍。说 明 书CN 203960713 U2/4页5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之间间距的2-3倍。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向搅拌单元与右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之间的间距为零。0011 进一步的,两搅拌轴之间的中心距为所述搅拌单元回转半径的1.5-2倍。0012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的作用面相对搅拌轴轴线的夹角为30-50度。0013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为与搅拌臂垂直布置的长形板状体。0014 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系统,。
12、其特征在于:包括0015 配料装置,用于存储新骨料和回收骨料,并向集料皮带输送机定量供应骨料;0016 集料皮带输送机,连接在配料装置与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之间,用于将配料装置输出的骨料输送至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中;0017 粉料仓,用于存储粉料,并可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定量供应粉料;0018 沥青发生装置,用生成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并可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定量供应沥青;0019 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用于接收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并对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进行连续式混合搅拌,以制得成品物料;0020 成品皮带输送机,用于将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输出的成品物料输送至成品仓中;0021 成品仓,用于存储成品。
13、物料。002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23 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倾斜布置,可延长所搅拌的物料在连续式搅拌机体内的停留时间,同时通过连续式搅拌机体内的搅拌叶片合理安装布置,提高了集料与泡沫沥青彼此相互接触裹附的机率,两台连续式搅拌机安装时呈部分重叠状,省去了中间输送过渡环节,结构紧凑,降低能耗,提高效率,上方第一连续式搅拌机的出料口正对着下方第二连续式搅拌机的进料口,在所有集料与泡沫沥青已经全部输送到上方第一连续式搅拌机已预拌过的情况下,再次送入下方的第二连续式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重复第一连续式搅拌机内的物理搅拌过程,使混合料再次翻滚裹附,保证了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本实 用新。
14、型提供的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有效保证了泡沫沥青与集料的裹附的技术条件,经验证,其混合料的拌合进泡沫沥青与集料的裹附效果好,达到实际施工生产均匀性与稳定性要求。附图说明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续式搅拌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沥青冷再生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8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包括机架13、高、低布置在机架上的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A、B,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A、B分别设置有位于左端上部的进料。
15、口11和位于右端下部的出料口12,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A、B分别左低右高说 明 书CN 203960713 U3/4页6地倾斜布置在机架13上,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的出料口11与第二连续式搅拌机B的进料口12连接,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A、B相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为10度。0029 第一、第二连续式搅拌机A、B均包括左低右高地倾斜布置的搅拌桶1、可转动地平行布置于搅拌桶中的两搅拌轴3、连接驱动两搅拌轴3转动的驱动装置2,搅拌桶1左端上方设置有进料口11、右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2,搅拌轴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搅拌单元,每个搅拌单元包括圆周设置在搅拌轴3上的四个搅拌臂41和设置在搅拌臂41上的搅拌叶片4。
16、2,搅拌臂41沿搅拌轴3的径向延伸,搅拌单元包括搅拌叶片42正向布置的八个正向搅拌单元4a、搅拌叶片42 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3中部位置的一个第一反向搅拌单元4b、搅拌叶片42反向布置且设置在搅拌轴3尾端的一个第二反向搅拌单元4c,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4a之间的间距相等,第一反向搅拌单元4b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4a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4a间距的2倍,第一反向搅拌单元4b与右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4a之间的间距为零;第二反向搅拌单元4c与左侧的相邻正向搅拌单元4a之间的间距为相邻两正向搅拌单元4a间距的5倍,两搅拌轴之间的中心距为搅拌单元回转半径的1.6倍,搅拌叶片为与搅拌臂垂直布置。
17、的长形板状体,搅拌叶片的作用面相对搅拌轴轴线的夹角为45度。0030 设置正、反向搅拌单元可使混合料搅拌时正反向形成互相交叉流动,延长了所拌之混合料在搅拌桶1内的停留时间,持续不断地进行剧烈对流、剪切、翻滚等运动混合,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第二反向搅拌单元4c的设置是为了混合料更为顺利地卸出,保证不留死角,由实验数据测得,所述搅拌单元的回转半径与两搅拌轴3中心距之比应控制在1.52之间,这样两搅拌轴3上搅拌叶片42的回转半径范围彼此交错,实现混合料无间隙混合搅拌。0031 一种沥青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0032 配料装置51,用于存储新骨料和回收骨料,并向集料皮带输送机52定量供应骨料;003。
18、3 集料皮带输送机52,连接在配料装置与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的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的进料口11之间,用于将配料装置51输出的骨料输送至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中;0034 粉料仓53,用于存储粉料,通过螺旋输送机54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的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定量供应粉料;0035 沥青发生装置55,用生成泡沫沥青或乳化沥青,并可向沥青冷再生搅拌装 置的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定量供应沥青;0036 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用于接收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并对骨料、粉料和泡沫沥青进行连续式混合搅拌,以制得成品物料;0037 成品皮带输送机56,用于将沥青冷再生搅拌装置输出的成品物料输送至成品仓中;0038 成品仓57,。
19、用于存储成品物料。0039 具体工作方式为:配料装置51的新、旧骨料经过集料皮带输送机52通往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粉料仓53的粉料经过计量螺旋输料机54通往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沥青发生装置55将泡沫沥青直接喷入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内,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的出料口正对着下方第二连续式搅拌机B的进料口,在所有集料与泡沫沥青已经全部输送到第一连续式搅说 明 书CN 203960713 U4/4页7拌机A已预拌过的情况下,再次送入下方的第二连续式搅拌机B进行二次搅拌,重复第一连续式搅拌机A内的物理搅拌过程,使混合料再次翻滚裹附,提高了均匀性。第二连续式搅拌机B的出料口置于成品输送皮带机56上方,经搅拌完成的成品料直接由成品皮带输送机56输送到成品仓57内储存。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960713 U1/3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0713 U2/3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0713 U3/3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960713 U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