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52433 上传时间:2018-01-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83053.0

申请日:

2004.09.21

公开号:

CN1634386A

公开日:

2005.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040921授权公告日:20060906终止日期:2014092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14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11/14

申请人:

亿利资源集团公司;

发明人:

史利卿; 贾金良

地址:

014040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南海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秀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是以纯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药,具有宣肺祛风止咳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咽痒久而不愈,每因吸入冷热空气及刺激性气味诱发加重,舌尖红,苔白或黄等症状,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症状反复少的特点,在病因病机认识上,认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风邪外袭是其病因,风邪束肺、肺失宣降是其主要病机,从西医学认识上有所突破,组方上,基于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该方重点在于宣肺祛风,佐以清热化痰,药方简练、药专力宏而取得良好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份按重量配比制成: 炙麻黄3-13%、黄芩7-17%、炙百部11-21%、紫  苑11-21%、 黄  连3-13%、前胡8-18%、厚  朴3-13%、 青风藤13-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组份的重量 百分配比是: 炙麻黄8%、黄芩12%、炙百部16%、紫  苑16%、 黄  连8%、前胡13%、厚  朴8%、 青风藤19%。

说明书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二、背景技术:

    咳嗽虽然从西医学认识上有所突破,结合有关研究报道及本人的科研观察认为,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在发热、头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缓解消失后出现的咽痒咳嗽症状,主要由于感染后气道反应性增高所引起,而非感染的持续存在。因此,临床上所习惯应用的抗炎治疗不但疗效差,且存在滥用抗生素的趋势。西药对症治疗以含有镇咳作用的止咳药物为主,由于未能缓解其气道高反应,因此,存在疗效差、易反复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咳嗽有明显缓解控制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以克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点在于:由下列组份按重量配比制成:

    炙麻黄3-13%、黄芩7-17%、炙百部11-21%、紫苑11-21%、

    黄连3-13%、前胡8-18%、厚朴3-13%、青风藤13-24%。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点在于:各组份的重量百分配比是:

    炙麻黄8%、黄芩12%、炙百部16%、紫苑16%、

    黄连8%、前胡13%、厚朴8%、青风藤19%。

    采用本发明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具有以下优点:

    (1)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症状反复少的特点。经近百例临床研究观察,表明该药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愈显率达82.3%。

    (2)在于宣肺祛风,佐以清热化痰,方药简练、药专力宏而取得良好疗效。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具有降低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这也正是该方与现有其它中成药的主要区别之处。

    (3)具有宣肺祛风止咳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咽痒久而不愈,每因吸入冷热空气及刺激性气味诱发加重,舌尖红,苔白或黄等症状。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泊疗咳嗽的药物,由下列组份按重量配比制成:

    炙麻黄3%、黄芩17%、炙百部20%、紫苑20%、

    黄连3%、前胡18%、厚朴4%、青风藤15%,

    本发明制作通常采用水加热煎煮提取法,按上述组份和比例把药物配齐全,放入煎煮容器中,加水煎煮25分钟压挤去渣,取出药汁过滤后浓缩到200克左右,患者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取得显著疗效。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由下列组份按重量配比制成:

    炙麻黄10%、黄芩10%、炙百部15%、紫苑15%、

    黄连10%、前胡10%、厚朴10%、青风藤20%,

    制作方法如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咳嗽地药物,各组份的重量百分配比是:

    炙麻黄8%、黄芩12%、炙百部16%、紫苑16%、

    黄连8%、前胡13%、厚朴8%、青风藤19%,

    制作方法如实施例1。

    病例1:

    王某,男,56岁,干部,咳嗽3月余来诊。3月前因着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发热38℃,伴有身酸痛,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感冒”。予“白加黑”、“感冒清热颗粒”、“罗红霉素”治疗,3天后热退,咽痛等症状逐渐缓解,但出现咽痒咳嗽,痰白量少不易咳出,医院复诊,考虑为“气管炎”。予“阿莫西林”口服一周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此后,因咳嗽曾到多家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痰细菌培养、PPD、结核抗体、胸部X光片、胸部CT等均未见异常。其间间断服用“阿莫西林”、“西力欣”、“阿齐霉素”、“氨茶碱”、“可愈糖浆”、“蛇胆川贝液”及中药汤药等药。症状均无明显改善,遂来诊。当时症见咳嗽,咽痒,每因冷热空气、刺激性气味及大声说笑诱发,阵咳无痰,平卧时多咳,但入睡后不咳,身无寒热,纳食好,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弦。述既往体健,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史。查体:咽稍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中医辩证考虑为风邪犯肺、肺失宣降。予本方5剂,日1剂水煎早晚服,嘱停用其他药物。5天后复诊述服3剂后咳嗽咽痒症状即明显缓解,来诊时已无明显咳嗽,仅余咽部稍痒,复予上药4剂后,随访已愈。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医学中成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是以纯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药,具有宣肺祛风止咳功能,主治呼吸道感染后,尤其是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后出现的咳嗽、咽痒久而不愈,每因吸入冷热空气及刺激性气味诱发加重,舌尖红,苔白或黄等症状,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症状反复少的特点,在病因病机认识上,认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咳嗽,风邪外袭是其病因,风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