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519234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89376.1

申请日:

2013.08.30

公开号:

CN104425873A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1Q 1/3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许建明 施卫辛变更后:许健明 施卫辛|||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Q1/36申请日:20130830|||公开

IPC分类号:

H01Q1/36; H01Q1/48; H01Q5/10(2015.01)I; H01Q5/28(2015.01)I; H01Q1/22

主分类号:

H01Q1/36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建明; 施卫辛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代理人:

王正茂; 丛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及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包含第一辐射段及第一耦合金属段,第一辐射段中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平行于第一辐射段并接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工作在更多更宽的频段。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以及多频天线,其包含:第一辐射段,其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第一导电元件与上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以及第一耦合金属段,其平行于上述第一辐射段并接地。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天线还包含:第一金属段,其具有接地端;第二金属段,其具有馈入端,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以及第三金属段,其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金属段与上述第二金属段。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段、所述第二金属段及所述第三金属段为弧形元件。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段部分正投影于第一耦合金属段,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具有接地点并与上述第一辐射段的正投影错开。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段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段的一端,所述多频天线还包含:第二辐射段,其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段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段与上述第二辐射段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两侧。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耦合金属段,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且沿着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延伸。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由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金属外壳切割形成的金属条凹折成形,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壳体的表面接地。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具有金属外壳的信号接口。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具有金属材质的电池。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固定在该输出模块上,且该输出模块内设有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为扬声器或摄影元件。

说明书

说明书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天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移动装置需要良好效能的天线系统,以维持移动装置与基站之间双向的通信质量。常见的移动装置采用偶极天线或单极天线,安装在移动装置外或者整合在移动装置中。然而,上述天线因体积较大而不易整合在移动装置中。
另一类常见的天线为平面倒F天线(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这类天线常见于整合在移动装置内部的内置型天线。然而,由于市场需要更轻薄的移动装置,天线所置空间越来越小,工作在各种通信频带中的天线设计日益困难。
传统上,天线可采用多组匹配电路以及天线辐射结构的切换以适应在多种不同通信频带中工作。然而,上述重组技术需要额外的开关或是偏压电路,使得天线设计更复杂且成本增加,因此能在宽带中工作而不需额外开关电路的天线仍为本领域中急需解决的议题。
随着移动装置越来越轻薄短小,天线所能放置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由于移动装置内有许多元件均为金属材质,故容易因天线与金属物靠近而使电场集中,使天线的辐射损耗大,造成工作在各种通信频带中的天线设计日益困难。因此,如何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在宽带中工作,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急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及多频天线;多频天线包含第一辐射段及第一耦合金属段,第一辐射段中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平行于第一辐射段并接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优点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工作在更多或更宽的频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8是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元件310、第二导电元件320及多频天线100。多频天线100包含第一辐射段105及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第一辐射段105沿着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分布,由于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的尺寸不一定相同,故第一辐射段105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设置且其一端设置有接地点204。
多频天线100还包含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第一金属段101与第二金属段102平行,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其中之一用以供信号馈入,另一个用以接地,即当第一金属段101用以供信号馈入时,则第二金属段102用以接地,反之,当第一金属段101用以接地时,则第二金属段102用以供信号馈入;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移动装置(如:手机)时,则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中的一个会与移动装置的收发器的信号线电性连接以供信号馈入,而另一个会与移动装置的系统接地面电性连接以接地;第三金属段103连接第一金属段101与第二金属段102,使得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相连的形状形成一个U字型,而在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所形成的U字型的开口向第三金属段103延伸而形成凹槽104,因此,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的长度越长,则凹槽104的长度也越长,而凹槽104的长度可通过设计来调整以使多频天线100的阻抗符合定值(如:50欧姆)。
多频天线100的第一辐射段105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上未与第三金属段103连接的一端,与第二金属段102共面且相互垂直,往相对于凹槽104的另一个方向延伸,且沿着第一导电元件310及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分布,而第一辐射段105延伸的长度可调整第一辐射段105共振振型所对应的第一频率,第一辐射段105长度越短,则第一频率越高。
当多频天线100工作时,第一辐射段105会共振以发射或接收电磁信号,第一辐射段105上未与第二金属段102连接的一端称做第一辐射段105的末 端,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容易受到第一导电元件310的遮蔽,造成多频天线100的收发效率差。图2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以第一辐射段105为中心轴,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平行设置在距离第一辐射段105间距201(约:0.1~1mm)处,且第一耦合金属段200设置在靠近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并具有接地点204用以接地,以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共同以第二频率共振。第一辐射段105在第一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与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使得电子装置可利用多频天线100应用于更多频段的通信需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所产生的频段,可通过调整第一辐射段105及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长度来改变,当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所产生的频段重叠时,将会形成一个较宽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多频天线100应用于较宽带段的通信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及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时不受到接地金属的影响,因此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上的接地点204不设置在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上的部分。图3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一部分202,而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另一部分203设有接地点204并与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一部分202错开。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固定多频天线100,故将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贴附在电子装置壳体(图中未示出)上,则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的表面形状会取决于贴附面,故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可皆为弧形元件、平面元件或任何连续曲面元件。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移动装置(如:手机)时,第一导电元件311为具 有金属外壳的信号接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信号接口、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DMI)、微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信号接口或任何可用于移动装置的信号接口,其中信号接口的金属外壳用以保护信号接口,并且接地以保护内部电路避免外界干扰或者静电影响;而第二导电元件321为具有金属材质的电池,例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第一辐射段105垂直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的一端,电子装置还包含第二辐射段106。第二辐射段106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段102共面且相互垂直,并与第一辐射段105平行,其中第一辐射段105与第二辐射段106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导电元件311的两侧,而第二辐射段106延伸的长度对应于其以第三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第一辐射段105在第一频率共振所对应频段、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共同以第二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以及第二辐射段106以第三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多频天线100a所对应的上述多个频段以应付更多频段的通信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所产生的频段,可分别通过调整第一辐射段105、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及第二辐射段106的长度来改变,当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所产生的频段重叠或接近时,将会形成一个更宽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本发明所示的多频天线100a应用于更宽带段的通信需求;或视需求来调整各频段以达到不同的通信目的。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当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上述这些元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多频天线100b还包含第二耦合金属段210。第二耦合金属段210连接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共面,并垂直连接第一耦合金属段200,沿着第二导电元件321延伸,但不与第二导电元件321接触,而第二耦合金属段210从接地点204延伸的长度可调整以实现第二耦合金属段210在第四 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
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多频天线100c的第一耦合金属段220由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表面312、313进行切割,将金属外壳表面312、313的切割处314所形成的金属条凹折以相对于第一导电元件311a向外延伸,金属条的末端会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并与第一辐射段105相间隔,且靠近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以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便可由上述金属条而成形,其中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会接地,则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便通过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进行接地。本实施例可将电子装置及第一导电元件311a合并以模块化的方式应用在移动装置中。
图8是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电子装置还包含输出模块322,且输出模块322内设有第一导电元件311b,举例来说,第一导电元件311b可为扬声器线圈或摄像头,而输出模块322可为扬声器或摄影镜头模块;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在移动装置上时,输出模块322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壳来包覆第一导电元件311b,例如:扬声器的音箱、摄像头的塑料外壳等,其中第二导电元件321的尺寸大于第一导电元件311b的尺寸。多频天线100d的第一耦合金属段230固定在输出模块322上,并以第一耦合金属段230上的接地点进行接地。第一耦合金属段230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与第一辐射段105相间隔,且靠近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以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3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89376.1(22)申请日 2013.08.30H01Q 1/36(2006.01)H01Q 1/48(2006.01)H01Q 5/10(2015.01)H01Q 5/28(2015.01)H01Q 1/22(2006.01)(71)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号(72)发明人许建明 施卫辛(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代理人王正茂 丛芳(54) 发明名称电子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及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

2、包含第一辐射段及第一耦合金属段,第一辐射段中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平行于第一辐射段并接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工作在更多更宽的频段。(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587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CN 104425873 A1/1页2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以及多频天线,其包含:第一辐射段,其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第一导电元件与上述第二导电。

3、元件之间;以及第一耦合金属段,其平行于上述第一辐射段并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频天线还包含:第一金属段,其具有接地端;第二金属段,其具有馈入端,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辐射段;以及第三金属段,其电性连接于上述第一金属段与上述第二金属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段、所述第二金属段及所述第三金属段为弧形元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段部分正投影于第一耦合金属段,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具有接地点并与上述第一辐射段的正投影错开。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段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段的一端,。

4、所述多频天线还包含:第二辐射段,其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金属段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辐射段与上述第二辐射段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耦合金属段,其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且沿着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延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由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金属外壳切割形成的金属条凹折成形,且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壳体的表面接地。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具有金属外壳的信号接口。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具有金属材质的电池。10.如权。

5、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耦合金属段固定在该输出模块上,且该输出模块内设有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为扬声器或摄影元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25873 A1/4页3电子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天线的电子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移动装置需要良好效能的天线系统,以维持移动装置与基站之间双向的通信质量。常见的移动装置采用偶极天线或单极天线,安装在移动装置外或者整合在移动装置中。然而,上述天线因体积较大而不易整合在移动装置中。0003 另一类常见的。

6、天线为平面倒F天线(PIFA,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这类天线常见于整合在移动装置内部的内置型天线。然而,由于市场需要更轻薄的移动装置,天线所置空间越来越小,工作在各种通信频带中的天线设计日益困难。0004 传统上,天线可采用多组匹配电路以及天线辐射结构的切换以适应在多种不同通信频带中工作。然而,上述重组技术需要额外的开关或是偏压电路,使得天线设计更复杂且成本增加,因此能在宽带中工作而不需额外开关电路的天线仍为本领域中急需解决的议题。0005 随着移动装置越来越轻薄短小,天线所能放置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由于移动装置内有许多元件均为金属材质,故容易因天线与金属物靠近而。

7、使电场集中,使天线的辐射损耗大,造成工作在各种通信频带中的天线设计日益困难。因此,如何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在宽带中工作,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急需改进的目标。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0007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及多频天线;多频天线包含第一辐射段及第一耦合金属段,第一辐射段中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平行于第一辐射段并接地。0008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

8、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优点能使移动装置中的金属物对天线的影响降低,且使天线能工作在更多或更宽的频段。附图说明0009 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0010 图2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侧视图;0011 图3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俯视图;0012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0013 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0014 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说 明 书CN 104425873 A2/4页40015 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以及0016 图8。

9、是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图1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导电元件310、第二导电元件320及多频天线100。多频天线100包含第一辐射段105及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第一辐射段105沿着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分布,由于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的尺寸不一定相同,故第一辐射段105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电元件310与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设置且其一端设置有接地点204。0018 多频天线100还包含第一金属段10。

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第一金属段101与第二金属段102平行,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其中之一用以供信号馈入,另一个用以接地,即当第一金属段101用以供信号馈入时,则第二金属段102用以接地,反之,当第一金属段101用以接地时,则第二金属段102用以供信号馈入;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移动装置(如:手机)时,则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中的一个会与移动装置的收发器的信号线电性连接以供信号馈入,而另一个会与移动装置的系统接地面电性连接以接地;第三金属段103连接第一金属段101与第二金属段102,使得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

11、03相连的形状形成一个U字型,而在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所形成的U字型的开口向第三金属段103延伸而形成凹槽104,因此,第一金属段101和第二金属段102的长度越长,则凹槽104的长度也越长,而凹槽104的长度可通过设计来调整以使多频天线100的阻抗符合定值(如:50欧姆)。0019 多频天线100的第一辐射段105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上未与第三金属段103连接的一端,与第二金属段102共面且相互垂直,往相对于凹槽104的另一个方向延伸,且沿着第一导电元件310及第二导电元件320之间分布,而第一辐射段105延伸的长度可调整第一辐射段105共振振型所对应的第一。

12、频率,第一辐射段105长度越短,则第一频率越高。0020 当多频天线100工作时,第一辐射段105会共振以发射或接收电磁信号,第一辐射段105上未与第二金属段102连接的一端称做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容易受到第一导电元件310的遮蔽,造成多频天线100的收发效率差。图2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以第一辐射段105为中心轴,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平行设置在距离第一辐射段105间距201(约:0.11mm)处,且第一耦合金属段200设置在靠近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并具有接地点204用以接地,以使第一耦合金。

13、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共同以第二频率共振。第一辐射段105在第一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与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使得电子装置可利用多频天线100应用于更多频段的通信需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所产生的频段,可通过调整第一辐射段105及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长度来改变,当第一频率与第二频率所产生的频段重叠时,将会形成一个较宽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多频天线100应用于较宽带段的通信需求。说 明 书CN 104425873 A3/4页50021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及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

14、合时不受到接地金属的影响,因此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上的接地点204不设置在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上的部分。图3是依照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一部分202,而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另一部分203设有接地点204并与第一辐射段105正投影在第一耦合金属段200的一部分202错开。0022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固定多频天线100,故将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贴附在电子装置壳体(图中未示出)上,则第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的表面形状会取决于贴附面,故第。

15、一金属段101、第二金属段102及第三金属段103可皆为弧形元件、平面元件或任何连续曲面元件。0023 图4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于移动装置(如:手机)时,第一导电元件311为具有金属外壳的信号接口,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信号接口、高分辨率多媒体接口(HDMI)、微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信号接口或任何可用于移动装置的信号接口,其中信号接口的金属外壳用以保护信号接口,并且接地以保护内部电路避免外界干扰或者静电影响;而第二导电元件321为具有金属材质的电池,例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0024 图5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电。

16、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第一辐射段105垂直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的一端,电子装置还包含第二辐射段106。第二辐射段106连接在第二金属段102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段102共面且相互垂直,并与第一辐射段105平行,其中第一辐射段105与第二辐射段106的位置分别对应于第一导电元件311的两侧,而第二辐射段106延伸的长度对应于其以第三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第一辐射段105在第一频率共振所对应频段、第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共同以第二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以及第二辐射段106以第三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多频天线100a所对应的上述多个频段以应付更多频。

17、段的通信需求。0025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所产生的频段,可分别通过调整第一辐射段105、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及第二辐射段106的长度来改变,当第一频率、第二频率及第三频率所产生的频段重叠或接近时,将会形成一个更宽的频段,可使电子装置利用本发明所示的多频天线100a应用于更宽带段的通信需求;或视需求来调整各频段以达到不同的通信目的。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当视当时需要,弹性选择上述这些元件的具体实施方式。0026 图6是依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多频天线100b还包含第二耦合金属段210。第二耦合金属段210连接第。

18、一耦合金属段200,与第一耦合金属段200共面,并垂直连接第一耦合金属段200,沿着第二导电元件321延伸,但不与第二导电元件321接触,而第二耦合金属段210从接地点204延伸的长度可调整以实现第二耦合金属段210在第四频率共振所对应的频段。0027 图7是依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多频天线100c的第一耦合金属段220由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表面312、313进行切割,将金属外壳表面312、313的切割处314所形成的金属条凹折以相对于第一导电元件311a向外延伸,金属条的末端会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并与第一辐射段105相间隔,且靠近第一辐射说 明 书。

19、CN 104425873 A4/4页6段105的末端,以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便可由上述金属条而成形,其中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会接地,则第一耦合金属段220便通过第一导电元件311a的金属外壳进行接地。本实施例可将电子装置及第一导电元件311a合并以模块化的方式应用在移动装置中。0028 图8是依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电子装置还包含输出模块322,且输出模块322内设有第一导电元件311b,举例来说,第一导电元件311b可为扬声器线圈或摄像头,而输出模块322可为扬声器或摄影镜头模块;。

20、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应用在移动装置上时,输出模块322可以采用非金属材质的外壳来包覆第一导电元件311b,例如:扬声器的音箱、摄像头的塑料外壳等,其中第二导电元件321的尺寸大于第一导电元件311b的尺寸。多频天线100d的第一耦合金属段230固定在输出模块322上,并以第一耦合金属段230上的接地点进行接地。第一耦合金属段230平行于第一辐射段105,与第一辐射段105相间隔,且靠近第一辐射段105的末端,以使第一耦合金属段230与第一辐射段105互相电磁耦合而以第二频率共振。0029 虽然本发明已经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说 明 书CN 104425873 A1/4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5873 A2/4页8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5873 A3/4页9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5873 A4/4页10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5873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