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决定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和释放压力的一种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过识别心音控制体外反搏装置的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体外反搏装置的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方法是首先检测心电信号R波,然后在R波之后一段时间内来计算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时间,由于计算的值存在一定的误差,很难保证计算的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时间值就是心脏舒张期的开始,而且人体的心脏机能非常复杂,其心脏舒张期也有所变化,仅通过R波之后一段时间的计算,很难保证计算所得的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时间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之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心音决定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和释放压力时间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决定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它是通过心音信号来确定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和释放压力,心音信号通过心音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整形,A/D转换电路转换,将数字信号送到CPU,通过软件进行识别和计算第一和第二心音,根据第一和第二心音来确定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时间;在出现第二心音(也就是心脏舒张期地开始)时,体外反搏装置对人体开始施加压力;在心脏舒张后期,对人体开始释放压力。
本发明是通过识别心音的方法,在出现第二心音(也就是心脏舒张期的开始)时,体外反搏装置对人体开始施加压力;在心脏舒张后期,对人体开始释放压力。由于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脏舒张期的开始,是由半月瓣关闭,瓣膜互相撞击以及大动脉中血液减速和室内压迅速下降引起的振动。所以通过此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准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心脏的心电与心音的关系示意图;
图2表示施加和释放压力与心音的关系示意图;
图3为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我们知道,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可分为心脏收缩阶段和心脏舒张阶段。图1为心脏的心电与心音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的变化可分为七节:1-心房收缩期,2-等容收缩期,3-快速射血期,4-减慢射血期,5-等容舒张期,6-快速充盈期,7-心舒张后期。其中第1节到第4节为心脏收缩阶段,第5节到第7节为心脏舒张阶段。由此可见,在心脏进入舒张阶段时体外反搏装置对人体施加和释放压力,对血液的循环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如图2。
心音是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和舒张,瓣膜启闭,血流冲击心室壁和大动脉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通过周围组织传到胸壁。
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脏瓣膜的关闭、心腔血流的撞击、心肌的收缩等因素,形成了心音,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期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
图1中,S1表示第一心音,发生在心脏收缩期开始,音调低沉,持续时间较长(约0.15秒)。产生的原因包括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突然关闭以及随后射血入主动脉等引起的振动。
S2表示第二心音,发生在心脏舒张期的开始,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约0.08秒)。产生的原因是半月瓣关闭,瓣膜互相撞击以及大动脉中血液减速和室内压迅速下降引起的振动。
S3和S4分别表示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发生在第二心音后0.1~0.2秒,频率低,它的产生与血液快速流入心室使心室和瓣膜发生振动有关,通常仅在儿童身上能听到,因为较易传导到体表。第四心音由心房收缩引起,也称心房音。
由此可见,在第二心音时,心室开始舒张,此时反搏装置开始充气对人体施加压力,正好能帮助血液回到心脏,提高反搏治疗的有效性,而且对人体更安全可靠。因此,以第二心音开始的时间为体外反搏装置施加压力的时间,非常准确。
体外反搏装置释放压力的时间(例如放气时间)是根据病人的心率不同来自动或手动调整,但必须在第二心音之后100ms到下一个第一心音(预测值)之前100ms内,此时正好落在心舒张后期,如图1所示的第7节,此时释放压力,使心脏能得到及时恢复,顺利进入收缩期。
其流程如图3所示,心音信号通过心音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和整形,A/D转换电路转换,将数字信号送到CPU,通过软件进行识别和计算第一和第二心音,根据第一和第二心音来确定施加和释放压力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