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1505890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56604.2

申请日:

2016.10.27

公开号:

CN106549572A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3/156申请日:20161027|||公开

IPC分类号:

H02M3/156

主分类号:

H02M3/156

申请人: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晓飞

地址:

215301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龙腾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代理人:

杨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包括: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进行直流变换和极性转换后,经电压输出端VGL输出一直流负电压;用于将输入电压经脉冲输出端SW输出脉冲信号;该负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一负电压产生单元;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负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直流负电压转换为基准电压;还用于将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电容自举而转换为负压,负压根据基准电压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负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本发明公开的负电压产生电路,能够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多路负电压,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包括:DC-DC转换单元,所述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进行直流变换和极性转换后,经电压输出端VGL输出一直流负电压;所述DC-DC转换单元还用于将输入电压经脉冲输出端SW输出脉冲信号;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一负电压产生单元;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直流负电压转换为基准电压;还用于将所述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电容自举而转换为负压,所述负压根据所述基准电压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负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容C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地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和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的第二端、所述负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R0,所述第三电阻R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C1,所述第二电容C1与所述第二电阻R2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C2,所述第三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负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C2为电解电容。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C3,所述第四电容C3的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P型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2为N型开关管;或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N型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2为P型开关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开关管或N型开关管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为方波信号。 -->

说明书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因其轻、薄、辐射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监控等领域。通
常,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电源电路,用来为电子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由于液晶显示器既使用正电压,也使用负电压,而外部电源电压通常为正电压,因
此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路需要一负电压产生电路,用来将正电压转换成负电压。负电压产
生电路可接收外部的正电压,输出反相的负电压,负电压再经过稳压器稳压后输出到电子
组件。

但是,一般的负电压产生电路需要使用复杂的脉冲宽度调制器、电感线圈和相关
电子组件,电路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而且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路,通常只产生一路负
电压。对于需要多路负电压的应用场合来说,现有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路明显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负电压产
生电路的电路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以及不能提供多路负电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中,所述负电压产生
电路包括:DC-DC转换单元,所述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进行直流变换和极性转换
后,经电压输出端VGL输出一直流负电压;所述DC-DC转换单元还用于将输入电压经脉冲输
出端SW输出脉冲信号;

所述负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一负电压产生单元;

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直流负电压转换为基准电
压;还用于将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电容自举而转换为负压,所述负压根据所
述基准电压从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的负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
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

所述第一电容C0的一端连接于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另一端与所述第
一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地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另一端与所述第
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
三端和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的第二端、所述负
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R0,所述第三电阻R0的一端与所述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
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C1,所述第二电容C1与所述第二电
阻R2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C2,所述第三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
负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容C2为电解电容。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C3,所述第四电容C3的一端与地连
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为P型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2为N型开关管;或所述
第一开关管Q1为N型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Q2为P型开关管。

优选地,所述P型开关管或N型开关管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
体晶体管、双极型晶体管。

优选地,所述脉冲信号为方波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电压产生电路,能够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多路负电压,电路
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负电压产生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负电压产生电路的波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负电压产生电路的另一波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
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其中,负电压产生电路
包括:DC-DC转换单元,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进行直流变换和极性转换后,经电压
输出端VGL输出一直流负电压;DC-DC转换单元还用于将输入电压经脉冲输出端SW输出脉冲
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输出端VGL与脉冲输出端SW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輸出。

负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一负电压产生单元(图中虚线框图部分)。负电压产生单元
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于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于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用于为负电压产生单
元提供一稳定的基准电压。负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直流负电压转换
为基准电压;还用于将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电容自举而转换为负压,负压根
据所述基准电压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负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脉冲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为方波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容C0、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
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

第一电容C0的一端连接于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
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地连接;

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于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
的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和第一端
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的第二端、负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为图中Q1的1、2、3引
脚。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为图中Q2的1、2、3引脚。

在本实施例中,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一直流负电压,经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
R2的分压,转换一个基准电压,并提供给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负电压产生单元利用第一
电容C0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自举原理而将DC-DC转换单元输出的脉冲信号,例如:方波信
号,转换为负压。转换后的负压经过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后,产生一路较大电流且
电压稳定的负电压,该负电压进而从负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R0,第三电阻R0的一端与第一开
关管Q1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开关管
Q1的第三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二电容C1,第二电容C1与第二电阻R2并
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三电容C2,第三电容C2的一端与负电压
输出端Vout连接,另一端与地连接。第三电容C2为电解电容。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第四电容C3,第四电容C3的一端与地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为P型开关管、第二开关管Q2为N型开关管;或第一开
关管Q1为N型开关管、第二开关管Q2为P型开关管。P型开关管或N型开关管包括但不限于:绝
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OSFET)、双极型晶体管。

图2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负电压产生电路的波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和图
3。其中,SW为脉冲输出端SW的波形结构示意图,VF3为测试点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的波形
结构示意图,VF4为测试点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的波形结构示意图,VF5为测试点第二开
关管Q2的第一端的波形结构示意图,Vout为负电压输出端Vout的波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电压产生电路,能够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多路负电压,电路
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本
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
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电压产生电路,包括: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进行直流变换和极性转换后,经电压输出端VGL输出一直流负电压;用于将输入电压经脉冲输出端SW输出脉冲信号;该负电压产生电路还包括一负电压产生单元;DCDC转换单元的脉冲输出端SW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DCDC转换单元的电压输出端VGL与负电压产生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负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电压输出端VGL输出的直流负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