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49885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81969.3

申请日:

2013.08.29

公开号:

CN103452621A

公开日:

2013.12.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M 5/00申请公布日:20131218|||公开

IPC分类号:

F01M5/00; F28D21/00; F28F1/42; F28F1/10

主分类号:

F01M5/00

申请人:

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丁晓江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五号桥工业园常康路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代理人:

顾吉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上封头和下封头,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二固定于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散热器周向与腔室之间、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通道,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连接孔伸出,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所述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所述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固定于所述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周向与所述腔室之间、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流通的通道,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所述连接孔伸出,所述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所述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包括芯体二、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芯体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左封头和所述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有所述出油接管,所述右封头上设有所述进油接管,所述芯体二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二的相邻油散通道之间设有翅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一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一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所述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接管位于所进水接管和所述进油接管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接管、所述出油接管和所述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

说明书

说明书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机油散热器采用风冷或者水冷对机油进行降温,风冷式机油散热器通过自然风、风扇或者两者结合实现机油的散热,一方面,仅仅通过自然风进行热交换,散热效果差,另一方面,通过自然风并结合风扇对机油进行散热,虽然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但设备外形尺寸大、无法有效解决安装空间的问题,水冷式机油散热器采用发动机冷却水对机油进行降温,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发动机系统,其发动机冷却水温度高达70℃~80℃,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所述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所述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固定于所述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周向与所述腔室之间、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流通的通道,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所述连接孔伸出,所述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所述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出油接管位于所进水接管和所述进油接管之间;
所述进油接管、所述出油接管和所述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
所述散热器二包括芯体二、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芯体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左封头和所述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有所述出油接管,所述右封头上设有所述进油接管,所述芯体二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二的相邻油散通道之间设有翅片;
所述芯体一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一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所述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采用发动机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发动机冷却水与高温机油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散热器一进行降温,能够使得发动机冷却水维持在一较低的温度,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二安装于散热器一的下封头内,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散热器一与散热器二采用翅片式散热芯体,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散热器二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10,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3、上封头1和下封头2,芯体一3上、下两侧安装有上封头1和下封头2,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散热器二10固定于下封头2的腔体内,位于散热器二10周向与下分头2的腔室之间、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通道13,下封头2上设有两个连接孔6、7,散热器二10的进油接管12和出油接管11从连接孔7、6伸出,下封头2上设有进水接管4,上封头1上设有出水接管5;出油接管11位于所进水接管4和进油接管12之间;进油接管12、出油接管11和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散热器二10包括芯体二18、左封头14和右封头15,芯体二18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封头14和右封头15,左封头14上设有出油接管11,右封头15上设有进油接管12,芯体二18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芯体二18的相邻油散通道16之间设有翅片17;芯体一3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芯体一3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
图1中9为加水口,8为侧板。

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526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8CN103452621A*CN103452621A*(21)申请号 201310381969.3(22)申请日 2013.08.29F01M 5/00(2006.01)F28D 21/00(2006.01)F28F 1/42(2006.01)F28F 1/10(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裕顺换热器有限公司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五号桥工业园常康路32号(72)发明人丁晓江(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代理人顾吉云(54) 发明名称发动机机油的复。

2、合式散热器(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上封头和下封头,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二固定于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散热器周向与腔室之间、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通道,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连接孔伸出,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

3、)申请公布号 CN 103452621 ACN 103452621 A1/1页21.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所述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所述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固定于所述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周向与所述腔室之间、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流通的通道,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所述连接孔伸出,所述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所述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包括芯体二、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

4、芯体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左封头和所述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有所述出油接管,所述右封头上设有所述进油接管,所述芯体二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二的相邻油散通道之间设有翅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一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一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所述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接管位于所进水接管和所述进油接管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接管、所述出油接管和所述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权 利 要 求 书CN 10。

5、3452621 A1/2页3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发动机机油散热器采用风冷或者水冷对机油进行降温,风冷式机油散热器通过自然风、风扇或者两者结合实现机油的散热,一方面,仅仅通过自然风进行热交换,散热效果差,另一方面,通过自然风并结合风扇对机油进行散热,虽然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但设备外形尺寸大、无法有效解决安装空间的问题,水冷式机油散热器采用发动机冷却水对机油进行降温,但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发动机系统,其发动机冷却水温度高达7080,散热效果较差。发明内容0003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发。

6、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0004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所述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芯体一上、下两侧安装有所述上封头和所述下封头,所述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二固定于所述下封头的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周向与所述腔室之间、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流通的通道,所述下封头上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散热器二的进油接管和出油接管从所述连接孔伸出,所述下封头上设有进水接管,所述上封头上设有出水接管。0005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出油接管位于所进水接管和所述进油接管之间;所述。

7、进油接管、所述出油接管和所述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所述散热器二包括芯体二、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芯体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左封头和所述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有所述出油接管,所述右封头上设有所述进油接管,所述芯体二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二的相邻油散通道之间设有翅片;所述芯体一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所述芯体一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所述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0006 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采用发动机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发动机冷却水与高温机油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散热器一进行降温,能够使得发动机冷却水维持在一较低的温度,确保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二安装于散热。

8、器一的下封头内,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便于安装;散热器一与散热器二采用翅片式散热芯体,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3452621 A2/2页4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散热器二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机油的复合式散热器,其包括散热器一和散热器二10,散热器一包括芯体一3、上封头1和下封头2,芯体一3上、下两侧安装有上封头1和下封头2,散热器一为水冷散热器,散热器二10固定于下封头2的腔体内,位于散热器二10周向与下分头2的腔室之间、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通道13,下。

9、封头2上设有两个连接孔6、7,散热器二10的进油接管12和出油接管11从连接孔7、6伸出,下封头2上设有进水接管4,上封头1上设有出水接管5;出油接管11位于所进水接管4和进油接管12之间;进油接管12、出油接管11和连接孔的衔接处通过密封装置密封;散热器二10包括芯体二18、左封头14和右封头15,芯体二18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封头14和右封头15,左封头14上设有出油接管11,右封头15上设有进油接管12,芯体二18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芯体二18的相邻油散通道16之间设有翅片17;芯体一3为翅片式散热芯体,位于芯体一3相邻水散通道之间设有外翅片,水散通道内设有内翅片。0009 图1中9为加水口,8为侧板。说 明 书CN 103452621 A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52621 A2/2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5262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