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丁苯乳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丁苯乳胶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145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CN103421145A*CN103421145A*(21)申请号 201210157969.0(22)申请日 2012.05.21C08F 236/10(2006.01)C08F 2/26(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72)发明人张杰 李传清 于国柱 杜昕辛益双 谭金枚(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代理人王浩然 王凤桐(54) 发明名称一种丁苯乳胶及其制备。
2、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和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所述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和/或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在水中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上述单体发生共聚生成颗粒直径为60-90nm的共聚物,得到种子胶乳;(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胶乳、丁二烯、苯乙烯和分子量调节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所述种子胶乳、丁二烯和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丁苯乳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耐水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145 ACN 103421145 A1/1页21.一种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和/或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在水中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上述单体发生共聚生成颗粒直径为60-90nm的共聚物,得到种子胶乳;(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胶乳、丁二烯、苯乙烯和分子量调节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所述种子胶乳、丁二烯和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丁苯乳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
4、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苯乙烯的总用量为35-65重量%,所述丁二烯的总用量为25-60重量%,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用量为2-10重量%,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用量为2-10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5-10重量%,所述丁二烯的用量为0-5重量%;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30-55重量%,所述丁二烯的用量为20-60重量%;优选地,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
5、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5-10重量%;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30-55重量%,所述丁二烯的用量为25-6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混合物总量的0.1-1重量%;所述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6、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选自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盐、3-烯丙氧基-2-羟基-1-丙烷磺酸盐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接触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的温度为60-70,接触的时间为0.5-1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和丁二烯的总用量为基准,所述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为0.1-0.5重量%;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正十二烷基硫醇和/或叔十二烷基硫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接触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所述接触。
7、的条件包括接触的温度为75-90,接触的时间为8-10小时。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不高于30下,将得到的丁苯乳胶的pH值调节至7-8。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1145 A1/7页3一种丁苯乳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丁苯乳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 目前,所述丁苯胶乳的制备基本上都是通过加入的乳化剂物理吸附在乳胶粒表面来达到聚合体系的稳定和胶乳产品的稳定。0003 例如,CN1891728A公开了一种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在阴离子和非阴离子乳化。
8、剂的存在下,将脂肪族共轭二烯烃、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C3-C5的乙烯基不饱和羧酸、乙烯基不饱和羧酸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酰胺和乙烯基不饱和腈类单体进行共聚。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和烷基磺酸盐中的两种或三种的阴离子乳化剂,或者以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和/或烷基二苯醚二磺酸盐为阴离子乳化剂;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0004 又如,CN101649025A公开了一种羧酸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在阴离子和非阴离子乳化剂的存在下,将丁二烯、苯乙烯、不饱和羧酸单体或不饱和羧酸酯单体进行共聚。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硬脂酸的钠盐或钾盐、混合脂肪酸。
9、的钠盐或钾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或烷基磺酸盐;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烷基苯醚型或烷基醚型非离子乳化剂。0005 但是无论如何改进,均需要依靠加入的乳化剂来稳定胶乳。虽然乳化剂能够起到具有稳定胶乳的作用,但是,乳化剂的加入会影响胶乳的使用性能,例如,胶乳配合料的粘接性和耐水性等;并且,得到的丁苯乳胶的稳定性均是依靠物理吸附乳化剂来实现的,因此,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为此国内外研究机构不断开发新的乳化剂体系,期望在低乳化剂用量、甚至在无乳化剂的聚合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良的丁苯乳胶。发明内容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制备丁苯乳胶的过程中,采用乳化剂来稳定乳胶,存在粘结性、耐水性。
10、、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需要乳化剂,能够制备得到具有优异粘结性、耐水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8 (1)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和/或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在水中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上述单体发生共聚生成颗粒直径为60-90nm的共聚物,得到种子胶乳;0009 (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胶乳、丁二烯、苯乙烯和分子量调节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所述种子胶乳、丁二烯和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丁苯乳胶。0010 此。
11、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0011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本身由亲水基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2/7页4团和亲油基团组成,可以使互不相溶的单体-水转变成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因此,具有乳化功能,能够得到稳定的丁苯乳胶,而不需要额外加入乳化剂,从而能够提高了所述丁苯乳胶的粘结性和耐水性。更为重要的是,结合使用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得到的丁苯乳胶依靠化学键结合在聚合物链上的磺酸基和羧基负离子来提高稳定性,所述负离子基团因其亲水性倾向于分布在乳胶粒表面,阻止了乳胶粒之间的凝聚,从而对所述胶乳起到稳。
12、定作用。这种依靠化学键合稳定的胶乳与依靠物理吸附乳化剂稳定的胶乳相比,具有更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0012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3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0014 根据本发明,所述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5 (1)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将苯乙烯和/或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在水中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上述单体发生共聚生成颗粒直径为60-90nm的共聚物,得到种子胶乳;0016 (2)将步。
13、骤(1)得到的种子胶乳、丁二烯、苯乙烯和分子量调节剂接触,所述接触的条件使得所述种子胶乳、丁二烯和苯乙烯发生共聚,得到丁苯乳胶。0017 本发明对整个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用量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能够制备得到所述丁苯乳胶即可,例如,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苯乙烯的总用量可以为35-65重量%,所述丁二烯的总用量可以为25-60重量%,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的用量可以为2-10重量%,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用量可以为2-10重量%;优选地,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
14、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5-10重量%,所述丁二烯的用量为0-5重量%;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30-55重量%,所述丁二烯的用量为20-60重量%。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以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步骤(1)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5-10重量%;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的用量为30-55重量%,丁二烯的用量为25-60重量%,即,步骤(1)中不加入丁二烯时,制备得到的所述丁苯乳胶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均非常优异。0018 根据本发明。
15、,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由于本发明是采用乳液聚合得到所述丁苯乳胶的,因此,所述引发剂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引发乳液聚合的水溶性引发剂,例如,所述引发剂可以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通常来说,所述引发剂的用量可以为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混合物总重量的0.1-1重量%。0019 根据本发明,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可以为现有的各种能够参与乳液聚合的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例如,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可以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也。
16、可以为现有的各种具有乳化功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3/7页5能、且能够参与乳液聚合的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例如,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可以选自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盐、3-烯丙氧基-2-羟基-1-丙烷磺酸盐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0020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为了克服氧阻聚,得到具有较大分子量的种子乳胶,优选情况下,所述接触在惰性气氛中进行。所述惰性气氛指不与反应物和反应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的任意一种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如氮气、氦气和元素周期表零族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保持惰性气氛的方法可以为向聚合体系中通。
17、入上述不与反应物和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的任意一种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所述接触的条件通常包括接触的温度和接触的时间。所述接触的温度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利于共聚反应的进行,优选情况下,所述接触的温度可以为60-70;所述接触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得到的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的提高以及颗粒直径的增大,但是接触时间过长对提高的幅度并不明显,因此,优选情况下,所述接触的时间可以为0.5-1小时。由步骤(1)得到的种子乳胶相当于颗粒直径较大的乳化剂,其不仅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所述苯乙烯和丁二烯容易分散在水中;还能够在种子乳胶表面形成带电保护层,从而阻止了种子乳胶的凝聚,形成稳定的增溶胶束,。
18、为步骤(2)中各单体的反应提供了场所。0021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是指在聚合体系中链转移常数较大的物质。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只需加入少量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便能够降低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且还可通过调节所述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对所述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进行控制。所述分子量调节剂的种类和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所述分子量调节剂可以为正十二烷基硫醇和/或叔十二碳硫醇。以步骤(2)中所述苯乙烯和丁二烯的总用量为基准,所述分子量调节剂的用量通常可以为0.1-0.5重量%。0022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优选情况下,所述接触在惰性气氛中进行。并且所述本发明对步骤(2)中所述接触的。
19、条件没有特别地限定,只要能够得到所述丁苯乳胶即可,例如,所述接触的条件通常包括接触的温度和接触的时间;所述接触的温度可以为75-90,接触的时间可以为8-10小时。0023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丁苯乳胶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所述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因此,所得的丁苯乳胶是呈酸性的。为了进一步稳定所述丁苯乳胶,优选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在不高于30下,优选在20-30下,将得到的丁苯乳胶的pH值调节至7-8。调节所述pH值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通常可以为将所述丁苯乳胶与碱性物质接触。所述碱性物质例如可以选自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碱性物质可以。
20、以固体形式直接使用,也可以以水溶液形式使用。以水溶液使用时,优选浓度为5重量%至饱和浓度。0024 本发明对所述水的用量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能够有利于所述聚合反应的进行即可,例如,以100重量份的所述苯乙烯、丁二烯、乙烯基不饱和羧酸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磺酸盐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水的用量可以为75-120重量份。通常来说,所述水中含有一些金属离子,例如,Mg2+、Ca2+、Fe3+、Fe2+等,这些金属离子会影响所述聚合反应的进行,因此,优选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丁苯乳胶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中的反应体系中加入螯合剂。所述螯合剂通常具有一个成盐基团的中心离子和成络基团;所述中心离子和成络基。
21、团能够与金属阳离子作用,将金属离子包合到所述螯合剂内部,从而将阻止金属离子起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4/7页6作用。所述螯合剂的种类和用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例如,所述螯合剂可以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和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通常来说,以100g水为基准,所述螯合剂的用量可以为20-65mg。0025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0026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0027 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种子胶乳的颗粒直径采用Masters Sizer 2000粒度仪(由Malvern Instruments Ltd生产。
22、制造)进行测定。0028 实施例10029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30 (1)种子乳胶的制备:0031 将297g苯乙烯、238g衣康酸、59g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1.5g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和2400g去离子水在10L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并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60,加入14g过硫酸铵,60下恒温反应60分钟,制备出颗粒直径为60-90nm的种子胶乳。0032 (2)乳聚丁苯的制备:0033 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乳胶升温至80,将3g叔十二烷基硫醇、1634g苯乙烯和743g丁二烯的均匀混合物在5小时内连续加。
23、入,然后在75下继续反应10小时使转化率达到99%。将所得产物的温度降至30,用氢氧化钾溶液将产物的pH调节到7.2,得到丁苯胶乳。0034 实施例2003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36 (1)种子乳胶的制备:0037 将225g苯乙烯、45g衣康酸、105g甲基丙烯酸、90g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60g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1.5g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和2400g去离子水在10L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并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65,加入30g过硫酸钠,65下恒温反应40分钟,制备出颗粒直径为60-90nm。
24、的种子胶乳。0038 (2)乳聚丁苯的制备:0039 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乳胶升温至80,将15g叔十二烷基硫醇、1125g苯乙烯和1350g丁二烯的均匀混合物在5小时内连续加入,然后在80下继续反应9小时使转化率达到99%。将所得产物的温度降至30,用氢氧化钾溶液将产物的pH调节到7.8,得到丁苯胶乳。0040 实施例3004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42 (1)种子乳胶的制备:0043 将159g苯乙烯、64g丙烯酸、50g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45g 3-烯丙氧基-2-羟基-1-丙烷磺酸钠、1.5g乙二胺四乙。
25、酸三钠盐和2400g去离子水在10L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并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70,加入6g过硫酸铵,70下恒温反应30分钟,制备出颗粒直径为60-90nm的种子胶乳。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5/7页70044 (2)乳聚丁苯的制备:0045 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乳胶升温至80,将9g正十二烷基硫醇、954g苯乙烯和1908g丁二烯的均匀混合物在5小时内连续加入,然后在90下继续反应8小时使转化率达到99%。将所得产物的温度降至30,用氢氧化钾溶液将产物的pH调节到7.8,得到丁苯胶乳。0046 实施例40047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48 。
26、(1)种子乳胶的制备:0049 将225g苯乙烯、60g丙烯酸、30g甲基丙烯酸、210g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1.5g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和2400g去离子水在10L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并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75,加入9g过硫酸铵,75下恒温反应25分钟,制备出颗粒直径为60-90nm的种子胶乳。0050 (2)乳聚丁苯的制备:0051 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乳胶升温至80,将15g叔十二烷基硫醇、1125g苯乙烯和1350g丁二烯的均匀混合物在5小时内连续加入,然后在80下继续反应7小时使转化率达到98%。将所得产物的温度降至30,用氢氧。
27、化钾溶液将产物的pH调节到7.5,得到丁苯胶乳。0052 实施例5005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54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步骤(1)中加入的苯乙烯的量为100g,步骤(2)中加入的苯乙烯的量为1013g。0055 实施例6005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57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步骤(1)中加入的丁二烯的量为50g,步骤(2)中加入的丁二烯的量为1858g。0058 实施例70059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胶乳的制备方法。0060 按照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步骤(。
28、1)中加入的丁二烯的量为160g,步骤(2)中加入的丁二烯的量为1748g。0061 对比例10062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丁苯乳胶的参比制备方法。006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59g 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用10g十二烷基硫酸钠、25g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和24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代替。0064 对比例20065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丁苯乳胶的参比制备方法。006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所述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用相同重量份的衣康酸代替。0067 对比例3说 明。
29、 书CN 103421145 A6/7页80068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丁苯乳胶的参比制备方法。0069 按照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丁苯乳胶,不同的是,步骤(1)中的50g 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磺酸钠和45g 3-烯丙氧基-2-羟基-1-丙烷磺酸钠用95g丙烯酸替代。0070 对比例40071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丁苯乳胶的参比制备方法。0072 将1113g苯乙烯、1908g丁二烯、159g丙烯酸、1.5g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9g正十二烷基硫醇和2400g去离子水在10L聚合釜中混合均匀,并抽真空充氮气置换三次,升温至70,加入6g过硫酸铵,70下恒温反应8.5。
30、小时使转化率达到99%。将所得产物的温度降至30,用氢氧化钾溶液将产物的PH调节到7.8,得到丁苯胶乳。0073 测试例1-70074 测试例1-7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丁苯乳胶性能的测试。0075 (1)固含量的测试:0076 按照GB2958-82公开的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0077 (2)表面张力的测试:0078 按照GB2960-82公开的方法进行测定,其中,所用的自动界面张力仪购自东莞市伟森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为JYW-200A。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0079 (3)粘度的测试:0080 按照GB2956-82公开的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0081 (4)机械稳定。
31、性的测试:0082 采用胶乳机械稳定性测试仪(购自广州易测仪器有限公司,型号为Klaxon)对丁苯乳胶的机械稳定性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称取50克丁苯胶乳(未除水),放入标准容器内,转子以14000转/分钟的转速在丁苯胶乳内旋转30分钟,过滤,测定其絮凝物含量(即滤渣的含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丁苯乳胶的机械稳定性:S%=W1/W100%,S%为絮凝物百分含量,W1为絮凝物重量;W为胶乳重量。S%越小说明机械稳定性能越好。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0083 (5)化学稳定性的测试:0084 丁苯胶乳的化学稳定性通过丁苯胶乳对Ca2+离子的稳定性来进行表征,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将5g浓度为2重量%的。
32、CaCl2溶液加入50g胶乳(未除水)中,摇匀静置2小时后,过滤,测定其絮凝物含量(即滤渣的含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丁苯乳胶的化学稳定性:C%=W1/W100%,C%为絮凝物百分含量;W1为絮凝物重量;W为胶乳重量。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C%越小说明化学稳定性能越好。0085 对比测试例1-40086 对比测试例1-4用于说明由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性能的测试。0087 按照测试例1-7的方法对丁苯乳胶的性能进行测试,不同的是,所述丁苯乳胶为由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性能。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0088 表10089 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7/7页90090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实施例1-7采用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丁苯胶乳,因此,所得丁苯胶乳的粘结性、耐水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均优于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丁苯乳胶。通过实施例3、实施例6-7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制备种子胶乳的过程中不加入丁二烯时,所得的丁苯胶乳的粘结性、耐水性、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均更为优异。说 明 书CN 1034211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