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49753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1142.0

申请日:

2009.04.03

公开号:

CN101853837A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L 23/498申请日:20090403|||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3/498; H01L23/12

主分类号:

H01L23/498

申请人: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宏祥; 黄志亿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邱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基板,其包括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电源/接地平面。该电源/接地平面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及多条网格线,每一网格线具有线宽,这些网格线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格孔洞,其中最靠近该平面边缘的第一网格孔洞与该平面边缘间的距离大于该线宽的1.5倍。由此,可使第一网格孔洞对电源与接地的阻抗影响降至最低,以减少电源完整性的问题,且可降低热的产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路基板, 包括第一导电层, 该第一导电层包括 : 至少一电源 / 接地平面, 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及多条网格线, 每一网格线具有线宽, 这 些网格线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格孔洞, 其中最靠近该平面边缘的第一网格孔洞与 该平面边缘间的距离大于该线宽的 1.5 倍。
2: 如权利要求 1 的电路基板, 其中该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线路, 该线路包括多个导电指、 多个输入 / 输出球垫、 多个电源 / 接地球垫及多条导电迹线, 其中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利用 部分这些导电迹线电性连接至部分这些导电指, 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 面, 该电源 / 接地平面利用另一部分这些导电迹线电性连接至另一部分这些导电指。
3: 如权利要求 2 的电路基板, 其中这些导电指用以电性连接至芯片, 这些输入 / 输出球 垫及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用以形成多个焊球于其上。
4: 如权利要求 2 的电路基板, 其中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的位置 不具有第一网格孔洞。
5: 如权利要求 2 的电路基板, 还包括第二导电层及一介电层, 该第二导电层位于该第 一导电层下方, 该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网格孔洞及投射线路, 该投射线路由该第一导 电层的线路投射而成, 该介电层夹设于该第一导电层及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该介电层具有 厚度, 其中该第二导电层中最靠近该投射线路的第二网格孔洞与该投射线路间的距离大于 该介电层的厚度。
6: 一种电路基板, 包括第一导电层, 该第一导电层包括 : 至少一电源 / 接地平面, 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及网格分布区域, 该网格分布区域具有 多条网格线及区域边缘, 每一网格线具有线宽, 这些网格线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 格孔洞, 其中该网格分布区域的区域边缘与该电源 / 接地平面的平面边缘间的距离大于该 线宽的 1.5 倍。
7: 如权利要求 6 的电路基板, 其中该第一导电层还包括线路, 该线路包括多个导电指、 多个输入 / 输出球垫、 多个电源 / 接地球垫及多条导电迹线, 其中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利用 部分这些导电迹线电性连接至部分这些导电指, 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 面, 该电源 / 接地平面利用另一部分这些导电迹线电性连接至另一部分这些导电指。
8: 如权利要求 6 的电路基板, 其中这些导电指用以电性连接至芯片, 这些输入 / 输出球 垫及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用以形成多个焊球于其上。
9: 如权利要求 6 的电路基板, 其中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的位置 不具有第一网格孔洞。
10: 如权利要求 6 的电路基板, 还包括第二导电层及介电层, 该第二导电层位于该第一 导电层下方, 该第二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网格孔洞及投射线路, 该投射线路是由该第一导 电层的线路投射而成, 该介电层夹设于该第一导电层及该第二导电层之间, 该介电层具有 厚度, 其中该第二导电层中最靠近该投射线路的第二网格孔洞与该投射线路间的距离大于 该介电层的厚度。

说明书


电路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基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图 1 为显示已知的电路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参考图 1, 该已知电路基板 1 为开 窗型球栅阵列 (WINDOW BALL GRID ARRAY, WBGA) 封装基板, 其包括开窗 11、 多个电源 / 接地平面 (Power/Ground Plane)12、 多个导电指 (Finger)13、 多个输入 / 输出球垫 (I/O Ball Pad)14、 电源 / 接地球垫 (Power/GroundBall Pad)15 及多条导电迹线 (Conductive Trace)16。这些导电指 13 位于该开窗 11 的外围。每一电源 / 接地平面 12 具有多条网格 线 121, 这些网格线 121 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网格孔洞 122。该电源 / 接地平面 12 的材 料为铜, 其利用蚀刻方式将一大片铜区形成这些网格线 121 及这些网格孔洞 122。 为了可靠 的信赖度, 这些网格线 121 及这些网格孔洞 122 为均匀分布, 以增加空气散逸的通道, 及增 加上下二层的结合度。
     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 14 利用部分这些导电迹线 16 电性连接至部分这些导电指 13。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 15 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12, 该电源 / 接地平面 12 利用另一部 分这些导电迹线 16 电性连接至另一部分这些导电指 13。 这些导电指 13 用以电性连接至芯 片 ( 图中未示 ), 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 14 及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 15 用以形成多个焊球 ( 图 中未示 ) 于其上。
     该已知电路基板 1 的缺点为, 由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12 为重要的电源或接地信号 来源, 其上所布满的网格孔洞 122 会影响电源或接地的信号阻抗, 而可能使得电源不完整。
     因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且具进步性的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 板, 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路基板, 其包括至少一电源 / 接地平面 (Power/GroundPlane)。 该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及多条网格线, 每一网格线具有线宽, 这些网格线 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格孔洞, 其中最靠近该平面边缘的第一网格孔洞与该平面边 缘间的距离大于该线宽的 1.5 倍。由此, 可使第一网格孔洞对电源与接地的阻抗影响降至 最低, 以减少电源完整性的问题, 且可降低热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 1 为显示已知的电路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 图 2 为显示本发明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 图 3 为显示本发明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板的剖视示意图 ; 及 图 4 为显示图 3 的电路基板的第二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 已知电路基板 2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 3 本发明的电路基板 11 开窗 12 电源 / 接地平面 13 导电指 14 输入 / 输出球垫 15 电源 / 接地球垫 16 导电迹线 20 第一导电层 21 开窗 22 电源 / 接地平面 23 导电指 24 输入 / 输出球垫 25 电源 / 接地球垫 26 导电迹线 28 网格分布区域 31 第一导电层 32 第二导电层 33 介电层 121 网格线 122 孔洞 221 网格线 222 第一网格孔洞 223 平面边缘 281 区域边缘 321 开窗 322 第二网格孔洞 323 投射线路具体实施方式
     图 2 为显示本发明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参考 图 2, 在本实施例中, 该电路基板 2 为开窗型球栅阵列 (WINDOWBALL GRID ARRAY, WBGA) 封 装基板, 然而可以理解的是, 该电路基板 2 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电路基板, 其可以是单层基 板或是多层基板。该电路基板 2 包括第一导电层 20。该第一导电层 20 包括开窗 21、 多个 电源 / 接地平面 (Power/Ground Plane)22 及线路。 该线路包括多个导电指 (Finger)23、 多 个输入 / 输出球垫 (I/O Ball Pad)24、 多个电源 / 接地球垫 (Power/Ground Ball Pad)25 及多条导电迹线 (Conductive Trace)26。这些导电指 23 位于该开窗 21 的外围。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 24 利用部分这些导电迹线 26 电性连接至部分这些导电指 23。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 25 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利用另一部 分这些导电迹线 26 电性连接至另一部分这些导电指 23。 这些导电指 23 用以电性连接至芯 片 ( 图中未示 ), 这些输入 / 输出球垫 24 及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 25 用以形成多个焊球 ( 图 中未示 ) 于其上。
     每一电源 / 接地平面 22 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 223、 网格分布区域 28。该网格分布 区域 28 具有多条网格线 221 及区域边缘 281。这些网格线 221 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 网格孔洞 222。 优选地, 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材料为铜, 其利用蚀刻方式将一大片铜区形 成这些网格线 221 及这些第一网格孔洞 222。每一网格线 221 具有线宽 W, 亦即二个第一网 格孔洞 222 间的距离亦为 W。
     在本发明中, 最靠近该平面边缘 223 的第一网格孔洞 222 与该平面边缘 223 间 的距离 D1 大于该线宽 W 的 1.5 倍 ( 如果该线宽 W 为 100μm, 该距离 D1 则为 150μm) ; 或 者, 该网格分布区域 28 的区域边缘 281 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平面边缘 223 间的距 离 D2 大于该线宽的 1.5 倍。因此, 在该电路基板 2 中, 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平面边 缘 223 向内起算 1.5W 的范围内为实体部分而没有任何第一网格孔洞。此设计的原理为保 留该平面边缘 223 向内起算 1.5W 的实体部分作为电流 / 接地中的电流回流路径 (Return CurrentPath)27, 而在该电流回流路径 27 上不设置第一网格孔洞, 如此可使第一网格孔洞 对电源与接地的阻抗影响降至最低, 以减少电源完整性的问题, 且可降低热的产生。
     优选地, 这些电源 / 接地球垫 25 位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位置亦不具有第一 网格孔洞。
     图 3 为显示本发明电源 / 接地平面具有网格孔洞的电路基板的剖视示意图。参考 图 3, 该电路基板 3 为双层基板, 其包括第一导电层 31、 第二导电层 32 及介电层 33。该第一 导电层 31 的俯视图与图 2 的第一导电层 20 相同, 其具有至少一电源 / 接地平面 (Power/ Ground Plane)22 及线路。该第二导电层 32 位于该第一导电层 31 下方。该介电层 33 夹设 于该第一导电层 31 及该第二导电层 32 之间, 该介电层 33 具有厚度 T。
     在该第一导电层 31 中, 每一电源 / 接地平面 22 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 223、 网格分 布区域 28。该网格分布区域 28 具有多条网格线 221 及区域边缘 281。这些网格线 221 彼 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格孔洞 222。 优选地, 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材料为铜, 其利用 蚀刻方式将一大片铜区形成这些网格线 221 及这些第一网格孔洞 222。每一网格线 221 具 有线宽 W, 亦即二个第一网格孔洞 222 间的距离亦为 W。最靠近该平面边缘 223 的第一网格 孔洞 222 与该平面边缘 223 间的距离 D1 大于该线宽 W 的 1.5 倍 ( 如果该线宽 W 为 100μm, 该距离 D1 则为 150μm) ; 或者, 该网格分布区域 28 的区域边缘 281 与该电源 / 接地平面 22 的平面边缘 223 间的距离 D2 大于该线宽的 1.5 倍。
     参考图 4, 显示图 3 的电路基板的第二导电层的俯视示意图。该第二导电层 32 具 有开窗 321、 多个第二网格孔洞 322 及投射线路 323。该开窗 321 对应该第一导电层 20 的 开窗 21。优选地, 该第二导电层 32 的材料为整片铜区, 其利用蚀刻方式将该铜区形成这些 第二网格孔洞 322。该投射线路 323 由该第一导电层 20 的线路投射而成, 因此该投射线路 323 为假想的虚拟线路。该第二导电层 32 中最靠近该投射线路 323 的第二网格孔洞 322 与 该投射线路 323 间的距离 D3 大于该介电层 33 的厚度 T。因此, 在该第二导电层 32 中, 从该投射线路 323 的边缘起算 T 的范围内为实体部分而没有任何第二网格孔洞。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 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因此, 本领域 一般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仍不脱本发明的精神。 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如 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

电路基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路基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路基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基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基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基板,其包括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电源/接地平面。该电源/接地平面具有至少一平面边缘及多条网格线,每一网格线具有线宽,这些网格线彼此交错而定义出多个第一网格孔洞,其中最靠近该平面边缘的第一网格孔洞与该平面边缘间的距离大于该线宽的1.5倍。由此,可使第一网格孔洞对电源与接地的阻抗影响降至最低,以减少电源完整性的问题,且可降低热的产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