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497427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28073.9

申请日:

2016.09.19

公开号:

CN106532295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1/12; H01R4/34

主分类号:

H01R11/12

申请人:

江苏华联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溪; 鄂友亮; 何伯成; 邱小璐; 夏之秋

地址:

212200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三茅街道裕中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代理人:

陈丽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包括锁紧机构、管型母线和O型接线端子,O型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上设有第一圆弧孔,第二端子上设有第二圆弧孔,第一端子内设有第一销孔,第二端子内设有第二销孔,锁紧机构包括绝缘杆、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本发明现场安装方便、接触电阻小、散热好,可满足大电流输送,按国际专利IPC分类划分为电力行业技术领域,可广泛用于各种管型母线接线与设备连接,是输变电传输不可缺少电力配件,可满足大电流母线输送电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包括锁紧机构、管型母线和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O型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设有第一圆弧孔,所述第二端子上设有第二圆弧孔,所述第一圆弧孔和第二圆弧孔配合组成O型孔,所述管型母线置于O型孔内;所述第一端子内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端子内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绝缘杆、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通过绝缘杆至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配合,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顶部均为圆弧形,且相互配合组成半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第一端子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称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表面均设有若干安装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截面均为L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特征为,所述O型接线端子采用T2铜。 -->

说明书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属于管型母线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型母线铝合金管母线是电力输变电系统中关键的设备(材料)之一,对输变电系
统及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型母线接线端子,是输变电传输不可缺少电力配件,传统管型母线接线端子有
三种式:如图一所示1、2、3(a)图1需要焊接、小管径的管得不到有效截面积,不能满足有效
载流体截面积,成本高,而且受安装环境限制;(b)图2将端子插管内,然后用压力设备压制
而成,其缺点压制过程中接触电阻大,而且受安装环境限制;(c)图3端子先得到毛坯,然后
进行加工,成本高,而且受安装环境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现场安装
方便、接触电阻小、散热好,可满足大电流输送,按国际专利IPC分类划分为电力行业技术领
域,可广泛用于各种管型母线接线与设备连接,是输变电传输不可缺少电力配件,可满足大
电流母线输送电流。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包括锁紧机构、管型母线和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O型接
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设有第一圆弧孔,所述第二端子上设有
第二圆弧孔,所述第一圆弧孔和第二圆弧孔配合组成O型孔,所述管型母线置于O型孔内;

所述第一端子内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端子内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绝
缘杆、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通过绝缘杆至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
帽和第二螺帽配合,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连。

上述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顶部均为圆弧
形,且相互配合组成半圆。

上述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
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称设置。

上述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表面均设有若干
安装孔。

上述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截面均为L形。

上述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O型接线端子采用T2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①精度要求不高,对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有较大的适应性,降低生产成本,更适合大规
模生产。②接触点多、接触电阻小、散热好、导电性好、满足大电流输送、动及热稳定性高,降
低损耗。③运行中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④提高母线连接处表面电晕电压,降低连接处表
面电场强度。⑤现场安装方便,降低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接线端子a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接线端子b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接线端子c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中,锁紧机构1、管型母线2和O型接线端子3,第一端子4和第二端子5,第一圆弧
孔6,第二圆弧孔7,O型孔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一销孔11,第二销孔12,绝缘杆13、第
一螺帽14、第二螺帽15,安装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包括锁紧机构、管型母线和O型接线端子,其中,所述O
型接线端子采用T2铜,所述O型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上设有第
一圆弧孔,所述第二端子上设有第二圆弧孔,所述第一圆弧孔和第二圆弧孔配合组成O型
孔,所述管型母线置于O型孔内;

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顶部均为圆弧形,且相互配合组成半圆,所述第一端子侧壁
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称设置,所述
第一端子内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端子内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绝缘杆、第一
螺帽和第二螺帽,通过绝缘杆至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且两端分别与第一螺帽和第二
螺帽配合,实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相连,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表面均设有若干安装
孔,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截面均为L形。

1)根据管型母线外径和额定工作电流,确定O型接线端子确定载流面积;

2)确定O型接线端子孔与管型母线外径确定配合精度;

3)管型母线与O型接线端子接触属于面接触和线接触组合型;

4)电流从管型母线流入O型接线端子,在接触处的主要现象是在接触处产生局部高温,
产生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一个接触电阻,接触电阻是由收缩电阻和表面膜电阻组成;

①由于接触处表面点存在氧化膜、油膜、水膜、灰尘,改变电流通路的位势分布影响自
由电子的运动,也会引入一个额外电阻的增量,这个电阻增量称为表面电阻。为了接触正常
导电,可以增加接触压力把膜压碎。

②接触电阻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接触元件收缩电阻Rs1,另一个是接触面膜电阻
Rb,接触元件另一边的收缩电阻Rs2 ,接触电阻表达式

Rj=Rsl+Rb+Rs2 (1)

a)收缩电阻Rs的计算,对于两个接触元件的材料相同收缩电阻是相等即

Rs=Rsl= Rs2 (2)

Rsl= Rs2=ρ/4a (3)

式中ρ是电阻率;ap为导电斑点平均半径;n导电斑点数量;

总的收缩电阻Rs=ρ/2na (4)

从上式中式中ρ是电阻率;a为导电斑点半径;n导电斑点数量;

总的收缩电阻可以看出收缩电阻与导电斑点直径及导电斑点数量成反比。

b) 面膜电阻Rb的计算, 由于接触处表面点存在氧化膜、油膜、水膜、灰尘,一般说来,
电接触表面氧化膜居多。氧化膜多半是半导体,电阻率很高,氧化物薄膜使接触的电阻大大
增加。

Rb=σ/π*n*ap² (5)

式中σ是膜电阻率;ap为导电斑点平均半径;n导电斑点数量;

c)接触电阻Rj计算 Rj=ρ/2n*ap+σ/πn*ap²

d) 工程上接触电阻计算

(6)

式中F为接触压力(N);Rj为接触电阻(Ω);

m为接触的形式,点接触m在0.5,线接触在m=0.5~0.8,一般取0.7;面接触m=1,kj 为与
接触材料、表面状况等有关的系数,其数值由表确定


影响接触电阻的主要因素:一般希望接线端子内孔与载流体表面接触电阻值低而且是
稳定的值,一保证电接触工作稳定可靠性。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主要有接触形式、接触压
力、温度、化学腐蚀、接触面粗糙度、载流体材料性质等等。

①接触形式因素电接触铵接触形式可简单的概括为三类:点接触、线接触、面接触。电
接触形式对收缩电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接触的点数的数目上,一般说来,面接触的点数n最
多,收缩电阻 Rs=ρ/2n*ap 最小。点接触的点数n最少,收缩电阻 Rs=ρ/2n*ap 最大,线接触
收缩电阻介于两者之间。

②接触压力因素接触压力F对于接触膜电阻Rb和接触电阻Rj有重要影响。

a) 接触形式对于接触膜电阻Rb影响,主要表现在每个接触点上所承受的压力,如果触
头上外加压力F,接触点数为n,则每个接触点上压力F1应为

F1=F/n (7)

由上式可见,每个接触点上的压力F1与接触形式有关,一般认为点接触的接触点数n最
少。在O型接线端子接触压力F相同条件下,点接触形式下每个接触点所承受的压力最大,也
就是最容易把接触表面膜破坏,从而使膜电阻Rb减小。反之,面接触的点数n最多,排除和破
坏表膜能力小,膜电阻Rb增大。线接触介于点接触和面接触之间。

b)从式子F1=F/n (7)看,当增大接触压力F,材料受到压力超过弹性变形的极限,就会
产生塑性变形,这时接触面增加,收缩电阻 Rs=ρ/2n*ap 减小,增大接触压力可以压碎金属
表面的薄膜,使膜电阻下降。所以,增大接触压力,可使接触电阻下小。

③温度因素 接触点温度升高后,载流体电阻率增大,但是材料硬度有所降低;有效增
加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点数量增多。前者使Rb增大、后者使Rb增小。合理选择O型接线端子截
面,使接触电阻Rb保持稳定,电接触的长期工作允许电流发热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④化学腐蚀因素 单独由化学作用引起腐蚀,称为化学腐蚀。金属与某些气体(O2、
H2S、SO2、Cl2等)接触时,在金属表面生成相应金属化合物,由于金属化合薄膜特别是氧化
膜生成,使接触电阻Rj增大。

⑤载流体材料性质因素 构成电接触的金属材料性质直接影响接触电阻的大小,这些
材料性质主要有材料电阻率ρ、材料硬度HB、材料化学性能等。每个导电斑点表现的收缩电
阻与ρ成正比,接触面上导电斑点的数目则有材料接触硬度决定。

⑥接触面粗糙度因素 接触表面粗糙度可以是粗加工、也可是精加工,表面粗糙度对接
触电阻有一定影响。对于大电流接触面要求表面平整,表面粗造度Ra为6.3,O型接线端子内
表面与载流体表面接触要求内外接触要求良好,这样可减小内外表面接触电阻Rj。

上述O型接线端子加工工艺:

①O型接线端子材料采用T2铜,管型母线与O型接线端子接触属于面接触和线接触组
合型,O型接线端子内孔是由线切割机加工而成,线切割机加工特点是内表面由无数的线组
成面,所以说管型母线与O型接线端子接触属于面接触和线接触组合型,增大接触压力可以
压碎金属表面的薄膜,使膜电阻下降。所以,增大接触压力,可使接触电阻下小。

②O型接线端子表面接触是面接触,为了增多接触点数量,使Rb增小。在设计时,将O型
接线端子表面接触面进行压花处理,增多接触点数量,使接触电阻Rb保持稳定,电接触的长
期工作允许电流发热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为准。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型母线O型接线端子,包括锁紧机构、管型母线和O型接线端子,O型接线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上设有第一圆弧孔,第二端子上设有第二圆弧孔,第一端子内设有第一销孔,第二端子内设有第二销孔,锁紧机构包括绝缘杆、第一螺帽和第二螺帽,本发明现场安装方便、接触电阻小、散热好,可满足大电流输送,按国际专利IPC分类划分为电力行业技术领域,可广泛用于各种管型母线接线与设备连接,是输变电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