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ATA设备接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
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SATA(串行ATA接口规范)接口产品,通常都采用(焊接)7pin(不带电源接
口)或22pin(带电源接口)的SATA连接器,通过SATA连接器连接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这
种方式存在的弊端,包括:
1、SATA连接器需要和SATA设备的PCB焊接到一起,增加了焊接的过程,同时也增加
了焊接不良的风险;
2、SATA设备上增加了这样一个连接器,SATA信号传输路径中又增加了一个阻抗不
连续点,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3、SATA连接器增加了SATA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包括:
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
置;
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
接器的功能。
其中,所述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
构件安装位置,包括:
采用和SATA连接器金手指厚度相同的PCB厚度,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
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其中,所述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包括:
安装SATA连接器外壳结构规范,结合PCB设计,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
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包括:金手指设计
模块、外壳设计模块、功能处理模块;
所述金手指设计模块,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
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所述外壳设计模块,用于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所述功能处理模块,用于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
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功能。
其中,所述金手指设计模块,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
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包括:
所述金手指设计模块,用于采用和SATA连接器金手指厚度相同的PCB厚度,按照
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其中,所述外壳设计模块,用于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包括:
所述外壳设计模块,用于安装SATA连接器外壳结构规范,结合PCB设计,设计不带
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包括: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
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
壳;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
功能;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去掉了SATA产品上的SATA连接器,通过PCB金手
指直接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消除了SATA连接器焊接不良的可能性,避免了连接器对SATA
信号质量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是SATA接口部分的成本,实现原有SATA接口连接器的
功能,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包括:金手指设计模块、外壳设计模
块、功能处理模块;金手指设计模块,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
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外壳设计模块,用于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
壳;功能处理模块,用于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
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功能;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去掉了SATA产品上的
SATA连接器,通过PCB金手指直接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消除了SATA连接器焊接不良的可能
性,避免了连接器对SATA信号质量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是SATA接口部分的成本,实现
原有SATA接口连接器的功能,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SATA设备接口技术
领域,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包括: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
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将不带
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功能;本发
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去掉了SATA产品上的SATA连接器,通过PCB金手指直接和
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消除了SATA连接器焊接不良的可能性,避免了连接器对SATA信号质量
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是SATA接口部分的成本,实现原有SATA接口连接器的功能,达到
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的示意图,本发明实现
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包括:
S11、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
装位置;
S12、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S13、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
SATA连接器的功能。
其中,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
安装位置,包括:
采用和SATA连接器金手指厚度相同的PCB厚度,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
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其中,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包括:
安装SATA连接器外壳结构规范,结合PCB设计,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
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实现
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20,包括:金手指设计模块201、外壳设计模块202、功能处理模块
203;
金手指设计模块201,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
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外壳设计模块202,用于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功能处理模块203,用于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
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功能。
其中,金手指设计模块201,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
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包括:
金手指设计模块201,用于采用和SATA连接器金手指厚度相同的PCB厚度,按照
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
其中,外壳设计模块202,用于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包括:
外壳设计模块202,用于安装SATA连接器外壳结构规范,结合PCB设计,设计不带金
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包括: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
构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设计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
壳;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
功能;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去掉了SATA产品上的SATA连接器,通过PCB金手
指直接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消除了SATA连接器焊接不良的可能性,避免了连接器对SATA
信号质量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是SATA接口部分的成本,实现原有SATA接口连接器的
功能,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20,包括:金手指设计模块201、外壳
设计模块202、功能处理模块203;金手指设计模块201,用于按照SATA连接器金手指的结构
尺寸在PCB上设计金手指并预留配套结构件安装位置;外壳设计模块202,用于设计不带金
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功能处理模块203,用于将不带金手指的SATA连接器外壳套在带有
SATA金手指的PCB板子上,实现SATA连接器的功能;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装置20
去掉了SATA产品上的SATA连接器,通过PCB金手指直接和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消除了SATA连
接器焊接不良的可能性,避免了连接器对SATA信号质量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产品是SATA
接口部分的成本,实现原有SATA接口连接器的功能,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目
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者操作之间
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含”、“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
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统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
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设备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本发明实现SATA设备接口结构的方法及装置,实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