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要求书
1 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由原料药和辅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组分及其用量(用量为重量份)如下:
柴胡130 桂枝45 葛根130 浮萍45 黄芩60 白芍45 蝉蜕45;
上述药物的混合物与辅料的质量配比为:
药物混合物10%~80%,
辅料 20%~90%。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辅料可以是酸性辅料,包括枸橼酸、酒石酸、磷酸二氢钠、焦磷酸二氢二钠、亚硫酸氢钠等,以及碱性辅料,包括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氢钾、甘氨酸碳酸钠、倍半碳酸钠等;再加入填充剂可溶淀粉、蔗糖粉。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其特征在于所用酸性辅料和碱性辅料的质量配比为:
酸性辅料 40%~50%
碱性辅料 50%~60%。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包括:
(1)取柴胡、桂枝用水蒸气蒸馏0~20小时,将馏出液重蒸馏,收集馏液1~100ml;药渣加2~30倍纯净水煎煮5~520分钟,过滤,滤液与馏液合并;
(2)将葛根粉碎为粗粉,装入渗滤筒中,加入1%~100%的乙醇溶液,浸渍0~96小时后进行渗滤,渗滤液回收乙醇;葛根提取物浓缩成浸膏备用;
(3)将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0.5~10小时,第二、三次煎煮0.2~10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在10~120℃温度下加1%~36%盐酸调节pH值至0.5~5.5,然后保温0.1~24小时,再静置0~96小时,再次过滤;沉淀物加1~50倍水用1%~10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4.0~11.0,加等量乙醇,过滤,滤液加1%~36%盐酸调节pH值至0.5~5.0,在10~90℃温度下保温0~240分钟,放置0~96小时,过滤;沉淀用清水洗至中性,得到黄芩粗提取物,备用;
(4)将白芍、浮萍、蝉蜕加入2~20倍的清水,煎煮1~10次,第一次煎煮0.5~10小时,以后各次煎煮0.2~10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柴胡桂枝的水提液合并,在40~90℃温度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5~3.0左右,加入乙醇使其含醇量达20%~90%,冷藏0~96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水溶液浓缩成流浸膏;
(5)将白芍、浮萍、蝉蜕提取的流浸膏与葛根浸膏合并,分为两份,一份加入酸性辅料,另一份加入碱性辅料,然后再分别加入黄芩提取物,搅拌均匀,制粒,干燥,过筛,之后喷柴胡桂枝提取的挥发油,再低温干燥,检验合格后装袋,即制得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柴桂退热泡腾颗粒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制法的优选工艺条件为:
步骤(1)的蒸馏时间4小时,收集的重馏液为5~50ml,药渣加水8倍煎煮30分钟最佳;
步骤(2)加入的乙醇浓度50%,浸渍24小时最佳;
步骤(3)黄芩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三次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在80~85℃加入36%盐酸调节pH值至0.5~2.0,然后保温1小时,再静置24小时,再次过滤;沉淀物加6倍水用40%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7.5,加10%盐酸调节pH值至2.0,在60℃温度下保温30分钟,放置24小时,过滤;沉淀用清水洗至中性,得到黄芩粗提取物;
步骤(4)白芍、浮萍、蝉蜕加入8倍的清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1小时,第二次煎煮0.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与柴胡桂枝的水提液合并,在50℃温度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7左右,加入乙醇使其含醇量达60%,冷藏24小时最佳;
步骤(5)中酸性辅料选用枸橼酸较好,碱性辅料选用碳酸氢钠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