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9505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85937.9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534464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M 1/663申请日:20161130|||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663; H04M1/656

主分类号:

H04M1/663

申请人:

依偎科技(南昌)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剑

地址: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临空经济区儒乐湖大街绿地中心11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郝传鑫;熊永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地分类管控终端的通信标识几对应的来电事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包括: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所述各个通话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在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若不为,则执行所述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话时长的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 -->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7.一种来电处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分类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所述各个通话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拦截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模块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所述分类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不满足所述更新条件时,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所述第一记录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为所述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话时长。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分类模块将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后,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

说明书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所必不可少的工
具。其中,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己的亲朋好友等人的电话,但随之而来的,其
中也不免夹杂着一些陌生来电或骚扰电话,如诈骗电话、营销电话等。

通常情况下,一部分用户在接到此类陌生来电或骚扰电话后,需要通过一定设置
操作将其保存为联系人或拉入黑名单中,但此类处理方式相对较为繁琐。还有一部分用户
一般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但是这种处理方式,容易引起二次骚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可以有
效地对终端的来电事件及对应的通信标识进行分类管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
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
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

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述分
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可选的,所述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
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包括:

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
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

若所述各个通话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次数
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可选的,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
识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

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
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可选的,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
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

在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
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

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分
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可选的,所述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之
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
识;

若不为,则执行所述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
话时长的操作。

可选的,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
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

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
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来电处理终端,包括:

第一记录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
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
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

分类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
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可选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
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

若所述各个通话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次数
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
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

拦截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
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记录模块,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模块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
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
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

所述分类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
不满足所述更新条件时,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
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可选地,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
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

所述第一记录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为所述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时,为
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话时长。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分类模块将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后,
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
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获取检测到的来电事件的通信标识,并可以通过判断该
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来确定该通信标识应该被分类到第一分类名单还是第二分类
名单,从而可以有效分类管控终端的来电事件及相应的通知标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
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各种智能终端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具
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
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从该来电事件中获取相应的通
信标识,并且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记录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通话时长。其中,
统计周期可以是终端监控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所对应的时间
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首次检测到某个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可以保存该通信
标识,并将记录的通话时长和通话次数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上述通话时长可以通过监听
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终端用户间的通话时间长短获得。并且终端可以在每次接收到该通信
标识对应的来电事件时,使该通信标识所统计的通话次数增加一次,并得到增加后的通话
次数。其中,上述通信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起来电事件的终端用户的手机号码、座机号
码、归属地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终端在检测某用户或者系统打来的一个陌生来电时,就可以获取到该
来陌生来电的通信标识,如座机号023-XXXXXXXX,归属地为重庆,那么就可以在统计周期内
监控并记录该陌生来电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每次的通话时长。例如,终端在初次接听该
陌生来电时,与该陌生来电的用户的通话时间为30秒,那么对应的通话时长即为30秒,此时
通话次数为1,若在统计周期内再次接收到该陌生来电,则对应的通话次数增加一次,此时
得到增加后的通话次数为2次。若终端挂断本次来电,则对应的通话时长记为0;若终端接听
本次来电且时间为60秒,则第二次通话的通信时长为60秒。

S102、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
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101,可以知道,终端可以在每次接到携带通信标识的
来电事件时,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记录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
那么,在该统计周期结束后,终端可以根据在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
长来对该通信标识进行分类。其中,该通信标识的分类方式为判断该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
类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条件可以是判断在该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
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该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该
各个通话时长大于该通话时长阈值且该通话次数大于该通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
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其中,上述分类条件可以针对单个通信标识进行设置,也可以
针对多个通信标识进行设置,它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有系统默认设置。

举例来说,若设置通信标识为座机号XXXXXXXX的通话时长阈值是5分钟,通话次数
阈值是5次,统计周期是一个月。若在一个月所记录终端与座机号XXXXXXXX的通话次数大于
5次,且每次通话的时长都大于5min的话,即该座机号XXXXXXXX满足分类条件。相对的,若所
记录的终端与座机号XXXXXXXX的通话次数为1次,那么该座机号XXXXXXXX就不满足分类条
件。

S103、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
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分类名单可以是允许进行通话的含有通信标识的名单,
该名单可以是常见的通讯录,终端在检测到该名单上的来电事件时,可以输出来电提醒。上
述第二分类名单可以是含有需要拦截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事件的名单,该名单可以是
常见的黑名单,终端将在检测到该名单上的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后,对该来电事件进行拦
截。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该通信标识满足分类条件,就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到第一
分类名单中,若该通信标识不满足分类条件,就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带第二分类名单中。

举例来说,若座机号XXXXXXXX满足分类条件,则将该座机号XXXXXXXX分类至第一
分类名单;若座机号XXXXXXXX不满足分类条件,则将该座机号放进第二分类名单。

可见,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该来店事件所对
应的通信标识,并可以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记录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
话时长,以判断所记录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是否满足分类条件,从而可以对该通
信标识进行分类,使得终端可以有效地分类管理该通信标识以及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
事件。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
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各种智能终端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具
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信
标识。

举例来说,终端在检测到来自某陌生号码的来电事件时,可以获取该陌生号码为
188XXXXXXXX。

S202、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若不为,则执行
步骤S203。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在终端为各个通信标识设置对应的用户信息,例如,若用
户正在给通信标识为手机号150XXXXXXXX设置用户信息,那么该用户信息可以是该手机号
150XXXXXXXX所对应的用户的姓名,公司地址、职位信息、家庭住址、头像、生日、备注等,本
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判断所获取的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
通信标识,若判断出该所获取的通信标识不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那么就执
行步骤S203,以记录该通信标识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

举例来说,终端可以在检测到通信标识为手机号150XXXXXXXX的来电事件时,判断
终端是否为该手机号150XXXXXXXX预设了用户信息,如用户姓名,若没有,就执行步骤S203。

S203、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为该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该
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预先设置针对所有不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的统计周
期,也可以在首次检测到该不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后,对该通信标识的来
电事件的统计周期进行设置,当然,用户也可以默认系统本身的设置。

举例来说,若获取的通信标识为手机号150XXXXXXXX,预设的统计周期为1个月,那
么终端就可以记录在一个月内与该手机号150XXXXXXXX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比如,
该通话次数可以是6次,对应的每次的通话时长都大于6分钟。

S204、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
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判断在该统计周期内记录的该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
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且可以判断该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

举例来说,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可以是5分钟,通话次数阈值可以是5次,统计周期
为1个月,那么就可以判断上述记录的通话次数6次是否大于通话次数阈值5次,对应的每次
都大于6分钟的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5分钟。

S205、若所述各个通话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
次数阈值,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该各个通话时长大于该通话时长阈值且该通话次数大于该通
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

举例来说,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可以是5分钟,通话次数阈值可以是5次,统计周期
为1个月。那么就可以判断上述记录的通话次数6次大于通话次数阈值5次,对应的每次通话
都大于6分钟的通话时长都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5分钟,那么就满足分类条件。若记录
的通话次数为4次的话,此时该通话次数就小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且每次通话的时长都
大于5分钟的话,即不满足分类条件。

S206、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
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该分类
条件,则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中。终端在执行完步骤S206后,可以执行步
骤S207或者步骤S208,其中,步骤步骤S207和步骤S208不含先后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分类名单可以是允许进行通话的含有通信标识的名单,
该名单可以是常见的通讯录。上述第二分类名单可以是含有需要拦截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
来电事件的名单,该名单可以是常见的黑名单。

S207、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
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该第一分类名单中时,就可以在分类结
束后,再检测到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事件时,对该终端用户输出来电提醒。其中,该来
电提醒可以是振动,也可以是响铃,还可以是突然亮屏或者切换到含有通信标识的来电显
示界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戏不做限制。

S208、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
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该第二分类名单中时,就可以在分类结
束后,再检测到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事件时,对该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通常来说,终端可以调用相应的函数以挂断等形式来拦截该来电事件。当然,终端
也可以在检测到对应的来电事件时,对该终端用户输出第二名单来电提醒来提示用户,以
使用户可以处理特殊情况。

可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该来电事件的通
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含有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以使终端可以对陌生来电进行监控和分
类。在判断该通信标识不为预设的含有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后,便可以记录预设统计周期
内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用来判断是否满足分类条件,以便对该
通信标识进行分类,从而分类到不同名单的通信标识即你选哪个不同的处理,以使终端可
以更加方便有效的对通信标识以及对其对应的来电事件进行管控。

请参阅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
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各种智能终端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具
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
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S302、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
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

S303、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
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结合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来看,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该
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可以为该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
时长。在统计周期结束后,终端可以根据在该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
判断该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若满足该分类条件,则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
分类名单,若不满足该分类条件,则可以将该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需要说明的是,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可依次执行步骤
S304、步骤S305、步骤S306;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可依次执行步骤
S307、步骤S308。

S304、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所
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由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若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该
第一分类名单,那么终端就可以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到达时,在该更新周期内记录该第一分
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

一般来说,上述更新周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周期,也可以是系统默认的周期,该更
新周期适用于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不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通过此步骤可以实现对该
类通信标识的二次或多次检测,从而可以避免在第一次统计周期内分类漏掉或者分类不准
确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更新周期可以以多种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例
如,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设置对应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将该时间段作为一个更新周期。
又比如,用户还可以在终端设置一个初始时间,然后设置从该初始时间开始后的一个月或
者两个月内作为更新周期。再比如,用户可以设置更新周期为每个月监控的次数,并且可以
设置对应次数下面监控的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若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该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
新周期内记录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仅为列举
的一种实际情况。当然,用户也可以在想要对第一分类名单进行进一步的管控的时候,对该
第一分类名单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标识进行更新周期的设置,然后执行记录该一个或多个
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的步骤,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相应的,上
述记录该一个或多个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的步骤,可以是该一个或
多个通信标识间同时进行的,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用户的设置不同时间进行,本发明实
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S305、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
时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
S306。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更新周期结束后,终端可以根据在该更新周期所记录的通话
次数和通话时长,判断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其中,前述的第一
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不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更新条件可以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到的分类条件相
同,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更新条件再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的,更新条件可以是判断在该更新周期内记录的该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
时长阈值、并判断该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该各个通话时长大于该通
话时长阈值且该通话次数大于该通话次数阈值,则满足更新条件;否则,不满足该更新条
件。其中,该更新条件可以针对单个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进行设置,也可以针对多
个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进行设置,它可以由用户设置,也可以有系统默认设置。

举例来说,若针对第一分类名单中单个通信标识进行设置的情况,如设置的通信
标识为座机号XXXXXXXX的通话时长阈值是5分钟,通话次数是5次,更新周期是一个月。若在
一个月所记录终端与座机号XXXXXXXX的通话次数小于5次,且每次通话的时长都大于5min
的话,即该座机号XXXXXXXX不满足分类条件。相对的,若所记录的终端与座机号XXXXXXXX的
通话次数为6次,,且每次通话的时长都大于5min的话,那么该座机号XXXXXXXX就满足分类
条件。

S306、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
并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通过步骤S305判断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不满足该更
新条件,九江该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该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分类到第二分类名
单中。

S307、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执行完步骤S303后,执行步骤S307。其中,经由步骤
S303可以判断该通信标识是否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
述第二分类名单中,那么就可以获取关于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当然
该设置操作可以是在被分类后即时的,也可以是在被分类后隔了一段时间后的设置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通常情况下,终端可以提供一个交互界面,并在该界面上将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的
通信标识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用户可以在该列表上进行设置操作,该设置操作用于提
取或删除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其中,该设置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点击、滑动等触控
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的,若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该第二分类名单,获取关于该
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仅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情况。当然,用户也
可以在任何时候对被分类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执行该设置操作。

S308、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第一分类
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根据获取的设置操作将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
提取到该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该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但
是不提取到第一分类名单中。可选的,终端可以通过下拉菜单或者长按配置等的方式来选
择提取或者删除选项。在用户选择相应的选项后,终端就可以执行对该一个或多个通信标
识的提取操作或删除操作。

举例来说,用户在点开第二分类名单的交互界面后,某通信标识为座机号
XXXXXXXX,该通信标识被分类到了第二分类名单中,那么该用户就可以选择该座机号
XXXXXXXX,并通过滑动、点击等设置操作,将该座机号XXXXXXXX提取到第一分类名单中或者
从该第二分类名单中删除但不提取到第一分类名单中。

可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在对通信标识进行分类后,再在预置的更新周期
内记录该第一分类名单里面的通信标识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从而避免分类错误
和漏掉导致分到第一分类名单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第二分类名单里面的通信标识
进行设置,以删除或提取该第二分类名单里面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标识,从而避免从而避免
分类错误导致分到第二分类名单的情况。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的对通信标识进行
管控。

请参阅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该终端可以是各种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具体的,该
终端包括:

第一记录模块401,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
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

第一判断模块402,用于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
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所述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
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所述通话次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所述各个通话
时长大于所述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所述通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
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分类模块403,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
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满足所述分类条
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可见,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该来店事件所对
应的通信标识,并可以在预设的统计周期内记录该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
话时长,以判断所记录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长是否满足分类条件,从而可以对该通
信标识进行分类,使得终端可以有效地分类管理该通信标识以及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
事件。

请一并参阅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电处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
5是在图4的基础上优化得到的。如图5所示,该终端可以是各种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具体的,该终端还包括:

输出模块404,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
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输出来电提醒。

拦截模块405,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
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第二记录模块406,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模块403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
单,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
话时长。

第二判断模块407,用于在所述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
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

所述分类模块403,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07判断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
信标识不满足所述更新条件时,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
除,并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07,还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
是否为预设的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

所述第一记录模块401,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407判断所述通信标识不为所述包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
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话时长。

获取模块408,用于在所述分类模块将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后,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

处理模块409,用于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
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可见,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在对通信标识进行分类后,根据时间的分类
情况,对该通信标识所对应的来电事件进行来电提醒或者拦截该来电事件。并且,终端还可
以在预置的更新周期内记录该第一分类名单里面的通信标识的通话次数以及各个通话时
长,从而避免分类错误和漏掉导致分到第一分类名单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第二分类
名单里面的通信标识进行设置,以删除或提取该第二分类名单里面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标
识,从而避免从而避免分类错误导致分到第二分类名单的情况。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
效的对通信标识进行管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
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至少一
个用户接口603,存储器604,至少一个总线602。其中,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
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603
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存储器6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Ramdom Access
Memory,易挥发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4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
存储装置。其中处理器601可以结合图4和5所描述的终端,存储器604中存储一组程序代码,
且处理器601调用存储器6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处理器601,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
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
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
件;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述分类条
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该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
各个通话时长,判断该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包括:在统计周期结束后,判断在该统
计周期内记录的该各个通话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通话时长阈值、并判断该通话次数是否大
于预设的通话次数阈值;若该各个通话时长大于该通话时长阈值且所述通话次数大于该通
话次数阈值,则满足分类条件;否则,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

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
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由输出接口603输出来电提醒;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到所述
第二分类名单,则在检测到含有所述通信标识的来电事件时,对所述来电事件进行拦截。

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在预置的更
新周期内记录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所对应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在所述
更新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更新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第一
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是否满足更新条件;若不满足,则将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
识从所述第一分类名单删除,并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

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为预设的包
含用户信息的通信标识;若不为,则执行所述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
电事件对应的通话时长的操作。

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若所述通信标识被分类到所述第二分类名单,由用户接口
603获取关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的设置操作;根据所述设置操作将所述第二
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提取到所述第一分类名单中或将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的通信标识
从所述第二分类名单中移除。

所述存储器6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
(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6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所述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所述处理器
6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
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604还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601可以调用所述程序
指令,实现如本申请图1,2和3实施例中所示的来电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
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
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
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
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来电事件时,获取所述来电事件对应的通信标识,并为所述通信标识记录通话次数和所述来电事件所对应的通话时长;在统计周期结束后,根据在所述统计周期内记录的通话次数和各个通话时长,判断所述通信标识是否满足分类条件;若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一分类名单,若不满足所述分类条件,则将所述通信标识分类至第二分类名单。实施本发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