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暖风器.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494740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8740.3

申请日:

2013.07.31

公开号:

CN103363542A

公开日:

2013.10.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3L 15/02申请公布日:201310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3L 15/02申请日:20130731|||公开

IPC分类号:

F23L15/02; F28F9/02; F28F1/36; F28F27/00

主分类号:

F23L15/02

申请人:

无锡市华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昕; 周立锋

地址: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工业园区东区春江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曹祖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其特征在于: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和换热组件,前轴、后轴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蒸汽侧边框上,后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疏水侧边框上,前轴和后轴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前轴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汽管连接,后轴上设有疏水接头,疏水接头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同步旋转。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

权利要求书

1.  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2)包括前轴(2.1)、后轴(2.2)和换热组件,前轴(2.1)、后轴(2.2)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2.1)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蒸汽侧边框(1.1)上,所述后轴(2.2)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疏水侧边框(1.2)上,前轴(2.1)和后轴(2.2)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2.1)通过旋转接头(3)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2.2)上设有疏水接头(2.3),疏水接头(2.3)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4)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2)在平行于框架(1)平面和垂直于框架(1)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2)包括前轴(2.1)、后轴(2.2)、进汽联箱(2.5)、传热管束(2.6)、管束固定板(2.7)和疏水联箱(2.8);若干个传热管束(2.6)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2.7)固定,传热管束(2.6)的两端分别与进汽联箱(2.5)和疏水联箱(2.8)连接相通;所述前轴(2.1)安装在进汽联箱(2.5)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2.1)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2.5)内部连通;所述后轴(2.2)安装在疏水联箱(2.8)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2.2)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2.8)内部连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联箱(2.5)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2.4a)、端板(2.4c)和管板(2.4b)组成,半片无缝钢管(2.4a)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2.4b)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缝钢管(2.4a)和管板(2.4b)的两端通过端板(2.4c)密封,管板(2.4b)上设有与传热管束(2.6)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2.6)内部与管板(2.4b)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2.8)的结构与进汽联箱(2.5)相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2.1)与进汽联箱(2.5)的连接部位、后轴(2.2)与疏水联箱(2.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补强圈(2.4)。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束(2.6)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2.6)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2.9)。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束(2.6)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联动杆(5)、驱动轴曲柄(6)和传动轴曲柄(7),驱动轴曲柄(6)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6)另一端铰连联动杆(5)的中部,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7)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3)包括旋转接头函(3.1)、旋转轴(3.2)、压盖(3.3)、紧固连接件(3.4)、填料(3.5)和进汽口法兰(3.6),所述旋转接头函(3.1)用于与前轴(2.1)端部的旋转连接法兰连接,旋转轴(3.2)一端插入旋转接头函(3.1)内,填料(3.5)填充在旋转轴(3.2)外壁与旋转接头函(3.1)内壁之间并通过压盖(3.3)压紧封装,压盖(3.3)通过紧固连接件(3.4)连接在旋转接头函(3.1)上,进汽口法兰(3.6)连接在旋转轴(3.2)另一端,进汽口法兰(3.6)用于与蒸汽进汽管连接。

说明书

旋转式暖风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风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工业锅炉入口热风管道中的新型旋转式暖风器。
背景技术
暖风器是我国北方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锅炉辅助设备,是加热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的换热设备,大型电站锅炉分一次风暖风器和二次风暖风器,其结构和原理相同。火力发电厂冬季普遍采用投运暖风器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风温,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发生硫酸结露引起的低温腐蚀,造成空气预热器冷端受热面堵灰,进而引起吸、送风阻力的增加、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和排烟温度升高等不利工况。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时一般采用低压蒸汽抽汽对空气预热器入口的一次风和二次风进行预热加热,暖风器在风道中的布置结构一般是固定式的,暖风器一般包括一个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框架是整体固定在空气预热器入口处,暖风器单片之间留有空隙。因为暖风器主要在冬季低温时运行,运行时间短,其他时间因环境温度升高,暖风器停运;但是,在停运期间暖风器仍置于风道中,空气冲刷暖风器管束引起的一次风和二次风阻力依然存在,增加了厂用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暖风器,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和换热组件,前轴、后轴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蒸汽侧边框上,所述后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疏水侧边框上,前轴和后轴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上设有疏水接头,疏水接头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在平行于框架平面和垂直于框架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进汽联箱、传热管束、管束固定板和疏水联箱;若干个传热管束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固定,传热管束的两端分别与进汽联箱和疏水联箱连接相通;所述前轴安装在进汽联箱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内部连通;所述后轴安装在疏水联箱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内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汽联箱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端板和管板组成,半片无缝钢管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缝钢管和管板的两端通过端板密封,管板上设有与传热管束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内部与管板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的结构与进汽联箱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轴与进汽联箱的连接部位、后轴与疏水联箱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补强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强圈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管束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管束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联动杆、驱动轴曲柄和传动轴曲柄,驱动轴曲柄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另一端铰连联动杆的中部,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的前轴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暖风器单片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4中的A-A向局部剖视图。
图8为图4中的B-B向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旋转式暖风器主要由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2组成;所述暖风器单片2主要由前轴2.1、后轴2.2和换热组件组成,前轴2.1、后轴2.2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2.1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蒸汽侧边框1.1上,所述后轴2.2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疏水侧边框1.2上,前轴2.1和后轴2.2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2.1通过旋转接头3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2.2上设有疏水接头2.3,疏水接头2.3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4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2在平行于框架1平面和垂直于框架1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
本发明中,所述暖风器单片2的结构如图4~图8所示,其主要由前轴2.1、后轴2.2、进汽联箱2.5、传热管束2.6、管束固定板2.7和疏水联箱2.8组成;若干个传热管束2.6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2.7固定,传热管束2.6的两端分别与进汽联箱2.5和疏水联箱2.8连接相通;所述前轴2.1安装在进汽联箱2.5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2.1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2.5内部连通;所述后轴2.2安装在疏水联箱2.8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2.2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2.8内部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进汽联箱2.5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2.4a、端板2.4c和管板2.4b组成,半片无缝钢管2.4a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2.4b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缝钢管2.4a和管板2.4b的两端通过端板2.4c密封,管板2.4b上设有与传热管束2.6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2.6内部与管板2.4b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2.8的结构与进汽联箱2.5相同,故此处不在赘述。
为了提高暖风器单片2的结构强度,所述前轴2.1与进汽联箱2.5的连接部位、后轴2.2与疏水联箱2.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补强圈2.4。所述补强圈2.4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为了确保暖风器单片2的传热效率,所述传热管束2.6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2.6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2.9。并且传热管束2.6优选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主要由联动杆5、驱动轴曲柄6和传动轴曲柄7组成,驱动轴曲柄6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6另一端铰连联动杆5的中部,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7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上。本发明中,所述的驱动装置4可直接采用外购产品,如可以采用配备手轮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只要其具备一个能够带动联动杆5摆动的输出驱动轴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3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图9所示的旋转接头3,其主要由旋转接头函3.1、旋转轴3.2、压盖3.3、紧固连接件3.4、填料3.5和进汽口法兰3.6组成,所述旋转接头函3.1用于与前轴2.1端部的旋转连接法兰连接,旋转轴3.2一端插入旋转接头函3.1内,填料3.5填充在旋转轴3.2外壁与旋转接头函3.1内壁之间并通过压盖3.3压紧封装,压盖3.3通过紧固连接件3.4连接在旋转接头函3.1上,进汽口法兰3.6连接在旋转轴3.2另一端,进汽口法兰3.6用于与蒸汽进汽管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使用暖风器时,操作驱动装置4,使暖风器单片2处于平行于框架1平面状态,暖风器单片2正面迎向来风方向【图6中箭头所示】。蒸汽通过蒸汽进汽管经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进入进汽联箱2.5内,然后通过进汽联箱2.5上的通孔进入传热管束2.6,将蒸汽中的热量传递给螺旋翅片2.9,从而将流经传热管束2.6的风加热,起到暖风作用。放热后的蒸汽冷凝为疏水,疏水流入疏水联箱2.8,然后经后轴2.2、疏水接头2.3和金属软管排至排水管。
当需要停用暖风器时,操作驱动装置4,使暖风器单片2旋转90°,处于垂直于框架1平面状态,暖风器单片2正面垂直于来风方向即可。

旋转式暖风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旋转式暖风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旋转式暖风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转式暖风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式暖风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542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0.23CN103363542A*CN103363542A*(21)申请号 201310328740.3(22)申请日 2013.07.31F23L 15/02(2006.01)F28F 9/02(2006.01)F28F 1/36(2006.01)F28F 27/00(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华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21410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亭工业园区东区春江路1号(72)发明人陆昕 周立锋(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代理人曹祖良(54) 发明名称旋转式暖风器(5。

2、7) 摘要本发明涉及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其特征在于: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和换热组件,前轴、后轴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蒸汽侧边框上,后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疏水侧边框上,前轴和后轴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前轴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汽管连接,后轴上设有疏水接头,疏水接头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同步旋转。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

3、(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63542 ACN 103363542 A1/1页21.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2)包括前轴(2.1)、后轴(2.2)和换热组件,前轴(2.1)、后轴(2.2)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2.1)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蒸汽侧边框(1.1)上,所述后轴(2.2)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疏水侧边框(1.2)上,前轴(2.1。

4、)和后轴(2.2)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2.1)通过旋转接头(3)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2.2)上设有疏水接头(2.3),疏水接头(2.3)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4)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2)在平行于框架(1)平面和垂直于框架(1)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2)包括前轴(2.1)、后轴(2.2)、进汽联箱(2.5)、传热管束(2.6)、管束固定板(2.7)和疏水联箱(2.。

5、8);若干个传热管束(2.6)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2.7)固定,传热管束(2.6)的两端分别与进汽联箱(2.5)和疏水联箱(2.8)连接相通;所述前轴(2.1)安装在进汽联箱(2.5)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2.1)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2.5)内部连通;所述后轴(2.2)安装在疏水联箱(2.8)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2.2)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2.8)内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联箱(2.5)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2.4a)、端板(2.4c)和管板(2.4b)组成,半片无缝钢管(2.4a)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2.4b)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

6、缝钢管(2.4a)和管板(2.4b)的两端通过端板(2.4c)密封,管板(2.4b)上设有与传热管束(2.6)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2.6)内部与管板(2.4b)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2.8)的结构与进汽联箱(2.5)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2.1)与进汽联箱(2.5)的连接部位、后轴(2.2)与疏水联箱(2.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补强圈(2.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圈(2.4)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束(2.6。

7、)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2.6)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2.9)。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束(2.6)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联动杆(5)、驱动轴曲柄(6)和传动轴曲柄(7),驱动轴曲柄(6)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6)另一端铰连联动杆(5)的中部,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7)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暖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3)包括旋转接头函(3.。

8、1)、旋转轴(3.2)、压盖(3.3)、紧固连接件(3.4)、填料(3.5)和进汽口法兰(3.6),所述旋转接头函(3.1)用于与前轴(2.1)端部的旋转连接法兰连接,旋转轴(3.2)一端插入旋转接头函(3.1)内,填料(3.5)填充在旋转轴(3.2)外壁与旋转接头函(3.1)内壁之间并通过压盖(3.3)压紧封装,压盖(3.3)通过紧固连接件(3.4)连接在旋转接头函(3.1)上,进汽口法兰(3.6)连接在旋转轴(3.2)另一端,进汽口法兰(3.6)用于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363542 A1/3页3旋转式暖风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暖风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

9、于工业锅炉入口热风管道中的新型旋转式暖风器。背景技术0002 暖风器是我国北方火力发电厂必备的锅炉辅助设备,是加热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的换热设备,大型电站锅炉分一次风暖风器和二次风暖风器,其结构和原理相同。火力发电厂冬季普遍采用投运暖风器来提高进入空气预热器的风温,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发生硫酸结露引起的低温腐蚀,造成空气预热器冷端受热面堵灰,进而引起吸、送风阻力的增加、空气预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和排烟温度升高等不利工况。0003 火力发电厂锅炉运行时一般采用低压蒸汽抽汽对空气预热器入口的一次风和二次风进行预热加热,暖风器在风道中的布置结构一般是固定式的,暖风器一般包括一个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

10、风器单片,框架是整体固定在空气预热器入口处,暖风器单片之间留有空隙。因为暖风器主要在冬季低温时运行,运行时间短,其他时间因环境温度升高,暖风器停运;但是,在停运期间暖风器仍置于风道中,空气冲刷暖风器管束引起的一次风和二次风阻力依然存在,增加了厂用电。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暖风器,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0005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旋转式暖风器,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和换热组。

11、件,前轴、后轴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蒸汽侧边框上,所述后轴支承安装在框架的疏水侧边框上,前轴和后轴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通过旋转接头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上设有疏水接头,疏水接头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的前轴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在平行于框架平面和垂直于框架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暖风器单片包括前轴、后轴、进汽联箱、传热管束、管束固定板和疏水联箱;若干个传热管束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固定,传热管束的两端分。

12、别与进汽联箱和疏水联箱连接相通;所述前轴安装在进汽联箱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内部连通;所述后轴安装在疏水联箱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内部连通。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汽联箱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端板和管板组成,半片无缝钢管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缝钢管和管板的两端说 明 书CN 103363542 A2/3页4通过端板密封,管板上设有与传热管束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内部与管板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的结构与进汽联箱相同。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轴与进汽联箱的连接部位、后轴与疏水联箱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

13、补强圈。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强圈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管束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热管束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联动杆、驱动轴曲柄和传动轴曲柄,驱动轴曲柄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另一端铰连联动杆的中部,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的前轴上。0013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

14、,解决了暖风器投入工作时因风阻力大造成的效率低问题,可有效地降低送风机电流,节能环保、减少维护费用,更加实用。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0015 图2为图1的左视图。0016 图3为图1的俯视图。001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暖风器单片的结构主视图。0018 图5为图4的左视图。0019 图6为图4的俯视图。0020 图7为图4中的A-A向局部剖视图。0021 图8为图4中的B-B向剖视图。002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4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旋转式暖风器主要由框架1和安。

15、装在框架1内的多个暖风器单片2组成;所述暖风器单片2主要由前轴2.1、后轴2.2和换热组件组成,前轴2.1、后轴2.2分别固定在换热组件两端的垂直中轴位置处,所述前轴2.1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蒸汽侧边框1.1上,所述后轴2.2支承安装在框架1的疏水侧边框1.2上,前轴2.1和后轴2.2分别与换热组件内部相通;所述前轴2.1通过旋转接头3与蒸汽进汽管连接,所述后轴2.2上设有疏水接头2.3,疏水接头2.3通过金属软管与排水管连接;每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通过连杆机构与驱动装置4连接,驱动装置4通过连杆机构控制两个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同步旋转,进而控制暖风器单片2在平行于框架1平面和垂直于。

16、框架1平面的两个角度之间转换。说 明 书CN 103363542 A3/3页50025 本发明中,所述暖风器单片2的结构如图4图8所示,其主要由前轴2.1、后轴2.2、进汽联箱2.5、传热管束2.6、管束固定板2.7和疏水联箱2.8组成;若干个传热管束2.6平行排列并通过管束固定板2.7固定,传热管束2.6的两端分别与进汽联箱2.5和疏水联箱2.8连接相通;所述前轴2.1安装在进汽联箱2.5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前轴2.1内部中空并与进汽联箱2.5内部连通;所述后轴2.2安装在疏水联箱2.8的垂直中轴位置处,后轴2.2内部中空并与疏水联箱2.8内部连通。0026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进汽联箱2.5。

17、主要是由半片无缝钢管2.4a、端板2.4c和管板2.4b组成,半片无缝钢管2.4a沿轴线方向的两边与管板2.4b的两边连接密封,半片无缝钢管2.4a和管板2.4b的两端通过端板2.4c密封,管板2.4b上设有与传热管束2.6数量一致的通孔,传热管束2.6内部与管板2.4b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疏水联箱2.8的结构与进汽联箱2.5相同,故此处不在赘述。0027 为了提高暖风器单片2的结构强度,所述前轴2.1与进汽联箱2.5的连接部位、后轴2.2与疏水联箱2.8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补强圈2.4。所述补强圈2.4是横断面为圆弧形的半片管,半片管两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0028 为了确保暖风器单片2的。

18、传热效率,所述传热管束2.6的外周壁上设有沿传热管束2.6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的多个螺旋翅片2.9。并且传热管束2.6优选采用钢铝复合材料制成。0029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主要由联动杆5、驱动轴曲柄6和传动轴曲柄7组成,驱动轴曲柄6一端固定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驱动轴上,驱动轴曲柄6另一端铰连联动杆5的中部,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传动轴曲柄7的一端铰连,传动轴曲柄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上。本发明中,所述的驱动装置4可直接采用外购产品,如可以采用配备手轮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只要其具备一个能够带动联动杆5摆动的输出驱动轴即可。003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接头3也可以。

19、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如图9所示的旋转接头3,其主要由旋转接头函3.1、旋转轴3.2、压盖3.3、紧固连接件3.4、填料3.5和进汽口法兰3.6组成,所述旋转接头函3.1用于与前轴2.1端部的旋转连接法兰连接,旋转轴3.2一端插入旋转接头函3.1内,填料3.5填充在旋转轴3.2外壁与旋转接头函3.1内壁之间并通过压盖3.3压紧封装,压盖3.3通过紧固连接件3.4连接在旋转接头函3.1上,进汽口法兰3.6连接在旋转轴3.2另一端,进汽口法兰3.6用于与蒸汽进汽管连接。0031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使用暖风器时,操作驱动装置4,使暖风器单片2处于平行于框架1平面。

20、状态,暖风器单片2正面迎向来风方向【图6中箭头所示】。蒸汽通过蒸汽进汽管经暖风器单片2的前轴2.1进入进汽联箱2.5内,然后通过进汽联箱2.5上的通孔进入传热管束2.6,将蒸汽中的热量传递给螺旋翅片2.9,从而将流经传热管束2.6的风加热,起到暖风作用。放热后的蒸汽冷凝为疏水,疏水流入疏水联箱2.8,然后经后轴2.2、疏水接头2.3和金属软管排至排水管。0032 当需要停用暖风器时,操作驱动装置4,使暖风器单片2旋转90,处于垂直于框架1平面状态,暖风器单片2正面垂直于来风方向即可。说 明 书CN 103363542 A1/3页6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63542 A2/3页7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63542 A3/3页8图6图7图8图9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363542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设备;燃烧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