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40037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CN103440037A*CN103440037A*(21)申请号 201310375902.9(22)申请日 2013.08.21G06F 3/01(2006.01)G06F 3/033(2013.01)(71)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地址 710025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洪庆镇同心路2号(72)发明人李向阳 张志利 梁丰 高钦和汤志波(54) 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维修仿真中虚拟人体运动的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利用单只数据手套和。
2、空间位置跟踪装置中单个传感器获取的有限输入信息,对虚拟人体运动进行实时交互控制;根据虚拟维修的主要操作动作和VR交互外设的功能,将其坐标系原点与虚拟人体某一关节点绑定下的初始坐标并跟随人体运动做相应平移和旋转;在各关节点建立局部的关节参考坐标系统。同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以机器及设备性能与复杂的方法为代价的状况,实现了虚拟人运动控制流畅,运算量小,对软硬件环境要求不高,能够在使用单只数据手套以及仅配备单个传感器的空间位置跟踪装置的条件下,方便地实现实时交互控制,降低了开发成本及难度,提高开发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
3、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40037 ACN 103440037 A1/3页21.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虚拟维修的主要操作动作和VR交互外设的功能,基于逆向人体运动学方法和虚拟人体简化骨架结构模型进行标记点的选取;对于虚拟人体坐标系统,将其坐标系原点Vb与虚拟人体某一关节点绑定下的初始坐标为Vbxb,yb,zbT,并跟随人体运动做相应平移和旋转;在各关节点建立局部的关节参考坐标系统Ji(i1,2,|J|);根据维修操作将其分类设计为不同的动作序列,建立能够完整正确描述维修操作过程的人体运。
4、动模型为:(1)站立,保持身体自然直立;(2)行走,按照设定的步距进行周期移动;(3)转身,以根节点为轴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0180 );(4)蹲下,采用双膝下蹲,左、右膝同步运动;(5)起立,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6)手部操作,使用工具维修设备操作,由数据手套驱动;(7)手臂动作,由手部动作引起的牵连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人体运动与维修操作的过程变换条件控制虚拟人体的运动,实现传感器数据对人体运动和手部动作的分阶段实时驱动;将空间位置跟踪装置中的信号源发射器调整好坐标方向,固定于物体的水平面上,进而。
5、形成原点位于虚拟环境中ACS下某特定点的参考坐标系,即空间位置跟踪装置的坐标系统;通过传感接收器跟踪真实空间中手部相对于信号源发射器的位移和方向,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增益系数k,对实际位移S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放大SVRkS,从而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对虚拟人体进行交互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维修操作中人体根节点mkr_1主要做空间平移运动,转身动作做为旋转运动通过简单的坐标系水平旋转实现;手臂和手部的维修操作动作通过PTCS的传感接收器和数据手套进行实时驱动;利用逆向人体运动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姿态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
6、所述的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人体运动阶段,单个传感器的输入数据用于驱动虚拟人体根节点mkr_1的空间位置Vb;数据手套的传感器输入信息用于确认人体运动控制指令;通过判断虚拟人体姿态和运动位置,根据空间位置传感器获取的位移或旋转信息并对其相关处理后,对虚拟人体运动过程进行控制;虚拟人体运动过程依据人体结构、运动规律进行实时仿真;当虚拟人体进入到维修对象一定范围内时,依据相关判断条件,虚拟人体的运动过程中止;此时,数据手套的传感器输入信息改变,数据手套实时获取人体手部运动信息,进而驱动手指动作,完成相关的虚拟维修任务。5.根据权利要14所述的一种基于。
7、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虚拟维修环境坐标系统中,取装配体i三维模型框架形状的左侧面Sleft、顶面St。p和前面Sfroot为辅助平面,其空间位置分别对应于相应轮廓表面的x轴、y轴和z轴坐标值,通过装配体i三维模型的框架形状(长、高、宽)及其几何形心的绝对空间坐标Cixi,yi,ziT求得;其中i1,2,N,N为某装备中装配体总个数。若用Sisri,sti,sfiT来表示装配体i框架平面Sleft、St。p和Sfront的空间位置信息,则有: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40037 A2/3页3其中,SHili,hi,-wiT为装配。
8、体i三维模型框架的长、高、宽信息向量;根据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间的距离,确定空间位置传感器以及数据手套输入信息的作用方式;然后根据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间的距离,确定空间位置传感器以及数据手套输入信息的作用方式;即:式(2)中,Dbm(t)为t时刻虚拟人体根节点mkr1与维修对象i形状轮廓的前侧面Sfront在ACS中水平方向上的空间距离,它随人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而发生相应变化;步骤2: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d1Dbm(t)d2(3)式(3)中,d1和d2均为距离调定常数,用于限定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两者构成一个特定的取值区间d1,d2。d1和d2通常取日常经验值,如d10。
9、.15m,d20.25m。若假设虚拟人体停止时与维修对象前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s,则有dsd1,d2;步骤3:当Dbm(t)不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时,操作人员右手臂带动传感器向前平稳推出;步骤4: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Dbm(t)Lfeet+d2(5)步骤5:在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下,每次虚拟人体运动仿真推进时,系统将会自动计算并更新虚拟维修环境中Dbm(t)、Vbz(t)及zVR(t)的数值,即有:其中,Vbz(t)为t时刻VBCS的坐标原点Vb(即虚拟人体根节点)在ACS中z轴上的空间坐标。zVR(t)为t时刻由虚拟维修环境帧刷新而赋值于虚拟人体沿ACS的z轴方。
10、向的相对运动位移量。zVR(t)为t时刻zVR(t)的剩余相对运动位移量;步骤6:当虚拟人体运动不再满足控制条件(b)时,根据仿真时间推进和虚拟人体的运动控制过程可知,该仿真推进时刻tp,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的距离Dbm(tp)将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d):d2Dbm(tp)Lfeet+d2(9)步骤7:当Dbm(t)满足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时,即认为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内,从而暂停Vb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更新,虚拟人体也由行走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步骤8:为了实现虚拟人体运动中的转身和斜线运动控制,操作人员保持右手掌的握拳状态,然后通过逆时针或顺指针方向旋转手腕或角,控。
11、制虚拟人体向左转角度vb或向右转角度vb,从而实现虚拟人体向左旋转、向右旋转和向后转身,然后进行相应方向上的运动,如转身后回到起始位置;步骤9:在虚拟人体进行斜线运动接近维修对象的过程中,也同样受到上述步骤中运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40037 A3/3页4动条件的控制和空间位置的约束。但在判断和计算虚拟人体运动过程时,采用的步距是其左转或右转后Lfeet在坐标轴z上的投影长度Lfeetcos(vb(t)或Lfeetcos(vb(t),且vb(t)和vb(t)均小于90。为了避免虚拟人体按设定步距Lfeet进行斜线运动过程中,在仿真推进时刻tf的下一次仿真推进时出现距离预测值的情景,其。
12、中:或步骤10:为了实现对虚拟人体蹲下与起立的运动控制,操作人员需要使右手掌保持(或变回)握拳状态,然后通过上下垂直移动手臂上的传感器,进而控制虚拟人体的蹲下与起立;步骤11:当Hbm(t)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h)时,即认为t时刻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腰部下方,且是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步骤12:当Vby(t)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i)时,即认为虚拟人体的下蹲运动已经完成,从而暂停Vb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更新,虚拟人体也由站立状态变为并保持蹲下状态。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40037 A1/12页5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数据。
13、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虚拟维修仿真中虚拟人体运动的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在虚拟现实交互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单只数据手套和空间位置跟踪装置中单个传感器获取的有限输入信息,对虚拟人体运动进行实时交互控制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 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是虚拟维修操作中实现产品零部件模型、维修资源模型和虚拟维修人体之间动作交互的重要过程,该过程的逼真度、实时性、交互性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并决定虚拟维修训练操作的效果。同时,它也是真实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操作动作在虚拟维修环境中的再现,对其进行控制不仅要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而且要准确地反映维修过程中虚拟维修人体与产品零部件模型和维修资源模型之间动作交互的相互关。
14、系。0003 目前,国内外对虚拟人体运动控制的研究主要采用五种方式:0004 1、关键帧方法。关键帧技术是最早用于虚拟人运动控制的方法,使用较为简便。但在参数关键帧对虚拟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插值时,没有考虑人体的物理属性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插值参数的选择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运动。0005 2、基于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方法。人体运动学只讨论运动本身的细节,独立于产生人体运动的力,相关参数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在运动学的模型中,任何一个人体骨骼段的完整的运动学参数共需15个随时间变化的参量来形容,这些运动学参数主要包括人体骨骼段的体心位置、人体骨骼段的体心速度、人体骨骼段的体心加速。
15、度、人体骨骼段的角度、人体骨骼段角速度、人体骨骼段角加速度等。因此,人体运动参数是很复杂的,并且简化参数生成的人体运动是虚拟的,并不能完全反映物体的真实运动,除非用户给定的关键参数及所采取的插值模式恰好符合物体的动力学特性。0006 3、基于动力学和逆动力学方法。人体动力学是对产生人体运动的力的研究。对整个身体来说,主要受到重力、地面反作用力或外力、肌肉力以及关节反作用力及骨与骨之间的作用力。基于动力学的模型是指由所受的力控制物体的运动,运动参数由动力学方程决定。基于动力学的模型可以按照动画设计者的要求而运动。但是也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动力学方程的求解问题,通常无法得到动力学方程的解,只能采用。
16、数值求解技术,但要找到适当的求解方法并不容易。0007 4、基于物理约束的方法。与关键帧技术不同,基于物理的仿真技术是利用生物力学、动力学等物理规律来控制虚拟人体运动。这就意味着虚拟人体的运动受到物理规律的支配,可以创作自然逼真的动画。同时,采用基于约束的方法对动画角色加以运动约束,用逆动力学技术和约束优化技术计算满足约束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运动符合给定的约束。利用物理约束的仿真技术可以生成用关键帧技术无法实现的完全符合物理特性的理想运动,实现比关键帧或动作捕捉技术更精确的交互。但是,庞大的计算量制约了动态仿真技术的发展。0008 5、使用动作捕捉技术。动作捕捉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通常需。
17、要利用配备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2/12页6大量传感器的鸟群空间位置跟踪装置或人体动作捕捉系统,对现实中维修操作人员的空间位置、身体姿态、手部动作和操作指令等数据信息进行捕捉和处理,对虚拟维修人员的运动仿真和交互操作进行实时控制。该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捕捉到操作人员真实运动的数据,效果形象逼真。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容易受传感器性能及传感器与关节间相对位置的影响,导致运动数据出现误差。此外,由于该类设备极其昂贵,运行和维护成本较高,极大地限制了该方面相关课题研究的开展。0009 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虚拟人运动控制的实现一般是以机器及设备性能与复杂的方法为代价的。虚拟人运。
18、动控制方法在微型机上运行很难得到流畅的效果,其运算量极大,并对软硬件环境要求较高。发明内容0010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虚拟维修仿真开发中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外围交互设备的硬件要求,提供一种基于有限数据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的控制方法。0011 现将本发明构思及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0012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根据虚拟维修仿真开发中所涉及的操作动作主要集中于手部和手臂,对站立、行走、转身、蹲下、起立等人体运动精度要求不高,因此,将不必考虑的关节运动忽略,根据虚拟维修仿真需求和虚拟人体骨架模型的关节链结构对虚拟人体模型进行简化,如图1。
19、所示。在本发明中,手部五个手指的操作动作通过具有14个传感器的数据手套进行实时驱动,因此在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时不需要再次考虑;手臂动作主要是由手部操作所引起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牵连运动,不需要考虑肩部与锁骨、颈部的关节运动;头部和胸腔、腰部和胯部分别作为整体躯干,仅考虑腹部简单的弯曲运动以及胯部的关节运动;脚部主要配合腿部完成相应的人体运动,可以不单独考虑踝部关节运动。因此,人体骨架所包含关节数可由图1中所示的24个,简化为图2中所示的13个。0013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设置,本发明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虚拟维修的主要操作动作和VR交互外设的功能,基于。
20、逆向人体运动学方法和虚拟人体简化骨架结构模型进行标记点的选取;对于虚拟人体坐标系统(Virtual Body Coordinate System,VBCS),将其坐标系原点Vb与虚拟人体某一关节点绑定下的初始坐标为Vbxb,yb,zbT,并跟随人体运动做相应平移和旋转;在各关节点建立局部的关节参考坐标系统(Joint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JRCS)Ji(i1,2, |J|);根据维修操作将其分类设计为不同的动作序列,建立能够完整正确描述维修操作过程的人体运动模型为:(1)站立,保持身体自然直立;(2)行走,按照设定的步距进行周期移动;(3)转身,以根节点为轴。
21、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0180 );(4)蹲下,采用双膝下蹲,左、右膝同步运动;(5)起立,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6)手部操作,使用工具维修设备操作,由数据手套驱动;(7)手臂动作,由手部动作引起的牵连运动。0014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人体运动与维修操作的过程变换条件控制虚拟人体的运动,实现传感器数据对人体运动和手部动作的分阶段实时驱动;将空间位置跟踪装置中的信号源发射器调整好坐标方向,固定于物体的水平面上,进而形成原点位于虚拟环境中ACS下某特定点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3/12页7的参考坐标系(。
22、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RCS),即空间位置跟踪装置的坐标系统(Position Tracking Coordinate System,PTCS);通过传感接收器跟踪真实空间中手部相对于信号源发射器的位移和方向,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选择合适的增益系数k,对实际位移S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放大SVRkS,从而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对虚拟人体进行交互控制。0015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虚拟维修操作中人体根节点mkr_1主要做空间平移运动,转身动作做为旋转运动通过简单的坐标系水平旋转实现;手臂和手部的维修操作动作通过PT。
23、CS的传感接收器和数据手套进行实时驱动;利用逆向人体运动学方法进行相应的姿态控制。0016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人体运动阶段,单个传感器的输入数据用于驱动虚拟人体根节点mkr_1的空间位置Vb;数据手套的传感器输入信息用于确认人体运动控制指令;通过判断虚拟人体姿态和运动位置,根据空间位置传感器获取的位移或旋转信息并对其相关处理后,对虚拟人体运动过程进行控制;虚拟人体运动过程依据人体结构、运动规律进行实时仿真;当虚拟人体进入到维修对象一定范围内时,依据相关判断条件,虚拟人体的运动过程中止;此时,数据手套的传感器输入信息改变,数据手。
24、套实时获取人体手部运动信息,进而驱动手指动作,完成相关的虚拟维修任务。0017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有限输入信息的虚拟人体运动实时交互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18 步骤1在虚拟维修环境坐标系统中,取装配体i三维模型框架形状的左侧面Sleft、顶面Stop和前面Sfront为辅助平面,其空间位置分别对应于相应轮廓表面的x轴、y轴和z轴坐标值,通过装配体i三维模型的框架形状(长、高、宽)及其几何形心的绝对空间坐标Cixi,yi,ziT求得;其中i1,2,N,N为某装备中装配体总个数;若用Sisri,sti,sfiT来表示装配体i框架平面Sleft、Stop和Sfront的空。
25、间位置信息,则有:0019 0020 其中,SHili,hi,-wiT为装配体i三维模型框架的长、高、宽信息向量;0021 然后根据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间的距离,确定空间位置传感器以及数据手套输入信息的作用方式;即:0022 0023 式(2)中,Dbm(t)为t时刻虚拟人体根节点mkr1与维修对象i形状轮廓的前侧面Sfront在ACS中水平方向上的空间距离,它随人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而发生相应变化;0024 步骤2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d1Dbm(t)d2(3)0025 式(3)中,d1和d2均为距离调定常数,用于限定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两者构成一个特定的取值区间d1,。
26、d2;d1和d2通常取日常经验值,如d10.15m,d20.25m;若假设虚拟人体停止时与维修对象前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s,则有dsd1,d2;根据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判断t时刻被维修对象是否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4/12页8的范围之外。若处于范围之外,则认为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转至步骤3;若处于范围之内,则认为虚拟人体已运动至维修对象前方,转至步骤7;0026 步骤3当Dbm(t)不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时,操作人员右手臂带动传感器向前平稳推出;0027 步骤4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Dbm(t)Lfeet+。
27、d2(5)0028 步骤5在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下,每次虚拟人体运动仿真推进时,系统将会自动计算并更新虚拟维修环境中Dbm(t)、Vbz(t)及zVR(t)的数值,即有:0029 0030 其中,Vbz(t)为t时刻VBCS的坐标原点Vb(即虚拟人体根节点)在ACS中z轴上的空间坐标。zVR(t)为t时刻由虚拟维修环境帧刷新而赋值于虚拟人体沿ACS的z轴方向的相对运动位移量。zVR(t)为t时刻zVR(t)的剩余相对运动位移量;0031 步骤6当虚拟人体运动不再满足控制条件(b)时,根据仿真时间推进和虚拟人体的运动控制过程可知,该仿真推进时刻tp,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的距离Dbm(tp。
28、)将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d):d2Dbm(tp)Lfeet+d2(9)0032 步骤7当Dbm(t)满足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时,即认为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内,从而暂停Vb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更新,虚拟人体也由行走状态转变为站立状态;0033 步骤8操作人员保持右手掌的握拳状态,通过逆时针或顺指针方向旋转手腕或角,控制虚拟人体向左转角度vb或向右转角度vb,实现虚拟人体向左旋转、向右旋转和向后转身,然后进行相应方向上的运动,如转身后回到起始位置;0034 步骤9在虚拟人体进行斜线运动接近维修对象的过程中受上述步骤中运动条件的控制和空间位置的约束;在判断和计算虚拟人体运动过。
29、程时,采用的步距是其左转或右转后Lfeet在坐标轴z上的投影长度Lfeetcos(vb(t)或Lfeetcos(vb(t),且vb(t)和vb(t)均小于90;为了避免虚拟人体按设定步距Lfeet进行斜线运动过程中,在仿真推进时刻tf的下一次仿真推进时出现距离预测值的情景,其中:0035 0036 或0037 0038 步骤10操作人员需要使右手掌保持(或变回)握拳状态实现对虚拟人体蹲下与起立的运动控制,然后通过上下垂直移动手臂上的传感器,进而控制虚拟人体的蹲下与起立;0039 步骤11当Hbm(t)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h)时,即认为t时刻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腰部下方,且是手臂所能触及的范。
30、围之外;0040 步骤12当Vby(t)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i)时,即认为虚拟人体的下蹲运动已经完成,从而暂停Vb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更新,虚拟人体也由站立状态变为并保持蹲下状态。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5/12页90041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虚拟人运动控制的实现以机器及设备性能与复杂的方法为代价的状况。实现了虚拟人运动控制方法在微型机上运行很难得到流畅的效果,运算量小,并对软硬件环境要求不高,能够在使用单只数据手套以及仅配备单个传感器的空间位置跟踪装置的条件下,方便地实现对虚拟人体运动的实时交互控制的,极大地降低了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的开发成本及难度,提高开发效率。附。
31、图说明0042 图1:现有技术虚拟人体骨架结构模型0043 图2:本发明虚拟人体简化骨架模型0044 图3:本发明虚拟维修环境中坐标系统关系示意图0045 图4:本发明虚拟人体运动变步距控制示意图0046 图5:本发明虚拟维修环境中垂直空间距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7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48 如图3所示:初始状态时,虚拟人体面向装备模型自然站立于虚拟维修环境中,且使VBCS的坐标轴与PTCS的坐标轴平行、同向。同时,在虚拟环境中建立与维修对象i形状轮廓相适应的虚拟维修环境坐标系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将空间位置传感器与数据手套暂先设定于操作人员常用的右手部位,。
32、左手部位的操作方式与右手相同。在虚拟维修环境坐标系统中,取装配体i三维模型框架形状的左侧面Sleft、顶面Stop和前面Dfront为辅助平面,其空间位置分别对应于相应轮廓表面的x轴、y轴和z轴坐标值,通过装配体i三维模型的框架形状(长、高、宽)及其几何形心的绝对空间坐标Cixi,yi,ziT便可求得;其中i1,2,N,N为某装备中装配体总个数。若用Sisri,sti,sfiT来表示装配体i框架平面Sleft、Stop和Sfront的空间位置信息,则有:0049 0050 其中,SHili,hi,-wiT为装配体i三维模型框架的长、高、宽信息向量。0051 步骤1根据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间的距离。
33、,确定空间位置传感器以及数据手套输入信息的作用方式。初始时刻,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距离较大,空间位置传感器的输入数据用于驱动虚拟人体根节点mkr_1的空间位置Vb,而数据手套的传感器输入信息用于确认人体运动控制指令,暂不用于驱动手指动作。即与右手绑定的传感器在真实空间中相对于信号源发射器的旋转和移动,将用于驱动人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转身和行进、蹲下与起立,但是该过程中的手指动作暂不予考虑。0052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操作人员右手掌由自然张开状态变为握拳状态、拳眼垂直向上时(大臂自然下放),开启传感器输入数据对VBCS原点坐标Vb空间位置更新控制,当手掌伸展时则停止对Vb空间位置的更新。0053。
34、 在图3中,Dbm(t)为t时刻虚拟人体根节点mkr_1与维修对象i形状轮廓的前侧面Sfront在ACS中水平方向上的空间距离,它随人体在虚拟环境中的运动而发生相应变化。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6/12页10即:0054 0055 步骤2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0056 d1Dbm(t)d2(3)0057 式(3)中,d1和d2均为距离调定常数,用于限定虚拟人体与维修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两者构成一个特定的取值区间d1,d2。d1和d2通常取日常经验值,如d10.15m,d20.25m。若假设虚拟人体停止时与维修对象前侧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s,则有dsd1,d2。0058 。
35、根据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判断t时刻被维修对象是否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若处于范围之外,则认为被维修对象处于人体手臂所能触及的范围之外,转至步骤3;若处于范围之内,则认为虚拟人体已运动至维修对象前方,转至步骤7。0059 步骤3当Dbm(t)不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a)时,操作人员右手臂带动传感器向前平稳推出,此时传感器将会沿PTCS的z轴方向产生相对位移z,由图3可知z0。在人员操作时,可能会因为手臂缩回而出现z0情形,为防止仿真失真或死锁现象的发生,此时令z0。0060 为了实现对虚拟人体的运动控制,将位移z作为虚拟人体的速度矢量vz控制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若设定相应的。
36、增益系数为kz(kz0),随着基于VR软件平台组建的虚拟维修环境的帧刷新,则在时间段t内赋值于虚拟人体沿ACS的z轴方向的相对运动位移量zVR(t)不断累积增加,且有:0061 0062 式(4)中,Fps表示虚拟维修环境的平均帧刷新率,单位为fps。tFps表示时间段t为的最大累积帧刷新数。vzi表示第i帧时相对运动位移赋值的速度矢量大小,即所采集的z值。0063 步骤4设定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Dbm(t)Lfeet+d2(5)0064 当满足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时,根据相对运动位移量的赋值zVR,每次仿真推进都会使虚拟人体沿ACS的z轴方向,按照一定仿真时间步长Ts和设定步距。
37、Lfeet(Lfeet可取为0.75)向前行进,直至完成相应的实际行进距离或者不再满足条件(b)为止。0065 在此条件下,将虚拟人体开始运动的初始时刻认定为该次虚拟人体运动起始时刻t0,在仿真推进过程中的某仿真时刻t,根据仿真时间步长推进次数M与设定步距Lfeet的乘积可获得已行进的实际距离Dbm(t),即:Dbm(t)=MLfeet(6)0066 其中,Dbm(t)表示(t-t0)时间段内虚拟人体的实际行进距离,即Dbm(t)的减少量。M(t-t0)/Ts,表示在(t-t0)时间段内按照仿真时间步长Ts的最大推进次数。Lfeet为虚拟人体行走时的设定步距。0067 步骤5在虚拟人体运动控制条件(b)下,每次虚拟人体运动仿真推进时,系统将会自动计算并更新虚拟维修环境中Dbm(t)、Vbz(t)及zVR(t)的数值,即有:说 明 书CN 103440037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