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66 U(45)授权公告日 2014.10.15CN203878466U(21)申请号 201420305094.9(22)申请日 2014.06.09E01D 19/04(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170号(72)发明人何飞 陆元春(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代理人王法男(54) 实用新型名称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体、第二弹簧体、阻尼橡胶;支座上钢板下方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
2、簧体,所述阻尼橡胶内包有钢条,所述第一弹簧体通过所述阻尼橡胶内的所述钢条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体与支座下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地震刚开始时,通过阻尼橡胶耗散能量,其后通过弹簧的回缩力实现自复位功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78466 UCN 203878466 U1/1页21.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体、第二弹簧体、阻尼橡胶;支座上钢板下方两侧分别。
3、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体,所述阻尼橡胶内包有钢条,所述第一弹簧体通过所述阻尼橡胶内的所述钢条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体与支座下钢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为链条形钢链或链条形铁链或圆棍形钢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钢板、所述支座下钢板分别为上梁、下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钢板、所述支座。
4、下钢板为上柱、下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橡胶为圆弧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878466 U1/2页3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水平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背景技术0002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带和亚欧带两大强烈地震多发区的影响地区,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如何抗震与减震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是进行桥梁设计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目前,桥梁的减隔震系统主要是在桥梁结构上设置减隔震支座,利用减隔震支座自身的剪切变形使上、下部地震运动隔离,并通过自身的滞回耗能吸收地震能量,有效的吸收能量,减轻地震影。
5、响。0003 减隔震装置可大大降低结构对地震动的反应,有明显的安全及经济效益。0004 常见摩擦滑移型减隔震支座,造价昂贵。而叠层减隔震支座一般无自复位功能。且减隔震支座一般需在结构架设时就安装就位。0005 相关专利又桥梁用弹簧橡胶垫块,它为阻尼橡胶内有孔,孔内设弹簧;其不能增加结构的耗能作用;又一相关专利为弹簧设在橡胶内,仅一个方向,不能从两个方向提供恢复力,实用性不强。发明内容0006 有鉴于现有挡块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该减隔震装置使得地震刚开始时,通过阻尼橡胶耗散能量,其后通过弹簧的回缩力实现自复位功能。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6、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体、第二弹簧体、阻尼橡胶;支座上钢板下方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弹簧体,所述阻尼橡胶内包有钢条,所述第一弹簧体通过所述阻尼橡胶内的所述钢条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弹簧体与支座下钢板连接。0008 较佳的,所述钢条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簧体和第二弹簧体。0009 较佳的,所述钢条为链条形钢链或链条形铁链或圆棍形钢条。0010 较佳的,所述支座上钢板、所述支座下钢板分别为上梁、下墩,或上柱、下柱。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2 1、本实用新型中的阻尼橡胶之内的钢或铁一方面可连接两端的弹簧,另一方面。
7、可通过钢的变形增加结构的耗能作用。0013 2、本实用新型在竖直和水平的弹簧可分别为结构提供竖向和水平的恢复力。0014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说 明 书CN 203878466 U2/2页4附图说明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橡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复位装置的减隔震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体1、第二弹簧体2、阻尼橡胶3和圆棍形钢条4,支座上钢板5下方两侧均垂直设置有第一弹簧体1,第一弹簧体1通过阻尼橡胶3与第二。
8、弹簧体2连接,第一弹簧体1与第二弹簧体2相互垂直设置,第二弹簧体2之间连接有支座下钢板6,所述的阻尼橡胶3内包有圆棍形钢条4,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橡胶之内的钢或铁一方面可连接两端的弹簧,另一方面可通过钢的变形增加结构的耗能作用。0018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阻尼橡胶3为圆弧形,便于使用,达到缓冲效果。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圆棍形钢条4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簧体1和第二弹簧体2。所述圆棍形钢条4可替换为链条形钢链或链条形铁链或圆棍形钢条。所述的支座上钢板5、支座下钢板6可分别为上梁和下墩或上柱和下柱。0020 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弹簧和阻尼橡胶的组合装置,既可通过阻尼橡胶耗散能量,又可通过弹簧实现支座。
9、的自复位,造价也较低廉。另外还可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增加该装置。该减隔震装置使得地震刚开始时,通过阻尼橡胶耗散能量,其后通过弹簧的回缩力实现自复位功能。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在已经投入使用的结构中安装,并可作为防落梁装置。002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阻尼橡胶内包钢或铁(两者结合在一起),钢或铁形状可为圆棍形或链条形。阻尼橡胶之内的钢或铁一方面可连接两端的弹簧,另一方面可通过钢的变形增加结构的耗能作用;弹簧为设在阻尼橡胶两端的,一段为竖直,一段为水平,竖直和水平的弹簧可分别为结构提供竖向和水平的恢复力。002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203878466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87846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