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承重组合砌体.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9111 上传时间:2018-01-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35535.9

申请日:

2010.07.19

公开号:

CN101886428A

公开日:

2010.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1/04公开日:201011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04申请日:201007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04

主分类号:

E04B1/04

申请人:

王国红

发明人:

王国红

地址:

152513 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学校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非承重组合砌体是以网状材料、纤维材料、混凝土、保温材料、连接材料为主,相应结合,由连接材料将其横向或结合纵向连接构成各种构成形式的非承重组合砌体。它可以随意调整网状材料层、承重层、保温层的层数和厚度。利于机械化制作相关部件,连接简单,现场组合,便于运输。没有过高技术要求。原材料购买方便。节省工时、电能,节省大量资金,环保,低碳,防震,免抹灰。减少所建造建筑物负重,适用于与各种胶凝材料结合或裸露使用。使建筑物整体强度达到极限。能够取代红砖及各种砌块,同时起到骨架作用,构成防震建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非承重组合砌体,由网状材料、连接材料、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相应结合构成若干个层面不同构成形式的砌体,其特征是:由连接材料将若干个层面进行横向或再结合斜插连接固定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承重组合砌体,其特征是:各个层面或为网状材料或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或混凝土中有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承重组合砌体,其特征是: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相应位置上有通透插孔,两个外部层面或为阶梯式的通透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非承重组合砌体,其特征是:连接材料的相关位置上有卡槽或有插孔或顶端为分瓣头。

说明书

非承重组合砌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承重组合砌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中的适用于各种建筑使用的砌体。

背景技术

人们在建造平房、楼房、桥梁、场馆等建筑物的时候,必须涉及各种形状的柱、梁、面等部件或部位。而建造这些部位或部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钢材或各种类型的砌块或红砖,需要大量的工时和财物,且红砖破坏土地资源,砌块其结构不牢固或另设配筋等。如建造平房时的底梁、上梁、墙面,建造大型建筑柱、

梁、面,桥梁中桥墩、梁、面、护栏,等这些建筑物的各部位都是如此,尤其是钢架结构防震建筑,用钢量极大,资金的投放量也非常大。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钢材的分布与混凝土不容易充分均匀分布结合,同重量型钢与胶凝材料的结合点面不够,尤其是难以构成一种多层面全方位的网络结构。使得建筑物的整体强度等受到严重的影响。使建筑物易龟裂、脱落、掉皮、坍塌。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或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尽最大程度地增强预制物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尽量降低各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且尽量缩短工期,降低资金投入。取代红砖及各种砌块。无论大小、无论薄厚、无论什么形状什么部件或部位都可以任意由非承重组合砌体来塑成。运用自如。省去大量塑型、捆绑、焊接等繁杂环节。本发明与现有建筑物骨架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由连接材料将任意个层面连接固定而成,既起到骨架作用又取代各种砌块,达到防震的最佳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非承重组合砌体的技术方案:由网状材料(金属网或塑料网或植物茎杆编织网)、连接材料(金属或木材)、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相应结合,构成若干个层面不同构成形式的砌体,其特征是,由连接材料将若干个层面进行横向或再结合斜插连接固定而成砌体;各个层面为网状材料或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混凝土中或有纤维材料,相互结合连接构成多种构成形式的砌体。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相应位置上有通透插孔,两个外部层面可以是阶梯式的通透孔,连接材料的相关位置上有卡槽或有插孔或顶端带有分瓣头;该非承重组合砌体各层面的厚度与连接材料上卡槽的大小深浅近似相等。(在建筑过程中每个砌体都可以相互连接或另行在其中增加配筋加固,也是十分方便)。

采用这种非承重组合砌体所产生的有益效果:该砌体由机械化生产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方便快捷;可以随意调整网状材料、承重层和保温层的层数和厚度,运用灵活;现场组合,操作简单,便于运输;用工量少,节省电能,保温,坚固,环保,低碳大大降低资金的投入;建筑物自身重量轻,减少建筑物负重,适用于各种胶凝材料或裸露使用。使所预制的物件或各种建筑物整体强度应力达到极限。

附图说明

图1、四层非承重组合砌体示意图。1、通透孔,2、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3、连接材料,4、网状材料。

图2、两层非承重组合砌体示意图。1、阶梯式通透孔,2、连接材料,3、连杆一个分瓣头(既顶端能够分开若干瓣),4、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材料的混凝土板块。

图3、四层非承重组合砌体示意图。1、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物的混凝土板块,2、连杆上的分瓣头,3、连接材料。

图4、四层非承重组合砌体示意图。1、连接材料,顶头为不分瓣的,2、网状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网状材料可在市场选购,按一定规格切成相应大小的块,(植物茎杆编织物可以预定)直接使用(由模具辅助浇筑建筑物),机械化生产混凝土板块或内含网状物的混凝土板块(将网状材料预埋其中),也可以手工制作;连接材料,按一定尺寸预制卡槽或插孔或分瓣头,既可以机械工厂化生产,也可手工制作,操作十分方便。应用于相应领域现场组合,便于运输。

非承重组合砌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非承重组合砌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非承重组合砌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承重组合砌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承重组合砌体.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非承重组合砌体是以网状材料、纤维材料、混凝土、保温材料、连接材料为主,相应结合,由连接材料将其横向或结合纵向连接构成各种构成形式的非承重组合砌体。它可以随意调整网状材料层、承重层、保温层的层数和厚度。利于机械化制作相关部件,连接简单,现场组合,便于运输。没有过高技术要求。原材料购买方便。节省工时、电能,节省大量资金,环保,低碳,防震,免抹灰。减少所建造建筑物负重,适用于与各种胶凝材料结合或裸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