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3231 A(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CN103423231A*CN103423231A*(21)申请号 201210150854.9(22)申请日 2012.05.16F15B 15/16(2006.01)F15B 15/20(2006.01)(71)申请人扬州市江都永坚有限公司地址 2252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舜天路110#(72)发明人马赛平 张桂芳(74)专利代理机构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代理人陈君伟(54) 发明名称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57) 摘要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涉及双级气缸的结构领域,包括缸筒,缸筒内穿。
2、置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连接导向套,第二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内穿置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一活塞,导向套、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有杆腔,缸筒、前端盖、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有杆腔,第二活塞杆上径向设置第一列通孔和第二列通孔,第一列通孔和第二列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二列通孔和第一列通孔沿轴向间隔布置。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活塞杆上增加第二列通孔,该列通孔兼作气道和阻尼孔,通过该孔平衡了无杆腔的排气压力,从而消除活塞杆的反冲现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3231 ACN 103423231 A1/1页21.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前端连接前端盖,缸筒的后端连接后端盖,缸筒内穿置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连接导向套,第二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内穿置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一活塞,所述导向套、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有杆腔,所述缸筒、前端盖、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有杆腔,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径向设置第一列通孔,第一列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4、二活塞杆上还径向设置第二列通孔,第二列通孔的两端分别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二列通孔和第一列通孔沿轴向间隔布置。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423231 A1/2页3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双级气缸的结构领域。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前端连接前端盖,缸筒的后端连接后端盖,缸筒内穿置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连接导向套,第二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内穿置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一活塞,所述导向套、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有杆腔,所述缸筒、前端盖、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有。
5、杆腔,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径向设置第一列通孔,第一列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这种双级气缸需要伸出时,第一活塞杆先伸出,然后第二活塞杆伸出;缩回时,第二活塞杆先缩回,然后第一活塞杆缩回。当第二活塞杆回缩到位,通过第一列通孔的气道使第一活塞杆回缩,由于速比发生变化使无杆腔回气背压升高,第一活塞两侧受力发生变化,形成活塞杆不缩反伸的“反冲”现象。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可避免活塞杆反冲现象。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包括缸筒,缸筒的前端连接前端盖,缸筒的后端连接后端盖,缸筒内穿置第二活。
6、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前端连接导向套,第二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内穿置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的后端连接第一活塞,所述导向套、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杆之间形成第一有杆腔,所述缸筒、前端盖、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有杆腔,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径向设置第一列通孔,第一列通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还径向设置第二列通孔,第二列通孔的两端分别第一有杆腔和第二有杆腔相连通,第二列通孔和第一列通孔沿轴向间隔布置。0005 本发明通过在第二活塞杆上增加第二列通孔,该列通孔兼作气道和阻尼孔,通过该孔平衡了无杆腔的排气压力,从而消除活塞杆的反冲现象。附图说明。
7、0006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07 图中,1第一活塞杆,2导向套,3前端盖,4第一列通孔,5第二列通孔,6第二有杆腔,7缸筒,8第二活塞杆,9第一有杆腔,10第二活塞,11第一活塞,12后端盖。具体实施方式0008 如图1所示,为防反冲双作用双级气缸,包括缸筒7,缸筒7的前端连接前端盖3,缸筒7的后端连接后端盖12,缸筒7内穿置第二活塞杆8,第二活塞杆8的前端连接导向套说 明 书CN 103423231 A2/2页42,第二活塞杆8的后端连接第二活塞10,第二活塞杆8内穿置第一活塞杆1,第一活塞杆1的后端连接第一活塞11。导向套2、第一活塞杆1、第一活塞11和第二活塞杆8之间形成第一有杆腔9,缸筒7、前端盖3、第二活塞杆8和第二活塞10之间形成第二有杆腔6。第二活塞杆8上径向设置第一列通孔4和第二列通孔5,第一列通孔4的两端和第二列通孔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有杆腔9和第二有杆腔6相连通,第二列通孔5和第一列通孔4沿轴向间隔布置。说 明 书CN 103423231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423231 A。